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淑錦
摘 要:隨著新時代網絡科技的發(fā)展和智能手機的不斷創(chuàng)新,網絡已經成為大學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不僅影響著大學生的生活方式也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觀念。網絡閱讀也隨著網絡的發(fā)展?jié)B透到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中,網絡閱讀的出現和盛行豐富了人們的閱讀方式,但是對大學生確立正確的人生觀也存在著弊端。通過,并提出相應的教育對策。
關鍵詞:網絡閱讀;人生觀;對策
網絡閱讀伴隨著計算機的發(fā)展成為一種流行的新興事物,大學生借助網絡和電子屏幕瀏覽各種信息和電子書刊,享受著網絡閱讀帶給他們的便利性和多元性。當老一輩人還習慣紙質閱讀方式的時候,大學生已經成為網絡閱讀的主力軍。認識把握網絡閱讀的問題,使大學生正確對待網絡閱讀,以確立正確的人生觀。
一、網絡閱讀的內涵和特點
網絡閱讀區(qū)別于傳統閱讀,作為一種全新的閱讀模式,我們需要對此進行更加深入的了解。
(一)基本內涵
閱讀是人們通過媒介接收信息和知識的過程。而網絡閱讀作為網絡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新興產物,其媒介與傳統閱讀方式不同,傳統閱讀是以紙質版書籍為媒介以紙張印刷的方式來實現信息知識的傳遞,對于網絡閱讀,更多的是以數字化文字為媒介通過計算機網絡來傳播。網絡閱讀的研究很多,對其定義也是各不相同,從字面上來看就是通過網絡的媒介來進行的閱讀活動。目前大多數人認同的定義認為網絡閱讀是一種由文本的變化所帶來的新的閱讀方式,專指網絡文化語境中的閱讀活動,即借助計算機、網絡技術來獲取包括文本在內的多媒體合成信息和知識,完成意義建構的一種超文本閱讀行為。[1]
就目前來看,網絡閱讀屬于一種線上的閱讀行為,讀者通過計算機在網絡上隨意搜索和獲取各種資源,隨著網絡閱讀的迅猛發(fā)展,大量的閱讀載體應運而生。讀者通過網絡搜索到的資源可以轉至下載到另一個載體上,大眾常見的就是個人計算機(PC)和手機上,還有一種是近幾年流行起來的手持閱讀器,如當下熱門的kindle電子書閱讀器,這是網絡閱讀為了更加便利人們的閱讀生活和改變人們紙質化閱讀的習慣所做出的改革。
(二)特點
第一,閱讀內容豐富,閱讀環(huán)境開放。
網絡中具有大量的信息和海量的資源,能夠給大學生們提供豐富的資源,但是信息質量良莠不齊,權威性有待考察,大學生們在選擇信息的信息自我篩選的能力若不強會使得在選擇有用并且高質量的信息內容方面存在困難和問題。
第二,具有知識性、互動性和共享性。
伴隨著網絡閱讀的迅猛發(fā)展,各個領域都開始推出了電子期刊和電子圖書,使得大學生們足不出戶就可以直接通過網絡平臺搜索到大量豐富的知識和信息,為大學生提供了大量可供參考的知識素材,同時信息接收者在接收到網上信息和閱讀的內容后可以在網上與其他的信息接收者進行互動和溝通,甚至可以與信息的發(fā)布者進行溝通從而獲得更廣泛的事業(yè)。在網絡閱讀中你既可以成為閱讀內容的接收者,也可以成為信息的發(fā)布者,與大家一起共享資源。
第三,具有便利性和時效性。
網絡的數據檢索速度快,為讀者的查找提供了方便,使讀者能夠很快就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而且網絡閱讀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傳遞信息速度快,對于剛發(fā)生的事件都能立馬在網絡中找到信息內容,具有時效性。
第四,生動直觀卻缺少理性思維。
網絡閱讀內容大多都是圖片、聲音、動畫和文字集一體,使得內容生動直觀,大但多都是走馬觀花式閱讀,缺乏對其深度的思考,出現了閱讀的深度由深至淺的情況,很多內容更加注重娛樂性的效果。
二、 網絡閱讀對大學生人生觀消極影響的表現
網絡閱讀作為當下流行的一種閱讀方式,對于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和行為都有著很大的影響。網絡閱讀給大學生提供了豐富的知識資源方便了生活和學習是大家能直觀感受到的,但是不可否認,網絡閱讀也暴露出很多的問題。
(一)網絡閱讀的廣泛性影響了大學生人生認知
人生認知是指人們對于自己人生目的和人生意義的認識和看法,當代大學生正處于大數據時代,獲得的大多數信息都是通過網絡傳播的。目前網絡的知識信息呈現著爆炸式的增長,但是網絡閱讀資源門檻低,導致閱讀的信息內容良莠不齊,大學生無法正確并且準確的選擇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產生信息選擇的困惑。網絡中的有些閱讀內容包括了個人主義和功利主義,不僅表現在個人思想道德方面的個人主義和主觀主義,而且也表現在政治上的無政府主義,當前大學生正處于人生觀的確定時期,面對不良和垃圾信息,選擇信息能力不強,無法全面客觀地看待問題,容易被大學生吸收和極端化,把生活當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難擴大化,對國家和社會更加不滿,并且極力渲染個人自由主義,這樣不利于大學生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人生觀的確立,更加不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認知。在網絡閱讀內容中也滲透著享樂主義和拜金主義的思想,對大學生養(yǎng)成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傳統美德帶來極其惡劣的影響,使得大學生即便掌握了淵博的知識也會產生極其不好的行為,跟風和攀比等等心理在大學生當中愈發(fā)明顯,這樣的例子最近幾年屢見不鮮,對社會環(huán)境和學校風氣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最后網絡閱讀也充斥著各種色情、暴力和反動的信息,大量不健康的網站應運而生,大學生通過手機和電腦等終端大量獲取此類信息,接受了大量不健康的思想,會抑制身心的健康發(fā)展,甚至會出現心理畸形的現象,大大沖擊了大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念,產生錯誤的人生認知。
(二)網絡閱讀的淺顯化弱化大學生的人生情感體驗
人生情感是人們在學習、工作以及生活實踐中的一種體驗和感受。人生情感分為三個方面,積極向上樂觀型,模棱兩可矛盾型以及悲傷厭世消極性。這三種人生情感體驗會影響人們的意志和行為。當代大學生的網絡閱讀呈現出碎片化和“快餐型消費”式的閱讀傾向,面對大量快速呈現的閱讀信息,大學生往都是快速的切換網頁瀏覽,因此無法在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一直以這樣的閱讀方式,會使得大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開始下降,對真實的情景感知能力衰弱,沒有了自己獨立的思考能力,缺少對問題的深刻探討和深度研究,造成自身的平庸和膚淺。并且如此快速的走馬觀花式閱讀信息,一味的接受網上閱讀的內容,無法對信息內容進行消化和思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大學生的思考方式,依賴于網絡,不愿意深入的思考問題,懶于追問事物的本質,這樣不認真的態(tài)度和認識事物的膚淺看法對大學生人生觀產生極其不好的影響。
相比于傳統閱讀的細細品味,網絡閱讀借助于終端需要在既定的外部環(huán)境下才能實現,數據化文字無法表達出深刻細膩的文字,大大弱化了大學生在閱讀上的情感體驗。并且對于大學生習慣了紙質化的縱向閱讀,網絡閱讀的橫向閱讀給大學生的閱讀體驗也增添了不少麻煩。網絡閱讀的部分內容消極厭世,傳染力極強,會淡漠了大學生的人生情感。
(三)網絡閱讀的開放性消磨了大學生的人生意志
意志是意識的能動作用,是人為了一定的目的,自覺地組織自己的行為,并與克服困難相聯系的心理過程。
[2]也就是說人生意志是與克服困難相關聯的。大學生的人生意志分為積極奮斗型、平和型和消極退縮型。一方面網絡在給大學生提供閱讀便利的同時,跳躍式的網絡閱讀也會激發(fā)大學生懶惰的天性,讓大學生缺乏自主能動性,依賴于網絡閱讀無法進行深入縝密的思考,大量圖片視頻等信息沖擊令大學生在思想方面產生惰性,不愿意對文本進行深入的研究和邏輯思考。另一方面網絡閱讀是借助于計算機網絡在終端上實現的,并且網絡上內容繁雜,對于這樣的閱讀方式和閱讀環(huán)境,會讓大學生產生一種內心浮躁的心理現象,無法沉淀自己去取得更大的進步。
長期的依賴紙片化閱讀,習慣于從網絡讀取知識而不進行思考,大學生會對現實生活學習產生消極退避的態(tài)度,當生活或者工作學習中遇到了一點困難就會依賴于網絡上的知識信息,不會主動進行自我思考,用消極悲觀的態(tài)度來迎接人生的各種挑戰(zhàn),用借助他人和第三方來解決問題,會慢慢消磨大學生積極奮斗的意志。網絡閱讀監(jiān)管不力和約束寬松,會讓大學生自由瀏覽各式各樣的信息,其中會接收到很多不正確、不健康、不文明的信息,如果長期過度偏愛網絡閱讀,甚至是沉溺其中獲得滿足感,就會導致注意力下降、要求變低、達到自己的人生目的的生活方式傾向變低,無法保持蓬勃朝氣和提升自身價值的決心。
三、網絡閱讀對大學生人生觀消極影響的教育對策
要想解決網絡閱讀的弊端,加強大學生人生觀教育,不同的相關機構應該要根據大學生人生觀形成的特點,完善自身的體系和建設,消除網絡閱讀與大學生人生觀的消極影響。
(一)大學生加強自主能動性,發(fā)揮自我教育功能
大學生能夠比較客觀正確的評價自身和他人,在實踐中不斷形成自己的看法,并且開始獨立思考,不再是全部接受外在的灌輸教育,所以,他們更加愿意選擇自己喜歡且符合自身特點的信息內容。但是在網絡閱讀當中要有辯證的思維,要有意識地辨別出不正確的信息,自覺屏蔽不健康的信息,加強自身的紀律性,不隨波逐流不輕信謠言,進行健康有效的網絡閱讀。大學生要正確認識自我教育的重要性,本著對自己負責,嚴格要求自己的態(tài)度,提高自身的信息篩選能力和綜合素質。所以大學生要加強自身主體性建設,加強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充分發(fā)揮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能動性和自律性,使得自己能夠提高有效找尋和獲取信息的能力。
網絡閱讀作為閱讀的新形式,雖然帶來了便利,但是大學生要正確看待網絡閱讀,不能一味地沉溺在其中,也不能依賴于網絡閱讀獲得全部的知識信息,要有一個合理科學的閱讀態(tài)度。大學生們還要正確認識,作為兩種不同的閱讀方式,網絡閱讀無法取代傳統閱讀,更不能拋棄傳統閱讀,在網絡閱讀的同時也不要忘記對實際書本的閱讀。大學生在進行網絡閱讀時要多加思考,汲取精華部分,提高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大學生在網絡閱讀過程中要掌握一些閱讀技巧,幫助自己更加高效的篩選瀏覽信息,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二)學校加強引導教育
這不僅需要大學生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周邊環(huán)境比如學校、家庭等對大學生的教育,學校開展一些讀書活動和網上意識教育講座,使大學生們認識到網絡有利有弊,過度的使用和不合理的利用會傷害到自己的身心發(fā)展,并且教育大學生們提高網絡信息的觀察力和鑒別力,消化吸收再利用,為大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網絡閱讀環(huán)境,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網絡使用習慣。[3]學校要提高大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多開展一些豐富的校園文化和益智類主題活動,有利于大學生將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放在現實實踐生活中,減少對網絡的依賴;為了加強大學生信息篩選能力,學??梢远ㄆ谕扑]一些大學生閱讀的好書籍和電子刊物。
大學的圖書館,是大學生獲得知識資源的重要來源地。圖書館在給大學生提供大量學習資源和信息的同時,也要加強和優(yōu)化自己的管理。在書籍館藏上,要不斷充實和豐富館藏資源、提高圖書購買能力,讓學生在圖書館自主學習過程中自由獲取需要的學習資源,不斷地自我提高和完善;在學習環(huán)境上,合理布局各項設施設備,加強休息區(qū)、學習角、學習區(qū)、電子報刊區(qū)等建設,優(yōu)化圖書館環(huán)境,吸引學生前往圖書館進行自主學習,減少網上碎片化閱讀的時間;在網絡數字資源上,也要提高網站建設和擴大數字化共享平臺,加大對數字資源的投入。建立全面系統的網絡閱讀信息資源庫,讓學生多形式多方面的獲取知識信息,為大學生提供便利,激發(fā)大學生的閱讀興趣,樹立正確的網絡閱讀觀念。
(三)優(yōu)化網絡閱讀內容,建構優(yōu)質網絡閱讀環(huán)境
網絡環(huán)境復雜,要想應對網絡閱讀對大學生人生觀的消極影響,需要多方協調共同完成,網絡監(jiān)管部門和數據庫、信息運營部門需通力合作。運營商要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加強對信息正確性的驗證,對信息合理的采集和加工,使大學生能獲得正確且有價值的信息;網絡監(jiān)管部門應該要完善網絡的監(jiān)督管理機制,對于存在不良信息和不健康信息的網站要依法取締并采取相應的懲罰措施,保證網絡平臺健康平穩(wěn)運行。對于網絡上的各種數據庫,豐富多樣的檢索方式,讓大學生快速的找到文獻和學習資源。專業(yè)數據庫的文獻信息在具有權威專業(yè)性,但由于受編輯出版的限制,很多不錯的文獻信息沒有機會被專業(yè)數據庫收集,可通過相應的搜索引擎搜索到。[4]
[參考文獻]
[1]王素芳.網絡閱讀的發(fā)展現狀和前景探析[J].圖書與情報,2004(3):91-93
[2]黃希庭.心理學導論[M].人民出版社,2001:549
[3]董繪麗.網絡閱讀對大學生的影響及其對策[G].圖書館學刊,2010,(11):74
[4]劉瀾,網絡閱讀的現狀與發(fā)展探析[A].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09(2):12
(作者單位:中國海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山東 青島 26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