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琳 王雷
摘 要:城市道路是城市的骨架,道路綠地則是構成城市綠地網(wǎng)絡的基礎,是城市綠地系統(tǒng)的主要組成部分。搞好道路綠地的建設對于增加城市綠地率,改善城市生態(tài)壞境有重要作用。城市道路綠地具有環(huán)境生態(tài)功能,通過綠色屏障調節(jié)風速、凈化空氣、防治噪聲、降溫增濕,改善和提高城市的環(huán)境質量,提高城市固碳效益;城市道路綠地具有安全功能,引導控制人流車流,組織交通,防治減弱突然的火災蔓延,作為避災救災的主要通道;城市道路綠地具有景觀功能,道路綠地分為道路綠帶、交通島綠地、廣場綠地和停車場綠地,本文主要對道路綠帶進行了調查研究。
1 調查方法及內容
本次調查道路為文明東街,位于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康巴什新區(qū),于2007年建成,道路全長9公里,東起伊景園城市沙山景區(qū),西至國貿(mào)百貨與通格朗路交匯。
本次調研選取母親公園北側1.1Km路段。調查發(fā)現(xiàn)以下問題:該路段道路綠化植物配置合理;常綠樹與落葉樹搭配合理,可四季觀賞,但色彩搭配不足;喬木植株較小且間距大,不利于行人遮陰。
2 文明東街路段現(xiàn)狀與存在問題
文明東街道路采取四板五帶式綠地,利用三條分車綠帶將車行道分成四條,使機動車與非機動車均分成上下行,互不干擾保證了行車速度和行車安全[1]。
2.1 人行道旁綠帶現(xiàn)狀與存在問題
人行道旁綠化主要為行道樹綠帶,行道樹綠帶是道路綠地最基本的組成部分。許多城市都以本市樹作為行道樹栽植的骨干樹種,行道樹綠帶的主要功能是為行人和非機動車庇蔭,多以種植行道樹為主,綠帶較寬可采用喬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結合的配置方式,提高防護效果。文明東街的行道樹綠帶寬度不足、較狹窄,只采用了以柳樹為主,穿插絲棉木的種植方式,可以達到基本的庇蔭能力和美觀效果。文明東街行道樹采用1500*1500矩形與1200*1700矩形樹池式,考慮到防止行人踩踏池土,影響水分滲透及空氣流通,同時考慮到雨水能流入水池等因素,樹池采用與人行道相平,池土略低于路面,一般上面要蓋池蓋利于清潔衛(wèi)生,但是文明東街道路沒有做。同時行道樹的株距應考慮壯年期的冠幅不會影響生長,柳樹屬于速生樹,樹冠直徑可達18米,株距應定在5米左右,短期內可達到郁閉,但是文明東街樹距過近,必將影響將來樹木生長。
2.2 機動車分車綠帶現(xiàn)狀與存在問題
文明東街采用了中央分車帶與倆側分車帶的道路綠帶設立,具備組織交通、保證安全、防護美化的功能。分車綠帶種植應形式簡潔,樹形整齊,排列一直。樹種多以花灌木、綠籬和宿根花卉為主,文明東街機動車分車綠帶采用常綠樹圓柏樹籬帶狀延生,彩色植物金葉榆樹籬圍繞延生,搭配宿根花卉點綴,達到基本要求;同時中央分車綠帶應阻擋相向行駛車輛的眩光,因此植物高度應為0.6-1.5米范圍內,且樹冠可達到長年枝葉茂密,現(xiàn)狀植物達到要求。
2.3 機動車與非機動車分車綠帶現(xiàn)狀與存在問題
機動車與非機動車分車帶應種植喬木為主,喬灌草相結合,且倆側喬木樹冠不宜越過機動車道上方。文明東街采用了以圓柏綠籬為主、插種金葉榆、無喬木的設計,就現(xiàn)狀而言文明東街倆側機動車與非機動車分車帶寬于1.5米,可改用種植喬木,起到防護非機動車與庇蔭行人作用。為了便于行人穿越街道,分車綠帶應每隔75-100米的距離斷開,端口盡可能與人行橫道或道路建筑的出入口結合,并且在末端采用通透式配置,文明東街街道設計合理。
2.4 植物配置現(xiàn)狀與存在問題
文明東街的整個道路綠地采用了5種植物分別為:柳樹、絲棉木、圓柏、金葉榆和宿根花卉,均為適宜樹種。道路綠地的生長環(huán)境十分惡劣,土壤貧瘠,空氣干燥,含有各種有害煙塵、氣體,以及各種外力的損傷和上下管網(wǎng)線路的限制等,均不利于植物的生長,同時還要滿足道路綠化的多種功能,因此道路綠地樹種的采用有一定的要求:首先要適應道路環(huán)境條件、生長穩(wěn)定、觀賞價值高和環(huán)境效益好的植物種類,也就是要選用地帶性、適應性和抗病蟲害能力強、樹齡長、苗木來源容易、成活率高的樹種[2];在寒冷的城市分車帶與行道樹應采用落葉樹種,保證冬日有陽光照射;同時行道樹應選擇樹干通直,分支點高,數(shù)姿端正、優(yōu)美,冠幅蔭濃,生長健壯,耐修剪的樹種,且花果無異味,無飛絮飛毛,落果不會對行人造成危害的樹種;綠籬植物和觀葉灌木選用萌芽力強、枝繁葉茂、耐修剪的樹種;地被植物采用莖葉茂盛、生長強勢、病蟲害少和管理省工的植物,其中草坪地被選用萌蘗力強、覆蓋率高、耐修剪和綠色期長的種類。
3 結語
通過本次調查發(fā)現(xiàn)文明東街在街道綠化方面考慮到了各方面的配植方式,與道路的功能很好的結合,常綠樹與落葉樹相結合配置,且有應季花卉,起到了在四季都具有觀賞效果,但是在色彩的配置方面較單一,在冬季落葉后只有圓柏作為常綠樹不能很好的起到美觀賞心悅目的目的,在這方面可以加強對彩枝樹種的選擇,同時可以在喬木的樹間距問題上再進行進一步的分析規(guī)劃。
參考文獻
[1] 王雪.對北京兩條道路綠化狀況的調查分析[J].中國園藝文摘,2009.25(8),62-64
[2] 田培良.簡述城市道路綠化設計[J].內蒙古林業(yè),2014.(12),28-29
作者簡介
唐琳(1993.11),女,蒙古族,籍貫:內蒙古鄂爾多斯,在校研究生,研究方向:風景園林。
(作者單位:內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