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赴萊索托特派記者 李天陽
“人們對非洲最大的誤解,就是把它視為一個整體?!蹦1瓤俗骷颐讈啞た仆羞@樣批評人們對非洲的刻板印象。的確,只有真正置身非洲,才能感受到這片大陸的多彩與瑰麗,比如《環(huán)球時報》記者腳下的土地——世界上最大的“國中國”萊索托。
地處南部非洲的萊索托為南非環(huán)抱,境內(nèi)75%的國土是山地,平均海拔高度超過1400米,自然資源匱乏。首都馬塞盧名稱來源于塞蘇陀語,意為“紅砂巖之地”。但紅土與灰草并不是萊索托的單一顏色。記者在馬塞盧公路兩邊,不時見到身披五顏六色毛毯的萊索托牧人趕著羊群緩緩而過,見到中國人立即會露出友好的微笑。中國駐萊索托使館的同志告訴記者,這些牧人穿戴的是萊索托的國寶——“披毯”。
萊索托多山,境內(nèi)66%的土地適合放牧,晝夜溫差又比較大,冬天氣候寒冷,一條動物毛皮制成的披毯就成了萊索托牧民最好的伴侶(如圖),白天可以用來御寒,夜晚可以墊在身下當墊子,雨天可以當做雨披。披毯也是萊索托人的傳家寶:隨便一位街邊走過牧民,他身上的披毯可能傳自他的父輩、祖父輩甚至上溯更遠。
在數(shù)百年的歷史中,披毯的設(shè)計幾經(jīng)演變,發(fā)展出了豐富多樣、色彩斑斕的圖案,每一個圖案都有特殊的含義或者聯(lián)系,被一個特定的團體或為一個特定的目的所穿著,比如豹子花紋的圖案有防身功能,糧食花紋的圖案寓意豐收。不同的質(zhì)地也傳遞著穿戴者身份的差異,酋長們身著豹皮或其他猛獸制成的披毯,而平民們的多由牛皮或山羊皮所做。最早將天主教傳至南部非洲地區(qū)的教士尤金·卡薩里斯回憶他第一次見到巴蘇陀(1966年獨立后稱萊索托)王國創(chuàng)建者、萊索托民族英雄莫舒舒一世時的情形,“他披著一件像最好的絲綢一樣柔軟的大黑豹皮毯”。披毯也深深嵌入萊索托人的習俗之中,披法講究男女有別,男性斜肩披,女性雙肩披。在祈禱、走親訪友的時候,身披毛毯表達一種尊重。年輕女孩出嫁,婆婆也會給女孩披上毛毯,象征歡迎來到我們的家庭。
披毯究竟起源于何時尚無明確的考證,但它毫無疑問與萊索托人的歷史緊緊相連。19世紀,在與荷蘭人的后裔布爾人的入侵作壯烈抵抗之后,莫舒舒一世請求英國保護,加入英國在南非的開普殖民地。他曾將一條豹皮披毯贈予維多利亞女王,以感謝英國對巴蘇陀的保護。
也是從此開始,英國棉紡織工廠生產(chǎn)的毛毯傾銷萊索托,沖擊了當?shù)氐氖止づ褐谱?。同時,一些接受西方教育和思維的萊索托精英開始嘲笑鄙視身穿披毯的平民。1966年,萊索托擺脫英國殖民統(tǒng)治,萊索托人的民族意識覺醒,直到今天,從最簡陋的平民屋到最隆重的儀式場合,披毯都作為萊索托文化和歷史的象征,為萊索托人喜愛和穿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