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承:2018年三影堂攝影獎作品展
時間:2018.3.24 - 5.23
地點:北京·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
3月24日,北京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第十屆三影堂攝影獎揭曉,王拓摘得大獎,資生堂優(yōu)秀攝影師獎得主為女藝術家范冉冉,本屆特設的ALPA獎由陳榮輝獲得。從533位參賽者作品中選出的20組入圍者,分別為陳華、陳榮輝、陳卓、范冉冉、黃乖兒&汪潤中、黃森威、李博、黎晨馳、馬海蛟、石真、童碧燕、王翰林、王拓、文非易、吳曦煌&代磊、徐浩、殷家梁、愛默楊、張野姣、趙玉。
本屆三影堂攝影獎的評委分別是美國舊金山現代美術館攝影部高級策展人克萊門特·克羅克斯,香港M+美術館高級策展人皮力,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聯合創(chuàng)辦人及總監(jiān)、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聯合發(fā)起人榮榮,阿爾勒國際攝影節(jié)總監(jiān)、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聯合發(fā)起人薩姆·斯道茲和日本東京森美術館館長南條史生。
攝影是非
時間:2018.3.31 - 6.23
地點:河北石家莊·萬營藝術空間
本次展覽由獨立策展人馮博一和張凡策劃,共展出蔡東東、陳維、陳曉云、范西、馮立、劉瑾、王寧德、王軼庶8位攝影藝術家的攝影、影像類作品60余件(組)。這8位藝術家捕捉和制造的令人詫異的、碎片式的圖像在展廳中散亂布置,試圖隱喻當代社會紛亂之像,以直接或含蓄的情緒影響觀者的內心。
馮博一認為,攝影如今不僅具有公共傳播的功能,在新的社交媒體上,還變得更加私人化、不可或缺。攝影將現實中的畫面轉化為人們與現實的對視,或者為觀者提供了某種的折射和參考。在日常的狀態(tài)下去拍攝一些反常的景象,由此也構成了一種視覺上的張力。展廳作為公共藝術空間,可以成為人們集體探尋生活是非的地方,現今的觀者已經習慣了通過可以為現實存在提供線索的照片來獲取信息。
第9屆澳大利亞Head On攝影節(jié)
時間:2018年5月4日開幕
地點:澳大利亞悉尼
Head On攝影節(jié)是澳大利亞最大的攝影節(jié),展覽分布于悉尼市內不同的機構和畫廊。本屆參展的除澳大利亞本土藝術家和攝影師外,還邀請到普利策獎獲得者、新聞攝影師保拉·布朗斯坦(Paula Bronstein),網絡攝影項目“每日氣候變化”(Everyday Climate Change)的發(fā)起者詹姆斯·維特婁·德拉諾(James Whitlow Delano)以及亞太攝影論壇(Asia-Pacific Photo Forum)的多位攝影節(jié)負責人參與。本刊2017年5月介紹過的中國攝影師彭祥杰受邀參展,其作品展“二次元Cosplay”作為本屆攝影節(jié)的重點展覽得到推薦。其他展覽還包括美國前總統(tǒng)肯尼迪的舊日影像、東京國際攝影大賽的獲獎作品、極具澳大利亞特色的海灘攝影作品選等。攝影節(jié)中大部分展覽將展至5月底。
光之形:100年來的攝影與抽象藝術
時間:2018.5.2 - 10.14
地點:英國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
“光之形:100年來的攝影與抽象藝術”(Shape of Light: 100 Years of Photography and Abstract Art)展出的300余件藝術作品,涵蓋了100多位藝術家與攝影師,這些作品至1910年代綿延至今,呈現了作為藝術的攝影與抽象藝術在發(fā)展中相互影響的成果,從20世紀初的攝影實驗,到超現實主義,再到如今依托數字技術的創(chuàng)作,攝影藝術與抽象藝術在100年里不斷對話。泰特美術館認為,此次是在英國范圍內首次以展覽的形式梳理二者的關聯。
展覽中既有斯蒂格里茨、愛德華·韋斯頓等人的經典作品,也有杰克遜·波洛克、芭芭拉·卡斯滕(Barbara Kasten)、托馬斯·魯夫等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安東尼·凱恩斯(Antony Cairns)、瑪雅·羅沙特(Maya Rochat)和橫田大輔等藝術家還為本次展覽專門進行了創(chuàng)作。
安德里安·派普:直覺綜合,1965-2016
時間:2018.3.31 - 7.22
地點: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
“安德里安·派普:直覺綜合,1965-2016”(Adrian Piper: A Synthesis of Intuitions, 1965–2016)展出了非裔美國藝術家、學者安德里安·派普50多年來創(chuàng)作的290多件作品,包括繪畫、素描、攝影、多媒體裝置、影像和行為藝術,這是派普2015年獲得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后的第一個大型回顧展。
派普曾在哈佛、斯坦福、密歇根大學等高校任教,獲得1979年和1982年國家藝術資助協(xié)會頒發(fā)的視覺藝術學者獎以及1989年的古根海姆學者獎。1987年,派普成為美國第一個非裔美籍的女性哲學教授。1960年代開始,派普不斷嘗試以自己獨特的藝術實踐去挖掘概念藝術的潛力,她相信作品背后的概念要比作品材質重要得多,概念藝術的力量也在于挑戰(zhàn)人們對現有社會結構如何形成日常生活的既有認知。她的作品結合理論和自身經歷,關注著社會發(fā)展中產生的種族、身份、性別意識、社會參與等層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