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小米
她特意換上一條藍(lán)色的裙子,背著家人出了門,大辮子在好看的腰身上,一甩一甩。
她手心攥著張小紙條,不時展開看一看。按小紙條提示,拐兩個彎,上公交車,坐5站,下車,過馬路,是一條河,沿河走,遠(yuǎn)遠(yuǎn)看見了橫跨的橋,橋?qū)Π兑粭l弄堂里,就是她的目的地。
兩個月前,這張字條她還看不懂,她還沒上掃盲班,還沒認(rèn)識一肚子墨水的他。
昨晚下課后,他給了她這張圖文并茂的小紙條,在橋的那一頭,他畫著一個小人,寫著三個字,是他的名字。他在那里等她。
可是她沒有到達(dá)那個目的地,一雙大手用力把她拉住,是她的哥哥。哥哥說:“姆媽叫你回去?!?/p>
姑娘那年18歲。家里來了提親的,對象是上海姨媽的兒子。父母已經(jīng)答應(yīng)了這門親事,她毫無辦法,盡管她喜歡掃盲班的年輕老師。
她遂父母愿嫁去了上海,十年生育了四個兒女。丈夫是工廠技術(shù)骨干,支援大三線建設(shè)時,全家隨工廠遷移到云貴大山里。
生活條件差,她還是把一家人的日子打理得井井有條。等兒女長大些,她唯一的愿望就是要他們離開大山,去上海最好,回家鄉(xiāng)杭州也行。
晚年她跟著小女兒在杭州生活,丈夫已經(jīng)先她而去。
這天她特意系上了一條碎花絲巾,背著家人出了門。
她走得很慢,時而停下腳步,若有所思。拐兩個彎,上公交車,坐了不知道幾站,下車,有條河,沿河走,小橋流水,白墻黑瓦,濃香四溢,是一條美食街。
她咧嘴笑了笑,滿臉的皺紋都蕩漾開了。
那天從早到晚,美食街上人來人往,沒人注意一個老婆婆,走走,停停,坐坐,不吃不喝,流連了一整天。
直到天黑人散,一家小面店的老板看著心疼,招呼她:“奶奶,進(jìn)來吃碗面吧?!?/p>
吃完面,她沒有要走的意思,自言自語:“他說在這等我的?!?/p>
面店老板只得撥打了110。警車來了,她不肯上車:“他說在這等我的。”她快要哭了。
一個女警察問:“老奶奶,仔細(xì)想想,是誰等你?我們幫你找他。”
她在口袋里東摸西摸,她想起來了,出門時她帶著一張小紙條,在橋的那一頭,他畫著一個小人,寫著三個字,是他的名字。說好的,他在那里等她。
這條路是那么長,她竟然走了一輩子。
女警察講給我聽時感嘆說,只上了幾天掃盲班的老奶奶記性真強(qiáng),竟把那三個字記得一點不差,老爺爺?shù)拇_曾住在這一帶,可惜,那時他已過世。
(摘自《風(fēng)流一代》 圖/傅樹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