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福州市的企業(yè)老板陳銘德(化名),在生意場上打拼多年,長期飲酒,平時一有應酬就忙得團團轉。最近,老陳去醫(yī)院體檢,肝功能基本正常,但尿酸偏高.B超檢查肝實質回聲增強,脾稍大。聽說自己可能患上酒精性肝病,可把老陳嚇壞了。
隨著生活節(jié)奏快、工作壓力大、飲食無規(guī)律、應酬多運動少,越來越多人受到肝病的“侵襲”。大家應當知道,肝病多是“熬”出來的,保肝護肝首先應從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做起。
肝病多是“熬”出來的
肝臟是人體內臟中最大的器官,在身體里面起著去氧化、儲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質的合成等作用,肝臟疾病是所有發(fā)生在肝臟的疾病的總稱。病毒性肝炎是導致肝損害最常見和最嚴重的病因,有甲、乙、丙、丁、戊等五種類型,其中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是消化道傳染,因進食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導致病毒進入體內肝細胞里繁殖。這兩類病毒很快會被免疫系統(tǒng)清除。甲肝可以終身免疫而且有疫苗,但是戊型肝炎可以重復發(fā)生。乙肝、丙肝和丁肝主要經血和血液制品、母嬰、破損皮膚和黏膜及性接觸傳播,日常生活接觸不會傳播。
平時經常喜歡來幾杯,有可能患上酒精肝。每個人的酒量不同,患酒精肝的“機會”也不同。每天攝入一定酒精量就可導致酒精肝,酒精攝入量越大,發(fā)生酒精性肝病的危險性越高。除飲酒量外,不同的飲酒方式,如空腹飲酒或將不同種類的酒精飲料混合飲用,可增加酒精性肝病發(fā)生的危險。支持酒精性肝病診斷的依據主要有兩點,一是長期飲酒史;二是沒有乙肝病毒感染但肝實質回聲增強,脾稍大,且沒有其他引起肝損傷的病因存在。
肝臟常被稱為“最大的沉默器官”,往往病人膏肓才發(fā)現“肝”擾。其中,藥物性肝炎也算是“吃”出來的肝病,只是吃的不是美食,而是藥品和保健品。因為任何藥品包括中藥制劑,都對肝臟有毒性作用,亂用或濫用藥物都會造成肝臟的損害;補品中又往往含有激素,對身體造成長久損害。
“最炫富”的可能是脂肪肝。肉食在中國人飲食結構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再加上甜食、飲酒,催出大量“胖子”。而城市白領們又大多是坐在辦公室里進行工作的,缺乏運動,脂肪肝幾乎就是肥胖的衍生物。殊不知,脂肪肝最“要命”的是它并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而是全身炎癥反應的一個重要信號。除了可以引起肝硬化、肝癌和肝功能衰竭等嚴重肝病以外,脂肪肝還和高脂血癥、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緊密相關。
“不當回事”最危險
肝臟是“啞巴器官”,雖是人體最大的消化器官,掌管著人體糖、脂肪等代謝和解毒的重要功能,但無論肝臟累成什么樣,都不會輕易的“呻吟叫苦”。因此被很多患者忽視、輕視,拿病不當病,成為肝病治療的“攔路虎”。
除去遺傳、傳染因素,大多數肝臟疾病都是“熬”出來的。過大的工作量、學習量,常常使人精神疲勞、身體乏頓,再加上長期缺少睡眠,或者睡眠過少,肝臟就慢慢出現病癥。很多肝病病人,在早期甚至二三十年后,都沒有典型或明顯癥狀,發(fā)現時多已是疾病晚期。
需要說明的是,肝病雖不能輕視,但也沒必要談肝色變。不是每種肝病都一定會傳染,非病毒性肝炎就根本不會傳染。比如,自己喝酒喝出的酒精性肝炎。而乙肝和丙肝主要是血液傳播、母嬰傳播和性傳播,共用餐具、握手、擁抱并沒有問題。
平時應當多注意身體的變化,如出現突然消瘦、肝區(qū)疼痛、時常高熱,應及時就醫(yī)。有家族病史的人一定要定期體檢和治療。非肝病患者建議每一兩年做一次肝病體檢,慢性肝病患者每半年就應檢查一次,包括肝臟功能、乙肝系列、丙肝抗體、肝臟的彩超、甲胎蛋白等項目。及時發(fā)現,恰當治療,大多數肝臟疾病都能控制。得了肝病不要隨便自行購藥,一定要先到正規(guī)醫(yī)院,在??漆t(yī)生的指導下用藥比較安全。肝病患者患其他疾病用藥時,一定要告訴醫(yī)生肝臟狀況。
特別強調的是,患者在首次確診肝病時,要多跑幾家正規(guī)醫(yī)院,明確診斷后再治療,這樣就可以少走彎路,少花錢或不花錢??吹礁鞣N肝病廣告中承諾的“無效退款”“無效退藥”時,一定要多個心眼,因為這些多是陷阱。如果廣告中出現權威部門推薦,療效可靠,獲某國際或國內大獎,世界領先,無效免費再治一個療程等的宣傳語,陷阱的可能性更大。
吹響“護肝”的號角
肝病和高血壓、糖尿病一樣,是慢性病,一旦患病,幾乎所有的患者都會與疾病相伴終生。肝臟作為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體內所有的毒素,幾乎都要通過肝臟代謝排出體外。因此,肝病患者的日常飲食,對疾病康復很重要。
我國特有的“酒文化”,還有勸酒的惡習,加上這些年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酒風盛行,使臨床上的酒精性肝病越來越多。事實上,想要擁有健康的肝臟,就需要遠離飲酒。有些人為了“安全喝酒”,到處去找保肝、護肝、養(yǎng)肝的藥,這些都是不靠譜的,最好的預防辦法就是戒酒和少喝酒。
在飲食方面,應遵循易消化、多樣化的飲食原則,不要暴飲暴食,每餐八分飽,不過分油膩,不要總是全素;要做到膳食均衡,全面攝取身體所需的營養(yǎng)素,適當增加魚、大豆、瘦肉等蛋白質和維生素。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類食品,以免刺激機體代謝率,增加肝臟負擔。可多進食新鮮蔬果,補充必要的維生素,飯菜要少放鹽,并避免高糖高脂肪的食物。注意補充水分,讓體內毒素及時排出,減輕對肝臟的危害。
需要提醒的是,如今社會趨于老齡化,老年人病多,吃的藥多,再加上有些人濫服保健品、營養(yǎng)品,引發(fā)的藥物性肝損害越來越多。因此,老年人必須警醒,是藥三分毒,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最好的藥物。
生活中還有一些患者喜歡上網查閱各種飲食資料,這不能吃、那不能吃,過于嚴苛反而會出現營養(yǎng)不均衡,甚至出現營養(yǎng)不良,影響肝臟健康。
要適度運動,以身體舒適、微汗為宜。按時休息,不要熬夜,保持充足睡眠。心情不好,頭一個傷到的就是你的肝臟。“怒則傷肝”,長期的精神壓抑、悲傷或暴怒,都會導致肝臟氣血失調,影響肝臟的疏泄功能。因此,肝病患者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適度有效地舒緩壓力,發(fā)泄情緒,保持樂觀坦蕩的情懷,做到不抑郁,不憤怒。
李東良 主任醫(yī)師
福州總醫(yī)院肝膽內科主任、主任醫(yī)師,感染病專業(yè)博士后,內科學博士。第二軍醫(yī)大學、廈門大學、福建醫(yī)科大學兼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福建省肝病學會及感染病學會常委,福建省感染病學會副主任委員。擅長病毒性肝炎、酒精及藥物性肝病、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遺傳代謝性肝病、妊娠肝病、小兒肝病、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等肝膽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尤其在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療、重型肝炎的救治、不明原因發(fā)熱和不明原因肝功能異常的病因診斷、肝癌的微創(chuàng)治療、器官移植相關肝病及重癥感染性疾病的診治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先后開展了肝衰竭干細胞移植治療、小肝癌射頻治療、肝癌分子靶向治療及晚期肝癌生物免疫治療等新技術。獲得中國博士后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南京軍區(qū)醫(yī)學科技創(chuàng)新基金。主編《肝膽疾病綜合診斷與治療》。
門診時間:周三上午、周五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