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偶然回首,文字所教會我的一些

2018-08-28 02:49:02蒲實
三聯(lián)生活周刊 2018年33期
關鍵詞:曼德拉馬爾克斯沈從文

蒲實

我常常后知后覺。在文章開始之時和開頭之處,我大多數(shù)時候不知道它將去往何處、如何結束。正是寫作這個思維活動本身,將我一步步帶向未知之處,逐漸向我呈現(xiàn)出意義的一部分面貌。而意義的發(fā)現(xiàn),多年后回望,又與寫的時候感悟有所不同。這讓我體悟到,文字有它自己的生命,是它一直在教我如何寫作,而不僅是我在書寫它。這種與寫作逐漸建立起的私密關系,成為我眷戀它的紐帶,也是我從工作中獲得隱秘愉悅感的源泉。

2013年2月,我在華盛頓出差,住在離智庫和使館云集的杜邦圈不遠的一家賓館。那次是去圍觀奧巴馬連任的就職典禮。到達華盛頓后,我寫了兩篇年度愛情專刊的稿子,其中一篇是《不可逾越,無法忘記》。這篇實際上是一篇虛構小說。我把它設置在我比較熟悉的歐洲,用人物口述、我為記錄者的形式,從男性角度,實際上以“性別鏡像”的方式,想象對方的所見所思,將其寫了下來。故事原型的內(nèi)核,是從朋友那兒聽來的別人的故事。

交稿的第二天早晨,主編朱偉發(fā)來一條短信:“第一篇太好。要每一篇都這么好就好了。”主編是個一向嚴厲的人,收到他的短信,我備受鼓勵,但竟有點不知所措。我并不知道他的“第一篇”究竟是指哪一篇。我同時交了兩篇,自覺這一篇虛構寫得生澀羞怯,必定比不上另一篇我所熟悉、且自我感覺寫得較為充分的采訪寫作。這兩篇放在同一封郵件里交稿,雖然虛構那篇放在附件第一條,后來雜志出來,也是這一篇排在前面,但“位置”不能說明問題?!暗谝黄本烤故悄囊黄?,在我這里成了一個懸置的小疑惑,被暫擱腦后。

5年后,我正寫沈從文。寫作家對我來說,一直是一份有些超出自己寫作資歷的任務,我更把它視為一個通過閱讀、采訪和寫作來探尋接近作家之路的機會。讀沈從文的文字,讓我對“愛”有了另一層體悟。沈從文是一位在極端困苦的時代和環(huán)境里生活過的作家,目睹了很多屠殺和死亡情景,也經(jīng)歷過生活的貧窮和顛沛流離。他幾乎是從地獄之上去看人世間的,書寫的目光里卻始終充滿對生命的愛——正如他自己所說,他是“愛了全世界”的。他小說里人物的命運大多因一個“情”字的驅使而富有悲劇性,為情而顛沛流離、生離死別。這也是“新文化運動”還未深刻改變中國文化的前夜,尚未“覺醒”的鄉(xiāng)村人樸素的生命動機和命運牽引力。在沈從文那里,我逐漸觸碰到讓死亡與愛密不可分的那條無形引線,在現(xiàn)代人的情感體驗里它遁形已久,此刻被喚醒了。

在那期間一個寫稿至深夜疲憊的時刻,我突然理解到主編當年短信所指的“第一篇”,正是《不可逾越,無法忘記》。那篇文章里,兩個互相傾心的人在異鄉(xiāng)相遇后分別。不久“我”出了車禍,車在丁字路口拐彎處被皮卡車撞進副駕駛座,死亡只有一步之遙?!拔摇蓖蝗灰庾R到,意識與現(xiàn)實之間產(chǎn)生了微小錯位,那正是因愛而生的思念,便立即買機票去追趕已經(jīng)離開的女人,但她出于道德原因拒絕了“我”,只留下多年后回望時的溫暖記憶。文章短小,5年前寫的時候,我并未明確“死亡”的角色,而將其視為制造戲劇性的元素。5年后我才懂得,這個故事早已確立了“死神”為它自己的主角,而寫的人渾然不覺。

故事里寫他們短暫共處,“我”總準時開車接她,她總遲到幾分鐘,“我”總耐心地在車里等待幾分鐘;這只是尋常溫情。這一點心理與機械時間的微小差,與后來“我”與死亡之間的距離相照應,卻將愛與死亡聯(lián)系在了一起。命運的吊詭之處在于,兩人對離別雖有不舍,但她選擇順流而下,按原計劃踏上歸程,互生的好感本應畫上句號。如果她未曾離開,車撞進和吞噬的地方就是她平常坐的位置,死神或許將降臨在她頭上,又或許將不會有車禍——命運分岔的小徑通向何處,取決于偶然。然而,死神降臨的瞬間,“我”下意識擔心的是她是否安全,又欣慰她已不在,卻證明了愛情的真實,將他推向她。5年前,當我寫她得知“我”在訂機票,驚呼讓“我”不要去找她時,僅是出于一種還不夠清晰的道德直覺和讓故事流暢的語感;多年后回望我才明白,這種拒絕是一種對命運的知曉,在我寫的時候,其實還一無所知。無意之間觸碰到的道德,是我?guī)啄旰笞x到納博科夫的《俄羅斯文學講稿》,分析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才變得清晰起來的,我至今還只是理解了皮毛,遠未透徹理解。2014年再度給愛情??瘜懜澹且黄诘闹黝}是《天上愛情,人間婚姻》。我把自己完全纏繞進去,卻也未能向自己破解愛情與婚姻的諸多問題。稿子被主編斃掉后,我反而安心了下來,感到得以暫時解脫。這說明,我對愛情還沒有形成深刻完整的認識,遠未達到2013年2月那篇文章本身所表現(xiàn)出來的深度——文字一旦完成,實則就與作者分離,我只是它的近鄰。

直到時光流逝,我才從中理解了這些。理解之后,我哭了一場,既為當年的渾然不覺,也為剎那間通過文字與死神和愛面對面的領悟。也是從這里,我開始領會到,文字里的“時間”不是對現(xiàn)實時間的全然復制和模仿,而有它自己的真實,寫作的人不過是順應這種召喚。寫作者通過開啟“時間”,實際上也構造了時間穿行其間的“空間”。那么文字應從何處開始?寫沈從文讓我認識到,生命與愛是推動他文本的源頭動力之一。

2014年稿子被斃不久,4月的一個星期六,馬爾克斯去世了。我們當周出了一期《在現(xiàn)實和魔幻之間:解讀加西亞·馬爾克斯》,我也以寫人物稿的形式參與其中。那時我并沒有讀過馬爾克斯的所有重要小說,直到今天,理解起《百年孤獨》和《霍亂時期的愛情》來,我也還有疑惑之處。理解了2013年寫的那篇愛情小文后,我才恍然大悟似的懂得為什么馬爾克斯要在《霍亂時期的愛情》開頭用那么長的篇幅描寫兩個男人的死亡。他還寫道:我們和死亡都隔了一層,只有當最親密的人,比如父母死去時,我們才能和它直面。這種直面,也是2016年我外婆去世后,我才有的體悟,但在寫馬爾克斯的時候,我只是隔著很遠的距離仰望。承應下這些超出閱歷的寫作任務,有年少輕狂的成分,同時又讓人迅速成長,周刊對此給了我們很多寬容。這份包容,是多年后我才領會到的。每個星期一交上的那份限時答卷總顯得匆忙,有諸多遺憾和不完美,逐日逐年累積、時時回想,卻也讓我對無限趨近有了一定知覺。

過去我讀到德國作家赫爾曼·黑塞的《知識與愛情》,理解不透。浮士德說有“兩個靈魂蘊藏在我心中”,這兩個靈魂是人類對知與愛的欲求,黑塞分別用“那齊士”與“戈特孟”兩個人物的名字來呼喚它們。然而,這兩個欲求如何聯(lián)系在一起,對我來說一直還理解不夠。隨寫作而展開的旅程中,我有了一次與“戈特孟”重逢并識別出它面罩之下真容的相遇。我一直都在尋找著“那齊士”,卻還未知它將在何處與“戈特孟”交匯融合。

從寫作沈從文的過程中對2013年2月那篇文章獲得重新理解開始,我回首了過去在周刊采訪和寫作的一些片段。隨著時間流逝,才能漸漸看清過去,往昔重新被賦予意義,毫無知覺的一個個分岔路口,都逐個各自清晰起來,匯成一條流向此時的河流。

在寫沈從文的過程中,“象征”這個問題再次浮現(xiàn)出來。沈從文是一個意象性很重的作家,作品有很強的象征性,諸如《抽象的抒情》《月下小景》這樣的文章,我反復閱讀。他在《〈長河〉題記》里寫道:“‘敬鬼神畏天命的迷信固然已經(jīng)被常識所摧毀,然而做人時的義利取舍是非辨別也隨同泯沒了。‘現(xiàn)代二字已到了湘西,可是具體的東西不過是……”在窮困和殘酷的生活里,他只因一個賣煤油燈的老頭子借給過他兩百銅子,度過一個年關,就把他那樣一點的善良好意,擴大到作品中,成為《邊城》中的老祖父,然后擴大到此后的生命中?!哆叧恰分械哪侵欢纱?,就有強烈的象征意味,“生命由彼到此,都間接得到了一點助力,生命的連續(xù)性和傳染性實在驚人,但這種發(fā)展卻自然不會是普通人所理解的”。

這讓我想起2013年12月,南非前總統(tǒng)曼德拉去世,我參與的《南非的圣人與現(xiàn)實:寬容與代價》那期“封面故事”的寫作。那時我剛搬入北京北郊的新家,有了一張寬大的書桌。完成那篇主文大概用了一個多月,寫作中我需要理解“政治象征”的含義,這個過程此時再次在腦海浮現(xiàn)。政治家曼德拉與沈從文面對的問題,有相似之處。曼德拉曾是黑人革命與武裝斗爭的領袖,在叛國罪被告席上發(fā)表了呼喚自由與民權的演講后,他在羅本島度過了27年自省與救贖式的牢獄生涯,最后與白人政府談判和解,出獄后成為民選總統(tǒng),以寬恕實現(xiàn)了南非向后種族隔離時代的和平過渡。理解他以寬容所平息的潛在暴力沖突,微妙之處在于他對待南非白人的方式,這涉及到爭取黑人獨立和為公正而復仇之間的平衡。曼德拉很有政治智慧,他提的“真相與和解”強調的是“恢復”公正而非“報復性”公正,這是為和平做出的政治妥協(xié)。要知道,當時南非不僅有種族沖突的極大可能,黑人各派武裝勢力也可能發(fā)生內(nèi)戰(zhàn),曼德拉強大的象征力量就像給隨時可能噴發(fā)的南非火山貼了一枚封印。

寫作曼德拉的時候,我持續(xù)面對的問題是,他愈是接近死亡,南非就愈是害怕陷入一場暴亂。那些深藏于南非社會中的幽暗情感,會隨著曼德拉的去世和他象征的道德光環(huán)的消失,如火山噴發(fā)般爆發(fā)嗎?一人一票的民主制度,真的從感情深處和日常生活的細微處消弭了種族隔離的仇恨與怨氣嗎?當僅占人口不到10%的白人群體,仍掌控著南非的財富命脈,卻成為政治上的少數(shù)派,而獲得解放的黑人成為政治上的多數(shù)派,大多數(shù)卻未能過上富裕的生活,反而因隔離的消解受到貧富懸殊更真切的沖擊時,南非將如何面對現(xiàn)在與未來?“象征”何以成為一種力量,曼德拉何以成為容納所有南非人集體意識的具體和抽象的代表,這種力量如何延續(xù)或消逝,從而成為我需要思考的問題。

當時我未能理解這樣一段話:在實際生活中,凡是要尋找替罪羊的時候,背后總有宗教的力量在起作用。人們把全城的罪孽架在一只羊的背上,把它攆出城去,全城人因此得救。這么做能起作用,是因為人人都明白這些儀式該如何去理解,包括其中的神。后來,神死了,突然之間,人們得在沒有神助的情況下消除城里的罪孽。沒有了象征的手法,人們只好求助于實際的行動,因此就產(chǎn)生了羅馬意義上的審查制度,即一切人監(jiān)視一切人,“抽象的清楚被實際的清楚取而代之”。當時的南非,需要用象征手法來化解暴力問題,消除清算歷史不公正的“真相”過程中,可能爆發(fā)的復仇,需要一種抽象性。這種“抽象性”該如何理解?

寫曼德拉時的認識,在這時又逐漸發(fā)酵,更加清晰地顯現(xiàn)于我。這與沈從文認識到“敬鬼神畏天命”的儀式不復存在后,中國社會人心的變化是相通的,他從而拒絕“覺醒”,去書寫湘西的巫性與神性,實則都是人性的象征。不同的是,曼德拉能夠成為一個可以吸納南非各派力量欲求的投影,成為一個具有神性的英雄,既有他的人性魅力,也牽扯各方力量,比如迂回實現(xiàn)和平的過程中,他獲得話語權與英、荷殖民者當局的權力秘密通道之間其實有密切關系。就如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提到的“洞穴”比喻,有意思的是,那個鉆出洞穴看到外面天光的人,要回到洞穴中,生活在那些從未見到過外面天光的人當中,他因此必須用“象征”——或者是神話,或者是宗教,來實現(xiàn)對洞穴里的人的“哲人王”。他知道神話和宗教并不存在,但他必須造出這樣的東西來,以告知大眾真相。2015年起我逐漸從專注國際政治報道轉向其他題材的寫作,在走向寬廣的過程中,國際政治報道似乎漸行漸遠,沒想到,在研習文學作品的時候,會有一天重新浮現(xiàn)出來。我理解了寫政治人物時未能完全理解的“抽象性”,這是文學教會我的,也讓我看到“敘述”(Narration)本身所具有的事實性力量。

這些都是我在今年5月間回憶起的種種。我一邊寫沈從文,一邊穿梭回了2013年2月寫愛情小稿的華盛頓,回到了12月在北京新家中寫曼德拉的思緒里,繼而再回到了2014年4月,那個馬爾克斯去世的星期六。寫沈從文這件事本身,成了某個穿梭時空回到過去的入口和隧道。在這個隧道里,時空的刻度是一篇篇的文章,一期期的雜志。

猜你喜歡
曼德拉馬爾克斯沈從文
丁玲 沈從文 從摯友到絕交
藝術品鑒(2020年10期)2020-11-27 01:53:40
曼德拉度假別墅
沈從文先生在西南聯(lián)大(節(jié)選)
文苑(2018年18期)2018-11-08 11:12:48
馬爾克斯《百年孤獨》的敘事研究
唐山文學(2016年2期)2017-01-15 14:04:03
童話中的真實——重解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
馬爾克斯《族長的秋天》中譯本首次面世
為何欽佩曼德拉
海峽姐妹(2014年2期)2014-02-27 15:08:57
陳忠實對加西亞·馬爾克斯的接受
短篇小說(2014年12期)2014-02-27 08:32:56
微博評書:沈從文家書
沈從文小說開頭藝術初探
西南學林(2012年1期)2012-11-12 12:57:40
清苑县| 定远县| 贵定县| 宣威市| 都江堰市| 沾益县| 龙井市| 沙湾县| 德安县| 措勤县| 陈巴尔虎旗| 旬邑县| 延庆县| 连城县| 梓潼县| 格尔木市| 高淳县| 浦城县| 阜阳市| 绥棱县| 青浦区| 黄大仙区| 张掖市| 中西区| 宾川县| 高密市| 新津县| 隆化县| 莎车县| 茌平县| 台南市| 南昌市| 陇南市| 慈溪市| 喜德县| 蛟河市| 桑植县| 砚山县| 蒲江县| 贺州市| 鱼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