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植物地名是歷史時期人地關系重要標識,揭示其間的命名規(guī)律,對于探討今天地方經濟發(fā)展有著重要指導價值。貴州生態(tài)環(huán)境復雜多樣,民族群體眾多,在農業(yè)經濟時代,民間都會以給其帶來最大經濟利益的植物進行區(qū)域命名,留下了諸多與之有關的歷史植物地名,這樣的地名反映了植物與環(huán)境、植物與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的諸多關系,故系統(tǒng)梳理這樣的地名,結合方志文獻、田野調查諸類資料,展開其內涵分析,可以直接服務于今天貴州省民族山區(qū)高效經濟發(fā)展,農業(yè)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和申報。
關鍵詞:歷史植物地名;山地經濟;農業(yè)文化遺產
中圖分類號:F327.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5099(2018)03-0097-10
Abstract:Naming places by plants is an important identification of historical man-land relationship. To reveal the rule of plant-naming places, is significant guidance for exploring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divers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lots of ethnic groups, people would name places by the name of plants which made the great economic contribution, so there are many places with names relating to plant names. This naming system reflected the how plants related to environment, and are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by listing such names of places, together with studying materials like local documents,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we can analyse the inner meaning of names, thus to contribute to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mountainous ethnic areas in Guizhou Province, the protection, inheritance, and declaration of agriculture cultural relics.
Key words:historical plant-naming places; hilly area economy; agriculture cultural relics
地名學是研究地名知識的科學,植物地名是指不同歷史時期,某類植物因與人類關系甚為密切,而民間就此命名的一種地理標識。此類地名書寫類型,就我國民族地區(qū)而言,一般可分為本土種漢字書寫植物地名,外來種漢字書寫植物地名,以及少數(shù)民族語植物地名,這樣的地名屬年鑒學派所言的長時段事項,反映了歷史時期人地互動關系,經濟發(fā)展與環(huán)境的兼容諸情形,綜合考察其間的內涵,因地制宜的推進我國民族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生態(tài)文明建設有著積極意義。
貴州是我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山地面積約占全省總面積的98.2%,喀斯特地貌發(fā)育典型,干熱河谷區(qū)較多,這樣的生態(tài)類型一旦開發(fā)不當,就會引發(fā)石漠化、水土流失,以及干熱河谷生態(tài)災變等,這樣的生態(tài)災變一旦形成,區(qū)域經濟的發(fā)展就會更加艱難,故歷史時期植物與環(huán)境適應的關系引起了學界關注。目前涉及這一研究題域的成果有《貴州歷史生態(tài)地名與環(huán)境變遷研究—兼及生態(tài)災變救治的文化對策》[1]《苗語地名與苗族歷史文化》[2]《混成耕牧制在彝語地名中的反映》[3]等等。為深化此研究,本文擬從貴州歷史植物地名概略、山地經濟發(fā)展經驗和教訓諸方面加以分析之,以與學界同仁共享。
一、貴州歷史植物地名概略
貴州生態(tài)環(huán)境復雜,植物品種繁多,目前存留有諸多與之有關的歷史植物地名,反映了人地互動過程中,經濟發(fā)展與環(huán)境的適應關系,總結其間的經驗和教訓,對于推進今天貴州省民族山區(qū)經濟發(fā)展有著積極意義。查閱典籍和實測地圖,這些歷史植物地名就書寫類型言,大致可分為本土種漢字書寫植物地名,外來種漢字書寫植物地名,以及少數(shù)民族語植物地名等,下即此為序,展開討論:
1.本土種漢字書寫植物地名
貴州位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歷史上為常綠落葉闊葉林分布帶,本土植物品種繁多,隨著中央王朝經營的深入,省內外經濟互動進程中,有些植物成了當?shù)刂匾洕鷺浞N,如楠木、杉木、茶樹、油桐、漆樹、青棡樹等等,這些樹種因與各族居民經濟關系密切,故以此命名的地名甚多。如以楠木命名的地名,有“楠木溪”“楠木溝”“楠木坪”“楠木沖”“楠木灣”“楠木坳”等,這樣的地名大約有近百處,具體見表1:
從表1可見,此類楠木地名值得關注之處有三,其一是貴州為我國南方重要的楠木產地,楠木分布廣闊,就貴州言,楠木具體有效分布區(qū)在黔北、黔東,以及黔東南等地,如今正安縣、鳳岡縣、赤水縣、仁懷市有楠木樹,綏陽縣有楠木灣,務川縣有楠木、楠木園,湄潭縣有楠木崗,余慶縣、桐梓縣有楠木壩、楠木坪,黃平縣有楠木溝等等。其二由于楠木質地優(yōu)良、耐腐蝕,樹干上下通直,為皇家建筑、民間高檔生活用品的重要材料,經濟利益高,[4]故有的地區(qū)居民已經對楠木進行人工管護和種植了,如在今岑鞏縣地住溪鎮(zhèn)之楠木坳,歷史上就是重要的楠木產地。(萬歷)《黔記》卷九《思州府》載,位處舞陽河流域的思州府轄都坪峨夷長官司境“有上下住溪山,有二洞產杉楠,可供國用。例有封禁,不許伐”
(萬歷)《黔記》卷九《思州府諸水》。。并且還有楠木生產基地“楠木園”等等。其三是這些以楠木命名的地區(qū)目前已經沒有楠木存在了,通過這些地名可以揭示楠木產地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變遷,如楠木坳林場,赤水市高竹鄉(xiāng)人民政府駐地楠木樹,印江縣打杵場鄉(xiāng)人民政府駐地楠木坪,開陽縣黃木鄉(xiāng)楠木渡村[5]等等,昔日皆為盛產楠木之地。需要注意的是,除了以“楠木”二字直接命名的地名外,因楠木巨大,文獻又稱其為“大木”(大者重數(shù)十噸)
(清)張廷玉等:《明史》卷三百十六《貴州土司》,書載:“萬歷十三年,播州宣慰楊應龍以獻大木得賜飛魚服,國亨亦請以大木進,乞還給冠帶誥封如播例”。,故還有大木堰、大木壩等地名。
值得一提的是,楠木生長速度慢,管護時間長,隨著珍稀楠木的規(guī)模采伐,有明以降,貴州各族居民開始經營“人工營林”了?!叭斯I林”是指以杉樹為優(yōu)勢樹種,并兼有常綠喬木、落葉喬木等復合種植的仿生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之泛稱[6],此類喬木包括油桐、鹽膚木(又稱抱木、炮木、泡木等)、油茶、女楨等等。查閱典籍和實測地圖,貴州東部為我國重要杉木人工營林基地,故與杉木有關的地名甚多,如凱里市有杉木沖,鎮(zhèn)遠縣有杉木屯、杉木山,天柱縣有杉木沖,黃平縣有杉木園,銅仁縣有杉木林、杉木沖,萬山特區(qū)有杉樹灣、杉木溪、杉木坪,思南縣有杉樹坡、杉木灣、杉木埡,印江縣有杉樹坳,德江縣有杉樹、杉樹林、杉樹堡、杉樹坨,施秉縣有杉木河、杉樹屯、杉木山,丹寨縣、麻江縣有杉木沖,石阡縣有杉樹坳,江口縣有杉木溪等等。貴州東部地區(qū)由于杉木的規(guī)模種植,又能永續(xù)利用,進而還獲得了“杉木之鄉(xiāng)”的美稱。此外在黔北地區(qū)也有以杉樹命名的地名,如綏陽縣有杉樹堡,務川縣有杉樹灣,赤水縣有杉樹坪等等。另,在今黔西北石化山區(qū)也留存有諸多以杉木命名的地名,這些地區(qū)目前大都為石漠化災變區(qū)。查找歷史經驗,因地制宜,找準方法,這些所謂的“土地癌癥”區(qū)今天依然能變成“金山銀山”。如金沙縣平壩鄉(xiāng)八一村曾是石漠化災變區(qū)之一,然20世紀80年代,勞動模范楊明生辭去公職,帶領苗族、彝族等鄉(xiāng)民自籌經費組織了“高原營林合作社”,堅持當?shù)孛褡灞就林矘浣涷灒归_生態(tài)恢復,經過15年努力,目前森林恢復面積達到14.5萬畝,已經給這里各族居民帶來了巨額的林業(yè)經濟收入。[7]如前文言,貴州的“人工營林”是以杉木為優(yōu)勢樹種,并兼營油桐、白楊、漆樹、油茶、女楨樹等,檢閱貴州實測地圖也留下了與之有關的諸多地名,涉及油桐的,如正安縣有桐子樹灣,務川縣有桐子園、桐子灣,鳳岡縣有桐子灣、桐子堡、桐子窩,湄潭縣有桐子坪,余慶縣有桐油寨,仁懷市有桐子坡,赤水縣有桐油壩,習水縣有桐子灣,石阡縣有桐子坪等等,以上都為黔省重要的油桐產地。以白楊、黃楊等命名的地名,如務川有白楊坡、黃楊壩,湄潭縣有白楊壩,余慶縣有白楊坡,仁懷市有白楊溝、大白楊、白楊山,赤水縣、習水縣有白楊灣,桐梓縣有白楊崗等等。與漆樹有關的地名,如綏陽縣、鳳岡縣有漆樹坡、漆樹坪、漆樹埡口等。此外,涉及貴州臘樹等其他經濟樹種的地名,萬山特區(qū)有臘樹坳,玉屏縣有臘樹林,正安有馬桑坎,湄潭縣有香樟壩,玉屏縣有茶子山,石阡縣有炮木林、抱木沖、臘樹坪等等。值得一提的,上文提及的“臘樹”,指的就是女楨樹,因此類樹的嫩芽是制作苦丁茶的重要原料,故又稱作茶臘樹?!芭谀尽薄氨尽钡饶他}膚木地方俗稱,因該樹種能寄生藥材五倍子,又稱五倍子樹。
歷史上貴州省青樹分布廣闊,該樹的樹葉是養(yǎng)殖柞蠶的重要飼料,唐宋時期今貴州省的西部
(唐)樊綽:《蠻書》卷七《云南管內物產》。和東部[8]各民族就已經數(shù)量掌握了柞蠶養(yǎng)殖技術,但養(yǎng)殖規(guī)模有限,青樹主要是用作燒取木炭的原料。乾隆三年后,遵義知府陳玉壂,正安知州徐階平等人從山東、江浙等地,將柞蠶引了進黔北民族山區(qū),由于管理得當,培訓有方,加之又能夠與當?shù)丨h(huán)境兼容,柞蠶業(yè)成了當時貴州山地經濟發(fā)展的典范,各府縣紛紛效仿[9],留下了一大批以青命名的地名,如青杠林、青林、青坡、青崗林等,詳情見表2:
從表2可見,需要關注的問題有四:其一是就地名命名規(guī)律言,有的以青直接命名,有的是以青+地形,有的是以家族+青+地形等等,這樣的命名方式體現(xiàn)了青生長的位置,以及與青林管護的家戶關系,如“龍家青林”等。其二是青樹地名分布地域廣,反映了有清以降,貴州柞蠶業(yè)甚為發(fā)達,青樹已經成了貴州重要的喂養(yǎng)吐絲昆蟲柞蠶的經濟樹種。其三是柞蠶經濟為當時貴州山地經濟發(fā)展的樣板,為各府縣效仿,大力培植青林,故黔省留下了與之有關的諸多地名。其四是為了發(fā)展柞蠶經濟,黔省各族居民還特意種植青,這樣林子被稱為青林、青杠園、青坡等。值得一提的是,青樹內地的漢族居民又稱其為“槲”“柘”等,別稱還有櫟樹和橡樹,故在植物地名中還有“柘樹坡”“柘樹灣”“柘寨”等等。貴州除了柞蠶業(yè)甚為興盛外,桑蠶業(yè)也發(fā)展較快,故也留下了“桑樹灣、桑樹壩、桑木場”等與桑樹有關的地名,如綏陽縣、桐梓縣、銅仁縣、石阡縣、鎮(zhèn)遠縣、岑鞏縣有桑樹坪,湄潭縣有桑樹灣等等。
貴州位處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歷史上是我國西南茶葉的重要產區(qū),茶葉經濟甚為發(fā)達,留下了一大批與茶葉有關的地名,如道真縣有大茶溝、洛龍茶場,正安有茶園巖、茶樹坪、大茶角,綏陽縣有茶林灣、茶林坎、茶坪、茶場、茶樹、野茶、苦茶溪,務川縣有茶園、米茶坑、小茶園、茶園壩、茶園頭、杜茶坡、茶背溪、茶坪,鳳岡縣有茶臘灣、茶臘樹、茶園溝,余慶縣有茶林堡。仁懷市有茶房坳,赤水縣有大茶埂,習水縣有茶壩、茶園。桐梓縣有茶園壩、茶林溝、茶林灣、小茶園,銅仁縣有茶店、茶葉溝,岑鞏縣有茶葉坡,息烽縣有高茶樹,修文縣有茶樹等等。以上諸地到現(xiàn)在還一直是貴州重要的茶葉產地。值得關注的是,以上除了交代茶葉的種植地外,而且還交代了不同的茶葉品種,如“大茶”“高樹茶”“茶臘樹”等等?!安枧D樹”即我們所言的苦丁茶重要原料來源,它是由女楨樹嫩葉加工而成,因為這種樹還可以放養(yǎng)臘蟲生產生物臘,故按其功能混稱為“茶臘樹”。
以上是目前查閱貴州實測地圖本土植物種地名最為普遍者,此外還有諸多以竹子、水果命名的地名,如以竹子命名的地名,道真縣有苦竹林、苦竹壩、竹林槽、筍子槽,正安縣有大竹園、山竹壩,苦竹坎、金竹園、斑竹、斑竹林、紫竹頂,綏陽縣有金竹園,務川縣有小竹園、蒲竹溪,湄潭縣有金竹園,余慶縣有金竹坪,仁懷市有蘆竹山,赤水縣有慈竹林、金竹林、金竹灣,銅仁縣有金竹園等等。以水果命名地名的有楊梅坡
(乾?。肚献R略》卷三《定番州》。、梅子溝、梅子溪、芭蕉窩、芭蕉溪、芭蕉塘、芭蕉坪、芭蕉溝、梨樹崗、梨子埡、刺桃園、柑子坪、酸棗灣、桃子灣、酸棗溪、柿子坪、枇杷園、酸棗坪、枇杷田、李子林、柿子壩、板栗坪、板栗園、毛栗坡、板栗灣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構樹皮、葛藤皮等在貴州歷史上是當?shù)馗髯寰用裰匾囊铝侠w維來源,用構樹韌皮纖維紡織的布為賨布,用葛藤韌皮紡織的布為葛布。(明)《五溪蠻圖志》第二集《五溪風土》載,“楮木皮,一名構皮”,“木皮布以楮皮績絲織成,謂之‘賨布,又曰土布”?!案鸩技锤鹎o之纖維織成。四月刈藤,剝皮煮之,可績以為布,绤是也”。正因為如此,黔省民間對盛產構樹、葛藤的地方稱之為構皮梁、構皮灣、構皮坡、葛藤灣、葛藤壩、苦葛灣、葛麻塘等等。同時構樹皮還可以用來造紙和入藥。(明)《五溪蠻圖志》第二集《五溪風土》又載,楮木皮“為一種治水腫氣滿之圣藥”。“往昔,苗人采用為紙,為布。后以久乏培植,遂爾寥寥矣!”。從此見,通過歷史植物地名探討,一定程度的復興我省生態(tài)產業(yè)很有必要,敬請引起政府和學界的關注。
從以上以中文命名的本土種諸類歷史植物地名情形可以看出,內容涉及貴州的林業(yè)、林副業(yè)諸多方面,其中以青命名的地名分布最廣,其次是楠杉、林副業(yè)的命名,再其次是各類果樹、纖維作物等,這樣的命名與當時的經濟發(fā)展有著直接關聯(lián)性。如明代以來,珍稀楠木成了貴州重要的經濟來源,誘導民間對此進行了人工規(guī)模培植,如萬歷年間,正安縣儉坪楠木村先民種植的一棵楠木樹,今天還被當?shù)卮迕駛円暈樯駱鋪砑右怨┓詈图漓搿G宕鷦沾h先民種植的 250 株楠木,絕大部分還保留至今[10]等等。正因為如此,民間以楠木地命名的地名較多,其后隨著“人工營林”的飛速發(fā)展,這樣的“人工營林”因以杉木為優(yōu)勢樹種,并兼營常綠、落葉喬木,故涉及杉木諸類等歷史植物地名也很多。需要注意的是,乾隆以降,黔北引進柞蠶成功后,柞蠶經濟成了貴州經濟的典范。當時,黔北的柞蠶業(yè)與黔東人工營林成了貴州山地經濟的兩大支柱,時人對此評價甚高,(乾?。肚献R略》卷一《總敘》言,“黎平之民富于木,遵義之民富于蠶”,故從這些歷史植物地名可以窺見貴州山地經濟與植物之間的依存關系。
2.外來種漢語書寫植物地名
今天的貴州省,在歷史上,從來就不是封閉的,與外界有著頻繁的交往,這樣的族際互動,當然亦促進了植物品種的大交流,故黔省除了上文諸類本土種外,就是非本土外來物種了。從外來種漢語書寫植物地名看,主要是經濟作物品種,如棉花、石榴、桃子、粟、玉米、小麥、核桃、辣椒、葡萄等等,以上諸類作物,在貴州山地經濟發(fā)展史上都發(fā)揮了積極作用,亦出現(xiàn)了一系列與之有關的歷史作物地名。棉花原產印度和阿拉伯亞熱帶干旱地區(qū),于兩晉時期傳入我國,在西北地區(qū)等地規(guī)模種植,明代以來,棉花傳入了貴州
(嘉靖)《貴州通志》卷三《土產》。。乾隆后,由于大規(guī)模的外來移民涌入貴州,出現(xiàn)了“謀衣艱于謀食”之困境,為解決這一難題,政府鼓勵在黔省規(guī)模種植棉花,故留下了一批與棉花有關的地名,如花山、棉花坪、棉花渡、花廠等。(乾?。肚献R略》卷三《定番州》載,“棉花則羅斛附近處皆有之,俗稱為花山”。卷十七《石阡府》載,在城西南一百二十里,有“棉花坪”。(乾隆)《貴州通志》卷六《地理志》載,貴陽府有“棉花渡,在城東南五十里”。(道光)《黔南職方紀略》卷四《仁懷縣》載,“花廠地低近河,居民多種棉花故名”等等。檢閱文獻和貴州實測地圖,與棉花有關的地名情形如下,具體見表3:
從表3可見,貴州植棉區(qū)域主要以黔東南、黔南、黔西南等區(qū)域最多,棉花地名命名原則是“棉花+地形”。值得關注的問題有三,其一是查閱實測地圖,這些種棉區(qū)一般位處清水江、舞陽河、都柳江、樟江、南北盤江、烏江諸流域河谷氣候溫暖土壤疏松地區(qū)。(日)《新修支那省別全志(貴州?。份d “貴州省的地勢一般較高,溫度較低,且在棉花栽培期中,陰雨天較多,故一般來說不適宜棉花的栽培,僅沿河低地可能栽培棉花。據民國二十年貴州調查的結果,有下列區(qū)域栽種棉花:烏江流域有思南、黃平、石阡、鳳岡等四縣。潕水流域有施秉、黃平、余慶、三穗、鎮(zhèn)遠、玉屏、清溪等七縣。都江有榕江、荔波、三合、獨山、都江、下江等六縣。紅水河流域有羅甸、平舟、大塘等三縣。盤江流域有貞豐、冊亨、紫云、安龍、鎮(zhèn)寧、關嶺、安南等七縣。赤水流域有仁懷、赤水等二縣。鴨池河流域有黔西縣” [11]等。其二是貴州植棉區(qū)域不僅僅為表3所例37縣,實際種棉區(qū)較這一區(qū)域還廣,如歷史文獻稱貴州麻山以南地區(qū)為小麻山,以前域盛產麝香,當?shù)孛缱宸Q其為“岜麝”,然這一地區(qū)位處南盤江干熱河谷地帶,氣候炎熱干燥,土壤疏松,后因棉花規(guī)模種植,被命名為“花山”,有些縣已經有了種棉區(qū),但發(fā)現(xiàn)竟無棉花地名者,故《新修支那省別全志(貴州省)》又言,“除思南、黃平等三十七縣適宜棉花種植外,上游少數(shù)縣亦有適宜棉花栽培之區(qū)域”。其三是從表3所列棉花地名可見,有清以降,在政府的鼓勵下,貴州的棉花得以規(guī)模種植,解決了移民的衣料缺乏之困境。其后抗戰(zhàn)軍興,棉花成了重要的軍用物質,黔省棉業(yè)發(fā)展為抗戰(zhàn)勝利也發(fā)揮了積極作用。
除了棉花命名地名最多外,涉及外來作物核桃、石榴、葡萄、桃子、櫻桃等地名也不少,如道真縣有核桃坪,鳳岡縣有核桃坪、核桃灣、核桃窩,湄潭縣有核桃園、核桃樹、核桃壩,仁懷市有核桃寨、核桃坪、核桃灣,赤水縣有核桃壩,習水縣有核桃樹,桐梓縣有核桃坪、核桃樹、核桃壩,息烽有核桃箐。萬山特區(qū)有石榴山。威寧縣有葡萄箐。道真縣有桃子窩等等。涉及外來糧食作物、蔬菜者,如務川有麥子壩,赤水縣有高粱灣,興仁縣有苞谷地,務川有黃瓜溝、葫豆壩,萬山特區(qū)有黃瓜溝,余慶縣有金豆灣,岑鞏有芹菜壟,臺江縣、天柱縣有辣子坪等等。這些外來歷史植物地名在貴州地名中也不少,筆者在此不一一贅述。
3.少數(shù)民族語植物地名
貴州少數(shù)民族群體眾多,按語言譜系可以分為百越、苗瑤、氐羌、阿爾泰諸族系民族,百越族系民族有布依、侗、水、毛南等,苗瑤族系有苗族、瑤族等,氐羌族系有彝族、土家族、白族等,此外還有蒙古族、滿族等,故在以上各民族的有效生活區(qū)都留下與之相關的諸多歷史植物地名,如中部苗語有關棉花地名,在臺江縣有ZangxMaisHsenb(棉花坪))、凱里市灣溪有Diongl Mais Hsenb(棉花沖)等。再查近年整理出版的“清水江文書”,稱種植過棉花的土地,苗語直接稱之為“污榜棉花地”“污榜棉花坪”等等,“污”,意為溪、河。“榜”即苗語“花朵”之意,故“污榜棉花地”“污榜棉花坪”,即溪或河邊的棉花地。如《民國十五年三月初三日姜純敏斷賣綿花坪字》載,姜純敏“自愿將到地名污榜綿花坪一塊出賣” [12]。《民國十五年六月初六日姜恩夑斷賣綿花地字》云,姜恩夑“自愿將到綿花地坪一塊,地名污榜” [13]。《民國十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姜志珍斷賣綿花坪字》載,姜志珍“自愿將到地名污榜綿花坪一塊(出賣)”[14]等等。如前文言,棉花具有忌濕等特性,故從以上文書可以印證棉花多種植在溪河洪泛沖擊帶,這里土壤疏松,氣候較溫暖,適合棉花種植。此外有涉苗語植物地名還有OBkGheid(松樹坡)、VangxHseik(漆樹嶺)、DlongsZendJangl(木姜坳)等。從這些地名結構便可以推知歷史時期,這些植物在貴州的具體分布情況,此外這樣的地名還有“岱林”(竹子林),擺底(茶樹坡)、養(yǎng)崗(青棡嶺)等等。
除了苗語地名外,侗語植物地名有gangh yuc(油茶山)、gangh guenl (竹山),jemh biags (芭蕉沖)、jemh baoc (柚子沖)、unx yint(青包)、unx liemc xuh (榕樹包)、biing2mui2(梅林)[15]等。彝語植物地名有bɑ21ty21h I 33 (松林小壩子)[16]、塔甸(松樹壩)、塔沖(松樹地)[17]等。布依語植物地名有擺楠(漆樹寨)、納核(竹林中的田壩)、翁桃(桃子沖)等等。諸如以上少數(shù)民族語植物地名在貴州民族地區(qū)比比皆是,對此筆者恕不一一。
概之,貴州歷史植物地名甚多,通過對其梳理和歸納,一定程度上可以洞察黔省歷史上的植物分布、經濟發(fā)展、民族互動關系情況諸多方面,為深入這一題域研究,我們就得探討以上諸類歷史植物地名與山地經濟發(fā)展的關系了。
二、歷史植物與山地經濟發(fā)展的關聯(lián)性
如前文言,在貴州農業(yè)經濟時代,今黔省大地上留下了諸多與植物有關的歷史地名,這些歷史植物地名都與黔省獨特的山地經濟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為便于研究,以下主要選取楠杉、核桃、青棡、棉花諸地名為例,加以說明之。貴州素有“山國”之稱,只要經濟發(fā)展模式與山地環(huán)境相互適應,就能促進其經濟發(fā)展,而且還能使這樣的山地變成“金山銀山”。如貴州的林業(yè)經濟,其實早在(宋)《溪蠻叢笑》“野雞斑”項就已提及了,其后明清時期規(guī)模的“皇木”采辦,不但沒有導致林業(yè)經濟的衰退,反而在各族居民的努力下,“挖坎種杉”,規(guī)模經營人工營林,導致人工營林迅速發(fā)展,再造了一次“綠水青山”,進而使這樣的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
就貴州東部地區(qū)言,歷史上曾為茂密的原始常綠闊葉林帶[18],有明以降,人工營林經濟發(fā)展迅速,給當?shù)馗髯寰用駧砹素S厚的經濟收入,此可從歷史文獻以及近年整理出版的林業(yè)文書窺見一斑。(嘉慶)《百苗圖》載,生息在清水江沿岸的清江苗、黑仲家等“以種樹為業(yè),其寨多富”[19]。(光緒)《黎平府志》卷三《食貨志》載,“黎郡產杉木,遍行湖廣及三江等省”。“杉木歲售百萬斤,在數(shù)十年前,每歲可賣二三百萬金,今雖盜伐者多,亦可賣百余萬”。(咸豐)《黔語》卷下《黎平木》載,“黔諸郡之富最黎平,實唯杉之利”。據研究清代晚期,政府每年“從清水江上征收的木材貿易稅折合人民幣為1.6億元,其木材貿易總量如折合人民幣為20—30億元”[20]。錦屏一縣木業(yè),有清一代每年營業(yè)總值最盛時“曾達二百萬元,最低亦約七八十萬元,平均每年均在百二十萬元之譜”。民國時期,(日)《新修支那省別全志(貴州?。份d,“貴州出產的木材,出自省內第一產地清水江的上游地區(qū)以麻江縣屬的下司,下游地區(qū)以錦屏及天柱為集散地”?!板\屏位于貴州省東端,緊鄰湖南省境,坐落于清水江兩岸,是貴州省第一木材集散地。在此聚集的木材呼為‘廣木。由清水江水運,經常德,供給漢口及揚子江沿岸一帶。歷來集散額約達三十萬株,三百萬元至六百萬元。支那事變勃發(fā)后,由于消費地域的閉鎖,其供給量頓減,年約四萬至五萬株,成交額僅約百數(shù)十萬元。但錦屏作為貴州第一木材市場的地位依然未變”。進而又言,運送至錦屏的木材,以杉木為主,“錦屏縣治附近出產年約四至五萬株。小江出產大木二千至三千株、小木五萬至六萬株。亮江大木約一萬株、小木約達三萬至四萬株?,幑夂铀a木材材質系清水江流域最佳者,大小木約五萬至六萬株。高哨河大木約一萬株。巴拉河大木約一萬株。馬尾河大木約一萬株” [21]。民國學人陳心傳補編《五溪蠻圖志》亦言,“蓋木材之行銷于武漢下游者,自有東湖、西湖兩種”,“西湖木則產自沅水上源,經黔東劍河、錦屏、天柱、三穗等縣,集于洪江,沿沅水經洞庭湖西,以運漢者是也。以出自苗疆,又曰‘苗木。其質料通長堅實,不易朽爛,在木材中最為上色,故銷售也最大”?!皳丙W鵡洲竹木厘局貨稅比較,平均年收厘稅四百余萬元,稅率為值百抽十,則物之估價四千余萬元。其中東湖木與竹兩項,約各占十分之二。西湖木之貨價,估值應占十分之六,約為二千四百余萬元。以五成山價計之,亦應為一千二百余萬元”[22]等等,足見黔東南山地經濟—人工營林的發(fā)展規(guī)模之大。
另黔東人工營林經濟的發(fā)展,亦可從近年出版的清代至民國清水江林業(yè)契約文書窺見一斑,如(日)武內房司等人主編的《貴州苗族林業(yè)契約文書匯編(1736-1950)》(凡3卷)收錄有文斗林業(yè)契約文書800余件,張應強等主編的《清水江文書》(第一輯)收錄林契594件,謝暉主編的《民間法》(第3卷)收錄林契130余件,張新民主編的《天柱文書》計有林業(yè)文書達2000余件,《貴州清水江流域明清土司契約文書》(亮寨篇)搜集有林業(yè)文書60余件,《貴州清水江流域明清土司契約文書》(九南篇)搜集有林業(yè)文書50余件。王宗勛整理出版的《加池四合院文書考釋》(凡四卷),有900余件是記錄和反映林業(yè)生產技術和管理的。此外,還有《黎平文書》《劍河文書》《三穗文書》《岑鞏文書》等等,從這些文書分布地看,涉及貴州東部、東南部的岑鞏縣、天柱縣、三穗縣、錦屏縣、劍河縣、黎平縣等近百個村寨,足見有清以降,貴州東部山地林業(yè)經濟的發(fā)展。這樣規(guī)模的人工營林發(fā)展必然會留下諸多與之有關的地名,如今施秉縣的杉木河、貴定縣的杉木寨等等。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林業(yè)經濟,并沒有因為規(guī)模采伐而童山濯濯,反而還得以永續(xù)利用,就是到了今天黔東南的森林覆蓋率依然達62%以上。經濟學家于光遠先生贊譽這里是一塊“金不換的地方”,原貴州省林業(yè)廳廳長彭百登評價說,“黔東南林業(yè)是貴州林業(yè)的皇冠” [23]等等。足見治產之道,貴因地制宜,保護有法,利其所獲,則林木不可勝用矣!
需要注意的是,外來經濟樹種的傳入,對于促進貴州山地經濟的發(fā)展也發(fā)揮了積極作用,如核桃,核桃又稱“胡桃”“羌桃”,從中亞傳入我國后,迅速得以規(guī)模種植,并且各族居民還培養(yǎng)出了優(yōu)質的紙皮核桃。(光緒)《黎平府志》卷三《食貨志》載,“種樹必移栽數(shù)次,俟樹高大,以斧斫皮出漿,結實殼薄多肉而易碎,否則殼厚肉難取。又一種曰山核桃,俗名野核桃,漚去皮肉形微尖,殼甚厚,須椎之方破,味香,而□取以榨油,亦香美”。(民國)《黃平縣志》卷二十《物產志》亦載,“核桃,落葉喬木,一名胡桃,又名羌桃”,“種樹必移栽數(shù)次,俟樹高大,以斧斫皮出漿,結實殼薄多肉而易碎,否則殼厚肉難取”等等。從以上兩則材料可見,核桃已經成了貴州重要的山地經濟作物。其中“種樹必移栽數(shù)次”“以斧斫皮出漿”句,反映了貴州各族居民已經熟練掌握了使核桃高產穩(wěn)產的本土技術,這樣的技術屬農業(yè)文化遺產的重要內容,應該引起政府和學界關注。
除了以楠杉諸重要經濟林木命名的地名外,再就是以青杠命名的地名了。如前文言,柞蠶經濟屬清代貴州山地經濟的重要典范。據記載,自乾隆六年伊始,遵義知府陳玉壂等人,在黔北民族山區(qū)引種成功后,柞蠶經濟快速發(fā)展,最后還成了貴州山地經濟發(fā)展的典范,各府州縣紛紛效仿,詳情見表4。從表可見,清代柞蠶業(yè)對黔北民族山區(qū),乃至貴州經濟發(fā)展影響深遠,這種影響一直延伸到民國時期。民國諸學人還對此念念不忘。(民國)《貴州省農業(yè)概況調查》第四章《農產》載,“柞蠶原非貴州之土產。清乾隆初年,遵義太守歷城陳玉殿,見遵義多櫟樹,仿如故鄉(xiāng)登萊間樹,可蠶也。遂遣人至歷城購賣蠶種,教民飼養(yǎng),凡三往返,始成其事。是時收益甚大,每放蛾一千,可收十萬左右之絲。乾隆八年,絲數(shù)達八百萬。由是鄉(xiāng)民均飼育之,產區(qū)分布于遵義、湄潭、仁懷、大定(即今黔西北諸地)、平越(今福泉市)、黔西、開陽、綏陽、定番(今惠水縣)、正安、桐梓、思南、施秉、息烽、余慶、甕安、黃平、赤水等縣。在八九十年前(1849-1859)全盛時期,每年可產府絲六百余萬疋,計銀約八百余萬兩,各省如云南、四川、湖南、湖北、廣西及山西,均有客商來此購賣,而尤以山西太谷之客商為最多”。何輯五在《十年來貴州經濟建設》一書中言,貴州“一省柞蠶自經遵義飼養(yǎng)成功,漸推廣及于正安、桐梓、綏陽、仁懷、赤水、湄潭、黔西、定番(今惠水)、以至四川邊界,頗為繁盛。如遵義縣城每逢四九場期,鄉(xiāng)民之來此貿易者恒在二三千人。正安縣城每逢場期,山絲亦有數(shù)千斤。至各鄉(xiāng)場,如遵義之茍江水,正安之安陽,湄潭之永興,桐梓之扶歡壩,每逢場期,鄉(xiāng)民負繭或絲出售者,絡繹不絕。亦有豫晉商販,時載草率種來易絲綢而去”。(民國)《黔省柞蠶問題》之一載,“桐梓縣道光年間,用柞蠶絲所織之‘桐綢,販賣之漢口蘇州每年不下十萬疋,由河南四川運繭來貨綢而去,通有十萬金”。(民國)《續(xù)遵義府志》卷四十四《物產》載,“遵義黃絲之盛,甲于各縣,距州城三十里之安順場與四川界毗連,新絲上市時,川商絡繹而來,每年交易款至十數(shù)萬元”等等。
從上可見,貴州柞蠶經濟之興盛。再查《貴州省地圖集》發(fā)現(xiàn),遵義與青杠有關的地名凡56處,畢節(jié)44處,黔東南16處,銅仁11處,貴陽、安順各10處,黔西南10處,六盤水1處。對此,(民國)《黔省柞蠶問題》之二言,“黔省柞蠶業(yè)以黔北為最盛,遵義、湄潭、正安、綏陽、仁懷、桐梓、思南、惠水、鳳岡、甕安、施秉、黃平、安平、務川等十余縣,尤以遵義之三岔河,茍江水之最發(fā)達,自三岔河至團溪一帶□□并連綿范圍極為廣大”。足見,歷史時期,貴州山地經濟的重要典范—柞蠶經濟的發(fā)展與青杠樹地名數(shù)量是相互印證的。
值得一提的是,貴州喀斯特山地眾多,這樣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甚為脆弱,如果開發(fā)不當,就會又誘發(fā)為生態(tài)型貧困和結構性貧困。黔省溫暖濕潤,與棉花性喜熱、好光、耐旱、忌漬的習性格格不入。《清高宗實錄》卷一四七載,“黔省惟思南府屬皆種棉花,其余地方或種而不生,或花而不實。皆因黔地晝熱夜涼,與棉性不宜之故?!保駠妒陙碣F州經濟建設》肆《農業(yè)·棉花》載,黔省各地,“夏季多涼爽,秋季多雨水,土層較薄,大體不適種棉”。又言“本省棉作生長,受地區(qū)限制,不能大量種植”。(民國)《貴州經濟地理》第三章《資源概觀》亦載,“本省陰雨連綿,時冷時熱,對于棉花生產,有先天之不足”。(民國)《貴州農業(yè)概況》甲《農林產品概況》載,“貴州地處高原,雖氣候溫和,然降霜之日過多,頗影響棉產,故農民之從事植棉者,為數(shù)絕少”名,但這些區(qū)域今天已經為黔省生態(tài)災變區(qū)了,大部分已經不再種植棉花了。黔中南苗疆為喀斯特峰叢洼地處,雍正朝開辟這一地區(qū)后,為了發(fā)展經濟鼓勵在此規(guī)模種麻,使得這一地區(qū)獲得“麻山”這一美名。需要注意的是種植麻的地區(qū),僅限于麻山峰叢洼地的底部,這樣的地帶一旦被鑿通,對生態(tài)的破壞是致命的。目前該地區(qū)60%的地表呈現(xiàn)為不同程度的石漠化,“麻山”也成了貴州石漠化災變區(qū)的代名詞[24]。今天我們回顧與此有關的歷史植物地名,其間沉痛的經驗和教訓警醒我們每一個人,發(fā)展山地經濟就需因地制宜,充分注意經濟開發(fā)與環(huán)境的兼容關系。
對此,貴州典籍中多有記載,如(清)鄭珍的《黎平木詩》云,“遵義競墾山,黎平競樹木。樹木十年成,墾山歲兩熟。兩熟利誠速,獲飽必逢年。十年亦千圖,綠樹長金錢。林成一旦富,僅忍十年苦。耕山見石骨,逢年亦酌取”
(光緒)《黎平府志》卷三《食貨志》。。《高宗實錄》卷一九五載,“乾隆四十二年,經前撫臣裴宗錫奏準開墾牛皮箐內雷公地等處”,“今試墾三年,所種苦蕎,多秀而不實。該地陰翳森寒,四時難逢晴日,四月方斷雪凌,八月即將霜霰,其后迥異,難以開荒成熟”?!都螒c重修一統(tǒng)志》卷五百九《大定府》“土產”項載,“苦蕎出烏撒,地氣早寒,不宜稻,土人悉種以為食”。(道光)《大定府志》載,威寧州“地勢極高,風勁氣寒,凜冽與北方無異,土寒地瘠,植物不茂,維多松樹,所種宜荍,稻谷不登”。(民國)吳鼎昌言,“貴州高寒山區(qū)牧草叢生,很適于用作天然的牧場”?!爸劣谛Q桑,本省雖不如江浙之著名,而遵義一帶的柞蠶,不但是本省的名產,并且是工業(yè)上的一種名貴原料,也要積極加以提倡” [25]等等。
三、余論
從上可見,今天貴州大地上現(xiàn)存的諸多歷史植物地名,反映了黔省歷史上山地經濟發(fā)展的實情,表明經濟發(fā)展模式一旦與當?shù)丨h(huán)境相互兼容,就能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使貴州的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而且這樣的“金山銀山”又能推動貴州的山更青,水更綠,進而為長江、珠江中下游水資源穩(wěn)定提供保障。如果機械的套用他處開發(fā)模式,又不注意當?shù)氐纳鷳B(tài)環(huán)境、民族文化以及貴州的歷史,好的舉措就有可能辦壞事,進而誘發(fā)新一輪的結構性貧困和生態(tài)性貧困。故通過貴州歷史植物地名以及文獻資料綜合比對,總結山地經濟發(fā)展進程中的歷史經驗和教訓,可以直接服務于貴州省生態(tài)文明建設,山地高效農業(yè)的發(fā)展。然要做到這一點,以下幾個問題還得引起注意。
1.加強貴州山地經濟資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
歷史上,生息在今貴州大地上的各民族先民其經濟開發(fā)模式與環(huán)境的適應,在正史、檔案以及各類鄉(xiāng)土文獻中皆有記載,如《史記》(宋)《溪蠻叢笑》(明)《五溪蠻圖志》(道光)《遵義府志》(光緒)《黎平府志》《黔省柞蠶問題》,以及近年整理出版貴州東部諸類鄉(xiāng)土文獻等等,都有涉山地經濟發(fā)展與環(huán)境的關系,故搜集、整理這些文獻,并進行系統(tǒng)堪比、研究,總結貴州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的歷史經驗和教訓,再結合現(xiàn)代科學的指導,就能大大促進貴州山地經濟的發(fā)展。
2.因地制宜,復興貴州生態(tài)經濟
貴州是我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持的省份,其經濟發(fā)展模式當然得與山地環(huán)境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如前文言,清代黔北民族山區(qū)柞蠶業(yè)達到了高效山地農業(yè)既要發(fā)展經濟、又要維護環(huán)境良好和可持續(xù)的標準,做到了政府和學界討論的從“青山綠山”到“金山銀山”的兼容開發(fā)模式,具有重要歷史啟示價值。因此,保護、開發(fā)和利用貴州省今天柞樹林資源,變資源優(yōu)勢為經濟優(yōu)勢,通過柞蠶飼養(yǎng)做到經濟開發(fā)與環(huán)境的兼容,就可以走出一條民族山區(qū)經濟發(fā)展的新路子來。另,貴州東部人工營林發(fā)展經驗,一邊伐木,一邊種樹,歷經500余年,不僅沒有導致林業(yè)的衰退,反而還得到永續(xù)利用等,其間的林業(yè)培育、管護智慧值得學界深究。從上可見,貴州要建成生態(tài)文明示范省,復興山地經濟,不失為符合時代要求的發(fā)展選項。貴州省的扶貧攻堅任務艱巨,而黔省貧困地區(qū)又恰為歷史上這些山地經濟發(fā)達區(qū),只要相關部門意識到這一生態(tài)背景與民族文化的實情,借鑒歷史經驗,落實相應的產業(yè)復興計劃,就有可能將今天貴州省的“青山綠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3.加強學科的互動交流,促推貴州經濟發(fā)展大計
山地經濟發(fā)展是一項甚為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涉及環(huán)境、民族文化、歷史諸多方面,故需要跨學科學者的互動交流,貴州省提出了“守住發(fā)展和生態(tài)兩條底線”綠色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取得了不少成績,然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生物物種減少的態(tài)勢仍然嚴峻,建設秀美山川任重道遠。因此多學科學者參與研究貴州歷史植物地名、貴州植物、貴州生態(tài)等,總結黔省歷史上山地經濟發(fā)展經驗和教訓,可以給我們以啟迪。
參考文獻:
[1]馬國君,楊庭碩,李紅香.貴州歷史生態(tài)地名與環(huán)境變遷研究—兼及生態(tài)災變救治的文化對策[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2):48-56.
[2]李錦平.苗語地名與苗族歷史文化[J].貴州文史叢刊,1998(5):65-68.
[3]楊庭碩,李天元.混成耕牧制在彝語地名中的反映[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3):63-67.
[4]馬國君,李紅香.明清沅江流域楠木使用、管護技術及其影響研究[J].云南社會科學,2018(3)
[5]柴興儀.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詞典:貴州省[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151.
[6]馬國君,肖秀娟,張坤美.清水江流域人工營林育苗法類型及其影響研究[J].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2):37-46.
[7]楊庭碩,羅康隆.美麗生存—貴州[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12:83.
[8]符太浩.溪蠻叢笑研究[M].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2003:111.
[9]顧青虹.黔省柞蠶問題[M].文通書局,1942:1.
[10]陳季君.明清時期黔西北皇木采辦初探[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08( 6)
[11]支那省別全志刊行會.新修支那省別全志:貴州省 [M]//楊德芳,譯.民國貴州文獻大系:第五輯中冊.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16:503-504.
[12]張應強,王宗勛.清水江文書:第一輯9冊[C].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333.
[13]張應強,王宗勛.清水江文書:第一輯8冊[C].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300.
[14]張應強,王宗勛.清水江文書:第二輯6冊[C].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113.
[15]石林.作為一種制度名物的侗族地名與社會記憶——多學科視角下的侗語地名研究[J].中國山地民族研究集刊,2016(2):171-191.
[16]王兆春.畢節(jié)方言中的彝語地名討論[J].貴州民族研究,2010(3):90-93.
[17]吳光范.彝語地名學初探[J].云南社會科學,2000(6):1-12.
[18]周正賢.貴州森林[M].貴陽:貴州科技出版社,1992:82-86.
[19]李漢林.百苗圖校釋[M].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2001:171.
[20]吳中倫.杉木[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84:1.
[21]支那省別全志刊行會.新修支那省別全志:貴州省 [M]//楊德芳,譯.民國貴州文獻大系:第五輯下冊.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16:86-87.
[22](明)沈瓚編撰,(清)李涌重編,陳心傳補編.五溪蠻圖志[M].長沙:岳麓書社,2012:259.
[23]單洪根.木材時代—清水江林業(yè)史話[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8:5.
[24]楊庭碩.苗族生態(tài)知識在石漠化災變救治中的價值[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3):24-33.
[25]吳鼎昌.花溪閑筆[M]//民國貴州文獻大系:第五輯:上冊.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15:14.
(責任編輯:王勤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