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聲祥
翻開《秘密:諾獎得主的布衣與光環(huán)》一書,我們會看到,無論是二戰(zhàn)后,孤身游蕩在意大利街頭,度過了貧窮與陰沉童年的馬里奧卡佩奇,還是在六歲時,便遭遇父親病故母親離家窘迫的哈利馬丁松,都不曾幻想若干年后,他們會站在諾貝爾獎頒獎臺上,接受眾人矚目,世人贊頌。然而,在他們的西裝革履與珍貴獎杯的背后,是童年的衣衫襤褸,是單純的生存欲望,是充斥著每一立方空間的純黑苦難,但這些沒有阻擋他們成功。這是人格的堅韌力量,是靈魂的一次逆襲,是諾獎得主們靈魂的一次升騰與凝結(jié),是那些孤單的掙脫幼小身影里升燃的一星火光。
是的,貧寒與苦難阻擋不了成功。
貧寒是一只虎視眈眈的禿鷲,正在冬天大雪紛紛的破落窗口,隨時等待衣不遮體的人們死亡。在這樣的絕望到陰沉的境況下,沒有書本,沒有桌椅,沒有讀書的理由,一切興致與霎時間涌起的熱情,瞬間被生活交迫的浪頭打得湮滅無蹤,只剩下追逐爭奪富人從車窗扔下的半截面包,只剩下踩死老鼠又舍不得丟掉能量的糾結(jié)。無疑,貧窮可以磨圓,人的好奇心與進步思想,把一個個稚嫩的孩子打擊成一個個精明狡狤的混蛋,把他們?nèi)尤肷鐣讓?,在階級固化的痼疾下永不能翻身。
然而,貧窮是不能阻擋成功的。窮有窮的活法,人窮心不窮,古人這樣說,今人也這樣講。阿爾貝·加繆出生于阿爾及利亞,在他還是個蹣跚學步的孩童時,父親死于馬恩河戰(zhàn)役。雖然家中很窮,但他的童年絢麗多彩。因為他有學校有好伙伴,有他鐘情的足球與廣闊的海灘,還有供他忘情暢泳的港口,他的童年是精神在巖石上鑿的洞穴,溫暖而明朗。在絕境中謀得了快樂與生活的經(jīng)驗,使小加繆逐漸成長,最終成為諾獎得主。貧窮是物質(zhì)上的,如果你有強大的心靈力量防止它蔓延至精神之上,那么它便不可能阻擋成功。
貧窮只能是經(jīng)濟的匱乏,而心理和生理上的苦難更像是一把刀。身體上的殘疾,面容上的毀壞,社會的偏見與攻擊,他人的詆毀,父母親情的缺失……苦難什么都包括,也什么都能摧毀。當今,殘障人士患抑郁癥者難以計數(shù)。LGBT人群受侮辱,對生活絕望,乃至自殺的事情比比皆是,由于父母的缺失封閉自我、孤僻緘言的人不勝枚舉。
毋庸置疑,痛苦能擊垮一個人,擊垮一群人,擊垮一個社會,但痛苦能阻擋一個人向上的步伐嗎?不能!史鐵生這樣說。他雙腿殘疾,依靠輪椅艱難移動,在人群中,他顯得悲涼,但是燃在他心中的不是悲,而是一簇火炬,他總愿用樂觀積極的文字照耀讀者,總愿把大把的精力用于為殘障人士爭取平等,總愿投身于寫作,安靜地做一個與世無爭的人。他戰(zhàn)勝了苦難,強大了心靈。這樣的人數(shù)不勝數(shù):患有亞斯伯格綜合征的坦普爾葛蘭汀成為動物學教授,被《時代周刊》評為百名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人物;7歲時,雙目失明的雷查爾斯用盲文學習樂譜,最終成為美國靈樂之父,被滾石雜志列在100個最偉大藝人之中。你的思想,你的志向,你的感情,你的愛,你的希望永遠不會被苦難阻擋,它只是一支龐大的紙老虎,就算真有奸猾兇惡的猛獸,你也不要怕,要用自己內(nèi)心熾熱的溫度,將其點燃,燒他個魂飛魄散,無影無蹤。
貧寒與苦難不能阻擋你的成功,它們只是時刻提醒著你,讓你在失意時振作,在得意時冷靜,在平靜中澎湃,在喧鬧中自若。沒有誰體會過凌晨4點的寒露和深夜的晚燈,就讓那一抹溫暖的燈染透夢想的天空吧!也許你會成為下一個諾貝爾獎獲得者,當你面對燈光與掌聲,別忘了對自己經(jīng)受的苦痛道聲感謝。
指導老師 虞曾麗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