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蓮 楊慶玲
[摘要] 目的 探討和分析在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中心理行為干預對依從性產(chǎn)生的影響。方法 該次抽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該院醫(yī)治的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130例)當分析的對象,以入院順序分乙組、甲組,每組65例。該次研究患者均傳統(tǒng)護理,研究甲組加心理行為干預,總結患者的血糖情況、依從性、滿意度。結果 甲組患者的餐后2 h血糖(8.12±2.05)mmol/L小于乙組患者(10.47±2.38)mmol/L,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6.032,P=0.000)。甲組患者的空腹血糖(6.33±2.12)mmol/L小于乙組患者(7.94±2.23)mmol/L,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219,P=0.000)。甲組患者的總依從性(98.46%)大于乙組患者(87.6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849,P=0.016)。甲組患者對護理的總滿意度(96.92%)大于乙組患者(84.6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876,P=0.015)。結論 在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中,心理行為干預可顯著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標,并提高患者的滿意度以及依從性。
[關鍵詞] 2型糖尿??;初診;心理行為干預;治療依從性;影響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04(b)-0138-02
臨床中,糖尿病是終身性、慢性的一種疾病,現(xiàn)如今我國的糖尿病患者例數(shù)每年增長500~600萬[1]。有許多研究均認為糖尿病發(fā)生、發(fā)展以及預后同心理行為等因素密切相關,而在日常生活中,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積極主動接受治療的概率很低[2]。為了探討和分析在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中心理行為干預對依從性產(chǎn)生的影響,該次抽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該院醫(yī)治的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130例)當分析的對象,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次抽取在該院醫(yī)治的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130例)當分析的對象,以入院順序分乙組、甲組,每組65例。其中每組男性37例,女性28例;患者年齡在36~64歲之間,平均為(49.12±3.52)歲;患者體重在59.18~78.52 kg之間,平均為(69.20±2.62)kg;10例患者是初中及以下學歷、12例患者是高中學歷、30例患者是大專學歷、13例患者是本科及以上學歷。乙組男性36例,女性29例;患者年齡在35~65歲之間,平均為(49.19±3.58)歲;患者體重在59.24~78.73 kg之間,平均為(69.12±2.58)kg;9例患者是初中及以下學歷、13例患者是高中學歷、31例患者是大專學歷、12例患者是本科及以上學歷。比較兩組基礎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研究對比。
1.2 方法
該次研究患者均實施胰島素治療,傳統(tǒng)護理,研究甲組加心理行為干預:認知干預,在患者入院時詳細講解糖尿病知識,確?;颊哒_認識疾病,了解相關并發(fā)癥。糾正錯誤觀念,緩解負性情緒,傾聽患者訴說,給予其安慰、鼓勵。支持療法,當患者的客觀支持分分數(shù)低時,給予其社會支持和家庭支持。告知家屬家庭支持對患者的糖代謝控制是很重要的,囑家屬參與到健康教育中,介紹疾病基礎知識。要求家屬給予患者關心、關懷和照顧,提供情感、心理等支持,使患者情緒穩(wěn)定。當患者的主觀支持分較低時,要根據(jù)情緒進行處理,給予自卑患者心理安慰,打消自卑情緒,確保心理狀態(tài)良好。給予悲觀失望患者鼓勵,講述糖尿病經(jīng)治療時可以控制病情的。行為干預,在運動鍛煉以及飲食控制基礎上,實施行為療法。講解飲食干預是治療重要措施,應長期堅持。根據(jù)實際情況計算出患者日需總熱量,制定飲食計劃,并設計個性化的運動形式,選擇合適項目,而且運動量和運動時間適宜。
1.3 觀察指標
該次研究記錄患者的血糖指標(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
1.4 評價標準
該次研究使用自行設計的調(diào)查表評估依從性,內(nèi)容包括飲食控制、運動療法、藥物療法以及自我監(jiān)測等,每項均為10分,不依從:少于16分;部分依從:17~32分;完全依從:超過32分[3]。該次研究使用自行設計的調(diào)查表評估滿意度,分不滿意、一般滿意與滿意。
1.5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x±s)表示血糖指標,實施t檢驗,(%)表示滿意度、依從性,實施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總結血糖指標
甲組患者的餐后2 h血糖小于乙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6.032,P=0.000)。甲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小于乙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219,P=0.000)。見表1。
3 討論
臨床中,遵醫(yī)行為是指患者按醫(yī)生指示和處方進行治療的一種行為,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其治療依從性就是患者的生活方式改變、服藥、胰島素使用、運動鍛煉等行為同醫(yī)囑符合程度[4]。在認知療法中,認為個體對自身、他人以及事物的觀念和看法對行為、情緒存在著間接影響或者直接影響。部分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對自身疾病不能正確認識,而出現(xiàn)程度不同的情緒低落、沒有信心、不安,一些患者對于治療的期望值過高,當治療未達到所期望的程度是就會失落、抑郁[5]。所以,在醫(yī)護人員同患者建立有效護患關系之上,應給予患者和家屬認知行為干預,使他們充分了解糖尿病基礎知識,并樹立患者對治療的信心,確保充分落實治療方案[6]。護理人員在給予患者心理行為干預中,要持續(xù)不斷給予其心理疏導和心理支持,增加患者對于治療的依從性[7]。為了探討和分析在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中心理行為干預對依從性產(chǎn)生的影響,此次抽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該院醫(yī)治的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130例)當分析的對象,該研究的結果:甲組患者的餐后兩小時血糖小于乙組患者。甲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小于乙組患者。甲組患者的總依從性大于乙組患者(87.69%)。甲組患者對護理的總滿意度大于乙組患者。對該次研究結果進行分析,顯示:在給予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行為干預后,甲組的治療依從性、護理滿意度和血糖指標均優(yōu)于乙組,充分體現(xiàn)出在糖尿病患者治療中心理行為干預的重要性,改善患者應對方式,利于患者選擇健康行為方式,避免糖尿病并發(fā)癥發(fā)生以及發(fā)展,使患者生存質(zhì)量得到提高。
綜上所述,在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中,心理行為干預可顯著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標,并提高患者的滿意度以及依從性。
[參考文獻]
[1] 張學艷,李輝,姜鐵君,等.心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伴抑郁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療效分析[J].武警后勤學院學報:醫(yī)學版,2013,22(3):230-231.
[2] 陳陽.健康教育對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心理醫(yī)生,2015,15(1):101-103.
[3] 楊金婷.綜合性護理對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糖代謝指標的影響[J].心理醫(yī)生,2015,30(15):191-192.
[4] 王陽萍.心理護理對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6,26(33):196.
[5] 王文萍.綜合性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6,29(6):126-128.
[6] 王晶霞,李相軍,李春燕.心理護理對首診于眼科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當代醫(yī)學,2016,31(34):144-145.
[7] 于順梅,鞠慧勇.綜合性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3,18(14):115-116,119.
(收稿日期:2018-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