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欣雨
以前,我不喜歡花,認為它們只有經(jīng)過百般呵護才會綻放美麗,給人一種矯揉造作的感覺。
后來,小學摯友遠渡重洋,我十分傷心。那時,窗邊的百合花竟大朵大朵地綻放,渾然不知離別的傷感,冷漠得像一張嘲諷的面龐。
從此,我更厭惡花。
每次,擺放在臥室里的花總是不到一兩個月就凋零了,我也總忘施肥澆水。
半年后,小學摯友回南京小住。和她出門散步時,她帶我走進一家花店。推開門,濃郁的花香撲面而來,我的鼻子微癢?;苌蠑[滿了奇花異草,姿態(tài)各異,暗香浮動。就連我這個不喜花的人,一時間也頗為心動。
回家路上,她問:“你不喜歡花嗎?”
我答:“花總無情,不懂人的愛?!?/p>
她微笑不語,走到樓下,從車筐中拿出一個盛滿泥土的花盆:“這里面是黃色鳶尾的種子,有時間就給它澆點兒水吧?!蔽尹c點頭,木訥地接過花盆。
只要我一想起她,就給那盆光禿禿的土澆澆水,從不間斷。一段時間后,我猛然發(fā)現(xiàn)窗臺上的花盆消失了,原來是母親以為花盆里長不出什么來,就丟到窗外了。我也沒說什么,隨它白生白滅吧。幾個月后,正值陽春三月,溫暖的陽光順著枝丫流淌下來,庭院里幾枝桃花開得正艷,要把春風也染成淡粉色。我打開久閉的窗子,大吃一驚:花盆里居然長出兩棵瘦黃的嫩苗。幾片葉子似開似閉,軟蔫蔫的,看上去身體贏弱,似乎一口氣就能把它們吹斷。然而,嫩苗的頂端有一粒羞澀的花苞,透著點點粉紅,宛如一盞初燃的燈。
我趕緊接來清水,輕輕灑在快要裂開的黑色土壤上。被水滋養(yǎng)后,花枝低垂,好不羞澀,開始綻放生命之光。
我終于懂得了花的情義。
生命易逝,需要足夠的滋養(yǎng)方能綻放活力、重獲新生。縱使花期轉(zhuǎn)瞬即逝,但永存的,是生命的激情。人也一樣,綻放的生命離不開耐心的滋養(yǎng)和艱苦的付出。
用滋養(yǎng)培育花期,不論日月更替,多年以后,還能擁有一顆充滿愛的心。
教師點評
花兒雖美卻兀自開放不懂人心,小作者因此對花兒很冷漠。直到有一天,小作者突然看到窗外赫然閃現(xiàn)的小花苞,才感受到了生命之光。這是一個“少年與花兒”的故事,引人深思:生命易逝,需要足夠的滋養(yǎng)方能綻放活力、重獲新生。而滋養(yǎng)生命的正是一顆不變的愛心。曲折的故事和深刻的領悟,顯示了小作者的匠心。(易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