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師工會
八師一二一團醫(yī)院竇海燕同志有一個崇尚文明,相敬相愛的家庭,夫妻敬業(yè)愛崗,事業(yè)有成。兒子熱情禮貌、健康上進,女兒天真活潑、聰明伶俐,老人安享幸福晚年生活,贏得了周圍人的贊美,她們夫妻以德治家,成為創(chuàng)建和諧家庭的先進典型。
竇海燕1993年畢業(yè)之后,走進了“白衣天使”這個行列之中,1996年與王新華喜結連理,攜手前行。1997年、2006年兒子、女兒的相繼出生給她的家庭帶來了更多的忙碌,公公婆婆毫不猶豫,擔起了照顧孩子的任務,讓她有了更多的時間投入工作之中。多年來她工作積極熱情,先后被評為“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丈夫王新華也因為工作出色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優(yōu)秀共產黨員”。他們的家庭評為“和諧小康之家”。
爸爸、媽媽,公公、婆婆都是團場的退休工人,寬容謙讓的性格在街坊鄰里間人人喜歡,在家是受尊敬的老人。婆婆性格直爽而又和藹可親,一家人說話總是和顏悅色而又直言不諱。她知道,讓老人開心、幸福的最好辦法就是“父母教,須敬聽”。生活中她學會換位思考,閑暇時給婆婆剪指甲、按摩腳,拉拉家常;定時進行體檢;家庭成員之間互相體諒,相互支持,從而形成了寬容理解、平等尊重、團結關愛的和諧家風。
2000年,一場車禍婆婆受了重傷,她衣不解帶整日守在婆婆的床前,端屎端尿,喂水喂飯,直到婆婆脫離了生命危險,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她們是母女。半年后婆婆恢復了健康,逢人就說我家娶了個好媳婦。這些年來,竇海燕努力做一個“好女兒、好妻子、好母親”,協調好家庭事務,使整個家庭和諧融洽,和睦相處。
在她身上充分體現出了中國婦女的傳統美德。作為媳婦,她克盡孝道,對老人噓寒問暖,還經常陪伴老人談心,做他們精神上的支柱;作為女兒,她尊敬老人,關心老人,孝順老人;作為母親,她以身作則,慈愛但不溺愛,教育他們獨立自主,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作為妻子,她是“賢內助”的最佳代言人。她愛護丈夫,與丈夫互相關心、互相扶持,夫妻感情融洽,從不為小事爭吵;為了減輕丈夫的工作壓力,她一力承擔起家庭的所有事務,把家中的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條,從不讓丈夫因家事而分心影響工作。
王新華在家中是個孝子孝婿,在工作中也是個忠于職守、愛崗敬業(yè)的好干部,他工作中認真細致負責、一絲不茍、待人熱情、平易近人,對待職工群眾也能做到有問必答。2013年因為繁重的工作王新華患上了嚴重的胃病。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雖然不舍丈夫如此辛勞,但她明白丈夫是離不開工作崗位的,自己能夠做的就是更用心照顧他的身體,好讓他早日康復。于是她仔細的打點丈夫的飲食,提醒他準時吃藥,陪伴他到醫(yī)院復診……在妻子的細心照顧下,王新華很快康復并回到工作崗位。
為了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家庭教育方法保持一致,不溺愛,也不偏袒、放任,關注孩子的興趣培養(yǎng)。兒子自幼喜歡閱讀、唱歌,常常在閑暇時候搞“創(chuàng)作”;女兒喜歡畫畫、跳舞,他們想盡辦法全力支持。家庭寬松和諧的氛圍養(yǎng)成了孩子寬容、大度、善良的性格。
成長是船,和諧是帆,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和家庭氛圍促進了孩子的成長,高雅的情趣提高了家庭成員做人的品味,他們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一點一滴的努力中不斷實踐自己的人生價值,也在建設著溫馨的和諧幸福之家。“家和萬事興”,一個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他們總結出一條經驗就是“真誠待人,和睦相處,互敬互愛”。我們相信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他們一家一定會過得更加幸福、更加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