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佳
組成 五倍子30克,茯苓60克。
做法 上藥共研細末為丸或為散。
功效 固澀止精。
主治 遺精。
用法 每日空腹服6克,早晚各1次,溫水送服。
方解 本方中的茯苓不僅有開泄之功,還有入心寧神之效,而五倍子可以固澀止精。另外,服用此藥時應忌辛辣物。
組成 熟地黃25克,山茱萸20克,枸杞子20克,菟絲子15克,淫羊藿15克,金櫻子20克,芡實20克,蓮須20克,龍骨20克,山藥20克,薏苡仁20克,扁豆15克,白術15克,黃柏15克,知母15克,白芍20克,當歸20克,鹿角膠15克,柴胡15克,甘草15克。
功效 滋陰降火,澀精止遺,健脾補腎。
主治 早泄,腎陰虛火旺兼夾脾虛之證。癥見早泄,自汗出、頭汗甚,尿不盡、小便淋漓、尿黃,偶有陽痿,走路失衡,大便稀溏,舌紅有裂紋、苔白,脈沉。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方解 方中熟地黃、山茱萸、枸杞子滋補腎陰;知母、黃柏瀉火;少佐菟絲子、淫羊藿以期陽生陰長,陽中求陰;金櫻子、芡實、蓮須、龍骨收斂澀精止遺;鹿角膠補真陰;山藥、白術、扁豆、薏苡仁健脾止瀉;方中一派滋補之品,為防滋膩阻礙氣機,故加柴胡、白芍疏理氣機。
組成 蓮子12克,芡實12克,生龍骨21克,沙苑蒺藜12克,生牡蠣21克,梔子3克,川黃連3克,五味子6克,生地黃6克,麥冬9克。
功效 平補陰陽,補中兼清。
主治 遺精。癥見頭暈眼花,腰腿酸軟,疲乏無力,舌紅、苔薄白,脈弦細。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方解 路老認為,遺精之生,系君相二火妄動,故以川黃連、生地黃瀉南補北;梔子通瀉三焦之火;生龍骨、生牡蠣鎮(zhèn)心安神止遺;沙苑蒺藜為甘溫之品,最能固精;蓮子甘淡而澀;芡實味澀而固腎,補下元而益腎精。諸藥合用,補腎無燥熱之偏,固精無凝澀之害,清火無苦寒之弊,方似平淡無奇,而確能中病。
組成 熟地黃24克,山藥12克,山茱萸12克,澤瀉10克,茯苓10克,粉丹皮10克,知母10克,黃柏10克,炙甘草8克,砂仁4克。
用法 上10味,以適量水煎藥,湯成去渣取汁,溫服,日2服。
功效 滋陰瀉火,補腎益精。
方解 遺精系腎陰不足、相火內(nèi)擾所致。法當滋陰補腎,兼清相火。
方中熟地、山藥、山茱萸滋陰補腎;黃柏、知母苦寒堅陰而瀉相火;丹皮清瀉肝火;茯苓、澤瀉化氣瀉濁。脾胃為后天之本,精血化生之源,故取甘草、砂仁和中行滯,以資精血之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