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丹
摘要:公共園林是城市風景和城市生活的重要載體。明清以前北京公共園林蓬勃發(fā)展,公共游覽活動十分豐富,且往往伴隨豐富的民俗活動形成全城出游景象。民國時期,受西方民主進步思想影響,“公園開放運動”促使近代北京皇宮禁苑、私家花園、寺觀壇廟相繼開放,使城市空間逐漸從傳統(tǒng)內向型向大眾開放型過渡。探究公共園林發(fā)展的歷史脈絡,對于今天的城市生活有著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關鍵詞:城市,公共園林,公園開放運動,北京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和城市公共園林的建設,關注園林的公共性并對中國傳統(tǒng)園林中的公共園林的研究逐漸增多,其研究成果不僅充實了中國歷史園林的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對未來城市公共園林的建設發(fā)展提供參考與借鑒。公共園林作為城市風景和城市生活的重要載體,其中蘊含了豐富的生態(tài)智慧思想和諸多營造技藝,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在美化城市、美化生活的同時,也將促進經濟穩(wěn)定發(fā)展,社會繁榮昌盛,人民安居樂業(yè)。周維權先生在《中國古典園林史》一書中,曾對歷史公共園林進行論述,即公共園林多見于一些經濟發(fā)達、文化昌盛地區(qū)的城鎮(zhèn)、村落、為居民提供公共交往、游憩的場所,有的還與商業(yè)活動相結合:多半是利用河、湖、水系稍加園林化的處理,或者城市街道的綠化,或者因就于名勝、古跡而稍加整治、改造。另外,在探究歷史公共園林方面,在《城市文明演變下的宋代公共園林研究》一文中闡述并研究了公共園林的文化背景、目標功能、營建途徑、審美范式等,對于補充完善中國傳統(tǒng)人居環(huán)境建設的智慧經驗,指導當前傳統(tǒng)城市風景的保護與創(chuàng)新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在中國古典園林體系構成的大背景下,公共園林有著特殊的地位,有著3000多年建城史和800多年建都史的北京城,在漫長的發(fā)展過程中,其公共園林建設及公共游覽活動也十分豐富,因此,梳理北京歷史公共園林的發(fā)展脈絡將對城市發(fā)展遠景規(guī)劃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1 明清以前北京歷史公共園林的發(fā)展概況
自魏晉以來,無論是漕運還是園苑建設之需,北京城址的變遷和城市的發(fā)展均與水系有著緊密的關系。三國時期的薊城西郊的“太湖”,亦稱西湖(今蓮花池公園),就是薊城百姓郊游的具有公共性質的園林。作為公共園林生成期,薊城一帶的天然風景便是公共園林產生的自然基礎:在曹植《艷歌》詩中就描繪了薊城郊外的園林景色:“出自薊北門,遙望湖池桑,枝枝自相植,葉葉白相當”。根據《水經注》所記,可知“薊城”與“西湖”的位置關系。
隋唐盛世客觀上推動了幽州城的公共園林的建設,幽州城的地位和作用也不斷提高,在重視城市綠化的建設方面尤為突出。據《隋書·開河記》中記載: “栽柳一株賞縑一匹,百姓競植之?!贝霜勝p制度促進了城市園林的建設。隨即在唐幽州城內外便建有許多園林,如唐時為幽州城東北郊(今積水潭),有王镕的海子園?!豆饩w順天府志》載:“海子之名,見于唐季,王镕為鎮(zhèn)師,賞館李匡威于此。北人凡水之積者,輒目為海,積水潭汪洋如海得名”。此時的幽州城南城辟有市民休閑游覽之地。
遼金時期是公共園林的過渡期,金中都時期的園林建設奠定了后來北京園林的布局基礎,城內和郊外都分布著許多人工、天然河流湖泊,此時寺廟興盛也促進了公共園林的發(fā)展。據史書記載,遼南京(燕京)有柳園、鳳凰園、內果園。其中內果園便是燕京城內一處御苑,又如《遼史·圣宗紀》載:太平五年(1052年)“十一月庚子,幸內果園宴,京民聚觀,求進士得七十二人,命賦詩,第其二拙,以張昱等一十四人為太子校書郎,韓亦士等五十八人為崇文館校書郎。燕民以車駕臨幸,爭以土物來獻,上賜酣飲。至夕,六街燈火如晝,士庶嬉游,上亦微服觀之?!庇伞熬┟窬塾^”“士庶嬉游”可知當時此處是允許京民觀賞游覽之地。
元大都時期,大都城內外公共園林的分布顯著增加,如東郊齊化門外有一座東岳行宮,“上東門外杏花開,千樹紅云繞石臺”由此聯想每當春來杏花怒放時節(jié),游人絡繹不絕的景象。由于南城特有的風景名勝,游南城成了大都居民的一種風俗習慣。如著名的憫忠寺、昊天寺、長春宮等,“歲時游觀,尤以故城為盛”特別是三月,盛行名日:踏青斗草”的活動,如“北城官員、士庶婦人、女子多游南城,愛其風日清美而往之可見其盛況。當時盛行的民間習俗與公共性的游覽活動結合在一起成為當時的社會風尚。另外,在西北郊一帶,天然景色,風景優(yōu)美,泉水充沛,尤以玉泉山、壽安山和香山最為有名?!胺饘m、真館、勝概盤郁其間”,也是大都居民“游觀”之所。私家園林的興盛也成為當時文人學士爭相游覽的對象,如位于大都上東門外,元代董宇定的私園,據《天府廣記》載:“元人董宇定杏花園在上東門外,植杏干余株”。每逢春夏之交,杏花盛開,“京師一時盛傳”。此外,老百姓可以游覽的地段突出表現為依托自然資源豐富,風景優(yōu)美的景區(qū),如海子(玄武池)游覽區(qū)及望湖亭和火神廟后亭;海子至西湖(今昆明湖)航道游覽區(qū);玉泉山及西湖護圣寺游覽區(qū);香山游覽區(qū);壽安山、五華山、大昭寺游覽區(qū);此外,還有蟠桃宮、二閘、滿井、金魚池、泡子河、陶然亭、什剎海以及西山地區(qū)的杏花、梨花、柿林、玫瑰等植物景觀和自然景區(qū)。
到了明清時期,北京公共游賞園林分布地段更為廣闊。寺觀園林由世俗化更進一步公開開放,任人游覽,使寺觀園林成為覆蓋廣大民眾更多的園林類型,在充分發(fā)揮其城市公共園林職能同時,也成為庶民百姓進香游覽之地。清代隸屬皇家園林和府宅園林均不向群眾開放,所以一般人士游觀賞景,近則濱水野景,遠則山區(qū)名勝。其近之地有什剎海,東便門之蟠桃宮、二閘地段,西便門外蓮花池等。這些地區(qū),雖然局部也有皇家園林別墅,但大部分地段允許老百姓游覽,又如內城太平湖、泡子河,外城金魚池、南下洼、陶然亭,以及西直門外高梁橋、長河沿岸等。
中國古代公共園林發(fā)展的普遍因素與統(tǒng)治者治國安邦的政治舉措、傳統(tǒng)習俗和民俗活動的推動、遺存的改建與擴建活動相關,在中國古代公共園林的文化根基方面,與民同樂的儒家思想和為民開辟“同樂”園林空間的責任和意識的加強也是推動公共園林建設的現實動力。歷史上公共園林的規(guī)劃與建設以及改造過程無不體現出對自然的崇尚與追求。上述關于北京古代公共園林經歷了魏晉、隋唐、遼、元、明、清的發(fā)展,尤以明清時期發(fā)展最為成熟,在突出城市綜合功能的同時,承載了更為豐富的社會活動。在《中國古代園林的公共性特征及其對城市生活的影響——以宋代園林為例》一文中,作者結合實例證明中國古代園林從來就不乏開放性和公共性,從園林的公共性和社會性來看,曾經的御園和一些私園因有定期開放的習俗,在某種程度上形成了園林由“私”到“公”轉變的萌芽。
2 什剎海地區(qū)歷史公共園林與北京老城區(qū)融合生長
北京內城的什剎海地區(qū)與北京城的發(fā)展密切相關,這里承載著最富自然的景致,侯仁之先生一再高度評價什剎海,認為承載京城文化和民俗活動的什剎海是北京最具特色的地方,對于這片集自然風光、人文內涵于一體的歷史城區(qū),在經歷代演變而成今日格局,仍舊煥發(fā)生機與活力。什剎海曾被比喻為具有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美景的京華勝地。 “深深垂柳,暗淺綠明”和“岸僻橋橫印綠苔,兩行密柳夾高槐”,窈窕而柔美的垂柳襯托著挺拔身姿的槐樹,沿岸夏日“接天蓮葉,向日荷花,鏡檻涵清,簾旌分綠”大片水面招來飛禽水鳥在湖上飛翔,岸邊綠樹成蔭,宛若清涼世界。從歷代大量描繪什剎海的文學作品中感知,天然如畫的自然風景對于陶冶人們的精神世界多么重要,而由此匯聚成的民族文化和生態(tài)智慧更是值得挖掘和傳承。如元人王元章在詩中描寫的什剎海景色“燕山三月風和柔,海子酒船如畫樓”。在此,突出的生態(tài)價值是人文價值產生的前提,在未來城市發(fā)展過程中,什剎海地區(qū)與北京城仍將不斷融合生長。
3 北京歷史園林由“私”到“公”的轉變
3.1 民主進步思想的促進作用
推動北京歷史園林發(fā)展,并逐漸實現由“私”到“公”轉變的社會因素與封建制度的解體和西方民主思想的注入相關聯。北京城市傳統(tǒng)的公共空間也從封建等級秩序中解放出來,但因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漫長,皇權意識的強大,受民主思想影響的大眾化園林的開放進程顯得十分緩慢。民主進步思想推動社會變革的同時,也推動著園林的發(fā)展,其中就包括公園的開放,園林與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fā)展密切相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一描述突出了皇家禁地成為公共休閑的空間,御花園從禁地轉換為人民大眾的公園。朱啟鈐作為民主進步人士,其倡導的“公園開放運動”在推動園林由“私”到“公”轉變的同時,更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豐富了人們的生活。
3.2 “私”園到“公”園的逐漸開放
據《中央公園建置記》記載:“社稷壇位于端門右側,地望清華,景物巨麗。乃于民國三年十月十日,開放為公園。名日中央公園,為都人士女游息之所。”由此可見,公園開放運動在中國近代才真正開始。民國初期,在以中央公園為首的其他皇家園林也相繼開放,公共園林逐漸成為主流,在此基礎上,私家園林、寺廟宮觀園林也逐步開放,西風東漸,昔日在皇權統(tǒng)治下的皇家園林紛紛向大眾開放實現了公園為大眾服務的歷史轉變。如《舊都文物略》記載:“白帝制傾覆,廢帝徙居,舊日之三海、頤和諸園,均已次第開放。而社稷壇,白民初即經政府整理,點綴風景,改為公園,為舊都士民唯一走集之所。春花秋月,佳興與同,甚盛事也。茲述苑園囿,首中山公園,次中南海,次北海,次景山,次頤和園,次玉泉山、靜明園,次南苑。凡昔日帝后游幸場所,今咸為市民宴樂之地”。這里的歷史皇家園林依次開放,造福民眾。正如錢學森教授在論述“山水城市”時,曾提出“這是把古代帝王所享受的建筑、園林,讓現代的中國居民百姓也享受到”。拋開封建文化思想,這足以說明現存的古代皇家園林不僅是今天人們的旅游勝地,而且古典園林所蘊含的文化對今天城市最佳人居環(huán)境、美麗中國的建設具有啟迪意義。
歷史上私家園林的開放,在豐富公共空間的使用基礎上,更是擴大了人們的交往空間。私家園林從各個方面反映了京城文化的豐富性和獨特性,并曾在元、明、清各朝均出現高潮,作為私園向社會開放,在當時已具備了公共游覽的功能。在新中國成立后,北京私人園林被沒收歸公有,其中在恭王府花園內設有獨立的文物管理機構,將恭王府花園以古典園林的形式完全對外開放,隨后醇王府園、樂達仁宅園、雙清別墅以及名人故居或革命紀念地也陸續(xù)對外開放。但目前仍然有很多宅園被各單位或居民住宅所占用,現狀使用情況十分復雜:仍有作為北京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并承載著特殊文化記憶的歷史園林不向公眾開放,限制了京城文化獨特性的展示,不利于歷史園林中文化景觀的傳承與發(fā)展。
北京古代公共園林在形成過程中往往與古代的公共游賞和宗教活動相關。因寺觀壇廟有著更廣泛的受眾群體,伴隨中國古代大規(guī)模的群眾性游賞活動的古代公共園林除具有宗教的功能外,承載的公共游賞功能更為突出,作為宗教附屬性園林,大多具備天然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優(yōu)勢,大量群眾參與其中,往往形成規(guī)模較大的群眾性活動,歷史上的寺觀壇廟對廣大香客、游人和信徒開放,公共園林所強調的大眾性與宗教所宣揚的世俗化的觀點一致。民國時期,中央公園(今中山公園)開放后,先農壇、天壇公園、和平公園(太廟)、京兆公園(地壇)等也相繼開放。位于遠郊的如潭柘寺、戒臺寺、紅螺寺、香山八大處一帶的寺廟園林也陸續(xù)開放,如今分布在北京地區(qū)近郊和遠郊的寺廟園林為城市中的人們提供了放松身心、休閑游覽的好去處。
4 結語
從開放的力度來說,目前歷史上的皇家園林已全面開放,以北京舊城區(qū)為例,開放后的園林有效地拓展了舊城區(qū)的公共空間,為人們提供了最便捷的戶外活動領域。賈珺教授在《北京私家園林志》一書對北京私家園林進行深入論述,從有關調查成果中發(fā)現,現存的私家園林仍有絕大部分未被開放,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多樣的園林文化傳播和交流。隨著城市居民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越來越向往與自然的親密接觸和互動,民主進步思想和進步人士的推動使得曾經的歷史私園成為大眾公園,而近代公園的出現在改變北京傳統(tǒng)城市空間結構的同時,更是北京城市生活走向近代化的重要標識之一,推動著北京近現代化的進程。因此,深入探究公共園林發(fā)展的歷史脈絡,繼續(xù)推動園林面向公眾開放,提升對北京私家園林的認識,正確的評價其歷史價值,在保護和修復的過程中加強科學管理并合理使用,將這些私園作為向廣大群眾開放的文化載體,為更多的普通平民提供了廣泛的公共空間和人文關懷,通過深入挖掘潛在的文化價值,對于今天的城市生活有著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在《佛羅倫薩憲章》第二十五條中鼓勵對歷史園林加以科學利用:“應通過各種活動激發(fā)對園林的興趣。這種活動能夠強調歷史園林周邊遺產一部分的真正價值”。由此啟示我們如何有效地借鑒和利用歷史園林,成為人民的園林,為當代人造福。不斷挖掘、以史為鑒是構筑未來的最好方式,從珍貴的歷史遺存、如畫的自然風景和民俗活動中去挖掘和思考,從中提取有助于當下城市發(fā)展過程中的有效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