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西慶
一、泛濫的“張愛玲傳”
發(fā)展是當今社會的一大主題,科學技術發(fā)展迅速,探知著更多的未知領域;經(jīng)濟發(fā)展迅速,高樓林立;同時,文化也在迅速發(fā)展,市場群書林立,但在這里文化的發(fā)展卻有一部分的娛樂化成分,除卻那些真正做學問的學者,文化大部分閱讀主體是普羅大眾,他們出于各種原因想尋求思想上的豐富,但又逃不掉大眾不變的追求娛樂心理,為了迎合這一市場以及大眾的消費心理,張愛玲成為他們抓住的一個重點,是民國才女,有顯赫的家室,有傳奇的感情生活,有坎坷起伏的生活經(jīng)歷,而這些,大都是大眾感興趣的、想看的,當一本書既滿足了自己對文化的渴求又滿足了自己對名人生活的八卦,那他當然是樂意消費的,因此,近幾年各版本的“張愛玲傳”層出不窮,各大網(wǎng)絡銷售平臺上能找到的“張愛玲傳”高達幾十種,筆者結合其他研究成果及自己的分析,對“張愛玲傳”泛濫市場的現(xiàn)象主要總結出以下幾種原因:
(一)張愛玲是寫作者的理想對象
其顯赫的家室背景,李鴻章的重外孫女這一關系便可以賺足了噱頭;加上其胡蘭成的戀情,恰好胡蘭成漢奸、才子、風流的三種標簽也是極其引人注目,這樣矚目的兩個人的戀情自然是引起了無數(shù)人的好奇。有好奇有噱頭那么自己就會有關注度,某些文章或者出版物無非是為了關注度,那么這樣一來,張愛玲便是這位最理想的寫作對象。
(二)自身標簽
雖然現(xiàn)在已經(jīng)倡導男女平等,但作為一位女作家的張愛玲還是會被眾人另眼相待,似乎女子一輩子能達到張愛玲的高度就已經(jīng)很了不起,對于有成就的女作家,世人更懷有普遍好奇心,閱讀女作家的作品,讀者更容易做人、文合一之觀,迅速越過其作品而尋求對作者本人的了解,甚至往往對本人的興趣超過了作品。并且張愛玲在《紅玫瑰與白玫瑰》、《金鎖記》等小說里創(chuàng)造了不少經(jīng)典的角色和警句,像“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上面爬滿了虱子”“出名要趁早”等金句讓人看了之后有醍醐灌頂之感,極大的傳播了張愛玲的個人符號,加上張愛玲本身性格的獨特,自然就被打上自立自強、標新立異等標簽,便簽有了,自然就應該廣而告之作為榜樣成為眾人學習的對象。
(三)符合傳記生產(chǎn)、消費的主客觀要求
有噱頭有市場自然就會帶來商業(yè)利益,寫一本書既給自己帶來利益也為讀者帶來樂趣,何樂而不為?
就這樣,“張愛玲傳”被寫了又寫,出版了又出版,不管是出版商還是讀者都覺得樂此不疲。
測,一昧關注私生活,使得如今的“張愛玲傳”呈現(xiàn)一個泛濫且娛樂化的現(xiàn)象。
二、“張愛玲傳”之通病
據(jù)北京化工大學張立群教授研究,眾多“張愛玲傳”主要分三個種類:以王羽《張愛玲傳》、張均《張愛玲傳》等學者為代表的“學術研究類”;以胡辛《最后的貴族張愛玲》、司美娟《張愛玲傳奇》等偏重故事性的“人物故事類”;以白落梅《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張愛玲的傾城往事》,梅寒《最好不相忘:張愛玲傳》等為代表的“小說創(chuàng)作類”。
讓人悲哀的是,目前市面上流傳的“張愛玲傳”第三類占多數(shù),特別是近幾年的圖書市場,目前此類的“張愛玲傳”仍在不斷增長。以白落梅《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張愛玲的傾城往事》為代表,它們大都具有以下弊?。?/p>
(一)辭藻堆砌
曾經(jīng)年少初讀白落梅,忍不住被她精致的文采吸引,羨慕那優(yōu)美華麗的中國風文字,再長大一點回過頭去讀才發(fā)現(xiàn)她大篇的辭藻堆砌都多嚴重,這也是后晚期小說創(chuàng)作化“張愛玲傳”的一個通病,每一章的開篇必用幾百字不等和內(nèi)容不相干的優(yōu)美文字來引出,在敘述的中間也在有意識的使文字優(yōu)美化,如白落梅《因為懂得所以慈悲》里《簪纓世族》一節(jié)里開篇就寫:“生命原本就充滿了太多的驚奇與杜撰,沒有誰可以清楚地詮釋那些隱藏在劇幕后的謎底。落霞孤鶩,秋水無塵。倚一扇老舊的軒窗,看過落花飛雨,又見明月中天。終于明白,只要內(nèi)心澄明,哪怕處身亂世,風云驟起,日子亦可以簡靜清朗?!眱?yōu)美的文字在一定程度上的確能引起一個人的美感享受,初見這樣的文字會讓人驚嘆作者的好文筆,但若整本書或是這樣的書在市場里占了過多的市場則會顯得流于表面了,畢竟,只有優(yōu)美的文字卻沒有充實的內(nèi)容去填充是沒有用的。一個章節(jié)的內(nèi)容,華麗的文字和所敘內(nèi)容兩個部分基本各占章節(jié)一半,這種過分注重表面文字的傳記難免使得作品華而不實,而當今出版的各種“張愛玲傳”則明顯有這樣的弊病。
(二)主觀臆測,研究不深入
出版初就向著娛樂化、商業(yè)化出發(fā)的部分“張愛玲傳”里,存在嚴重主觀臆測的問題,新時期的張愛玲似乎成了“癡情”、“拜金主義”、“標新立異”的代名詞,于是這些“張愛玲傳”也著重從這些方面去寫張愛玲,但一個人的形象總不是單方面的,人是復雜的動物,對一件事一個人的情感總是多變又復雜的,很多“張愛玲傳”在寫作過程中就犯了片面,用詞不禁推敲的錯誤。如白落梅《因為懂得所以慈悲》一書,在寫到張愛玲的母親時,白落梅這樣寫道:“在張愛玲的記憶力,母親似乎一直都不是很重要。家里沒有母親,也不感到任何缺陷?!辈恢腊茁涿肥菑哪牡贸龅倪@一結論,但是據(jù)張愛玲的文章來看,母親并不是一直都不重要,相反母親一直很重要,她說:“我一直是用一種羅曼蒂克的愛來愛我的母親的,她是個美麗敏感的女人......在孩子的眼里她是遼遠而神秘的?!笨梢姡瑥垚哿釋δ赣H的情感并不是像白落梅說的那樣“家里沒有母親,也不感到任何缺陷?!?/p>
這樣不嚴謹?shù)腻e誤在以《因為懂得所以慈悲》為代表的“張愛玲傳”里時常可以看見,為了塑造大眾樂于看見的張愛玲的形象,他們根據(jù)已有的研究以及大眾的印象過分的以主觀感情帶入張愛玲的生活,但張愛玲只是張愛玲,后代臆測出來的形象并不是那個真正的張愛玲,雖然她也拜金,她也任性,但更多的時候張愛玲是一個有煙火氣息的人,和大家一樣曾經(jīng)活生生,有著豐富的經(jīng)歷與涌動復雜的內(nèi)心,而不是現(xiàn)在這個被美化被臆測后搬上神壇讓人觀摩的張愛玲。
(三)商品化傾向
前面已經(jīng)說過,張愛玲的身上有著不少的噱頭與賣點,家世、感情、晚年的落寞都是當今社會愿意看的,而商品化的市場則是消費者愛看什么就迎合什么,所以后幾年出版的“張愛玲傳”寫作的內(nèi)容基本逃不過以下套路:氣派的房子、孤寂的人;家世的交代、家族關系的梳理;接著便是好幾章的篇幅大量描寫渲染和胡蘭成的愛情故事;最后便是弧桑、賴雅以及晚年的落寞。雖然這有利于我們理清張愛玲一生的大致時間線,但卻篇篇大同小異,部部去迎合大眾的娛樂八卦心理,忽視了對張愛玲的作品、心理等其他方面的描寫,并且都是前人已經(jīng)研究好的成果,商業(yè)化的部分“張愛玲傳”緊緊照搬套路,稍稍從表面了解就大加渲染,缺少對最新研究成果的關注,也缺少自己的探究的心理,一昧從表面去追求,人云亦云,故事、隨筆傾向顯著,版本價值低,太過關注營銷、市場等物質(zhì)方面的東西,反而忽略了根本的創(chuàng)作,使得“張愛玲傳”嚴重向商業(yè)化傾斜。
三、結語
“張愛玲熱”的掀起對研究張愛玲提供了一個有利的時機和背景,但是卻也是公眾對張愛玲的了解偏于片面化,固定化。娛樂化的“張愛玲傳”大量出版有助于人們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張愛玲,但也使得“張愛玲傳”的商業(yè)化現(xiàn)象嚴重。張愛玲是一位偉大的女作家,除了了解她的私人感情、生活經(jīng)歷,我們還可以更多的關注她的作品,她豐富的內(nèi)心活動的挖掘而不是僅僅局限于情感和片面的形象,“張愛玲傳”泛濫且缺少價值的現(xiàn)象還需得到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