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武競
摘 要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的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理念出現(xiàn)了許多新的變化,高考地理考核的內(nèi)容也在不斷更新,如何更加高效的進行地理復習,取得較高的分數(shù),是高中地理教師和學生共同關心的問題。本文從高考地理復習的現(xiàn)狀出發(fā),對新課改下高考地理復習應對方法和得分策略進行了研究和討論。
關鍵詞 新課程改革;高考地理;復習方法;得分策略
中圖分類號:D0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06-0006-02
地理作為基礎性課程,在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方面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課程改革的持續(xù)深化,強調(diào)以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不再單純以成績作為考核標準,在這種情況下,地理學科的考核內(nèi)容出現(xiàn)了一定變化,從傳統(tǒng)以記憶考核為主轉變?yōu)橐詫嵺`能力及地理素質的考核為主。對此,教師需要及時引導學生調(diào)整復習策略,以確保在高考中取得更高的分數(shù)。
一、高考地理復習現(xiàn)狀
對于高三學生而言,由于即將高考,學習壓力相當大,地理學科作為文綜的一部分,存在著大量需要記憶的知識點,在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學科占據(jù)大量精力的情況下,學生一般只能通過死記硬背的形式來對地理基礎知識進行鞏固,題海戰(zhàn)術成為了復習中常用的策略,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很容易產(chǎn)生煩躁心理,一些難度較大的題目即便經(jīng)過了大量的聯(lián)系,依然容易出錯。另外,雖然死記硬背的確能夠對知識進行記憶,但是在缺乏理解和應用的情況下,一旦遭遇陌生題型,學生依然難以做到從容應對。
二、高考地理復習方法與得分策略
針對高考地理復習中存在的問題,立足新課程改革背景,應該對復習應對方法進行改進和創(chuàng)新,使得學生在高考中能夠取得盡可能好的成績。
(一)關注基礎知識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考地理的教學要求和教學目標出現(xiàn)了一定的變化,在初期,教師一般都會對新課標提供的教學大綱進行全面細致的研讀,但是在高考復習階段,往往認為日常教學中已經(jīng)完成了基礎知識的講解,不再需要反復強調(diào),這無疑是相當錯誤的做法。實際上,基礎知識在地理學習中的作用是難以估量的,教師需要將新課標提出的教學要求和教學目標作為復習的依據(jù),對照教材內(nèi)容進行基礎知識講解。因為無論高考題目如何變化,都不可能脫離基礎知識而存在,因此,教師在復習階段同樣應該關注基礎知識,確保學生能夠切實掌握基礎知識、基本原理以及相應的概念公式,構建起知識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
(二)完善知識框架
地理學科研究的對象是地球表面地理環(huán)境中的自然現(xiàn)象和人文現(xiàn)象,以及不同現(xiàn)象之間的關聯(lián)性,因此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相當密切。在完成基礎知識講解和鞏固后,教師可以將相關概念放在一起,構建其完善的知識框架體系,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這里以自然地理的學習為例,其本身由各種地理環(huán)境要素構成,強調(diào)對自然地理過程和基本規(guī)律的揭示,而在后續(xù)學習中涉及的大氣、水環(huán)境等都與自然地理過程密切相關。基于此,教師可以在黑板上構建相應的知識聯(lián)系圖,以圖表的形式對地球大氣、海洋環(huán)境進行描述,在一個大知識點中融入多個小知識點,推動知識的相互融合,對學生地理認知的深度和廣度進行拓展,提升復習的效率。
(三)合理安排時間
在高考復習中,學生需要面對所有的學科,復習內(nèi)容多壓力大,合理的時間安排能夠保證復習效果,使得學生的成績得到有效提升。作為文科內(nèi)容,地理學科的知識點相對瑣碎,而且多數(shù)都是強調(diào)記憶和理解,地理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做好復習時間的合理安排,可以在課堂教學即將結束時,提前開始復習,一邊完成教學的收尾工作,一邊回顧之前講解的知識點,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得學生能夠更加系統(tǒng)性地掌握地理知識,為其爭取更多的復習時間。另外,教師應該合理利用課堂復習時間,對一些需要了解和分析的內(nèi)容進行細致講解,對于需要記憶的知識可以留給學生自主復習。
(四)夯實知識要點
地理知識體系雖然異常龐大,但是實際上依然是單個知識點串聯(lián)后得到,而部分學生之所以感到地理學習難度大,并非其理解能力不足或者沒有掌握相應的知識,而是在一些關鍵知識點遇到阻礙,導致整體知識鏈中斷?;诖?,地理教師可以通過地理知識分析,配合測試來幫助學生找出知識串聯(lián)的節(jié)點,幫助學生夯實知識要點,實現(xiàn)知識體系的構建,形成完善的知識框架。在夯實知識要點的過程中,應該從兩個方面著眼:一方面,應該努力攻克難點。許多學生在地理學習中表明,太陽耀斑對地區(qū)的影響很難理解,教師需要做好專門講解,可以通過直觀實驗來加深學生的認知:點燃一個酒精燈,燃燒的火焰代表太陽,在其旁邊懸掛一個紙團代表地球,然后在酒精燈火焰上點燃另一個紙團,火焰的瞬間增大就代表了太陽耀斑,旁邊紙團的抖動直觀表明了受到的影響。另一方面,應該鞏固知識要點。教師在復習中需要做好引導工作,對于一些重要的知識點,如時區(qū)圖、日照圖(圖1)等,要求學生牢固掌握,結合知識結構圖將原本零散的知識點串聯(lián)起來,形成完善體系,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和記憶[4]。
(五)引入模塊復習
模塊復習是一種非常高效的復習方式,需要建立在對知識全面理解的基礎上,地理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知識點的歸納遷移,確保其能夠將整體解決方法運用到分類知識復習中,突出主干知識應用。以圖表類知識為例,在地圖中能夠體現(xiàn)的知識點非常豐富,如日照圖、等高線圖、地形剖面圖、洋流圖(圖2)等,學生不僅需要掌握相應的知識,還必須能夠對地圖進行識別,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因此新課改下高考地理圖表題所占的比例越來越高。從地理教師的角度,應該重視地圖講解,對不同圖表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將關鍵性內(nèi)容聯(lián)系起來,幫助學生提高復習效率。
(六)優(yōu)選測試題目
在高考復習環(huán)節(jié),定期測試非常關鍵,其不僅能夠對學生過去一段時間的復習成果進行檢驗,還可以根據(jù)測試結果及時調(diào)整復習策略,保證復習的順利進行。而在設置測試題目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精心選擇,一是避免偏題,有時高考可能會出一些比較偏的題目,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脫離教材,對于這些題目,教師應該一帶而過,不需要進行細致講解,因為其主要是對學生知識寬度的考核,占比極少,出現(xiàn)頻率也低,不需要將寶貴的復習時間浪費在這上面;二是增加怪題,這里的怪題指問題提出的方式怪,但是考點和知識點正常,主要看學生能否從題目中分析出考點,這樣的題目實際上就是常規(guī)題的變形,知識點相同,只是換了一種提問的方法,只要能夠掌握讀題技巧,想要對問題進行解答并不困難;三是引入思考題,屬于新課改下出現(xiàn)的一種新題目,教師應該增加這種類型的題目,引導學生多進行練習,拓展解題思路,使得學生可以在練習的過程中,掌握相應的解題技巧;四是適當控制常規(guī)題,常規(guī)題重要是針對學生基礎知識理解和掌握能力的考察,這些題目中規(guī)中矩,讀題難度不大,也沒有必須反復訓練,只需要學生了解這些題目,在復習過程中適當討論即可。
(七)做好圖表分析
圖表在地理學習中占據(jù)了較大的比重,也是最近幾年高考的重點和難點所在,在復習中應該重視起來,確保學生不僅能夠看懂圖表、理解圖表,還能深入分析圖表,理解題目的內(nèi)涵,明確解題思路。首先,應該立足地理課本,做好圖表分析,確保學生能夠理解課本中所有的圖表。以“地球內(nèi)部結構”等圖表為例,教師必須引導學生逐一復習和鞏固,確?;A知識牢固可靠;其次,應該引導學生通過繪圖的方式來加深理解和認知。地理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將一些典型的地理圖表繪制出來,在繪制的過程中回憶相關知識點,調(diào)動多重感官來保證復習效果,構建起不同知識的有效關聯(lián)。例如,在對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三節(jié)《河流地貌的發(fā)育》一課中的黃河流域圖進行復習的過程中,可以鼓勵學生自主繪制黃河流域圖,并且將必修三第三章第二節(jié)《流域的綜合開發(fā)》相關的知識點融入其中,對知識進行延伸和拓展;然后,應該引導學生完成文字與圖表的轉換分析,強化其解題能力,確保學生在遇到一些復雜圖表題時,能夠將之轉化為文字,方便進行分析和解決。
三、結語
總而言之,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考地理出現(xiàn)了一些新的變化,綜合題型的開放性持續(xù)增大,地理高考改革的趨勢也越發(fā)明顯?;诖?,在高考地理復習中,教師應該立足新課程改革,把握高考的改革方向,引導學生做好復習,制定完善的復習應對方法和得分策略,強化對學生知識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以此來保證復習的效果,確保學生能夠在高考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
參考文獻:
[1]邱揚.新課改背景下地理高考復習策略思考[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s1):103-104.
[2]陳洪莉.淺談新課改下區(qū)域地理高考動向及復習愛策略[J].新課程學習:中,2014(1):32-33.
[3]劉欣.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二輪專題復習策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
[4]劉啟云.新課改背景下高考地理復習指導方法的反思[J].地理教育,2013(s2):92.
[5]辛浩.新課改形式下的高考地理復習策略[J].讀寫算:教師版,2017(32):196.
[6]王迎春.淺談新課標下地理學科高考復習的策略[J].新課程學習(下),2011(1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