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鴻
摘要:本文針對技巧啦啦操“金字塔”動作的技術運用進行分析和研究,運用文獻資料、錄像觀察、訪談法、和數理統(tǒng)計等研究方法,對技巧啦啦操金字塔動作的技術運用進行研究總結,將金字塔的動作技術要領加以整理,為運動員學習金字塔提供科學的指導和系統(tǒng)的理論知識,提高金字塔在技巧啦啦操成套中的成功率。
關鍵詞:技巧啦啦操;金字塔;技術運用
一、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金字塔動作的技術運用研究可以從金字塔動作的上下法、成金字塔動作以及金字塔的過渡動作三方面進行研究。其中成上下法與過渡動作的技術運用可以從次數和技術類型兩方面進行研究,成金字塔動作可以從金字塔高度、尖子的空中姿態(tài)、尖子數量與中間人(底座)數量的比例三方面進行研究。
(二)踩上法實際操作起來危險性低、簡單易學、注重尖子與底座的配合,非常適用于二層等需要迅速到位的動作或者初學技巧啦啦操的人群。
(三)跳上法在練習尖子與底座的發(fā)力配合、尖子的核心控制能力及底座的快速反應能力上具有很好的效果,非常適用于有過一段時間訓練經歷的尖子與底座進行練習。
(四)翻上即翻騰上是指尖子在完成難度托舉前或者在上法過程中進行后手翻、后空翻、旋轉、轉體然后再與底座隊員接觸。托上法是指底座隊員降低重心,雙手托住尖子的腳部,由低位向上托舉至肩位或高位。在這個過程中要求尖子控制核心部位,與底座發(fā)力配合默契,可以同跳上、踩上兩種方法相結合,適用于有過一段訓練經歷的運動員。拋上法在所有的上法中算是比較難的一種,這個方法對尖子與底座的協(xié)作能力有較大的要求,而在金字塔中所謂的拋上與正常成套中的拋接動作又不相同,尖子在空中的活動軌跡不是以往的直上直下,而是為了配合金字塔的需求有一定的前后移動,這就要求尖子、中間人及底座都要有非常好的身體素質及較高的技術水平。
(五)跳下是指尖子隊員保持身體直立,從底座身上向下跳落,由底座輔助落地,適用于肩位及以下的高度。而在世界級比賽的金字塔中我們可以看到有一部分隊伍選用跳下時尖子的高度是高于肩位的,這就要求尖子的核心控制力強,底座身體素質好以及尖子與底座的動作技術掌握熟練。
(六)翻下是指尖子在下法過程中進行前手翻、前軟翻、后手翻、旋轉、轉體等然后再與底座隊員或地面接觸。接轎下是所有下法中危險度相對來說較低的一種,由2-3個底座配合完成,在金字塔中屬于出現率較高的一種下法。
以上幾種方法是金字塔過程中經常出現的上下法種類,每種方法所適用的人群也不同,所以無論是教練員還是運動員在練習動作時一定要合理的進行選擇,根據自身的技術掌握情況和自身的身體素質進行選擇,并科學合理的練習。
二、成金字塔動作
(一)成金字塔造型的級別
通過對視頻的觀察可以發(fā)現目前世界水平的金字塔級別主要有以下幾個:兩層兩人半高(單腳托)、三層兩人半高、三層兩人半高(拋上三層)、三層兩人半高(尖子多于中層)、三層兩人半高(拋出轉體上三層或拋出分腿上三層)。
(二)尖子的空中姿態(tài)
金字塔的最后成型是與尖子的空中姿態(tài)密切相關的,而尖子的姿勢也決定這金字塔的難易程度,不同的姿勢也決定著金字塔成型動作的觀賞性。而金字塔中尖子的空中姿態(tài)可以分為單腿、雙腿、坐、懸空;其中單腿動作有吸腿、搬腿、控腿、抱腿;而單腿類動作的方向選擇可分為前、側、后。
雙腿動作與單腳動作出現的頻率最高,說明坐和懸空在難度系數上和團隊配合上要高于雙腿動作與單腳動作,從整體效果上看尖子的空中姿態(tài)對金字塔的整體效果具有很大的影響因素。
(三)過渡動作
1.過渡動作的運用次數
在技巧啦啦操的成套動作中會出現連接托舉與托舉、拋接與拋接的動作,在整個動作過程中尖子雙腳不落地且沒有明顯的停頓,即托舉、拋接動作之間出現一個或者一個以上動作的情況稱之為技巧啦啦操項目中的連接動作及過渡動作。
而在金字塔的整個過程中連接各種上法與成型動作、成型動作與各種下法的動作則是金字塔的過渡動作,在所觀察的視頻中可以發(fā)現在金字塔過程中托舉與托舉之間的連接過渡動作相對較多,最常出現的有交換腿、直體轉體、倒立、交換尖子四種。
2.過渡動作的運用類型
交換腿動作是通過重心的轉換來體現尖子與底座的完美配合,但是對于一般的隊伍來說交換腿動作所存在的難度系數較大,對于金字塔所要求的穩(wěn)定性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在金字塔中交換腿出現的頻率較小,對于能力水平不夠或者求穩(wěn)的隊伍不建議在金字塔中加入交換腿的動作。
三、結論和建議
金字塔動作的上法主要有踩上、跳上、翻上、托上以及拋上;下法主要有跳下、翻下以及接轎下;過渡連接主要有倒立、交換腿、直體轉體以及交換尖子;尖子的空中姿態(tài)主要分雙腿站、單腿站、坐姿及懸空等;金字塔的級別也是固定的。
通過研究我們可以得出金字塔動作中的技術運用數量是幾乎固定不變的,但是在整個研究過程中沒有出現過相同的金字塔,通過對不同上下法、過渡動作、尖子的空中姿態(tài)等的組合創(chuàng)新可以做出各種各樣的金字塔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
參考文獻:
[1]馬鴻韜.啦啦操運動[M].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許琛,韓陽.技巧啦啦操編排要素之研究[J].首都醫(yī)科大學衛(wèi)生管理與教育學院,2011.
[3]趙杰.技巧啦啦操難度動作的基本動作探析[J].南京體育學院,2011,6.
[4]劉巍.淺談啦啦操的金字塔造型[J].劍南文學:經典閱讀,2011(10):318-318.
(作者單位:西安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