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 梁順斌 劉天忠
摘要 連續(xù)3年在臨澤縣黃斑星天牛危害區(qū)開展樹干注藥防治試驗研究,篩選適合當?shù)氐姆乐畏椒?、防治藥劑、防治時間等。結果表明,5月上旬至6月上旬幼蟲危害期,采用40%氧化樂果、保樹靈、4.5%高效氯氰菊酯、2.8%阿維·高氯進行注藥或樹干插藥劑瓶注藥防治黃斑星天牛幼蟲,用藥量為1.0~1.5 mL/cm胸徑時防治效果均較好,其中,40%氧化樂果和保樹靈的防效明顯高于其他2種藥劑。
關鍵詞 黃斑星天牛;樹干注藥;幼蟲;死亡率;甘肅臨澤
中圖分類號 S763.306.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2-0111-01
黃斑星天牛屬昆蟲綱鞘翅目天???。該蟲害自2003年在臨澤縣發(fā)生以來,疫情點不斷增加,發(fā)生范圍逐漸擴大,危害日趨嚴重,被危害林木逐年增多,嚴重影響了當?shù)亓謽I(yè)的發(fā)展。為了及時控制疫情,減少災害損失,確保林業(yè)生態(tài)安全,近幾年開展了樹干注藥防治黃斑星天牛試驗?,F(xiàn)將試驗結果總結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臨澤縣沙河鎮(zhèn)五三村、板橋鎮(zhèn)土橋村1社、2社,以有產卵刻槽、糞便及木屑排出的平均胸徑為8 cm以上的楊、柳、榆樹作為試驗對象,試驗面積2 hm2[1-3]。
1.2 試驗材料
供試藥劑為保樹靈、40%氧化樂果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2.8%阿維·高氯;供試器具為背負式電動樹干注藥機、電鉆、手工鉆、注藥瓶、量筒等。
1.3 試驗設計
試驗設13個處理,即每種藥劑設3個濃度,分別按0.5、1.0、1.5 mL/cm胸徑用藥量進行注射。每個藥劑濃度為1個處理,以不施藥作為對照(CK)。采用隨機區(qū)組排列,每小區(qū)防治50株樹。
1.4 試驗方法
試驗時間為2015—2017年5月10日、6月10日、7月10日,采用樹干打孔注射或樹干插藥劑瓶注射40%氧化樂果乳油、保樹靈、4.5%高效氯氰菊酯、2.8%阿維·高氯。注射方法:樹干注藥機對準樹干產卵刻槽10 cm以下呈45°斜角打孔,孔深2~10 cm,將藥劑注入后用泥將孔口封死;也可以樹干插藥劑瓶注射[4-5]。
1.5 藥效調查
施藥后第10天進行防效調查。調查每個樣區(qū)的全部株數(shù),檢查幼蟲死亡情況,以每個小區(qū)的防治率為標準,比較各處理區(qū)間的防效差異[6-7]。
2 結果與分析
由表1可知,與CK相比,4種藥劑按照試驗設計用量施藥,對黃斑星天牛幼蟲均有不同程度的防效。其中,以40%氧化樂果和保樹靈1.0~1.5 mL/cm胸徑的防效最明顯,而且樹干注藥防治最佳時間為5月上旬至6月上旬。
3 結論
試驗結果表明,于5月上旬至6月上旬幼蟲危害期,用40%氧化樂果、保樹靈、4.5%高效氯氰菊酯和2.8%阿維·高氯進行注藥或樹干插藥劑瓶注藥防治黃斑星天牛幼蟲,用藥量為1.0~1.5 mL/cm胸徑時防治效果均較好[8-11]。其中,40%氧化樂果和保樹靈的防效明顯優(yōu)于其他2種藥劑。
4 參考文獻
[1] 唐光輝,何軍,馮俊濤,等.樹干注藥對柳樹害蟲的持續(xù)性控制研究[J].西北農業(yè)學報2006,15(5):110-113.
[2] 李興,秦飛,周正標,等.樹干注藥機核心技術的比較研究與6 HZ.D625B型注藥機研制[J].林業(yè)科學,2001,37(1):130-134.
[3] 駱勝杰,袁之軍.樹干注藥法防治紅松球果蠅[J].中國林副特產,2000,8(3):12.
[4] 田鵬鵬,馮超,唐光輝,等.樹干自流式注藥法中影響藥劑吸收因子研究[J].林業(yè)科學,2009,45(6):92-97.
[5] 周立國,金鐵娟,郭曉光.樹干強力注藥防治楊樹蛀干害蟲技術研究[J].林業(yè)實用技術,2010(7):37-38.
[6] 黃漢愛.山丹縣黃斑星天牛疫情發(fā)生現(xiàn)狀及防控措施研探[J].甘肅科技縱橫,2016,45(1):92-94.
[7] 李廣偉.黃斑星天牛的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治技術研究[J].伊犁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2):32-35.
[8] 閆衛(wèi)明,柴洲泮,葛紅霞.黃斑星天牛危險性分析和風險性管理[J].甘肅科技,2005(1):170-171.
[9] 周嘉熹,楊雪彥,邵崇斌.黃斑星天牛綜合防治技術[J].西北林學院學報,1992(3):20-25.
[10] 李新崗,燕新華.黃斑星天牛研究概況[J].陜西林業(yè)科技,1990(3):53-58.
[11] 潘世成.黃斑星天牛防控對策[J].甘肅林業(yè),2014(3):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