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劍
哺乳期婦女服用藥物后,大部分藥物會通過乳汁進入嬰兒體內(nèi),但其中的含量很少超過母親攝入量的1%~2%,故一般不至于給嬰兒帶來危害。然而,仍有部分藥物在乳汁中的排泄量較大,可在乳汁中達到較高濃度,如甲硝唑、異煙肼、紅霉素及磺胺類等藥物,它們在乳汁中的濃度可達到乳母血藥濃度的50%。故哺乳期婦女在使用這些藥物時,應(yīng)考慮其對嬰兒的影響。那么,影響藥物經(jīng)乳汁進入嬰兒體內(nèi)的因素有哪些呢?對于哺乳期婦女,用藥時應(yīng)注意哪些事項呢?
影響藥物經(jīng)乳汁進入嬰兒體內(nèi)的因素
一般來說,分子量小、脂溶性高、蛋白結(jié)合率低的藥物,容易進入乳汁;分子量小于200的藥物、在脂肪與水中都有一定溶解度的藥物較易通過細胞膜。同時,也要考慮藥物的解離度,解離度越低,乳汁中藥物濃度也越低。如弱堿性藥物(如紅霉素),易于在乳汁中排泄;而弱酸性藥物(如青霉素),則較難排泄。哺乳期若用紅霉素,則建議暫停哺乳。
另外,在藥物與母體血漿蛋白結(jié)合能力方面,只有在母體血漿中處于游離狀態(tài)的藥物才能進入乳汁,而與母體血漿蛋白結(jié)合牢固的藥物不易在乳汁中出現(xiàn)。如抗凝血的華法林,與母體血漿蛋白結(jié)合牢固,不會在乳汁中出現(xiàn)。
哺乳期用藥注意事項
1.在選用藥物時,應(yīng)當(dāng)權(quán)衡利弊,慎重選用。由于目前對藥物哺乳期的安全性研究的資料相對較少,所以在選擇藥物時,盡量選用比較成熟的藥物,避免使用新藥。對可用可不用的藥物盡量不用,對于必須用者要謹慎選用,應(yīng)先選擇對母親和嬰兒危害和影響小的藥物。一旦使用藥物,用藥的療程不宜過長、劑量不宜過大,同時在用藥過程中要密切觀察母親和嬰兒有無不良反應(yīng),保證安全哺乳。
2.對較安全的藥物,如果希望盡可能減少嬰兒吸收的藥量,應(yīng)在嬰兒哺乳后用藥,并盡可能推遲下次哺乳時間,一般在前一次服藥4小時后可繼續(xù)下次哺乳。當(dāng)懷疑在乳汁中有某種藥物存在時,可予以檢測,避免濫用。
3.不可濫用中藥。例如炒麥芽、花椒、芒硝等,能使母親退乳,故母親在哺乳期不可輕易服用。
4.不宜服用避孕藥。避孕藥中的睪丸酮、黃體酮等成分進入哺乳期婦女體內(nèi)后,會抑制泌乳素生成,使乳汁分泌量下降。且避孕藥中的有效成分會隨著乳汁進入嬰兒體內(nèi),可能會引起使男嬰乳房變大或女嬰陰道上皮增生的副作用。因此,哺乳婦女不宜采用藥物避孕的方法。
5.對于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母親,在使用降壓藥、利尿劑、胰島素等時不必擔(dān)心,一般對嬰兒是無害的。但為了慎重起見,母親應(yīng)盡量選擇同一類藥物中,乳汁藥物濃度最低的藥物。
6.使用抗腫瘤藥物的哺乳期婦女,建議暫停哺乳。
哺乳期禁用的藥物
哺乳期婦女在使用藥物前,應(yīng)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對于說明書及文獻資料明確要求禁用的藥物,應(yīng)嚴格遵守。
抗感染藥物 鏈霉素、氯霉素、林可霉素、米諾環(huán)素、諾氟沙星、環(huán)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依諾沙星、磺胺甲惡唑、利巴韋林等,哺乳期婦女禁止使用。
心血管疾病用藥 地爾硫 、比索洛爾、氟桂利嗪、阿托伐他丁、洛伐他丁、普伐他丁、非諾貝特、辛伐他丁、阿西莫司、培哚普利、福辛普利、卡維地洛、厄貝沙坦、特拉唑嗪等,哺乳期婦女禁止使用。
消化系統(tǒng)疾病用藥 泮托拉唑、埃索美拉唑、雷貝拉唑鈉、膠體酒石酸泌、米索前列醇、羅沙前列醇、恩前列素、甘珀酸鈉、膜固恩達、生長抑素、匹維溴胺、西沙必利、依托必利、酚酞、硫普羅寧、奧利司他、奧曲肽等,哺乳期婦女禁止使用。
總之,對于哺乳期婦女,確有用藥指征的,應(yīng)選擇療效好、進入乳汁量少、對嬰兒影響小的藥物,在用藥過程中要密切觀察母親和嬰兒有無不良反應(yīng),保證安全哺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