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融
關(guān)鍵詞:反刻板印象 認知靈活性 外群體 非人化
在當(dāng)今多元文化的時代,社會環(huán)境越來越多元和豐富,我們越來越多地需要和來自于世界各地的,接受不同文化教育,有著不同宗教信仰、具有個性化性取向的人們打交道。不同群體之間的關(guān)系成為新時代一個有意義的研究方向。本研究旨在從反刻板印象的角度入手,探索反刻板印象的干預(yù)措施是否對于改善群體間關(guān)系,減少人們對于外群體的非人化有積極作用。同時,我們考慮到認知靈活性這一因素在其中的影響。反刻板印象的啟動有力地挑戰(zhàn)了人們原有的刻板印象圖式,這似乎與認知靈活性水平的提高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谝酝芯?,本研究提出反刻板印象影響外群體非人化的中介模型,即認知靈活性在反刻板印象對減少外群體非人化的作用中發(fā)揮中介效應(yīng)。
為了更好地探討反刻板印象、認知靈活性、外群體非人化這三者之間的關(guān)系,本研究以大學(xué)生為被試,使用實驗的方式探究反刻板印象對外群體非人化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共展開了兩個研究。在初步研究,即研究一中,在中國背景下檢驗刻板印象是人們認知和思維的默認模式,是自然的、最先被啟動的圖式,這一默認處理風(fēng)格與被試性別無關(guān),進而驗證反刻板印象的干預(yù)措施可以有效地啟動反刻板印象圖式。在研究二中,在初步研究的基礎(chǔ)上,使用反刻板印象干預(yù)措施,啟動反刻板印象圖式,進而探究反刻板印象、認知靈活性和外群體非人化三者之間的關(guān)系,是否反刻板印象可以有效減少外群體非人化,并且這種影響不僅可以直接產(chǎn)生,是否也可以通過認知靈活性產(chǎn)生間接影響。
研究一采用3*2的被試間設(shè)計,自變量為啟動類型(反刻板印象組、刻板印象組、空白組)和(男、女),因變量為反刻板印象程度。實驗旨在通過,將被試分組后,對不同組別的被試分別啟動反刻板印象,或啟動刻板印象,并設(shè)置空白組加以對照,檢驗不同啟動類型、不同性別的被試在反刻板印象程度上有無顯著差異。研究結(jié)果顯示,刻板印象是社會知覺的默認模式,且與性別無關(guān);反刻板印象的干預(yù)措施可以有效啟動反刻板印象圖式。這為后續(xù)研究打下了基礎(chǔ)。
研究二是自變量為啟動類型(反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因變量為反刻板程度、認知靈活性、外群體非人化的被試間設(shè)計。實驗旨在通過,將被試分組后,對不同組別的被試分別啟動反刻板印象,或啟動刻板印象,檢驗不同啟動類型的被試在認知靈活性、外群體非人化上有無差異。此外,本實驗還試圖探究反刻板印象與外群體非人化之間的關(guān)系,反刻板印象與認知靈活性之間的關(guān)系,以及認知靈活性在反刻板印象與外群體非人化之間發(fā)揮的作用。研究結(jié)果顯示,反刻板印象的啟動可以有效減少對外群體的非人化;反刻板印象的啟動可以提高認知靈活性;認知靈活性在反刻板印象對于減少外群體非人化的作用中發(fā)揮中介效應(yīng),即反刻板印象不僅可以對外群體非人化產(chǎn)生直接影響,還可以通過認知靈活性產(chǎn)生間接影響。
在研究一中,我們在中國文化背景下驗證了刻板印象圖式對人們的普遍影響,實驗結(jié)果表明,刻板印象是社會認知的默認模式,并且實驗中使用的啟動反刻板印象和啟動刻板印象的干預(yù)措施是有效的,這為后續(xù)研究的進行打下了基礎(chǔ)。在研究二中,結(jié)果證明,反刻板印象的啟動能夠提升認知靈活性的水平,反刻板印象的啟動也能夠有效減少對外群體的非人化,并且,認知靈活性在反刻板印象對外群體非人化之間的關(guān)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這也就是說,反刻板印象不僅可以直接減少對外群體的非人化,還可以通過認知靈活性間接改善對外群體的非人化。這樣的結(jié)果可以幫助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反刻板印象,反刻板印象的啟動確實比我們原本以為的更具積極意義。
反刻板印象是如何直接影響外群體非人化的呢?首先,Albarello和Rubini在2012年曾經(jīng)提出一種通過增加認知圖式中歸類種類數(shù)目的方法,來降低被試 對于黑人群體的非人化。顯然此研究中的方法是與此不同的,或許反刻板印象的啟動真的增加了人們社會認知的歸類數(shù)量,但是更加重要的,反刻板印象的啟動使得不同歸類之間的聯(lián)系更加復(fù)雜了,有什么東西發(fā)生了改變,不再保持原樣。這樣的改變,對于減少外群體非人化,已經(jīng)顯示出其效果。另外,認知靈活的提升既不受制于啟動材料的內(nèi)容本身,也不局限于所處理得事物的性質(zhì),這說明,通過有限的反刻板印象啟動材料,所帶來的認知靈活性的提升,是可以適用于多種個方面的。并且,認知靈活性提升所引起的對外群體非人化的減少是不針對某一特定的群體的。這樣看來,反刻板印象對于減少外群體非人化的作用是不局限于某些特定的群體的??紤]到不同的外群體都有可能是刻板印象所包含的內(nèi)容,讓人們更多地暴露于反刻板印象信息中,就成為了一種非常好的改善群體間關(guān)系,消除外群體污名化和非人化的方式。
參考文獻:
[1] 陳群林. (2014). 創(chuàng)造性成就與認知靈活性的關(guān)系. (Doctoral dissertation, 西南大學(xué)).
[2] Albarello, F., & Rubini, M. (2012). Reducing dehumanisation outcomes towards blacks: the role of multiple categorisation and of human identity.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42(7), 875–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