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花貞
[摘要] 目的 研究筆芯胰島素治療80例肺結核合并糖尿病的臨床價值。方法 2015年9月—2017年9月間選取該院收治的80例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作為該次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原則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40例,在抗結核治療的基礎上口服降糖藥;觀察組40例,在抗結核治療的基礎上采用筆芯胰島素治療。觀察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治療前兩組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紅蛋白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均顯著改善(P<0.05),且觀察組治療后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明顯較同時期的對照組優(yōu)(P<0.05);觀察組治療后強化期末肺結核療效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較對照組低,兩組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給予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抗結核聯(lián)合筆芯胰島素治療臨床效果顯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提高強化期末肺結核療效,且引起患者不良反應較少,具有較高臨床價值,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肺結核;糖尿病;筆芯胰島素;臨床價值
[中圖分類號] R58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03(a)-0069-02
肺結核和糖尿病在臨床中均常見與多發(fā),相對于正常人,糖尿病患者更易患肺結核,有效控制血糖可緩解肺結核合并糖尿病的臨床癥狀,促進預后轉歸[1]。該次研究于2015年9月—2017年9月間給予40例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筆芯胰島素治療,取得滿意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所有患者肺結核診斷均符合《肺結核診斷和治療指南》中相關標準[2],糖尿病診斷均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規(guī)定的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3]。按照隨機原則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40例,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齡在30~79歲之間,平均(54.37±1.34)歲;痰結核菌3~4個(+)29例(72.50%);病灶累及3個肺葉及以上者17例(42.50%);25例(62.50%)伴空洞者。觀察組40例,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齡在30~79歲之間,平均(54.43±1.27)歲;痰結核菌3~4個(+)28例(70.00%);病灶累及3個肺葉及以上者18例(45.00%);26例(65.00%)伴空洞者。兩組性別、年齡及病情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表示自愿參與該次研究,研究方案經(jīng)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并在其監(jiān)督下實施;排除合并心、腦、腎、血液系統(tǒng)等嚴重原發(fā)性疾病,肺結核合并結核性胸膜炎或其他內(nèi)分泌代謝性疾病,對該次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排除妊娠或哺乳期婦女。
1.2 方法
均給予兩組2EHRZ/6EHR進行抗結核治療,強化治療2個月后對患者痰、肺進行CT掃描,以了解肺結核病情,在此基礎上給予對照組格列美脲片(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7672)治療:口服,初始劑量為2 mg/次,1次/d,早餐時頓服,維持劑量為4 mg/次,1次/d,根據(jù)患者動態(tài)血糖調(diào)整服用劑量,最大劑量不得超過6 mg/d。若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則加用二甲雙胍(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23370)治療:隨餐服用,初始劑量為0.5 g/次,2次/d;每周增加0.5 g,逐漸加至2 g/d,分次服用,每天最大服用劑量不得超過2 550 mg。給予觀察組筆芯胰島素治療:給予諾和靈30R(批準文號:國藥準字S20133006)筆芯及注射筆,餐前30 min腹壁處皮下注射,初始劑量為10 U/d或0.1~0.2 U/kg,早晚各1次,根據(jù)患者動態(tài)血糖適當調(diào)整胰島素劑量,通常每次調(diào)整2~4 U,1周調(diào)整2次,直至患者空腹血糖達標。均對兩組患者進行適當飲食控制,囑咐其運動,并定期復查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兩組治療前后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的變化情況進行觀察,對比兩組治療后強化期末肺結核療效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其中強化期末肺結核療效包括痰結核菌情況、病灶吸收情況及空洞閉合情況:①病灶吸收情況判定標準為:完全吸收:病灶吸收完全或基本吸收;顯著吸收:病灶吸收在原病灶1/2以上(含);吸收:病灶吸收少于原病灶的1/2;無效:病灶無吸收甚至擴大。吸收總有效率=完全吸收率=顯著吸收率。②空洞變化:完全閉合;明顯縮?。嚎斩纯s小為原空洞直徑的1/2以上(含);縮?。嚎斩纯s小少于原空洞直徑的1/2;不變:空洞無明顯變化??斩撮]合效率=完全閉合率+明顯縮小率。③痰結核菌情況通過痰涂片找抗酸桿菌陰轉及菌量減少情況判定。
1.4 統(tǒng)計方法
該次研究所得數(shù)據(jù)的分析處理均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采用百分比(%)表示計數(shù)資料,行χ2檢驗;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的變化情況
治療前兩組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均顯著改善(P<0.05),且觀察組治療后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明顯較同時期的對照組優(yōu),兩組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強化期末肺結核療效
觀察組強化期末肺結核療效明顯較對照組高,兩組療效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比較兩組不良反應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較對照組低,兩組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糖尿病患者極易受到結核菌的感染,結核病可影響糖尿病患者體內(nèi)的代謝水平,降低胰島功能及胰島素的敏感性,對于血糖的控制不利,進一步加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嚴重者可誘發(fā)酮酸癥中毒等[4]。相關相關研究結果[5]顯示,包括利福平在內(nèi)的許多抗結核藥物與降糖藥物有相互干擾作用,高血糖會影響抗結核藥物的血藥濃度,導致抗結核成功率偏低;利福平可削弱降糖藥物的降糖作用,而胰島素因受其影響較小,對血糖的控制作用起效快,同時有利于結核的好轉,因而成為臨床運用控制血糖的首選。該次研究給予觀察組諾和靈30R筆芯及注射筆,其生物利用度顯著高于動物胰島素,對患者血糖的迅速控制更有利;對照組采用口服降糖藥,結果顯示觀察組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紅蛋白均明顯較對照組優(yōu)(P<0.05),強化期末結束后,觀察組肺結核療效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且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較對照組低,兩組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筆芯胰島素治療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給予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抗結核聯(lián)合筆芯胰島素治療臨床效果顯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提高強化期末肺結核療效,且引起患者不良反應較少,具有較高臨床價值,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費忠亭,陳震,孫信林.早期規(guī)則抗結核治療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的臨床療效觀察[J].醫(yī)學綜述,2016,22(4):824-826.
[2] 劉雙,邱雪琴,劉佩文,等.胰島素筆用針頭使用現(xiàn)狀調(diào)查[J].醫(yī)藥導報,2016,35(s1):55-57.
[3] 徐紅艷.黃芪注射液輔助治療肺結核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效果[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7,14(11):140-143.
[4] 王岫崢,董麗娜.胰島素不同給藥方式治療肺結核合并2型糖尿病的臨床觀察[J].臨床肺科雜志,2017,22(12):2226-2229.
[5] 朱薇珊,張斌.筆芯胰島素治療肺結核合并糖尿病的臨床分析[J].華南國防醫(yī)學雜志,2017,31(1):67-68.
(收稿日期:2017-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