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是一臺十分精密的“儀器”,是一個相互聯(lián)系的整體。一個人的五臟六腑如果發(fā)生了不正常的變化,必然會反映于外部。而顏面望診,可以說是中醫(yī)理論精華之一。通過觀體態(tài)、看臉色,中醫(yī)可以辨別內臟是否有病變,是否出患上了某種疾病。您的“顏值”都隱藏了哪些疾病信號呢?常見的嘴唇爆皮、臉色發(fā)黃、舌象發(fā)紅,都暗示著哪些疾病征兆?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yī)醫(yī)院首席專家、消化中心主任張聲生主任醫(yī)師做客北京衛(wèi)視《我是大醫(yī)生》,為大家“相面問診”,教您通過看臉來察覺胃部發(fā)生的蛛絲馬跡。
最為常見的胃火臉
胃,是人身上的“國土中心”,在保持人體健康方面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很多人都十分注重胃部的保養(yǎng)和食補。但養(yǎng)生之道,有陰陽兩面,人們所攝入的食物也是如此?;ń贰⒔嫣m、櫻桃里藏著什么秘密?竟會誘發(fā)甚至加重胃部疾病,該如何通過食補,擊潰層層胃病風險呢?
專家介紹,胃火是中醫(yī)的一個概念,但其真正所指的疾病相當于西醫(yī)的很多疾病。比如大家常見的胃炎、消化性潰瘍、胃食管反流等,都會導致中醫(yī)所說的胃火上升。許多人在胃覺得不舒服的時候,都是實癥、熱癥,是由于出現(xiàn)了胃火。而在中醫(yī)看來,胃部火性上揚,會在人的臉上出現(xiàn)一系列的相應癥狀。這就是胃火臉。
專家指出,胃火臉有著十分明顯的臉部特征,其中最為典型的表現(xiàn)包括臉色發(fā)紅、臉上起痘,有紅腫、熱痛之感,不但嘴唇會出現(xiàn)爆皮、干裂的情況,舌頭也會呈現(xiàn)紅舌黃苔的狀態(tài)。除了臉部的表現(xiàn)之外,胃火臉在身體上也會有明顯的癥狀,很多人都會覺得口干嗜冷,雖然食欲很旺盛,但消化不良,容易出現(xiàn)便秘,脾氣還十分暴躁。
專家介紹了生活中集中常見的容易導致胃火上升的食物。其一是花椒?;ń窚刂猩⒑?,有很好的祛濕功效,但中醫(yī)認為,過量食用花椒,可能導致胃火。特別是患有既往代謝綜合征病史的患者,比如糖尿病、心臟病、甲亢等病癥人群,在食用花椒時需要特別小心。
其二是香辛料。香辛料包括桂皮、白胡椒、茴香、八角、五香粉等,這些家庭常備的調味品多屬熱性,夏季是不宜多吃的,否則也會導致胃火。專家建議,在香辛料中,大蔥的蔥白性平,如果在夏天需要去腥調味,可以用蔥白來代替。另外,上午少量吃姜,也能增加食欲促進消化,還有預防感冒的功效。
其三是櫻桃。櫻桃看起來晶瑩剔透,吃起來也是多汁可口,是很多人喜愛的水果。但專家提醒,櫻桃雖然是水果,但其實是偏熱性的,過量食用同樣可能導致胃火。另外,每lOOg櫻桃含鉀量高達200mg.對于低鉀人群是不錯的補鉀食物。但由于櫻桃中含鉀元素確實比較多,孕婦、老年人、腎功能低下患者、小孩等人群不建議吃太多櫻桃。對于這些人群來說,如果鉀元素補充過多時,可能會導致心臟停止跳動。并且,櫻桃核中還含有劇毒氰化物,咬開后可能引起中毒。
其四是大棗。大棗性味溫熱,有補血和中、益氣健脾之功效,但多吃也可能導致胃火。其五是阿膠。阿膠本身是滋陰的,但同時也會引起瘀滯,因此類似阿膠的滋補類中藥,過量食用后,也是導致胃火的重要誘因。
專家介紹了一種去胃火的蘆根飲。制作時需要用到的食材有蘆根60g(清熱、除煩、止渴)、玉米須20g(清熱祛濕)、陳皮20g(理氣消食)。具體的制作方法為,先將食材洗凈泡水20分鐘,加lOOOml水后趁涼水下鍋開煮,等到開鍋后,再改小火煮15分鐘-20分鐘即可。專家提醒,蘆根飲需要放涼后再喝。
不宜寒涼的脾虛臉
在中醫(yī)看來,脾胃關系密切,兩者不可分。對于脾胃在人體健康中的地位,專家作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人就像大樹,脾胃即為土壤,所起的作用是運化水谷精微(即營養(yǎng)物質)。因此,一旦脾胃失常,人體這棵大樹就失去了營養(yǎng),就會出現(xiàn)脾虛臉的癥狀。
專家介紹,脾虛臉的臉部特征十分明顯,表現(xiàn)為臉色萎黃、腫眼泡、鼻頭發(fā)白、鼻尖發(fā)涼、白苔齒痕等。同時,脾虛臉也有一些身體癥狀,表現(xiàn)為口淡無味、畏食生冷、腹瀉便溏等。
專家提醒,部分綠葉菜性味寒涼,脾虛人群不宜多吃。第一種是芥蘭,在中醫(yī)中類似芥蘭的里苦味食物大多是偏寒的,但它含有金雞納霜(奎寧),可以輔助控制瘧疾。第二種是空心菜,雖然它有清熱、除煩、明目的功效,但也是性味寒涼食物。第三是冬瓜,有清熱利尿解暑等作用,但也屬于性味寒涼食物。第四種是香蕉,有滑腸、清熱、通便的作用,但脾胃虛寒的人不宜食用。第五種是綠茶,綠茶中的茶多酚有抗氧化、抗癌的功效,但不適合體質虛寒群體。體質虛寒的人,較適宜飲用發(fā)酵后的大紅袍等性味偏溫的茶類。
專家建議,脾胃虛寒以及在經(jīng)期的女性要少吃寒涼食物,防止不適感加劇。一般說來,偏紅色的食材都是偏溫的,但也有例外,西瓜、西紅柿等紅色食物就性味偏涼。
專家介紹了適合補脾胃的“太子羊肉”的制作方法:羊腿肉切大塊,玉米切成小塊,胡蘿卜去皮滾刀塊,腐竹泡發(fā)切段。先在鍋中加入底油,將羊腿肉下鍋煸香,而后加入幾瓣生蒜、蔥段、姜片,放入少許料酒去腥,少許老抽上色,少許食鹽調味。完成后,加水沒過羊肉,下入胡蘿卜塊、玉米塊,開鍋后,加入醬豆腐汁,放入高良姜、太子參、白豆蔻各lOg,蓋上鍋蓋燉煮40分鐘后加入腐竹,再蓋上蓋燉煮5分鐘即可出鍋。
預示胃癌的血瘀臉
顏面望診中最值得引起重視的一種情況是血瘀臉,如果面色晦暗,嘴唇舌頭青紫,可能預示血瘀體質,而血瘀則有可能與胃癌等多種惡性腫瘤相關。專家介紹,血瘀是很多疾病的最后一個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有利于腫瘤的轉移。在這種條件下,腫瘤細胞可以從血管的軸心轉移,并定植在血管壁,侵襲正常組織。很多研究表示,將近50%的腫瘤患者都存在著血瘀癥候。
專家提醒,相較于年輕人,中老年人的血液較為黏稠,堵塞較多,應盡量多吃清除血管垃圾的食物,不宜吃有固澀作用的酸味食物,如李子、檸檬、烏梅等,否則可能加重血瘀體質。特別是女性月經(jīng)有血塊或是痛經(jīng)時,也不宜食用太多酸味食物。另外,花生衣也有增加血小板的凝聚作用,不適宜血瘀患者食用。
同時,專家也介紹,黃鱔、玫瑰花、鴨血等有活血化瘀的作用,當歸可養(yǎng)血活血,都可以用來調理血瘀體質,適合血瘀臉病人使用
最后,專家還特別推薦了一些對調理脾胃十分有益的食物。比如小麥,它皮寒、肉熱,是可溶性膳食纖維中的佼佼者,能有效調理腸胃功能。更重要的是,這幾類食物中富含戊聚糖、阿魏酸,有雙向調節(jié)體內環(huán)境的功效,不僅可以調理血瘀,還能去胃火。所謂戊聚糖,它不僅可以吸附并清除腸道、肝臟等各個臟器的毒素與垃圾,還能將血管中的毒素與垃圾、體內多余的廢氣、膽固醇、脂肪等有害物質排出體外,凈化內環(huán)境。而阿魏酸則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延緩人體自然衰老的功能,可清除體內血瘀,增強免疫系統(tǒng),從而達到整體調理體內平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