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杉
比薩這座城市,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斜塔而為人所知的。對,就是伽利略做鐵球?qū)嶒灥牡胤健人_斜塔。它由著名建筑師諾·皮薩諾主持修建于1173年8月。可誰能想到,就是從這個日子開始,建筑師和建筑工人們與這座塔,展開了馬拉松式的持久戰(zhàn)。
設(shè)計師原本設(shè)計的塔高為100米,如今人們看到的高度,是從地面到塔頂?shù)?5米。因為在建到第四層時,塔身莫名其妙地傾斜了,導(dǎo)致工程不得不暫停。
這不是塔身第一次傾斜,實際上,在初建第二年,皮薩諾便第一次發(fā)現(xiàn)了塔身的傾斜現(xiàn)象,并了解到建塔的位置處于古代海岸邊緣,土壤為松軟的沙土和黏土,再往下一層的土壤是潛水層。所以,當(dāng)塔身傾斜的時候就不能再建了,否則地基會不穩(wěn),建得越高越有倒塌的危險。建筑師不得不選擇停工,不是因為束手無策,而是在等待地基變得穩(wěn)定。事實上,等待非常有效地解決了一些問題。
經(jīng)過漫長的等待,直到1231年,工程才得以繼續(xù)。為了修正塔身傾斜,建造者們刻意將上層塔建成反方向傾斜,以期掰正偏離的重心。而在建塔進(jìn)展到第七層時,塔由“青壯年”已經(jīng)變成了“暮年老人”,塔身不再是筆直的直線型,而是變成了駝背的“凹”型,原來向北偏的塔身由于糾正過度,徹底朝南偏了。
無奈,工程只得再次暫停,而這次停工長達(dá)一個世紀(jì)。停工期間,幾位學(xué)者對塔的傾斜度進(jìn)行了測量,和上次測量相比,塔身傾斜度竟然只增加了5厘米。這期間,人們并沒有對斜塔進(jìn)行刻意維修。這個結(jié)果使大家感到興奮,終于在1360年,停滯近一個世紀(jì)的馬拉松工程,開始向完工階段沖刺。至1372年,比薩斜塔終于封頂大吉。
但這并不代表塔不再傾斜,實際上,比薩斜塔在竣工后的幾個世紀(jì)里,一直處于傾斜狀態(tài),但其傾斜的過程很緩慢,斜塔地基和腳下的土壤在漫長的磨合期里“握手言和”,達(dá)到了一定程度的平衡。
然而,很多研究者并不甘心,就像生活中我們看到某個物體倒了,總想著把它扶正一樣,他們想盡一切辦法來糾正斜塔的“斜”,這讓關(guān)心斜塔命運的比薩人十分擔(dān)心,這個世界著名的建筑可是他們的驕傲。所以,對那些時刻想對比薩斜塔下手的研究者,比薩人民相當(dāng)反感。
1838年的一次勘探工程,不但沒有尋得讓塔“糾正”的辦法,反而在挖掘時引起地下水涌入,斜塔加劇傾斜度至20厘米,而此前兩百多年的傾斜度總和也不過5厘米。
勘探工程被當(dāng)即叫停,但斜塔的加速傾斜并未停止,幾年后,比薩斜塔終于又與腳下的土壤再次“握手言和”,傾斜度下降到每年0.1厘米的緩速,但這并不代表它停止傾斜。到20世紀(jì)90年代,比薩斜塔一度瀕于倒塌。
1990年,意大利政府關(guān)閉了比薩斜塔,向全球征集解決方案。最終,一位建筑師提出的一個看似簡單的笨辦法,解決了這個問題。
這個方法是在傾斜的反方向地基下面掏土,讓地基沉降,使重心后移,以減小傾斜幅度。最終,在2001年,比薩斜塔的傾斜度重新回到安全范圍,關(guān)閉了近十年的比薩斜塔又得以開放。
從誕生開始,比薩斜塔就開啟了它折騰的命運,也因禍得福成為世界建筑的奇觀,若從一開始它便筆直如松,怕也就沒有成名的福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