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素玉
小時候我家大院子的西南角聳立著一棵參天的大榆樹,春天里榆樹就會在枝頭上吐出小小的榆莢來,色澤淺綠,如小家碧玉一般。每到這個時候我就纏著父親給我打榆錢吃。
在春天里,母親最拿手的是做榆錢窩頭。母親先讓父親從榆樹上打下一些鮮嫩的榆錢,洗凈后再放點(diǎn)鹽,混入玉米面中。兒時每年冬天還沒走,我便盼望春天早點(diǎn)來。春天來了,我又盼望榆樹快快長出榆錢來。榆錢不但可以食用,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能夠安神、健脾、養(yǎng)胃,對神經(jīng)衰弱、失眠、食欲不振有一定的療效。我上初中后脾胃變得越來越差,母親知道我喜歡榆錢的味道,于是在春天里變著花樣為我做榆錢菜,比如榆錢糕、榆錢炒雞蛋、榆錢丸子、榆錢炒肉片等。在榆錢的美味中我慢慢長大,脾胃也變好了。再后來,我到城里去上學(xué)了。我不在母親身邊日子長了,也慢慢忘卻了家鄉(xiāng)榆錢的清香。
一次回家,在返城之前,母親非要把幾個榆錢窩頭放入我的包中,說是帶給她的外孫女吃,母親愛我的孩子,如同愛我一樣。如今的孩子對榆錢窩頭是不屑一顧的,他們錯過了吃窩頭的時代,以至于對窩頭太陌生了。在物資豐富的今天,在這個五光十色的世界里,春日里,孩子們還會如我兒時那般親近自然,對紐扣般大小的榆錢情有獨(dú)鐘嗎?
武漢市青山區(qū)友誼大道建設(shè)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