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放
前不久,整個朋友圈都被著名科學家霍金逝世的消息刷屏了。許多公眾號、媒體從不同角度描寫、記錄、評價這位“宇宙級網(wǎng)紅”的生平與貢獻?;艚鹗攀赖南⒒鸨竭B某些人氣明星的八卦都蕩不出一絲漣漪。這是非常罕見的事情。
時事鮮評
霍金逝世引發(fā)的輿論熱議,我認為有一半原因在于,人們對于一個罹患疾病的科學家,能夠保持樂觀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時間里孜孜不倦地探求科學真諦,表示由衷的敬意。
身患絕癥后,他不僅沒有被病魔擊垮,反倒激發(fā)出強大的生命力與學術熱情。從一開始還能自己打字、說話,到后來只剩下一小部分面頰肌肉可以活動,且完全失去語言能力,他始終沒有失去在學術的天空中翱翔的勇氣。
看著他的照片,你會為他被病魔摧毀的身軀感到震撼,也會為他的大腦中那么多了不起的理論、思想所折服。所以,當霍金與病魔斗爭半個多世紀停止呼吸后,誰不為人類失去這樣一顆璀璨的明星而嘆息呢?
另一半原因或許在于,人們對霍金和他的著作《時間簡史》實在太熟悉了。我敢保證,包括我在內(nèi),多數(shù)人并不一定懂得霍金在物理學上的貢獻是什么,也不一定讀過他的這部著作,但對他的名字以及著作一定耳熟能詳。以至于這位遠在萬里之外的英國科學家,讓人感覺像是和藹可親的鄰家老頭兒。
這就是科學的魅力。人們不一定要懂得什么奇點、黑洞,但對于“人類從哪里來”“宇宙是怎么產(chǎn)生的”這些終極問題都抱有本能的好奇?!稌r間簡史》行銷30年,銷量超過2500萬冊,創(chuàng)造了出版界的一大奇跡。這至少說明,人們對科學、對宇宙、對人類起源有著旺盛的求知欲。我不由得想起一句廣告語:人類失去聯(lián)想,世界將會怎樣?對未知的探索、對知識的渴求是人婁進步的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