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
“您希望您的孩子將來如何呢?”我曾經(jīng)問過很多家長這個問題,大多數(shù)人會希望孩子健康!幸福!快樂!可是真實的現(xiàn)象是太多的家,隨著孩子一點點長大,隨著看到社會上各種激烈的競爭,就在不知不覺中忘記了初心,被裹進了功利的大潮。
前幾天,我的同學跟我聊起他與兒子的對話。當他跟孩子聊起自己兒時的一些趣事兒的時候,孩子跟他說:“爸爸,我真羨慕你,你有童年可以回憶,而我的童年都是補課班。”他的兒子是重點中學的初一學生,一路走來上過很多補習班。
現(xiàn)在的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報了很多的課外班,看似學到了很多知識或技能,但他們卻失去了本該快樂玩耍的童年!
孩子的成長是農(nóng)業(yè),不是工業(yè),更不是化學反應(yīng),家長們不能期望他一蹴而就。
我喜歡觀察樹,在中國的大江南北,各種樹木,它們需要的環(huán)境也各不相同。如果小樹苗在初期就長的筆直,后期就會變得更加挺拔茂盛。而有的樹初期長歪了,后期就需要花很大力氣去改變,如果用力不當還可能將樹木折斷。
養(yǎng)殖樹木,除了要給予陽光、土壤和水之外,還得根據(jù)樹木本身的特質(zhì)去培植。
其實養(yǎng)育孩子也一樣,除了給予孩子良好的影響,更需要家長能夠發(fā)現(xiàn)孩子的特質(zhì)。孩子的成長是有順序的,有規(guī)律的,是需要等待的。那么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需要做些什么呢?不是放任不管,而是了解孩子,給孩子提供適合他成長的環(huán)境。
我曾經(jīng)做知心姐姐的時候,經(jīng)常在全國做一系列知心調(diào)查,在給孩子的問卷里,我們設(shè)計了這樣一道題:如果爸爸媽媽答應(yīng)你一個條件,你最想得到什么?問卷結(jié)果統(tǒng)計出來之后,令人非常震驚,在收回的全國19個省市的問卷中,56.82%的孩子最希望得到的是“爸爸媽媽能夠看到自己的進步,能夠肯定自己”;54.67%的孩子最希望得到的是“爸爸媽媽不要再說別的孩子比自己強”。
但是做父母的往往非常吝惜對孩子的肯定,當孩子考了90分的時候,有些家長會對孩子說同班的某某考了滿分呢!考90分有什么了不起的。當孩子考了全班第一的時候,家長卻叫孩子別翹尾巴。這些隨口而說的話殺傷力是顯而易見的,它嚴重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一個在否定聲中長大的孩子,他怎么會有自信呢?
家長要如何正確的表達對孩子的肯定呢?兩個字的秘訣:“賞識”。
賞識孩子簡單來說就是描述行為+影響+感受。
首先,大家要分辨一下什么是標簽,什么是行為。標簽就是家長常對孩子說的,比如:你真是個“好孩子”,還有經(jīng)常說的“磨磨蹭蹭”“膽兒小”“笨”“糊涂”“懶”等。
現(xiàn)在開始,家長和孩子都需要做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不再貼標簽,而是還原行為。
舉個例子:如果你的孩子過來幫忙洗碗了,你可以這樣說:“寶貝,今天晚上你把碗洗了,媽媽就可以休息一下了,感覺好輕松,謝謝你寶貝。”
對于寫作業(yè)非?!澳ツゲ洳洹钡暮⒆?,這時候你要告訴他:“你寫作業(yè)從六點寫到十點半,媽媽很擔心會影響你的睡眠。”
表揚孩子也不要僅僅停留在“你真棒”,你是個“聰明孩子”。有些家長回到家,不問青紅皂白,沒有前因后果,見孩子就伸大拇指說:“兒子,你真棒!”往往孩子馬上就會反問:“媽,想讓我干嘛?直說吧”。
孩子是很聰明的,所以家長們千萬不要把“你真棒”當做口號喊,而是要告訴他哪里做的棒,為什么夸他棒。要鼓勵和肯定孩子那些經(jīng)過自己努力而改變的因素,孩子才能在父母真心實意地肯定聲中越來越自信,才能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