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玲
摘要:小說和戲劇是兩種十分相近的文學體裁,可以互取所長。小說可以成為出色的戲劇,而戲劇也能轉化成為一本小說。二者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小說經常會借助戲劇的寫作和表達手法來集中展現故事的矛盾沖突。本文將從場景人物設定、矛盾沖突處理、對話語言特點等方面探析俄羅斯作家布寧的短篇小說《幽暗的林蔭道》中的戲劇化特征。
關鍵詞:布寧;幽暗的林蔭道;小說;戲劇化特征
一、引言
我們知道小說、戲劇、散文、詩歌都是不同的文學體裁,但是這些不同文學體裁之間的界限有意識地模糊化了。從本質上來說,戲劇與小說的近似度更大一些,因而,更易于交叉和互相借鑒,古今中外的優(yōu)秀劇作,有很多就是根據小說改編而成的(李愛榮 2014)。布寧的短篇小說《幽暗的林蔭道》具有明顯的戲劇化特征。
布寧作為俄羅斯僑民文學家的代表,俄羅斯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其作品一直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根據CNKI統(tǒng)計的指數結果分析,近年來對布寧作品研究的學術關注度也不小。所以,對布寧小說進行有關戲劇化特征的探析具有一定的科研價值。
二、小說簡介
布寧在流亡海外時寫下了短篇小說《幽暗的林蔭道》(?Тёмные аллеи?)。故事的記憶充滿了溫柔、失戀的悲傷以及時間不能扭轉、錯誤無法糾正的無奈。這篇小說從場景人物的設定到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小說的戲劇化特征也得以充分展現:對矛盾沖突也進行了戲劇化的表現、對小說情節(jié)也做了戲劇式的安排、人物設定具有臉譜化特點等。
三、戲劇化特征分析
(一)戲劇化的場景設定
該小說正文故事沖突開展的地點唯一(在客店房間里),故事發(fā)生時間較短,男女人物之間的矛盾始終圍繞愛情主題。這些小說場景設定的特征(故事時間十分緊湊,場景集中整一等)幾乎暗合了古典戲劇“三一律”的要求,如果將原文稍做修改,可以得到一部形式結構完整、故事沖突飽滿的獨幕劇了。
古典主義戲劇的“三一律”理論是對矛盾沖突集中化處理的典范,它規(guī)定了戲劇創(chuàng)作在時間上的集中性,地點上的固定性和情節(jié)上的一致性(于宏偉 2010)。雖然“三一律”對時空設定和故事的發(fā)展都規(guī)定了嚴格的限制,但是它有利于集中表現戲劇的故事沖突。
小說可以學習戲劇,提煉矛盾沖突,將矛盾沖突戲劇化,這樣能夠增加故事情節(jié)的生動性。本小說作者對故事發(fā)生的時空加以高度濃縮,將文中復雜的社會生活和人物的個人經歷化繁為簡,舍棄與情節(jié)發(fā)展關聯(lián)甚微的部分內容,并能在固定的短暫有限的時空中展現一個完整的故事。這篇小說是與戲劇精華的融合,將戲劇場景設定的特點體現的淋漓盡致。
(二)戲劇化的矛盾沖突
戲劇沖突是戲劇情節(jié)發(fā)展的根本動力。小說可以運用敘述、描寫、分析等多種表達手段來揭示矛盾沖突,而戲劇沖突只能依靠人物自身的語言和動作來揭示,它是建立在獨特人物基礎上的人物沖突(呂煜 2009)。短篇小說《幽暗的林蔭道》同樣是基于人物的沖突,娜杰日達與尼古拉之間的沖突是推動整個小說情節(jié)發(fā)展向前的主要力量。全文的矛盾沖突皆是依靠兩人的言語及動作來揭示,具有明顯的戲劇化特征。
娜杰日達溫柔善良能干,對待感情忠貞不渝,三十年來不婚,孑然一身等待真愛。老軍官尼古拉出身貴族,十分高傲善變,性格與娜杰日達十分不同。兩人性格沖突、立場不同、觀點不合、身份差別等方面的矛盾為人物沖突發(fā)展推波助瀾,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展現了具有戲劇效果的矛盾沖突。
在《幽暗的林蔭道》中,人物沖突之中并沒有穿插用來交代故事背景、前因后果或推動情節(jié)矛盾發(fā)展的敘述性語言:娜杰日達和尼古拉的長篇對話之間穿插的只有簡潔的人物動作描寫(如,Женщина все время пытливо смотрела на него,слегка щурясь.)。且?guī)讉€話輪之間沒有敘述性語言輔助過渡,而是人物對話爭論自然銜接,這一點與舞臺表現性突出的戲劇沖突十分相似。
(三)戲劇式的情節(jié)安排
在戲劇的創(chuàng)作理論中,每一部戲劇基本上都包括說明、上升動作、高潮、下降動作、收場五個過程(參考呂煜 2009)。以下,將從戲劇創(chuàng)作的五個過程試析《幽暗的林蔭道》的戲劇化情節(jié)安排和創(chuàng)作手法。
說明部分:小說開篇描繪了泥濘道路和溫暖客店,給兩個主人公分別提供不同的出場場景。在人物出場之后,細致描寫了人物的相貌及穿著打扮,透露人物身份地位。這些都作為矛盾開始上演之前的說明、交代和鋪墊。
上升動作:此階段中,主要是人物剛出場時的話語交談,涉及尼古拉和娜杰日達的相認。氛圍較和諧,尼古拉欣喜激動,兩人矛盾還沒有出現。
高潮:兩人開始就愛情問題展開討論,隨即觸發(fā)最激烈的矛盾——娜杰日達對尼古拉負心背叛的控訴和指責。這部分,兩人的態(tài)度都急劇轉變,矛盾沖突達到最高點。
下降動作:尼古拉回避矛盾,帶有些許命令意味地讓娜杰日達離開,不愿直面娜杰日達的指責,轉而訴苦自己生活家庭的不易,企圖尋求對方的理解和同情。
收場:尼古拉野匆匆上了馬車和馬車夫簡短交談后駕車遠去。至此,文中男女主人公之間的矛盾沖突也正式結束。
可以看出,這篇小說運用戲劇化的手法,把情節(jié)安排的戲劇化特征表現得淋漓盡致。
(四)人物形象臉譜化
戲劇或小說中的臉譜化人物可以說是真實生活中固定人群的濃縮代表。特定的臉譜規(guī)定了人物角色的性格特征、臺詞語氣、動作風格等。小說《幽暗的林蔭道》中的人物也具有了這樣“臉譜化”的特性,人物一出場,讀者能夠判定角色具有什么樣的人物性格。
馬車夫:有著一頭暗色稀疏的頭發(fā)、烏黑胡子,看起來像個強盜一般。這是一個典型的為生活勞苦奔波的、五大三粗且威猛強壯的農民形象,為后文他對女主人娜杰日達能干賺錢的羨慕埋下伏筆。
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是一位外貌十分像亞歷山大二世的老軍官,堅毅的眼神里透出一些旅途的疲憊。這是一位典型的貴族軍官形象,酷似亞歷山大二世的面貌具有明顯的時代特點。
娜杰日達:旅店老板,一位有著深色頭發(fā)、黑亮眉毛的典型茨岡女人,已過中年卻有著與年齡不相符的獨特美貌。有能力獨自經營客店,還有著性感和美貌,給人一種精明能干的感覺。
這篇小說出現的三個人物都十分典型:樸實的馬車夫、高傲的老軍官、能干的女主人,人物的設定都具有臉譜化特點,且性格、動作也緊隨人物設定,非常適合舞臺演出,具有明顯的戲劇化特征。
四、結語
小說和戲劇雖然是兩種不同的文學體裁,但是這兩種體裁往往可以互相轉換。許多優(yōu)秀的小說作品里都有戲劇化特征。分析至此,我們可以說,布寧的短篇小說《幽暗的林蔭道》在場景布置、沖突處理、人物設定、對話語言等方面具有明顯的戲劇化特征。
參考文獻:
[1]陳輝.新現實主義美學視角下的《幽暗的林蔭道》[J].俄羅斯文藝,2011.
[2]陳彥文.戲劇沖突之賞鑒[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
[3]方小兵.基于話語文體學的戲劇語言研究[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1.
[4]郭雅婷.蕭紅小說的戲劇化特征[J].中國市場,2013.
[5]李愛榮.論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說《白癡》的戲劇化特征[J].文學研究,2014.
[6]李新美.試論《傲慢與偏見》的戲劇手法及反諷藝術[J].黑河學院學報,2017.
[7]廖克成.戲劇語言與人物性格[J].貴州大學學報,2002.
[8]劉道泉.論屠格涅夫長篇小說的戲劇化特征[J].許昌師專學報,1990.
[9]劉昱.中西戲劇結構中的情節(jié)問題之比較[J].大舞臺,2010.
[10]呂煜.淺談小說《午餐》中的戲劇化特征[J].外國文學研究,2009.
[11]施添逸.張?zhí)煲硇≌f戲劇性探究[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7.
[12]司維.淺析戲劇結構[J].戲劇探討,2015.
[13]王世德.論戲劇語言的動作性[J].戲劇美學,2001.
[14]楊雪燕.話語分析與戲劇語言文體學[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1.
[15]于宏偉.論張愛玲小說的戲劇化表達[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10.
[16]趙紅梅.論戲劇沖突[J].職大學報,2005.
[17]周京京.戲劇沖突中的性格沖突探析[J].大眾文藝,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