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穎娟 李常德 李彩虹
摘要 利用2006—2016年平?jīng)鍪辛h一區(qū)7個國家氣象站逐日風速觀測資料,分析平?jīng)鍪衅骄L速、最大風速、極大風速變化特征。結(jié)果表明,近11年平?jīng)鍪心昶骄L速為1.8 m/s,總體呈減少趨勢。平?jīng)鍪衅骄L速、最大風速、極大風速均呈春季大、秋季小的季節(jié)分布特征。平?jīng)鍪衅骄L速減少與全球氣候變暖、極端天氣減弱、下墊面摩擦系數(shù)增大3個方面有關(guān)。
關(guān)鍵詞 平均風速;最大風速;極大風速;甘肅平?jīng)觯?006—2016年
中圖分類號 P4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1-0221-01
我國西北地區(qū)植被比較稀少,砂質(zhì)土壤較多,大風天氣頻繁,加上人為破壞,導致草場退化、土地荒漠化嚴重,易出現(xiàn)大風沙塵天氣,危害地方農(nóng)牧業(yè)生產(chǎn),尤其冬春季寒潮大風帶來氣溫驟降,不利于越冬作物及大棚蔬菜生長,破壞設施農(nóng)業(yè),縮短牲畜長膘期,不利于牧區(qū)越冬飼草貯備[1-2]。平?jīng)鍪形挥诟拭C省東部,屬涇渭河冷溫帶亞濕潤區(qū),具有南濕、北干、東暖、西涼的特點,全年大部分時間受高空西風環(huán)流影響,多大風天氣。本文利用2006—2016年平?jīng)鍪辛h一區(qū)7個國家氣象站逐日風速觀測資料,分析平?jīng)鍪酗L速變化特征,以期為平?jīng)鲛r(nóng)業(yè)種植區(qū)劃和決策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本文選取2006—2016年平?jīng)隽h一區(qū)7個國家氣象站地面觀測站逐日平均風速、最大風速和極大風速觀測資料,對平?jīng)鍪写箫L天氣進行統(tǒng)計分析。季節(jié)劃分: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12月至次年2月為冬季。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年平均風速
2006—2016年平?jīng)鍪衅骄L速為1.8 m/s,呈波動減少的趨勢(圖1)。其中,2006—2008年為緩升階段,平均風速由2006年的1.6 m/s上升到2007年的1.8 m/s;2009年下降至1.7 m/s,2010年突升至最大值,為1.9 m/s,之后每3年呈一個平穩(wěn)持續(xù)并緩慢減少趨勢,年變化幅度為0.1~0.2 m/s。11年中,2010年平均風速最大,2006年平均風速最小,主要是由于2010年夏季平均風速較大,風雹和雷雨大風天氣增多,與當年厄爾尼諾引起的氣候變化有關(guān)。
2.2 月平均風速
由圖2可知,11年中,平?jīng)鍪写杭酒骄L速最大,為2.0 m/s;夏季和冬季次之;秋季平均風速最小,為1.5 m/s;風速呈春季大、秋季小、夏季和冬季不相上下的季節(jié)變化特點。平?jīng)鍪酗L速月變化也呈明顯單峰型分布,4月平均風速最大,之后開始減小,10月平均風速最小。
2.3 最大風速
分析2006—2016年平?jīng)鍪懈髟伦畲箫L速可知,1月和2月最大風速逐漸增大,3—5月為最高峰,6月逐漸減小,9月達到最小值并平穩(wěn)持續(xù),12月開始又增大。最大風速呈春季大、夏季和冬季次之、秋季最小的特點,以4月平均最大風速最大,為5.29 m/s,9月最小,為3.82 m/s,4—9月呈直線型減少趨勢。從最大風速年際變化看,各年間差異不大,年平均值為4.20~4.52 m/s,變化幅度<0.3 m/s,說明11年中平?jīng)鍪衅骄畲箫L速無較大變化。
2.4 極大風速
2006—2016年平?jīng)鍪袠O大風速也呈3—5月大、9—11月小的特點,即春季大、秋季小。一年中,春季平均極大風速最大,為8.75 m/s,其中4月最大;夏季和冬季次之;秋季平均極大風速最小,為6.41 m/s,其中11月最小。2006—2016年平?jīng)鍪懈髂陿O大風速起伏不大,為7.0~7.8 m/s,其中2009年最小,為7.0 m/s;2016年最大,為7.8 m/s。
3 結(jié)論與討論
2006—2016年平?jīng)鍪衅骄L速呈波動減少趨勢,每年約減小0.04 m/s,并且風速呈春季大、秋季小的分布特征。11年中平?jīng)鍪衅骄畲蠛蜆O大風速也呈春季大、秋季小的分布特征。平?jīng)鍪衅骄L速減小與全球氣候變暖、極端天氣減弱、下墊面摩擦系數(shù)增大有關(guān)。
平?jīng)鍪凶畲?、極大風速主要是伴隨劇烈天氣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受季風影響,每年春季平?jīng)鍪卸紩霈F(xiàn)季節(jié)性大風,近11年平?jīng)鍪衅骄L速趨于減小。從全球范圍來看,中緯度的中國、歐洲、北美和澳洲在過去30~50年風速氣候傾向率為-0.04~-0.17 m/(s·10年)。近47年全國年平均風速呈明顯減弱趨勢,減小速率約0.11m/(s·10年)。其次,寒潮、強冷空氣及臺風等極端天氣變化也可從側(cè)面反映近地面風速特征,冬季風強烈向南暴發(fā)會產(chǎn)生寒潮,寒潮天氣通常會造成大風和降溫。風速減弱與下墊面性質(zhì)發(fā)生變化也有關(guān)系,11年中平?jīng)鍪谐鞘谢焖侔l(fā)展,大量樓群增加,使下墊面摩擦系數(shù)增大,導致近地面風速記錄值變小[3-4]。
4 參考文獻
[1] 黃小燕,張明軍,王圣杰,等.西北地區(qū)近50年日照時數(shù)和風速變化特征[J].自然資源學報,2011,26(5):825-835.
[2] 田莉,奚曉霞.近50年西北地區(qū)風速的氣候變化特征[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1,39(32):20065-20068.
[3] 潘霞,高永,劉博,等.近36年呼和浩特地區(qū)風速變化特征分析[J].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4):15-21.
[4] 劉小雪,郭立平,周玉都,等.1980—2015年廊坊市風的氣候變化特征分析[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8(4):175-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