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流暢自然,剛柔相濟,老子曰:“上善若水”,真實的反映了水的自然屬性,其中“性柔”和“不與爭”,從兩個方面更深層次的體現了道家的哲學思想和倡導自然的世界觀、人生觀。教育的本質是幫助學生建構完善人格,做人若善水,為人先修行,因此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觀念、國學教育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上善若水,以水為師,把水當精神,正合做人的道理。
關鍵詞:水;化學;哲學;上善若水
水,流暢自然,剛柔相濟,點滴成海。流水不爭先,是忙也忙,慢也慢,一滴一滴地積攢自己的力量。老子在《道德經》第九章中由衷地稱贊水的美德,認為水是最好的善,其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边@句話是老子用水來比喻道德高尚的人,認為他們的品格像水那樣,一是性柔,二是不與爭。完美的人格應該是具有謙遜的品格、寬廣的胸懷、寬厚誠實的作風、與世無爭的情操,即不但做有利于別人的事情,而且還愿意去別人不愿去的地方,做別人不愿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負重,任勞任怨,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幫助別人,而不會與別人爭功爭名爭利。
對于大自然而言,水是生命之源,默默無聞地滋潤萬物,無論是皚皚的雪峰,還是幽幽的山谷,只要有水存在就有生命的律動,水悠然安詳地處在最低位置,給人們樹立了有容乃大的榜樣;而水在化學世界中的作用也舉足輕重,水是最常用的溶劑,能溶解酸、堿、鹽等,還可以做洗滌劑、滅火劑、冷卻劑、催化劑和保護劑等等。在此,筆者從化學的角度來探討水之“性柔”和“不與爭”,淺談水在化學中的哲學意義。
水,化學式為H2O,是一種極弱的電解質,能發(fā)生微弱的電離 ,其電離方程式為:2H2O H3O+ + OH-,可簡寫為H2O H+ + OH-,在一定的條件下,建立電離平衡狀態(tài)。
一、性柔
水的離子積常數(簡稱水的離子積)Kw=C(H+)?C(OH-),C(H+)表示H+的物質的量濃度,C(OH-)表示OH-的物質的量濃度,常溫時,Kw=1×10-14。對于純水而言,由于純水電離產生的C(H+)=C(OH-),所以,純水呈中性。升高溫度,水的電離平衡向右移動,水的離子積Kw增大;降低溫度,水的電離平衡向左移動,水的離子積Kw減小,但無論是升高溫度,還是降低溫度,C(H+)=C(OH-),所以水仍然呈中性。
可見,水并不會因為溫度的驟冷驟熱變得性情暴躁,而是堅持自己溫柔的性格,心態(tài)平和,不慍不火,晶瑩剔透的水永遠是最好的合作者,同時,柔美中透出一份執(zhí)著。在物欲橫流的社會,一個人最容易丟失人性本質美好的東西,比如最初的理想信念,而我們要像水一樣,忠于自己的內心,忠于自己的信仰。
二、不與爭
1.遇酸,顯酸性。向純水中加酸,C(H+)增大,水的電離平衡向左移動,導致C(H+)>C(OH-),溶液顯酸性,但水的離子積Kw不變。
2.遇堿,顯堿性。向純水中加堿,C(OH-)增大,水的電離平衡向左移動,導致C(H+) 3.遇可水解的鹽,溶液的酸堿性視情況而定。若該鹽為強堿弱酸鹽,弱酸陰離子結合由水電離的H+,C(H+)減小,水的電離平衡向右移動,導致C(H+) 可見,水懂得遵循自然,它保持著運動的姿態(tài),可以流淌到任何地方,卻眼睛向下,甘居低洼之地。它普通得無處不在,樸實得無色無味,它奉獻自己,給別人以滋養(yǎng),卻不爭任何利益。它謙虛安定,韌性十足,適境而生,適境而居,善待一切,不妄求環(huán)境適應自己,而善使自己適應環(huán)境。 不僅如此,當水做溶劑時,無論是酸,是堿,還是鹽,都能廣納其中,兼容并蓄;當水做洗滌劑時,它明澈寧靜,從來不受外界影響,就算混雜夾帶著泥沙礪石,也會慢慢沉淀,依然干凈透徹;當水做催化劑時,別人在前面加快速度向前沖,而它甘愿做那個背后的推動者和加油者......孔子曰:“水有五德”,即仁、義、禮、智、信。如果要效法自然之道的無私善行,便要做到如水一樣至柔之中的至剛、至凈、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氣度。執(zhí)著于目標,心無旁騖,與物無爭,無世無爭。教育的本質是幫助學生建構完善人格,做人若善水,為人先修行,因此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觀念、國學教育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上善若水,以水為師,把水當精神,正合做人的道理。 致謝:本研究得到重慶市清華中學?;瘜W教研組支持和幫助,在此致以衷心的感謝! 作者簡介:于玲玲(1981-),女,重慶云陽,重慶市清華中學校,中教一級,研究方向:化學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