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珠
我媽媽生了7個孩子,我最小。生完我,媽媽響應政府號召,不在家里吃自飯,她有大專文憑,先當小學老師,后來去出版社當了校對。到我適齡,讓我就近上弄堂口的托兒所。
我們弄堂口的托兒所是民辦的,它對年齡限制不那么嚴格,小孩子兩三歲就能入托,解決了很多婦女的困難。因為不是公辦的,房子就比較湊合,用了新祥里弄堂一整排石庫門房子底樓,在墻上打個洞到了隔壁大德里,占了一排三四間石庫門底樓,那些是各個班級小朋友的教室和吃飯、午睡的地方。門口空曠地就是我們的操場,做體操,玩耍。
我們所長是廣東人,單身住在托兒所樓上,她說一口非常難懂的方言。所長與照顧我們的阿姨老師不同,她與我媽媽一樣有文化,自愛自立自強,她的創(chuàng)業(yè)完全是出于奉獻,為國家分憂解難。因為之前國家鼓勵多生孩子當光榮媽媽,那么多孩子長大了,托兒所幼兒園不夠用。
每天早晨,托兒所喇叭響起歡快的兒歌,媽媽給我穿上粉紅色的反穿罩衫,小辮子扎上,手指甲剪干凈,送我到托兒所門口。我總是開開心心進教室,看見很多鼻涕、眼淚一大把的小朋友覺得很奇怪。坐在有靠背的小板凳上,我們唱歌我們跳舞我們吃餅干。
雖然托兒所阿姨很多都不會講普通話,抓我們有時候像抓小雞,可是我們不在乎,有機會被趕到院子里做游戲,將小板凳排成圓圈圈,我就更高興了。我會抬頭找我們家的窗戶和曬臺,說不定哥哥姐姐會趴在那里看我。
午睡也是在這間教室,老師打開壁櫥把我們的小棉被攤到地上,那時教室一片混亂,小朋友被剝掉外衣,跌跌撞撞大哭小叫,皮大王滿房間亂竄,只有我最乖,安安靜靜躺下了。夏天的時候,我們教室頂上有一只紙糊的寬大扇子,長方形花花綠綠的,下面拖了一根粗繩子,阿姨坐在靠近門口的地方扯這根繩子,一扯就呼呼的一陣風來了,好愜意。阿姨先是瞪大眼睛看哪個小朋友眼睛不閉不乖,吼他的名字,等到全體安靜下來后,她也倦了,半閉著眼睛扯風扇。窗外蟬鳴聲聲,整個世界安詳極了。
我在托兒所學會自己吃飯,自己洗手,自己擦屁股,還學會懂禮貌。午睡起來,老師安排我發(fā)餅干給大家吃,一人兩塊,有時最后多出來一塊,老師就獎勵給我,真開心。
家里曾給我照我在我家日式矮窗前,人踩在沙發(fā)上眺望窗外的照片,嗯,小土娃還是蠻乖的。老師帶領(lǐng)做早操、小朋友學洗手、學吃飯、高高興興吃赤豆棒冰的少年生活都被家里的相機記錄下來。最珍貴的一張是爸爸親自拍的我和媽媽的一張合影。
不知為什么我托兒所畢業(yè)后沒有進到公辦新鄉(xiāng)路幼兒園,也許是那幾年出生率太高致使幼兒園爆滿,我們托兒所又為國家挑擔子,擴張了大班。反正我記得自己一直待在弄堂口的托兒所,直到報名讀小學。大概是命里注定,因為是9月份出生的,我沒有報上公辦小學,居然又進了一個民辦的叫橫浜橋第二的民辦小學。
我童年時與公辦學校無緣,一直為此沮喪、自卑,卻沒有想到半個世紀后,民辦幼兒園、民辦小學成了優(yōu)質(zhì)教育資源,大家搶破頭,簡直就是天翻地覆。
在上海,大餅攤就是早餐攤,不是光賣大餅的。喏,常有師傅就在攤前拉著油條。
食物是讓人愉悅的東西,饞與餓時,光聽菜名就很享受(受罪),所以,有些人在外饕餮歸家,半醉半醒亢奮著,不甘心就此洗洗睡,上朋友圈貼幾張美食圖片,便被半嗔半怨地稱為“放毒”。
人各有偏愛,“中毒”的點不一樣,對有些人來說,大餅油條粢飯糕這些上海早點基本款、大眾版是興奮點,半夜三更老上海人聽到這七個字接頭暗號,立馬饑腸轆轆輾轉(zhuǎn)反側(cè),就像我。
上海早點毛估估也有七八十種吧,大餅油條粢飯糕為何排在第一檔,因為它們用料實足,價格便宜,實為早起填飽肚皮第一選擇,對20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們這群常處于饑餓狀態(tài)的孩子們來說已然美食。
上海的早點攤一般都叫大餅攤,分散在弄堂口,街道轉(zhuǎn)角處,一人攤有之,三五人合作攤更多,有一位負責人天不亮就要到攤頭捅爐子,和面揉面團做準備工作。大餅油條粢飯糕都講究現(xiàn)做、現(xiàn)賣、現(xiàn)吃,于是天蒙蒙亮就有食客排隊等候,是上海街道早晨一景。
圓的是甜大餅,方的是成大餅。師傅們早早準備好大餅生胚。
上海大餅分三種,咸大餅、甜大餅、油酥大餅,分別賣3分4分與5分。很多人喜歡甜大餅夾咸油條,我們家習慣買3分成大餅,使我養(yǎng)成喜歡吃咸大餅的愛好。早晨我常常被家長差使去大餅攤買早點,排在隊伍里慢慢移動腳步。
看老師傅做大餅,揉面,摘面團,按扁,抹油酥,搟餅,撒芝麻,隨后老師傅兩只手沾點水,像練過武功那樣,胳膊伸進火燙的爐膛將餅胚一一貼在壁上,待到爐火將大餅舔到微黃,拿很長的火鉗叉進去鉗出來,手勢熟練動作有節(jié)奏。剛剛做好的成大餅暖烘烘噴噴香,邊緣微焦中心餅肉軟軟的,輕微的堿水味頗為迷人,淡淡的蔥香。大餅油條是天仙配,一副大餅油條是兩只大餅夾一根油條。小孩子胃口小,一只大餅加半根油條,再喝點豆?jié){足夠了。
排隊久了肚子餓,有男人接過大餅油條立即組裝成一副,張開大嘴邊走邊吃,粗暴得很是令人羨慕。
也有人喜歡油餅裹一根油條吃,一口咬下,好幾種味道,這叫一副大餅油條,儂懂伐?
看師傅做油條也很扎勁。油條發(fā)面與大餅不同,要加上油變成油面團。一根胖油條面粉用量很少,手指粗短棍兩根而已。先在桌板上撒很多干面粉,將軟油面拖成長條,用劈墻面似的排刀切條。拎起兩小條略壓扁,中間細筷子一壓,兩頭一捏騰空撈起,甩幾下變長。下油鍋時仍不放手,面條子中間浸入沸油中吱吱作響,仍需胂拉不已,拉到與大鍋差不多齊平,兩頭手指一掐斷開。油條滾入油鍋,從細到粗變胖,白色變金黃。炸油條油溫很重要,師傅總是胸有成竹不緊不慢,眼看面焦黃了,筷頭輕輕一撥翻面,再一會才搛起來去網(wǎng)狀濾油架上擱著。
心急的客人想撈剛炸好的又怕燙,嘴里嘶嘶哈哈手忙腳亂。小朋友也急吼吼便要遭油條師傅長筷子敲手。那時候油金貴,要等油條上幾滴余油滴下來積少成多,這些儂大概不懂。
小時候?qū)W雷鋒,我立即想到去大餅攤幫忙炸油條。本來已經(jīng)看得很熟的步驟,卻不料上手以后還是尷尬地失敗率很高。焦油條不僅得罪了排隊的顧客還給大餅攤添亂,只能鞠躬致謝退出沙場,洗手改回顧客身份。那時還有一種將隔夜油條復炸變成老油條的做法,要加1分錢,賣5分,老油條很脆的口感,夾在火熱的粢飯團里面,加一勺白糖很好吃。
粢飯糕是用米飯做的,為了確認粢飯糕究竟是大米還是糯米做的,十二三歲的我曾經(jīng)在深夜尋訪大餅攤,看一位駝背老師傅做粢飯糕胚子。他燒好大米飯,打松后撒鹽,趁熱倒入扁平長方形木頭盛器中壓緊。我壯膽上前問他,是大米飯還是糯米飯?他頭也不回搶白道:想得出!弄得我莫名其妙不知所措。原來糯米是過年過節(jié)限量供應的,做粢飯糕的米應該是比較差的大米,或者還摻了成本更低的洋秈米。
按如今的養(yǎng)生理念,粢飯糕也是對健康不利的油炸食物,但是當年誰會管這些。那些米飯壓緊冷卻后,第二天用沾了油的刀一塊塊切開,放入沸油中炸到金黃,香味撲鼻?,F(xiàn)在飯店也賣傳統(tǒng)上海點心,精品粢飯糕中有的摻人苔條粉,有放干貝絲的,增鮮提昧變身高級貨。當然個頭不可能如過去手掌大,兩塊麻將牌大小就可以了。
關(guān)于上海早點要說得實在太多,北京著名相聲演員有一個《報菜名》的保留節(jié)目,站臺上使勁運一口氣,上百道菜名從牙縫中飛一般爆出,不帶喘氣,呱啦松脆。菜單太長數(shù)不勝數(shù),讓聽眾一同憋氣到臉紅脖子粗。
上海人最喜歡的著名滑稽演員周柏春、姚慕雙老早也有個節(jié)目叫《報菜名》,內(nèi)容我沒有查到,我想他們即便單報上海早點,素材也夠了。我先提供7個字一串的:大餅油條粢飯糕、酒釀湯團米飯餅、青團羌餅脆麻花、餛飩炒面豆腐漿、拌面湯面油墩子,粢飯鍋貼蔥油餅,年糕糖糕條頭糕,老虎腳爪蟹殼黃,生煎饅頭小籠包……
其中,大餅油條粢飯糕必須得排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