何卓明
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對于不尊重老人,隨意侮辱、詆毀老人的行為,行為人不僅在道德上為千夫所指,亦須承擔違反法律的不良后果,《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以下簡稱《民法總則》)、《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以下簡稱《侵權責任法》)等均有明文規(guī)定。
案例:76歲的王大爺是一位退休教師,平日里愛去小區(qū)的活動室打乒乓球。但是,在乒乓球活動室的使用問題上,王大爺和鄰居趙大爺產(chǎn)生了矛盾,趙大爺懷恨在心,總想報復王大爺。趙大爺先是在王大爺家門上畫烏龜、豬頭等圖形,還寫上了“王八蛋”等侮辱性字樣,后來又在王大爺家門口貼挽聯(lián)?!盀榱朔乐惯@種惡意行為,我只好虛掩房門,并在門框上掛上各種活動物件,一有動靜,這些物件便有響動,我可以及時查看。但是即便如此,我仍然精神壓力很大。這種日子不能再繼續(xù)過下去了,我必須得討一個說法!”王大爺無奈地說道。在律師的幫助下,王大爺將趙大爺告上了法院,要求趙大爺向他賠禮道歉,并賠償精神損失費。最終,法院以趙大爺侵害王大爺名譽權為由,判決趙大爺賠償精神損失費3000元,并以書面形式公開向王大爺賠禮道歉。
說法:名譽權,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的,維護、享受名譽給自己帶來的利益并排除他人非法侵害的權利。《民法總則》第一百一十條規(guī)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币虼耍u權是民法保護的重要人格權。《民法總則》第一百七十九條規(guī)定,公民的名譽權受到侵害時,有權要求行為人停止侵害,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肚謾嘭熑畏ā返诙l規(guī)定:“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他人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蓖瑫r,根據(jù)我國侵權行為法理論,侵犯名譽權的構成要件有四個:一是要有特定的受侵犯人;二是有侵權行為的存在;三是需要有損害事實,且這種損害事實與侵權行為間存在因果關系;四是侵權人有過錯。本案中,趙大爺在王大爺?shù)募议T口多次故意描畫帶有侮辱、誹謗性的詞語、圖案,甚至在門口貼挽聯(lián),令王大爺精神上受到折磨、心理上遭受創(chuàng)傷,給他的生活及個人形象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侵犯了他的名譽權,符合侵犯名譽權的四個構成要件。因此,王大爺?shù)脑V訟請求得到了法院的支持。
在日常生活中,當認為名譽權受到侵害時,老年人可以要求對方停止侵權,消除影響;如果無效,可報警請求公安機關介入。另外要特別注意的是,老年人提起名譽權的訴訟,需要由自己提供證據(jù),證明被告的行為降低了公眾對原告的社會評價,并對自己的生活產(chǎn)生了不良后果,因此,老年人在公眾場合受到他人侮辱謾罵時,可以請求在場的年輕人,或自己用手機等電子設備將對方當眾侮辱、詆毀的過程錄下來,作為證據(jù)保存,以更好地維護自身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