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軍輝 勾阿瑩
教材簡析:
課文選自統(tǒng)編教材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肚锾斓膽涯睢肥且黄獞涯钅赣H的文章,作者通過回憶的方式將零零碎碎的細節(jié)串聯起來,寫出了在自己癱瘓時,懷著博大無私之愛的母親是怎樣細心、耐心、小心地照顧自己的,以此來表達對母親深深的懷念之情。文章的語言樸素、真切,卻又意味深遠,寄悲觀于從容,蓄智慧于對人生的思考之中。
文章中我的暴怒、對生活的無望和母親的寬容、堅強形成了強烈對比。悲劇色彩中摻雜著偉大的母愛。文章最使我感動的是最后一部分,母親坐上了三輪車,去了醫(yī)院,這一去竟是母子倆永遠的訣別。母親臨死前不是害怕死去,而是始終惦記著自己的孩子,希望他們好好地活著。
教學目標:
對于七年級的學生來說,理解文章的主題并不難,但如何使學生的內心真正受到震撼,從而感恩母親,熱愛生活呢?我把教學目標定為:
在“秋天的故事”中,理解“母愛”的內涵;在“秋天的懷念”中,獲得生命的思考;體會作者對母親深深的愧疚與懷念之情;要懂得熱愛生活。
教學重點:
1.體會散文傳達情感的方式。抓住文中母親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片段描寫來體悟母愛。
2.通過品悟題目和北海的菊花,深刻理解母親“好好兒活”的含義。
教學難點:
抓細節(jié)之美,品言語之情,悟人生之道。
教法學法:
圍繞本課的教學目標,緊扣新課標的閱讀訓練重點,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用“以寫作促讀”來進行教學。通過“抓細節(jié)之美,品言語之情,悟人生之道”的方法,引導學生在“讀中品、寫中品”,從而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運用剖析重點詞句的方法,理解文章內容,在閱讀與寫作實踐中逐步掌握閱讀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激發(fā)情趣
師:上課前,請同學們背誦《觀滄?!放c《天凈沙·秋思》這兩篇詩文。(學生背誦。)背過了課內寫秋的詩,再積累幾句寫秋的詩句: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杜 甫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李 白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李商隱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宴 殊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總能觸動人的心靈,著名作家史鐵生就在秋天里寫下了《秋天的懷念》一文,今天我就來看看《秋天的懷念》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二、了解作者,醞釀情感
師:孟子曾說過,頌其詩,讀其文,不可不知其人。我們首先走近作家史鐵生。史鐵生(1951年—2010年),中國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附屬中學,1969年去延安一帶插隊。因雙腿癱瘓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來又患腎病并發(fā)展到尿毒癥,靠每周3次透析維持生命。后歷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自稱職業(yè)是生病,業(yè)余在寫作。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時46分因突發(fā)腦溢血逝世,享年59歲。
史鐵生是一個生命的奇跡,在漫長的輪椅生涯里至強至尊,寫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作品。多次獲得國內外文學獎項。其作品被譯成英、法、日、德多種文字在海外發(fā)表。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說集《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命若琴弦》等;長篇小說《務虛筆記》;散文、隨筆集《我與地壇》《病隙碎筆》。
三、整體感知,圈點勾畫
師:從史鐵生的不幸經歷中,我們觸到了他跳動的生命。帶著這種感觸,請打開書,默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1.文章通過哪些細節(jié)回憶母親對我的愛?
2.你如何理解“秋天的懷念”和“北海的菊花”的內涵?
教師提示:讀書要做到三到(眼心手),指導學生學會圈、點、勾、畫。
四、抓住情感,分析人物
師:課文中有兩個主要人物,分別是誰?
生:母親和“我”。
師:對了,就是文中的母親和“我”。不動筆墨不讀書是非常好的學習習慣,有些同學在課文中留下了自己思考的記號。說一說,你從哪些細節(jié)讀出了母愛?
生:“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我從這里體會到,兒子活,母親也活,兒子不活,母親也不想活了,說明母親很愛自己的兒子。
師:母親和兒子永遠在一起,母親希望都好好活兒。母親一“撲”,一“抓”的動作,你們從中體會到了什么呢?
生:母親心疼兒子,他說了“我可活什么勁兒”,作為母親,她害怕兒子自暴自棄!
師:“好好兒活”是母親對兒子最大的愿望。文章當中沒有一處直接寫出“母愛”兩個字,但是卻讓我們感受到母愛無處不在。
生:“母親喜歡花,可自從我的腿癱瘓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睆倪@里可以看出母親為了照顧我,連自己最愛的花都沒時間照顧了。
師:母親的全部心思都用在了照顧兒子身上,不要說花,即使是自己都沒放在心上。
生:“可我卻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經到了那步田地。后來妹妹告訴我,她常常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睡不了覺?!睆倪@里我看出母親也重病在身,但她卻不告訴兒子,不讓兒子傷心。
師:他讀這段話的時候很動情,他讀懂了母親。“整宿整宿”是從時間上說,“翻來覆去”是從程度上說。重病纏身卻要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這樣的母親注定是苦的。
生:“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兒紅紅的,看著我?!睆哪赣H悄悄地進來又出去,我看出了母親對兒子的關心。
師:誰能幫他補充補充。
生:母親是理解兒子的,她給兒子發(fā)泄的空間,就悄悄躲出去,但并未走遠,而是偷偷地聽,等一切都平靜了再回來,慢慢跟兒子說。
師:掌聲送給這位同學。他從一個“躲”字讀出了母親對兒子的理解。母愛就是這些看似平常的點點滴滴,作者就是抓住了這些細節(jié),寫得多細膩傳神??!
師:課文中第4段還寫到母親出去了,對比一下,這一次與以前有什么不同?
生:前面寫母親出去了,還回來,但最后一次她出去了,就再也沒回來。
生:出去之后,母親就因病去世了,再也沒回來。
師:他多么希望母親還像以前一樣,出去,回來,出去,再回來??墒?,“她出去了,就再也沒有回來”。他用了“沒想到、絕沒想到、竟”這樣的詞。同學們,你們想一想,史鐵生當時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啊?
生:他一定很悲傷。
師:把你體會到的悲傷讀出來。(生讀。)還有嗎?
生:他也很自責和慚愧。
師:你讀懂了史鐵生的心,請把這份自責和慚愧讀出來。(生讀。) 母愛是真切的,史鐵生對母愛的理解卻是遲鈍的,正如《我與地壇》中所說:“那時的我,作為她的兒子,還太年輕,還來不及為母親著想,我被命運擊昏了頭,一心以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個,不知道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
生:我從這里讀出了母愛?!皩τ凇芎汀纫活惖淖盅蹆?,她比我還敏感”。
師:“跑”和“踩”這兩個字為什么她比我還敏感?
生:兒子癱瘓,兩個字都是動詞,這些動作兒子都不能做了,所以,這些字眼兒也成了母親最忌諱的詞。
師:她不想觸動兒子,母親愛得多么小心與謹慎!還從哪兒體會出了母愛?
生:“別人告訴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話是:‘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未成年的女兒……”從這句話我能看出,母親已經到了彌留之際,卻放心不下自己的兒女。(生聲音哽咽。)
師:這位同學被母愛打動了。大家看這句話后面是省略號,母親沒有說完的話是什么呀?
生:“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未成年的女兒,你倆在一塊兒要好好活”。
師:這是母親最大的愿望??!為了實現這個愿望,母親用盡力氣一直努力著。課文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情節(jié)——看花,你們注意到了嗎?課文中幾次提到了看花?
生:三次。
師:母親提了幾次?看成沒有?
生:母親提了兩次,都沒看成。最后一次是妹妹推著哥哥到北海看菊花。
師:此時此刻,你是否理解了母親的良苦用心呢?他為什么要帶兒子去看菊花呀?
生:因為母親想讓兒子去看了菊花之后能變得陽光自信,不再那么自暴自棄。
師:為什么看菊花就會這樣?
生:因為文中寫菊花黃色的淡雅,淡雅就表示著平平淡淡的生活才是真;白色的高潔,高潔就預示著作者要拋棄他原來的自暴自棄,要重新開始快樂的生活……
師:“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他從菊花中讀出了生活。不同的花開出自己不同的色彩,不同的人也應活出不同的靚麗。
師:這個秋天里,母親已經不在了。看著這爛漫的菊花,史鐵生怎能不懷念自己的母親?誰帶上這份懷念之情,來讀讀這段話?(生讀。)你把史鐵生內心深處的懷念都讀了出來。同學們,秋天又來了,在史鐵生的眼中,這又是怎樣的一個秋天?
生:這是一個色彩絢爛的秋天,成熟的秋天。也是史鐵生走向成熟、獲得新生的那個秋天。
師:讓我們帶上對生活的理解,帶著一份祝福,再讀這一段。(學生齊讀最后一段。)
五、以寫促讀,深入理解
師:母親生前,愛是單向的傳達;母親死后,兒子是獨自地懺悔。如果有機會,他們一定有許多沒有完成的心愿,有許多要說的話。請你從“母親”或“史鐵生”的角度給對方寫幾句話。(5分鐘課堂練筆,生寫作,師巡視。)
溫馨提示:
1.結合原文的一個細節(jié),抓住描寫人物的詞語,揣摩人物情感。
2.合理聯想,再現情境。
3.大約150字。
生:又是一個秋天,北海的菊花秋風中正開得爛漫。黃色的淡雅,白色的高潔,紫紅色的熱烈而深沉,秋風無情,菊花卻依舊美麗。母親,我懷念您!我懂了您說的那句,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師:抓住了菊花的特點,寫出了母子的愿望。既然寫到了菊花,把菊花的象征意義加進去,效果會更好,改一改。有從母親角度寫的嗎?
生:鐵生,見字如面。當你收到信時,也許我正在北海的某一個角落看著你。此時南飛的雁陣已悄然離去了吧,北海的菊花也開了吧。說帶你去看菊花,是母親沒做到。我忘不了,你小時候我?guī)闳ケ焙?椿?,去仿膳吃豌豆黃的情景……那是我心中永遠的記憶!我希望你能早日走出陰霾,和妹妹一起好好兒活……
師:細節(jié)抓得很準,運用聯想推斷母親心理,合情合理。想一想,能不能把“跑、踩”等詞語加進去,母親的形象就更鮮活了。大家以前后桌為小組,進行交流,想一想同學們的文章抓住了幾處細節(jié),揣摩出了什么情感?還能不能加點什么?交流后小組選出一位來讀,選一名成員評價。
生:又是一個秋天,北海的菊花依舊開得那么美麗,妹妹推著我來看菊花了。黃色的淡雅,白色的高潔,紫紅色的熱烈而深沉,像母親的眼睛注視我。母親,我懷念您!我忘不了和您看菊花的約定。我靜靜地望著那盛開的菊花,就像您在身邊。我記住了您的話,相信妹妹也懂。
生:她抓住了菊花的特點,又賦予菊花以生命,菊花像母親,又像母親關注的眼神。
師:精彩。把掌聲送給你們。
生:又是一個秋天,看窗外的樹葉唰唰地飄落,我不禁觸景生情。母親,我忘不了您擋在窗前時的堅決;我忘不了您央求我去看菊花時憔悴的神色;更忘不了您喜出望外時說“跑、踩”等字眼的那種敏感……沒有和你一起去看菊花,是一生的遺憾!妹妹推我去看了菊花,那已盛開的朵朵菊花,猶如您的微笑一樣燦爛,母親,我一定會照顧好妹妹,我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
生:他把母親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組合在一起,構成一個排比句,使我們眼前出現了一個母親的慈祥面孔,這讓我想起了自己的母親。后面寫出“我”實現了母親讓我們好好兒活的愿望。
師: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母親離開作者已經三年了,只有好好生活,好好工作,才能表達對母親深深的懷念。我們也一樣,只有做好學生該做的,子女該做的,才能讓父母放心。
六、課堂總結,歸納學法
師:老師看到許多同學都寫得很好,由于時間的關系很多小組沒來得及展示,課后回到班級陸續(xù)展示。
本節(jié)課我們首先以寫為手段,回歸文本,推敲詞句,學習散文是如何通過人物描寫(或細節(jié))來傳達情感的,同時也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進而體會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
其次,通過抓住文章精彩的細節(jié),揣摩文字背后的含義,進行合理補充,以此來培養(yǎng)我們的寫作思維。
作為一位知名作家,史鐵生的很多作品被大家交口稱贊,請課下選讀《我與地壇》《病隙碎筆》《命若琴弦》,更深刻地領會這對母子真摯的感情以及作者對生命深入的思考。
七、布置作業(yè),推薦閱讀
1.把自己寫的話按要求修改,明天分享。
2.閱讀史鐵生的相關作品。
教學反思:
《秋天的懷念》是一篇閱讀課文,歌頌了偉大而無私的母愛,也表達了兒子對母親的懷念與愧疚。在教學中,我除了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課文的能力外,還重視學生說寫的訓練,先讓學生把課文讀熟,理解文中的句段所表達的含義,然后對文中印象最深刻的細節(jié)各抒己見,最后寫出自己的想法。教學中,我把課堂這個大舞臺交給學生,讓他們靜心讀,自由說,大膽寫,全神讀。
◎圈點勾畫:閱讀中,學生勾畫出令人感動的細節(jié),并體會作者描述母親神態(tài)、動作的詞句,通過“撲”“抓”“央求般的神色”等字詞體會母親撫慰我時的細致與體貼;通過母親的語言“咱娘兒倆好好兒活,好好兒活……”感知母親對兒子深沉的愛。
◎讀讀說說:讓學生根據自己對文本的理解暢所欲言,說出哪些句子、哪些詞語使自己感動,只要說出真情實感即可。為后文以寫促讀蓄勢。
◎寫寫改改: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深入把握課文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學生直抒胸臆,教師點撥修改,從而升華文章主題。
本堂課教學,我能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自己自由地解讀文本,帶領學生進行文本細讀,與文本、作者進行較深入的對話。有些學生的解讀超出了我的預期,生成點較多。當然教學也存在著梳理文章部分不充分,對細節(jié)的分析略顯倉促等不足,希望自己能夠通過不斷學習與總結,進一步提升個人的專業(yè)素養(yǎng)。
教學評析:
代老師的這節(jié)閱讀課經歷了一個由淺入深,再深入淺出的過程。
首先代老師運用古詩情景朗讀法,把學生帶入情境,緊接著借助主問題,引領學生抓住主要內容,逐步體會母親愛子的深情。這一設計非常巧妙,可謂打開了讀者與作者心靈對話的大門,一氣呵成。然后引導學生研讀細節(jié),由描寫到揣摩人物情感,再從看花到多層次理解人物形象,回過頭來再解讀題目,體會母親深沉而無私的愛。這樣從分析人物到情感梳理進而掌握主旨的過程,由淺入深,抓到了關鍵,學生的認識情感不斷深化升華。
課講到這里,代老師繼續(xù)引導,運用以寫促讀的方式,用文章中的遺憾來創(chuàng)設情境:史鐵生一直活在自己的痛苦里,直到母親病重他才意識到母親的艱難,而這時二人已無法溝通了。母親生前,愛是單向的傳達;母親死后,兒子是獨自地懺悔。如果有機會,他們一定有許多沒有完成的心愿,有許多要說的話。請你從“母親”或“史鐵生”的角度給對方寫幾句話。學生抓住文中描寫人物的詞語,揣摩人物情感,進行合理聯想,令人眼前一亮。
這是一個深入淺出的過程。只有深入地思考,準確地理解,才能有出色的表達。通過片段創(chuàng)作與朗讀,我們看到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上一層樓。尤其經過代老師點撥后,教學效果更明顯。很多老師的閱讀教學是在教課文,而不是用課文來教,這堂課給我提供了一個優(yōu)秀范例。
值得一提的是,教學中代老師適時地引入《我與地壇》這篇文章,不僅深化了人物形象,而且提升了學生對文本主旨的認識。
編輯/李莉E-mail:11839167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