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姝萍
摘 要:本文深度剖析金融加杠桿的成因和金融加杠桿的現狀,隨著金融加杠桿到一定程度后副作用也隨之產生,金融去杠桿便顯得尤為重要,本文由此提出三種金融去杠桿的方式僅供參考。金融去杠桿的當務之急應明確順序、理清思路,規(guī)范發(fā)展合規(guī)金融,去除債務的高杠桿,確保金融去杠桿的有序進展,最大限度地避免金融去杠桿帶來的經濟波動,維持金融穩(wěn)定。
關鍵詞:金融加杠桿 金融去杠桿 資金脫虛向實
中圖分類號:F8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8)11(b)-038-02
金融加杠桿的產生有諸多因素,長期以來的金融加杠桿,使得資金脫實向虛,金融與經濟之間的關系產生一定的錯位,金融應服務于經濟的發(fā)展,但在現實中,金融和經濟出現本末倒置,金融在一定程度上制約經濟的發(fā)展。2008年發(fā)生的國際金融危機,一個重要的根源是建立在證券化基礎之上的金融體系過度加杠桿。正因為金融與經濟之間產生了一定的紊亂,需對其重新調整,進行金融去杠桿的工作,我國正穩(wěn)步推進金融去杠桿的工作。從金融杠桿及其波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來看,基于對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反思、我國現如今穩(wěn)步推進的金融去杠桿工作以及國內外學者的不斷研究分析,本文提出三種穩(wěn)步推進金融去杠桿的方式。金融去杠桿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注意方法,找準正確的力度,把握正確的節(jié)奏,方可有條不紊的進展。
1 金融加杠桿的前世今生
金融加杠桿的過程是循序漸進的,把握住金融加杠桿的含義,看現如今的金融杠桿體系。從國家、企業(yè)、居民三個層面入手,層層深入,從宏觀到中觀再到微觀,形成我國金融加杠桿的歷程,剖析金融加杠桿的成因。
1.1 金融加杠桿的含義
通常來說,借錢負債的過程,是加杠桿的過程。即經濟主體運用相對較低的資本,主動負債以獲取更大資產規(guī)模的行為。它起到一個乘號的作用,運用金融杠桿,可以放大投資的結果,但也會把風險放大,收益和風險都會以一個固定的比例增加。利用杠桿以少量資金撬動大量資金,在承擔較大風險的情況下獲得更大的收益。從本質上講,加杠桿就是加負債。金融加杠桿,就是金融機構增加負債導致資產負債表擴張的過程。
1.2 經濟增長與金融加杠桿的千絲萬縷—— 基于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
運用新古典增長模型,又叫索洛模型,進一步剖析金融加杠桿的歷程。表達式:Y=A×F(K,L)。其中,Y是總產出,A是技術進步(又叫全要素生產率),K是資本,L是勞動。運用類比法,一個國家為使GDP增長,就像個人或家庭為使收入增加是一個道理,同樣都有很多方法。勞動者可以辛勤工作,延長時間來增加收入;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單位產出來增加收入;還可以貸款,去創(chuàng)業(yè)投資或者購買股票、購買基金,來增加收入。這幾種方法,對應到宏觀上,就是憑借勞動力(L)的投入來增加GDP、憑借技術進步(A)來增加GDP、憑借資本投入(K)或者加杠桿來增加GDP。從經濟學的角度出發(fā),作為經濟學上假設的一個理性人,總是從效用最大化的角度出發(fā),哪種方法最容易,便會更傾向于使用哪種方法。對中國經濟來說,過去依靠出口拉動的增長階段,是依靠勞動力的人口紅利優(yōu)勢。后來人口紅利優(yōu)勢消失,轉向依靠資本,依靠投資,借來借去形成信用貨幣,金融杠桿就這樣不斷加高,把自己放在了搖搖欲墜的高樓里?,F在加杠桿的投資風險越來越大,國家層面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有了金融去杠桿的說法,穩(wěn)步推進金融去杠桿的同時轉向技術進步和創(chuàng)新,有了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的說法,有了供給側改革的新思路。
1.3 宏觀→微觀的金融加杠桿
過去,中國經濟的發(fā)展在逐漸失去人口紅利優(yōu)勢之后,開始進行加杠桿進行投資。從國家層面,國家進行基礎設施的建設,投資的資金可以發(fā)行國債,向銀行借貸,由此政府加杠桿建設基礎設施;從企業(yè)層面,實體經濟的債務融資需要求,使得企業(yè)加杠桿進行生產制造,突出表現在投資于房地產行業(yè)及生產鋼鐵,造成住房庫存迅速高企,泡沫不斷加大,鋼鐵產能過剩;從居民層面,中國居民一般愛儲蓄,但從近些年的趨勢來看,也加入了金融加杠桿的行列,尤其是車貸和房貸方面表現尤為明顯。開始的時候初見成效,經濟增長,但是這樣發(fā)展,杠桿越加越多,副作用逐漸顯現。政府加了很高的杠桿,企業(yè)加了很高的杠桿,居民也加了很高的杠桿,使得我國整體處于高杠桿率的情形下。
2 金融加杠桿的現狀
中國的宏觀杠桿率近年來居高不下,放大下行壓力。從各經濟部門來看,中國宏觀杠桿率總水平的過快上升主要來自于非金融企業(yè)部門,從2008—2017年,2008年非金融企業(yè)部門上升約67個百分點,居民部門上升約25個百分點,政府部門上升約18個百分點。從總量來看,當前的中國宏觀杠桿率總水平較高,主因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后杠桿率過快所致,我國非金融企業(yè)部門杠桿率在金融危機后增速過快,但自2016年中以來,中國整體的杠桿率上升趨勢明顯放緩,尤其是非金融企業(yè)的杠桿率明顯放緩,這也得益于供給側改革的實施與推進。國際清算銀行(BIS)認為2017年中國的宏觀杠桿率是257%,其中,非金融企業(yè)部門杠桿率為166.3%,居民44.4%,政府部門杠桿率46.4%,中國宏觀杠桿率近年來持續(xù)上升已是事實,也是中國經濟穩(wěn)定運行的隱憂所在。
金融加杠桿是經濟社會發(fā)展步入更高階段的必經之路,合理的金融杠桿有助于更好地利用既定規(guī)模的資金,加速資金周轉,提高資金利用效率,但過高的金融杠桿則有較多的風險隱患,增加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管理的難度,使金融系統(tǒng)處于高風險的狀態(tài)。金融領域高杠桿增加了金融風險,因而需要去金融杠桿,但這并不意味著要一氣呵成的把杠桿都去掉,而是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而是需要結合杠桿的形成機制,把握好力度和節(jié)奏。
3 金融去杠桿的方式
金融加杠桿在一定時間內使得經濟起穩(wěn),但背后的風險也逐漸暴露,金融加杠桿使得金融體系內部杠桿的膨脹,資金脫實向虛,淤積在體系內部。為控制風險,支持實體經濟,資金脫虛向實,我國踏上了金融去杠桿的征途。結合金融加杠桿的成因,金融去杠桿是金融加杠桿的逆向過程,反向思維,分析金融去杠桿的方式。
3.1 優(yōu)化貨幣政策
對于貨幣政策而言,要在保持穩(wěn)健中性的貨幣政策的同時,還要保持一定相對抉擇的輔助性。關注金融市場的變化,合理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進行組合,維護金融秩序的穩(wěn)定,防范信貸過快擴張和宏觀杠桿率進一步提升。
控制央行再貸款,抑制信用加杠桿的膨脹,穩(wěn)定基礎貨幣的投放,基礎貨幣供給減少,商業(yè)銀行的可貸資金減少,有效控制貨幣乘數,使資金脫虛向實。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更加強調保持中性,央行在基礎貨幣供給中通過縮短放長,拉長周期的方式提升銀行負債成本,降低同業(yè)套利空間,減少短期貨幣資金供給同時增加長期貨幣資金供給,達到金融去杠桿的作用,得到了很好的實踐。完善金融市場利率傳導,在逐漸放開的利率市場化背景下,去金融杠桿需要和金融市場利率傳導相結合,優(yōu)化利率傳導管理,把握好平衡,有效引導市場利率,減少在金融市場上的金融加杠桿行為。存款準備金率也不失為一種金融去杠桿的舉措,穩(wěn)定貨幣乘數,倒逼金融去杠桿,同時,加大公開市場調控力度,積累經驗,結合貨幣政策引導的金融市場利率上行,推動金融去杠桿,減緩信用擴張,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實體經濟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3.2 行業(yè)自律和金融監(jiān)管雙管齊下
制定行業(yè)自律標準,規(guī)范市場紀律,確保去杠桿的實施。統(tǒng)一行業(yè)行為自律,自律組織起好帶頭作用,引導會員有序地進行金融去杠桿,維持合理的杠桿范圍,行業(yè)自律組織需要協(xié)同監(jiān)管,杜絕會員套利與尋租行為,實行優(yōu)勝劣汰,使不達標的機構退出行業(yè)組織,從而堅定不移地進行金融去杠桿的工作。金融監(jiān)管的力量不容小覷,如果放棄在監(jiān)管上“倒逼”金融去杠桿,不僅會使金融去杠桿任務前功盡棄,還會擾亂市場秩序和加大金融機構道德風險。所以運用金融監(jiān)管進行金融去杠桿,倒逼金融機構主動去杠桿。實行有效的金融監(jiān)管,制衡監(jiān)管,對金融市場波動保持正確的定位,嚴控風險端,以一定的政策壓力來推動金融機構穩(wěn)步地進行金融去杠桿的工作。行業(yè)自律和金融監(jiān)管齊心協(xié)力,共渡時艱,穩(wěn)步推進金融去杠桿的進程。
3.3 金融機構進行轉型升級
總體而言,金融與實體經濟之間發(fā)生一定的錯位,金融機構需要一種穩(wěn)健的發(fā)展理念,服務于實體經濟,真正實現持續(xù)健康的發(fā)展。在經營管理層面,就是要嚴控風險,實現風險與收益的相對等,以升級版的經營管理能力服務升級版的實體經濟。在組織結構層面,完善內部組織管理結構,以完善的組織結構規(guī)范業(yè)務發(fā)展,保障風險管理能力和業(yè)務相匹配。在風險防范層面,加強風險提示和輿論引導,金融機構要能夠切實根據自身的風險防范能力確定自身的發(fā)展規(guī)模,嚴格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自覺地接受法律的監(jiān)管。金融機構積極進行轉型升級有效去杠桿,實現資金的脫虛向實,營造良好的金融秩序。
金融機構進行轉型升級,其中重要舉措是逐步打破理財產品剛性兌付即打破剛兌。當前市面上的理財產品較多,如公募基金、私募投資基金、銀行理財、信托產品、券商資管產品等,我國的銀行、券商、信托等在實際上都承擔事實上的剛性兌付責任,我國的理財產品普遍存在對本金和收益進行“兜底”的“剛性兌付”現象。如不打破剛兌,就無法實現企業(yè)優(yōu)勝劣汰的機制,掩蓋風險,扭曲價格,以至于無法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隨著理財產品規(guī)模的快速膨脹,打破“剛性兌付”已刻不容緩。對于管理層而言,加強風險提示和信息披露,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有序打破理財產品的“剛性兌付”;對資產管理產品實行凈值化管理,增加凈值型產品,使打破剛兌的理念更具可操作性,這也意味著理財產品將不再是無風險的投資品。對于投資者而言,首先要明白“兜底”的時代已經過去,投資有收益的同時也必須自己承擔風險;其次購買的理財產品時要清楚資金的最終使用方,明白資金的來龍去脈,把控與評估風險,控制資產在合理的杠桿范圍內。
4 結語
金融去杠桿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循序漸進,把控力度和程序。在當前的宏觀經濟背景下,去杠桿進程需要結合穩(wěn)定的宏觀經濟發(fā)展進行不斷的調整,穩(wěn)中求進,采取貨幣政策、金融機構進行轉型升級及行業(yè)自律和金融監(jiān)管等措施,推動金融去杠桿。應該盡可能地采取循序漸進的策略,充分考慮政策實施過程中應有的平滑操作,最大限度地避免金融杠桿急速下降所導致的經濟衰退和金融不穩(wěn)定。在鼓勵金融創(chuàng)新的同時,加大懲罰力度,鼓勵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逐步實現資金脫虛向實,營造良好的金融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 婁飛鵬.金融領域高杠桿的深層次成因與去杠桿建議[J].西南金融,2017(6).
[2] 陸晶.淺析金融杠桿成因及金融去杠桿方式[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20(23).
[3] 文維虎,唐立.對我國當前金融“去杠桿”的路徑思考[J].中國銀行業(yè),2018(1).
[4] 毛振華.去杠桿與金融風險防范[J].中國金融,2016(10).
[5] 李奇霖.如何看待金融去杠桿[J].銀行家,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