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華
如果家長對孩子的朋友圈過分干預,動不動就留言評論甚至大講道理,會讓孩子產(chǎn)生逆反心理,想達到的教育效果便會事與愿違。
女兒上小學四年級后,為了鍛煉她,我便讓她自己坐公交車回家。從學校到公交車站,要走很長一段路。為了女兒安全,并能夠隨時聯(lián)系,我便給她配了部手機。雖然手機是“二手”的,但她一點兒也不嫌棄,第一天就學會了手機的很多功能,還讓我教她申請了微信號,我們還成了“微信好友”。
有了手機方便多了,女兒放學回家前會給我打電話,讓我不再那么擔心她路上的安全問題。但我發(fā)現(xiàn),女兒特別愛發(fā)朋友圈:作文得到老師表揚了,她便配圖發(fā)朋友圈;美術課畫了一只貓,她配圖又發(fā)朋友圈;就連買一個冰淇淋,她也配圖發(fā)朋友圈。我有時會點贊,有時會評論兩句。
有一次,我看到女兒發(fā)了一組照片,說這些都是她的好朋友。當我看到隔壁的小強也在其中時,我不由怒火中燒。因為調(diào)皮淘氣的小強在我們小區(qū)是出了名的,成績又是出奇的差,我好幾次勸女兒要遠離小強,女兒都是嘴上答應,背地里卻依然把小強當成好朋友。
我在此條后面評論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希望你近朱多一些,近墨少一些。女兒很快就刪了這條評論,還特意給我單發(fā)了一個憤怒的表情,并留言:“不要指責我的朋友,他們幫過我,都是我的好朋友?!睕]想到我好意提醒,卻遭到女兒的反駁,心里委屈,便回復道:“我這都是為你好,跟著優(yōu)秀的人交朋友,才會讓你更加優(yōu)秀?!迸畠翰辉僬f話了,我以為她同意了我的觀點。
沒幾日,女兒又在群里發(fā)了小強奔跑的照片,還配了一張圖,文字是:和你的友誼地久天長,你好棒。我又在下面評論:“還‘地久天長呢,你了解什么叫地久天長嗎?”我等待著女兒的回復,結果讓我意想不到的是,她居然把我拉黑了。
一時間,我們娘倆的關系疏遠了,她甚至對我愛搭不理。我求助當心理醫(yī)生的表姐,表姐說:“孩子有自己交朋友的自由,你不要干涉她的朋友圈,更不能隨意評論她的朋友是好是壞,過分干預會讓孩子產(chǎn)生逆反心理。”的確如此,如果我當時看到女兒的朋友圈會心一笑,也許就沒有這些煩心事了。
在表姐的建議下,我決定換種方式。我向女兒保證,無論她在朋友圈發(fā)什么,我都只關注,不評論。女兒這才同意將我重新加為好友,她還是喜歡發(fā)朋友圈,但我只關注,不發(fā)表任何言論。從那以后,我和女兒的關系也逐漸好轉(zhuǎn)。通過她的朋友圈,我也漸漸了解了女兒這個年齡段的所思所想,知道她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教育起來得心應手。
孩子建了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做家長的總是特別想知道孩子都交了什么樣的朋友,做了什么事,有沒有什么不好的苗頭。其實,如果家長對孩子的朋友圈過分干預,動不動就留言評論甚至大講道理,會讓孩子產(chǎn)生逆反心理。家長本想達到的教育效果反而事與愿違。我們需要做的是: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靜靜地關注,切不要用家長的權威去妄加評論和指責。
(責編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