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以亮
詩是什么?希姆博爾斯卡可能會說:我不知道……因為她相信“如今詩人都是懷疑論者,甚至首先是——懷疑他們自己”。至于我,如果要回答,我只能說,詩就是詩——當然,這更像是一句同義反復的廢話。但是它也許最能代表我現在的觀點了。抽象地,或者一般地談論詩歌,已經不是我的興趣所在。對于具體的詩作,我也許會有自己固執(zhí)的判斷,我也樂于做出自己的判斷;但是,對于歷史以及各種媒介上浩如煙海的詩作,我們實在很難做出一個整體而符合實際的概括。詩是自由的。自由當然并不意味著“怎么都行”,但至少意味著無窮的可能性?!霸娋褪窃姟薄业囊馑际?,詩,不適合再給它加上什么修飾語或者限定詞。說“詩就是詩”,首先是為了讓詩回到詩。
時至今日,我還是認為:做人先于做詩人。我這樣說,毫無自我標榜的意思,更不是想做任何意義上的道德說教、將詩歌寫作或批評引向一種泛道德化的傾向。我覺得,認同做人先于做詩人,這其實更是一個屬于“專業(yè)性質”的覺悟。換句話,有什么樣的人,必然有什么樣的詩)在我看來這是毫無疑義的。
所謂“器識為先,文藝其從”——作為詩人,如果不懂這一點,我認為終究會變成一個半吊子,或者,一個境界非常低、非常可憐的人。比如,米沃什就只可能寫出米沃什那樣的詩,布考斯基也只可能寫出布考斯基那樣的詩。他們的人在先,詩在后。米沃什一生都想要做一個“大于詩人的人”,他做到了,所以他的詩,肯定大于一般生命體驗和文化意義上的詩。布考斯基永遠離不開酒和女人,他就只能基于他個人那些生命體驗,寫出那樣一些酒精濃度大和色情意味足的詩。
我們常常面對的一個問題是:“何為好詩?”——我倒認為不如退一步,先不論好壞,先看真?zhèn)?,因為只有面對真詩,才談得上好壞;對于一首偽詩,爭論其好到什么程度、差到什么程度都是無意義的。對于虛假的詩歌,我的反感,首先是一種生理上的反感、拒斥。比如,對于那些讓人覺得既不真也不美的東西,一個正常人不可能那么寫的“感覺”“體驗”“認識”,寫出來不過是對文字的一種褻瀆;聯(lián)想到它們還可能浪費紙張、浪費他人閱讀的時間,怎么可能是一件能夠忍受的事情呢?
同樣,我也一直認為,每個人的氣質是與生俱來的;在寫作中,每個人卻又都在尋找與其氣質相匹配的語言、聲音。優(yōu)秀的詩人一定是那些氣質強烈、鮮明而又獨特的人。他們對于世界和語言的敏感度,一定有著超過一般人的地方。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詩人,這只是一個安慰人、麻醉人的政治正確的廢話,既與事實不符,也無益于詩人的養(yǎng)成。做不做詩人,是一回事;做不做得成詩人,是另外一回事?;煜渲械慕缦蓿o益處。
為了突出自己的氣質,不少人陷人了他們自設的誤區(qū)。我發(fā)現,詩歌圈的一個毒瘤就是:以乖戾為個性,以肉麻為有趣,以膚淺為創(chuàng)新。這一誤區(qū)的本質,借用哲學家雅思貝爾斯的話說,其實是誤解了“個性”與“個人性”,將“個人性”當成“個性”。“個人性”是每個人都自然具有的,而“個性”卻需要價值的灌注、文化的淬煉,某些自以為可以自動獲得的“個性”其實是一個自欺的神話詩人奧登對此一類現象的批評是:“有一類人,他們沉溺于渴望別人只愛他一人,于是不斷以一些令人厭煩的舉動考驗周圍的人;他的言語與行為必須受人贊美,并非因為他的言語與行為本質上值得贊美,而是因為這就是他的言談、他的舉止?!?/p>
突出自己的氣質,這是沒有問題的,問題只在于如何突出。多年的閱讀經驗讓我很早就注意到了一種寫作傾向——一種“斗狠”式的語言方式,一種一味試圖證明詩歌主體是如何“厲害”如何“酷”的寫作習慣。這就涉及此一“風格”究競有效無效、成立不成立的問題?!岸泛荨钡姆绞?,尤其體現在一些年輕詩作者身上。但是,我認為,狠并沒有深度,狠,更多的只不過說明無情而已。溫柔才有深度,有深度的是溫柔。
同時我認為,在風格方面,尖銳的鋒芒與陰毒的刻薄,也不是一回事,顯然沒有人會喜歡后者。其實,“尖銳”可以是痛苦的、悲哀的、悲天憫人的,首先是指向自己的,也就是說,尖銳懂得自嘲、自貶、幽默,但“刻薄”不會,刻薄打不準,而且往往以傷及無辜為樂。所以,我并不一般地反對“酷”“硬漢做派”,我只是關心那個“硬”是否成立,以及成立的條件。這個問題,還可換一個大點的角度來談,就是詩人的“冒犯精神”。任何創(chuàng)造者都是需要一點冒犯精神的,而傳承者(集大成者)則更需要敬畏。二者在氣質上頗為不同,但如果以長遠的眼光來看,我認為它們并無高下。
突出個人的氣質,這肯定是毫無問題的。問題僅在于如何突出它,“方向”要對——是要愛,還是要恨?做一個憎恨派的確比較討厭。我常常想起一個電影導演的話,他說:令我們心旌搖蕩、感動異常的,往往并不是那些殘酷、悲慘、痛苦的東西,而是人性里呈現出的那些美好的東西。
放眼望去,很有一些人,他們似乎想表示,自己怎么寫就怎么有,所以極不講究,忽視詩歌“技”的方面〔拙勝巧,這是沒有疑義的,但這說的是大拙勝小巧。不講究也是可以的,但得先有那個功力,那種點石成金的才能。再比如米沃什,他一個明顯的長處,就是有能力將那些完全非詩的東西轉化成詩。這是經多年磨礪達到的化境。技進乎道,做起來難,沒有說說那么容易。
我欣賞的詩,在真與美之間最好能夠保持一個微妙的平衡,在虛和實之間能夠保持適當的度。寫發(fā)生的事曰史,寫可能的事日詩。由史人詩,需要的是飛起來的想象力。唯史則實,唯詩則虛。治虛病的辦法是落實,治泥實的病卻不是靠虛,而是靠具有想象力的“飛”。
當下詩的問題,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現出兩種不同的癥狀,歸根結底還是太虛和太實兩種病。竊以為,治實癥比治虛癥容易,虛是體格問題、胚子問題,實則更多是技術問題、表層問題。
詩歌的“技藝”問題,其實主要就是一個詩歌語言的問題。
我欣賞的詩歌語言,一定是“適度的陌生化”,太過熟悉、平易,就失去了新奇,不能帶來驚奇和審美的愉悅,甚至會流于陳腐;而太過陌生、生僻、奇險,則有可能人為地制造“隔”“隔膜”,因詞害意,成為不能被人理解的“私語言”(我高度認同維特根斯坦的觀點:私語言是不存在的)。我們通常所說的詩歌語言的敏感性,首先就體現在對這個度的把握上,如何把握好“熟”和“生”的關系,也就是平易與陌生之間的度,往往是需要一個詩人終身警醒的問題。
現代詩的殘酷在于無程式動作,無跡可尋,這讓那些冒充才子、做倚馬可待狀的人,往往在不知不覺之中當眾出丑。
至于現代詩“寫什么”和“怎么寫”的兩分,可能只有理論上的言說意義,對立、分割它們的意圖其實毫無意義,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至于在詩里“說”還是“不說”,也不是絕對的。換句話,是追求雄辯風格,還是放棄雄辯,也永遠不是真的可以擇其一端的。只要“說”不要“不說”,或者反過來,那都是不可能的。差別只在于側重點不同,追求的風格不同而已。
不過,在“寫什么”的問題上,現代主義和古典主義顯然區(qū)別很大,后者懂得排斥和拒絕,而現代主義主張自由。而以自由為名,現代主義有時卻的確走得太遠了。比如,個人化和私人化,二者顯然不同,就如在家里內衣外穿和在公共場合內衣外穿一樣,顯然不是一回事。現代主義有時的確是百無禁忌,結果是有時濫用了自由。
現代主義者提出了一個“純詩”的觀念。純詩的提出,可能是詩歌觀念上的一個形而上學大發(fā)現,也必然只能是在法國這樣文明和文化高度發(fā)展的地方提出來。但是,依循“純詩”的道路一味走下去,詩歌肯定枯竭。水至清則無魚,就是這個道理。米沃什很早就意識到這個問題,當然他自身的經驗也不可能允許他走“純詩”的道路。但是,“純詩”概念的美學影響,不會輕易消失和磨滅,對于米沃什也是一樣?!凹冊姟备拍铙w現的是詩人對詩的恒久價值的重視和追求,而輕視新聞主義的詩歌寫作。說到底,我認為這仍然是一個真與美之間不可能一勞永逸地解決的大問題
而在當下的詩歌寫作中,我感到,有一個作者群頗為廣泛的準自然主義的、新聞主義的傾向。這是一種重視“真的原則”遠勝過了“美的原則”的傾向。這種傾向有現實政治的原因,有詩歌風尚的原因,也有風水輪流轉的原因。其實也不必太過操心,這種癥狀往往不治而愈。
難以治愈的,也許是另外一種更粗鄙化、膚淺化的傾向。它們以快餐化的、小聰明的、小機靈的分行文字吸弓I眼球。放眼望去,這種東西還真是不少。如果你的智力足夠成熟,那些小兒科的機智、三段論式的抖包袱,必然無法滿足你的閱讀期待。如果你的心力成熟到足以洞察世事和人心,那么你就會無法忍受那些線性的敘事、膚淺的抒情、自以為得計的狡黯文字和修辭小游戲。誰都知道,我們已經有過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自然主義、新現實主義,又經過了各種各樣的現代主義,乃至后現代主義,文學上那無數大大小小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是不可能直接無視的,再不濟一個寫作者也會有一兩個參照系。
有人將這種東西的出現,完全歸于網絡的原因,我看也未必準確,我的理由是任何“工具”或工具性的東西,都不必、也不能為人的行為負責。
為了對付這個粗鄙化、膚淺化的傾向,有人提出了“難度寫作”的主張。這當然是必要的。不過我認為,難度首先是一種內在經驗,而不是外在規(guī)范。外觀所見的難度,大多是一種炫耀,對作品而言是附加物;有時,這種附加物競成為作品的全部。這的確是一個誤會。那些習慣于依賴附加難度的人,他們最后往往落人自己的圈套,他們的目標反而降低了。
高爾基說最好的技巧就是無技巧。真正懂得這段話、懂得其中隱秘邏輯的人,才算真正懂得了難度或技巧的意義。必須說,也有一些寫作中人,他們對難度的理解,的確被人造的難度幻覺耽誤得太厲害,簡直都沒法糾正——如果不是被他們強大的誤解系統(tǒng)所“糾正”。他們不是深入淺出,而是企圖“淺人深出”,這怎么可能呢?
一個人是在說話,還是唱歌;是在走路,還是跳舞,這往往不難區(qū)分,但是,為什么到了需要判斷一個人是在寫詩,還是在寫分行的散文,乃至無聊的廢話時,人們就開始“目盲”了呢?由此,我想到了詩歌判斷、詩歌批評的問題。
影響人們做出判斷的東西.首先來自詩歌的外部、我知道有一種“俱樂部式”詩人等級制的存在,它毒化空氣,造成一種特別庸俗的、勢利的行業(yè)風氣,它試圖通過拉幫結派,以世俗中的高低貴賤或利益占有作為詩歌判斷的先決條件。顯然,這種“俱樂部式”詩人等級制的存在,一開始就是對美學的羞辱,它仿佛在告誡我們,世俗的成功學威力無比,它無所不能,而詩歌美學的勝利,不需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只需憑借金錢、權力、地位以及贏者通吃的鐵律,有時甚至降低到只需依靠好脾氣和八面玲瓏的本事。良好的詩歌批評由此長期缺席。
作為一個批評家,他需要高度的判斷力、良好的品味;當然,也需要一定程度的寬容。但是,不客氣地說,在目前,我們很難看到這樣的批評家。品味不要指望,判斷力不要指望,唯一可以指望的,大約是他們的寬容心。但是,寬容到無邊的寬容心,也就成了無效的寬容。其實,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出于面子上的考慮,也就是一些所謂的潛規(guī)則。如果一個人總是在看風向、測人氣、計算交換價值,如何指望他做出像樣的批評?
但是,說到底,詩不欺人。詩是明擺著的。雖然誰都可能被埋沒,卻不大可能被普遍誤解。雖然誰都可能風光一陣子,但稗子永遠是稗子,大路貨永遠是大路貨。
我相信,評判一部作品時,不把審美判斷之外的任何因素置于審美判斷之上,這大概是難的,但是,也絕不是不可能的。想一想,我們面對大自然的作品時,就能輕而易舉地做到,因為我們從不試圖賄賂大自然。
我看重的詩歌批評,首先是一種尊重,其次是一種熱情的參與。如果學者的求真精神是學術的最高道德,那么批評者對于審美品格的追求,就是批評的最高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