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奕丹
江南佳麗地,浙里有故事。從河姆渡到良渚,從錢塘江到西湖,浙江歷史悠久,人杰地靈。地如其名,或更迭或延續(xù),都在子孫的血脈里流淌。地名,是一種傳承,更是濃濃的鄉(xiāng)愁……本刊推出的“浙里的故事”征文活動,同學(xué)們投稿踴躍,其中不乏優(yōu)秀佳作,本期“同題賽場”繼續(xù)選刊佳作6篇,以饗讀者。
提起“江山”,或許你會浮想“屋繞灣溪竹繞山,溪山卻在白云間”,聯(lián)翩“風(fēng)訴水憐青山好,黑瓦白墻情綿深”;或猛然回憶影視劇里“此乃朕為你打下的江山”的浪漫宣言??晌乙f的“江山”,是坐落在浙江衢州的一個小城。對我而言,那是一個更詩意的名字——故鄉(xiāng)!
她靦腆地立在衢州市的南隅,聽歌聲嘹亮喚起日出,看繁華城市燈火闌珊夜幕。這個小城已然歷經(jīng)百余春秋,卻宛如襁褓中的孩子,依戀三面群山須江潺潺如母親。
我不曾詳細打聽過她的生平,只是聽祖祖輩輩的人以世世代代相傳的鄉(xiāng)音輕喊。想當然以為,有江,有山,以此為名有何奇哉?我嗔怪她,可她囁嚅著告訴我,在兩千余年前戰(zhàn)火紛飛的時代,她是姑蔑這地方的一部分,無名無姓;后經(jīng)幾朝幾代,她幾經(jīng)易主更名,看遍豪杰爭霸、嘗盡人間百態(tài);終于,唐武德時,天子賜予她姓名——以城中有須江之綿,她得名“須江縣”;五代后唐,以城沿有江郎山之壯,她得名江山?;腥舾羰腊悖嚨匦α?,沙沙的風(fēng)拂過。
我對此處的記憶,像突然掉入水中的玻璃球,半清晰半模糊。但總有一些風(fēng)情,停留得恰到好處。
糕來白氣綿,人去情久遠
我小的時候是外婆年輕的時候,她像很多江山鄉(xiāng)里人一般,過年的時候必做米糕。
記憶中蒸米糕的大竹籠又高又胖,像個大腹便便的老頭子。我在它腳邊蹦跳,它不理睬。我除了眼睜睜見大人們在頭頂上來回忙碌及騰出的白汽,什么也望不見。可我壓根兒不留心什么制作工序,只是單純地等吃。他們說著方言:“頗好波(好了嗎)?”“等艾一(等一下)!”“樣米濤(真開心)!”也說普通話:“謝謝啊!”“我?guī)湍恪!焙喍虆s足以讓我猜到大家伙兒正在做著。
米糕剛出籠,望見的必定先是綿綿的白汽,氤氳下外婆的臉格外美好。蓋著棕櫚葉的糕,像極襁褓中的孩子。小孩耍個無賴,總能最先嘗到一口熱乎的。熱騰騰的白汽摻雜著相聚的人情,一并融化在口中。味之美,倒不必形容。
有老一輩人在娓娓而談:“咱米糕是傳統(tǒng),是‘步步高升的美好祝愿,代表的是咱江山人的‘硬!得吃!”只一個期頤之年的老人笑道:“傳說當年闖王要攻北京,朝廷哪肯?派部隊救駕迅速趕路,過江山時部隊的人發(fā)明了江山米糕,這樣一來一天只吃兩餐,行二百里路??烧l知剛過仙霞嶺就得悉崇禎皇帝吊死在煤山。部隊就流散于江山一代。咱這‘江山地名也有恢復(fù)大明江山的含義喲!”
我固然不信,卻呆呆地發(fā)著愣。聞著米香和著泥土的氣息,站在高高的門檻上,眺望遠處山巒相疊,水霧如歌縹緲,松竹四季常青;腳邊雞鴨成群,老狗打鼾,白墻黑瓦,錯落有致。
三石凌空刺,乾坤風(fēng)雨定
閉著眼兒數(shù)江山的景,第一個想到的必定是江郎山。閉著眼兒想江郎山最奇的地方,那必定是構(gòu)成山的三座怪石。
小城因此山得名,這山也頗有自得之意。辛棄疾寫“正直相扶無倚傍,撐持天地與人看”,我就去過一次。離山還有半個小時車程時,就能望見那三塊巨石,淡青色細紋像鵝卵石一般。近了些,察覺出不是鵝卵石,是三爿如精心擺置的巨石,直到山腳下了,才驀地發(fā)現(xiàn)——重巖疊嶂隱天蔽日。那豈止是“精心擺置”的恣意放蕩,只有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力,是一塊巨石在電閃雷鳴之際忽然劈裂的恐懼,有傳說中共工怒觸不周山的震撼。攀著郎峰石壁上狹小陡峭的索道臺階,我像只四足小獸,怯怯而喘著氣地跟在隊伍后。雖然這俯瞰之景美到窒息,卻沒有一個人想掏出手機照上幾張——倘若是不小心向下瞟了一眼,必有驚魂未定之感,當然,還有一覽眾山小的揚揚得意。
小的時候聽過江郎山的傳說,現(xiàn)在忘得幾近干凈。依稀記得,古時候這江山一帶多災(zāi)多難,洪水猛獸不饒安寧。千鈞一發(fā)之際三個江姓兄弟勇?lián)厝?,為保家平安,他們勇斗鬼怪,最終化作三大巨石直直佇立在城外,頂蒼天,定風(fēng)雨。傳說的版本一種又一種,傳說的人也一代又一代,但那種江郎精神,從未變更。
百花成蜜后,苦甜皆入心
都說蜂蜜是江山特產(chǎn),事實上小時候的我不太喜歡蜜蜂,因為被蜜蜂蜇過。以前放假回奶奶家,必定要過一個“大關(guān)”——路口那片“蜂林”。到處都有人養(yǎng)蜂,成片成片的蜂箱擺得整整齊齊,上面密密趴著蜜蜂,我一見背后就驚起一身冷汗。但是奶奶老說,蜂不容易,養(yǎng)蜂人更不容易。
養(yǎng)蜂人穿著厚厚的長服,戴著有紗的斗笠,在蜂箱間來來往往。嗡嗡的聲音起起伏伏,我不免感到有些恐懼。我躲在一棵巨大的梧桐樹后,探出頭來,觀察養(yǎng)蜂人不為我所理解的忙碌。
養(yǎng)蜂人注意到了我,招呼我過去。我怯怯地繞著走到他身邊,他用方言和我交談著,我卻聽不大懂。他捧出一罐蜂蜜,熱情地讓我嘗一口。
我抿了一小口,一股不膩的甜貫徹心底。我看著養(yǎng)蜂人樸實的笑,忽地想起一句詩:“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倍颊f蜜蜂是勤勞的象征,我想,那養(yǎng)蜂人是什么的象征呢?養(yǎng)蜂人是江山的象征!我武斷地自圓其說,但也不失道理——這是傳承,這是奉獻,一聲苦笑,一把怦然,一抹動容,背后無數(shù)的輾轉(zhuǎn)坎坷,生命中龐雜的荒蕪與熱烈,都釀成了一罐罐金黃色的蜂蜜,為民辛苦為民甜。至此,我敬畏蜜蜂,和背后默默勞動的養(yǎng)蜂人。
近一次歸鄉(xiāng),我再次站上鄉(xiāng)間山頂,遠眺小城。多少年光陰已去,外婆和她的米糕都化作了我指尖如歌縹緲的霧氣,養(yǎng)蜂人和他的蜂已不見蹤影,只有江郎山在我看不到的天際佇立,守候風(fēng)風(fēng)雨雨。我緩緩伸出手掌,輕輕遮蓋眼前的小城——這里面有太多太多的東西要傳承。外婆的傳承是米糕的堅貞,養(yǎng)蜂人的傳承是蜂的勤奮,小城也不忘須江與山的百年恩情——那么我,我記起少年的使命,揭開手掌,眼見的竟是祖國千年的璀璨怦然迸發(fā)——等到風(fēng)景都看透時,須有人再陪你看細水長流。
[【老師快評】]
小作者文筆清新,樸實而深情地記敘記憶中的三件小事。在介紹故鄉(xiāng)時且能把“小事”寫“大”,在邊抒情邊敘事中突出“小事”的核心——文化與傳承的難能可貴。此外,自編五言小標題為文章更是增添了不少風(fēng)采。
指導(dǎo)老師:李君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