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
一
用了整整兩個小時,才將家里的衛(wèi)生打掃了一遍。去衛(wèi)生間沖過澡,再把換下來的臟衣服交給洗衣機,泡一杯雨前毛峰,看嫩綠的芽片在玻璃杯中次第綻放,欣賞自己兩小時辛苦的成果,心里就有了一種喜悅和愜意。
妻子幫女兒帶孩子去了,我一個人在家。妻子臨走時,要我隔一天打掃一次衛(wèi)生。我口頭答應(yīng)了,但三四天才想起來打掃一次。其實我一人在家,又不做飯,窗子也不大開,不知怎么地上、家具上隔一天不打掃就蒙上一層灰。一個人就是簡單,早餐一個饅頭加一個雞蛋,午餐和晚餐基本上在樓下的快餐店里解決。我住的小區(qū)對面有一所中學(xué)和一所小學(xué),可能是學(xué)生生意好做的緣故,周邊有幾十家各式各樣的小吃店和快餐店,可供選擇的空間很大。妻子一個月不在家,我吃的中餐和晚餐都不帶重樣的。
女兒上大學(xué)后,妻子就常抱怨當年的房子買大了。一百四十平米,打掃衛(wèi)生能累死人。其實當年換大一點的房子,就是想有一間大點的書房。但書房裝修好后,基本上就是一個書庫,兩千多冊圖書站滿了兩面墻,近兩年在網(wǎng)上、在舊書市場淘的一些書只能堆放在各個角落里。過去在辦公室上班,常常要等到學(xué)生下晚自習(xí)了才回家。到家后洗漱結(jié)束,已經(jīng)十一點,從書架上隨意抽一本書坐在床頭翻個把鐘頭,累了,放下書很快進入夢鄉(xiāng)。
女兒出嫁后,家里只剩下我和妻子兩人。過了兩年,我也退了下來,不用坐班了,但書房的使用率仍然不高。原因是除在電腦上寫點東西外,大部分時間我喜歡拿一本書在客廳或臥室的沙發(fā)半躺著看,冬天,朝南的陽臺有暖和的陽光,我喜歡坐在陽光里閱讀。妻子笑我,要書房何用,書房只是個儲藏室。
但我每隔一段時期還是要清理一下書房。過期的書報,不再用的教材和教學(xué)參考資料,總是要清理出去的。每清理一次,書架和書桌就會空出來一些。
二
同妻子兩個人在家,孫子回來的每一天都是節(jié)日。
孩子每次回來,都帶給我們許多快樂與驚喜。
前年元旦,孩子回來住了一個多月。每天上午我都會給他講故事,我和孫子坐在陽臺上,坐在冬天最暖的陽光里,心里有種說不出的柔情和溫暖。
有一天,我給孩子講《一只烏鴉找水喝》。這已經(jīng)是第三次講這個故事了,我邊講問孫子:“烏鴉為什么喝不到瓶里的水?”他按照我前兩次講的回答我:“瓶子里的水太少,瓶口太小?!蔽覍λ幕卮鸷軡M意,突然他又說了句:“烏鴉沒有吸管?!焙⒆拥幕卮鹱屛殷@喜,那段時間孩子喝水喝飲料大多用吸管,所以才有這樣別致的答案。
女兒是妻子帶大的。因為女兒出生后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在一所鄉(xiāng)村中學(xué)教書,一周才回家一次?,F(xiàn)在孫子一回來,我天天帶他玩。妻子說我是“隔代親”。許是年歲大了的緣故吧,望著孫子粉嘟嘟的小臉,平淡的日子里就開出一朵花來。
但是,孫子在家里的日子總是短暫的。過一段時間,女兒就會把孩子接走。孫子每次被接走時,妻子總在第一時間把孫子丟在家里的各類玩具整理打包。她常常邊拾掇邊說:“把寬寬的車子、飛機收起來,不然看著就想?!?/p>
人到了一定的歲數(shù),就很脆弱。
收拾完后,家里又變成了兩人世界。孫子的玩具被放在一個紙箱里,紙箱靜靜地待在角落里,等待下一次被打開。
三
在我的老家,有做清明和做冬至的習(xí)俗。
父親在世時,每年清明和冬至都要去老家的祖墳去拜祭。因我要上班,父親年年都是自己一個人去。早上出發(fā),晚上回來。
有一年清明,父親要我和他一道去祖墳做清明。這座祖墳離我老家有二十里地,在果園山水庫邊上。父親說,這座祖墳是父親的祖父祖母的合葬墓,是當年家里請地仙找的吉地。買這塊地,花了一擔大洋,那一擔大洋可是從老家一路鋪到這塊吉地。當時家里買好墓地后,請一戶張姓人家代為看墳,同時還順帶在旁邊買了一塊地,給張姓人家種,田地不收租錢,抵看墳的費用。
父親帶我去認門。張家的房子就在我家祖墳旁邊,門前有一株很大的楓香樹。上完墳后,張伯伯陪我們坐在樹蔭里喝茶。從長輩的交談中我才知道,張家同我家近百年來一直就像親戚一般地經(jīng)常走動,好幾代人的交情了。即使是風(fēng)聲很緊的那些年,張伯伯也年年為我家的祖墳添鍬土,把我家祖墳維護得很好。
回來的路上,父親對我說,他走后,每年冬至沒空的話上不上墳都不是很重要的,但清明最好能抽空去他的墳上,插一個紙幡子,燒點紙錢。我答應(yīng)了父親。
父母現(xiàn)在都不在了。每年清明我都會去父母的墳上插個紙幡,燒點紙錢。父母相繼離世已經(jīng)十余年了,這十多年的空白里,在通往父母墓地的小路上,每年的清明與冬至,都有我踽踽獨行的身影。
四
老城改造,百年崗灣將面臨拆遷。
我家的房子拆得比較早。我簽拆遷安置協(xié)議比較早的原因主要是父母不在了,父母留在崗灣的老房子一直空著,沒人住。雖然我和妻子隔一段時間會回老房子看看,開開門窗透透氣。但房子沒人住真的不行,有時我一打開門就聞到一股發(fā)霉的味道。幾天不來,房子的角落里就結(jié)著蛛網(wǎng),幾只蜘蛛在蛛網(wǎng)的另一端有著一種守株待兔的悠閑,并沒有我想象中的虎視眈眈。怪不得老話說,屋要人住,船要人撐。
我在拆遷協(xié)議上簽上自己的名字后,老屋便被拆了。建房子很難,拆起來很簡單。那天,面對一片廢墟,我有一種被掏空的失落。這老屋里有我少年和青年的記憶,我在這房子里結(jié)婚,我的女兒在這房子里出生。
老屋拆后,我就很少去崗灣了。大約一年后,聽說崗灣的房子拆得差不多了,我和妻子去老屋那一帶看看。舊日繁華的崗上老街和西門灣都已成陳跡,被夷為平地的百年崗灣看起來那么小,顯得空蕩蕩。昔日的繁華就像一個舊夢,醒來時已是一片空蕩蕩真干凈。童年時半天才能走完的老街不見了,原來是不斷彎曲的道路延長了我們的腳步。這很像我們的一生,幾十年仿佛一下子就能數(shù)完,但具體到每一個晨昏、具體到一日三餐,具體到柴米油鹽就被無限地拉長放大,顯得瑣碎而漫長。
站在百年崗灣的廢墟上,我們的人生一下子空了,空白、空曠、空蕩、空虛、空洞。人這一生就像一幅畫,過了中年以后,就會有大塊的留白。好在記憶還在,只要一息尚存,記憶永遠也不會被清空。
五
逢年過節(jié),只要有空,我喜歡回老家看看。
老家親戚不多,只有一個堂姐還在。
今年回家,姐告訴我,老家也要拆遷了,因為引江濟淮的運河從老家這一帶穿過。姐姐說,祖墳也要遷走。姐還告訴我,田地和房子都已經(jīng)丈量了。
姐姐在家準備午飯,我出去走走。走在祖祖輩輩生活的土地上,我第一次有了一種眷念和依戀。我家的祖屋祖墳都在這里,這里還有我永遠也長不大的童年。
不知不覺間,我來到敏之希望小學(xué)。這座學(xué)校的前身是長塘小學(xué)。我的小學(xué)時光是在這所校園里度過的,母親當年是這所學(xué)校的老師。后來五姑金敏之捐資重建了這所學(xué)校,才改成敏之希望小學(xué)的。
在學(xué)校門口,我遇到了一位老師模樣的人。在交談中,他告訴我,學(xué)校的學(xué)生一年比一年少,有些教室常年空著。
午飯時,我同姐姐、姐夫談到學(xué)校的學(xué)生一年比一年少的情況。姐夫說,這也難怪?,F(xiàn)在村子里只剩老的老、小的小了,青壯年都外出打工去了,有的人家還把孩子帶到城里的學(xué)校借讀去了。別看村子里好多房子蓋得漂亮,除過年外,平時都空著。
姐夫的話讓我沉默了好久。
午飯后,我坐車回縣城。車默默行駛在鄉(xiāng)間的路上,沒有雞鳴狗吠,沒有人聲鼎沸。倒車鏡里,只見姐姐還站在村口,目送著我們。
我眼睛有點濕潤,我不知道老家到底哪天開始拆遷,但我知道,拆遷的那天,這塊叫老家的土地就開始叫故鄉(xiāng)。
閑
一
同事的女兒在深圳上班,買了一套房子,準備讓父母退休后到深圳住。
暑假,同事夫婦到深圳小住,目的是為退休后的深圳歲月熱下身。但不到一個月,兩人回來了。原來同事本是個“臥龍崗散淡的人”,習(xí)慣了小城悠閑、緩慢的生活節(jié)奏。在深圳過不慣,只好打道回府。
同事后來告訴我,深圳是個年輕的城市,年輕人多,老年人少。在深圳的那些日子里,他妻子忙著做家務(wù),不大出門。他倒是常出去逛逛,可是大街上都是步履匆匆的行人,大家走路都恨不得跑。只有他在匆忙的城市里踱著方步,悠閑得像個另類。
“你把深圳當校園了?!蔽倚λ?。
“在街上走著,不僅僅感到同這個城市格格不入,還覺得孩子們都在忙,就我閑著,也怪不好意思的?!?/p>
“于是你就落荒而逃?!蔽议_玩笑說。
“還有一點,跑了好多家書報亭,都沒買到《南方周末》,只好買了幾份當?shù)氐膱蠹?,但正?jīng)內(nèi)容不多,整版整版的招聘信息和租房信息,字還小,看不清楚。我這人你知道,《南方周末》的老訂戶,時間長了不看,急?!蓖滦χ嬖V我。
“所以,你同孩子們說,深圳是工作的地方,不是生活的地方。就打道回府了?!?/p>
我和同事的這番對話是在一個秋日的午后。八月的校園還是安靜的,開學(xué)還要等到九月初。那天,我倆坐在香樟樹的濃蔭里,一邊聽樹上的蟬唱,一邊在棋盤上手談。我倆的棋風(fēng)、棋力相當,已經(jīng)進入了收官階段,我看了看盤面,大概只有二三目的輸贏。
二
書桌上有本1996年版的《現(xiàn)代漢語詞典》。翻到1363頁,有對“閑”一詞的解釋:沒有事情;沒有活動;有空(跟忙相對)。詞條中收有“閑居”“閑適”“閑散”“閑心”等詞,還有我很喜歡的“閑情逸致”“閑云野鶴”等四字短語。
其實,“閑”有時還與“閒”相通?!墩f文》釋“閒”字從“門”、從“月”。古人認為,在閑暇、空閑的意義上,“閑”與“閒”可混用。我更喜歡這個“閒”字,大門一關(guān),留一片月光在小院中,閑適的心不僅僅寧靜平和了,而且還清澈明亮了好多。
閑,應(yīng)該是沈三白筆下的閨房之樂、宴飲之歡,還應(yīng)該是文人墨客之間的交游唱和。早年讀《浮生六記》,每每讀到“夏月荷花初開時,晚含而曉放。蕓用小紗囊撮茶葉少許,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韻尤絕”這一段時,頓覺滿口生香,恨不能立刻穿越而去,在這片茶香中了卻此生。
三
去杭州,西湖邊的龍井村是一定要去的。
那年,在龍井的一家茶社,一位同樣來品西湖龍井茶的觀光客同我說了下面這個故事。
相傳,從前西湖邊有兩個漁夫。一個年長些,另一個年輕些。一天,那位年長些的漁夫告訴年輕些的漁夫,他每天在西湖捕魚,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這么辛苦的目的是想將來老了的那一天,在西湖邊建兩間房子,每天喝著香噴噴的龍井茶,看花開花落、云卷云舒。
他的話對年輕的漁夫影響很大。他們每天在西湖里捕魚,網(wǎng)里打撈的不僅是沉甸甸的收獲,還有他們明天的美好生活。
過了一段時間,那位年長些的漁夫發(fā)現(xiàn)年輕些的漁夫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這時正是收獲季節(jié),西湖里的魚又大又多。他很替年輕的同行著急,讓自己的孩子去找年輕的漁夫。并讓孩子帶上一句話,說趕緊回來捕魚,等攢夠了錢將來在西湖邊建兩間房子,每天都可以喝著香噴噴的龍井茶,享受人世間最美的風(fēng)景。
在龍井的一間茶室里,那位年輕的漁夫?qū)η皝韨餍诺暮⒆诱f:“告訴你父親,此刻我正在西湖邊,一邊喝龍井茶,一邊賞西湖景?!?/p>
觀光客的故事說完了。故事雖短,但如同手里的這杯龍井,有綿綿無盡的甘醇回味。是啊,朋友說得真好,人生是用來享受的,不是用來忍受的。我們不能在一天天的忙碌中,在一次次的等待中,蹉跎掉所有美好的歲月。
又想起這個同“閑”相對的“忙”字。該“忙”字從“心”、從“亡”。古代造此字的先賢告誡我們這些后來人,再忙也不能把心弄丟了,再忙也要給心找一個住處。
這是漢字的美妙,亦是“閑”的美妙。
四
過去讀古典詩詞,總覺得閑是一楨特別的風(fēng)景。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边@是王維筆下的詩境,花開花落,本屬天籟之音,現(xiàn)落在一顆閑心之上,就共鳴出詩中有畫的神韻?!氨婙B高飛盡,孤云獨去閑。”這是詩仙筆下的敬亭山,站在群山之巔的詩人,四顧茫然,高處不勝寒的落寞因有敬亭山的陪伴而不再孤單?!坝屑s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泵酚陼r節(jié),詩人偷得浮生半日閑,與友人相約手談一局,但“有約不來”,這夜半燈花,這盛開在燈花里的等待,溫暖的何止是友情,還有那一份逸致閑情?!耙环N相思, 兩處閑愁?!崩钋逭盏碾x情別緒至今讀來還能在心底覓到回聲?!伴e夢遠,南國正清秋?!边@是亡國之君李后主的故國之思?!跋煽蛥捜碎g,孤云比性閑?!毕氩坏?,盛世明主李隆基也有兒女情長,也有未已離情。后人的“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辈粌H為一個朝代,還為這一段曠世奇情唱響了一闋挽歌。
由此可見,閑不僅是一種情趣,一種情懷,亦是一種境界。
一部厚厚的中國詩歌史,因著一“閑”字,境界全出矣。
五
陪孫子到肯德基,買他最喜歡吃的薯條和蛋撻。
正值“六一”兒童節(jié),店里的服務(wù)員送給孫子一本書,名叫《嗨,馬德里》。書是《小小旅行家》叢書中的一本,印刷較為精美。
回到家,孫子要我為他讀書。于是,一人一個小凳子,在陽臺上,開始這次馬德里之旅。
正如作家秦文君所推介的那樣,《嗨,馬德里》是本淺顯而溫暖的書。它以小伙伴的視角,講述了西班牙的人文地理、傳說趣聞。其中介紹西班牙學(xué)校教育的一段讓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書中介紹,在西班牙,學(xué)校的第一節(jié)課是從上午九點開始的,下午兩點學(xué)校就放學(xué)了。學(xué)生作業(yè)少,晚上九點前,都是孩子們玩耍和踢足球的時間。因為西班牙人的晚飯吃得很晚,大家都是晚上九點半才開始吃晚餐。
讀到這里,看著聽得津津有味的孫子,心里突然有點悵惘。孫子九月份就要上幼兒園了,同所有中國的孩子一樣,即將迎來鮮有童年、少年快樂的求學(xué)之路。
十年寒窗苦。一個“寒”,一個“苦”,讓“閑”退避三舍。
六
閑來無事,喜歡在一片閑靜的燈光下讀王世襄先生的書。
今天讀的是世襄先生的《京華憶往》。書中的《秋蟲篇》《冬蟲篇》等文章寫得極為有趣。先生不但捉蛐蛐、買蛐蛐、養(yǎng)蛐蛐、斗蛐蛐,還善養(yǎng)冬蟲蟈蟈、金鐘和油壺魯。最為有趣的是先生在燕京大學(xué)讀書時,有一天正在聽老師上課,懷里的蟲兒突然鳴聲大作,竟壓過了教授的講課聲。但唧唧蟲鳴,并沒有影響先生的學(xué)業(yè)和前程。先生以優(yōu)異的成績從燕京畢業(yè)并考取了研究院繼續(xù)深造。讀書至此,我頓生無限感慨,不僅感慨當年燕京的氣度,更感慨先生那一代人瀟灑閑適的民國風(fēng)度。這種氣度與風(fēng)度,現(xiàn)如今都難以復(fù)制。
這正是:玩物成家,奇人駕鶴歸去;鴿哨空鳴,絕學(xué)余音如縷。
輕
一
前日,遇到一個多日不見的朋友。寒暄間,他說我氣色比過去好多了。我笑問他:“我氣色以前不好嗎?”
他說前些年見我時有些憔悴,現(xiàn)在好了。
“無事一身輕。”我說。
“是無官一身輕吧。”朋友說。
幾年不見,我不想和朋友抬杠。其實在學(xué)校里大家都是教書的,不存在官兒民兒的。早年,曾經(jīng)不知天高地厚地和一個校長開玩笑,別看你也是縣處級,但重量不一樣。人家管的是幾千平方公里,我們管的只是幾千平方米。
有些事,還是看輕的好。
校園里有幾株上百年的銀杏樹。秋日里,金黃的葉子從枝頭落下來,有種輕盈的美感。
“葉落歸根”“ 化作春泥更護花”……
一些短語、詩句紛至沓來,又從心頭落葉般飄下。
再美的葉子都要變成落葉。一時間,我有了恍然大悟后的輕松。
二
輕,本是車的名字。段玉裁給《說文》做注時解釋過:輕本車名,故字從車。引申為輕重的輕。
輕車熟路,這樣走在路上會更舒服一些。人的一生,如果把出生看成起點,把死亡看作終點的話,就是一個在路上的過程。
《一個朋友在路上》,記不得是蘇童寫的,還是余華寫的。誰寫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都在路上,都是行人。
既然都是在路上,還是輕松一點好。負重前行的話,不僅無暇看路旁的風(fēng)景,還容易累得慌。
三
有一個詞站在輕的對面,一站就是幾千年。它叫重。
過去我們很淺薄地把它倆對立起來,把它們叫作一對反義詞。甚至把它們同黑與白、是與非、生與死等同起來。
黑的不能說成白的,這很像是一條真理。因為人不能顛倒黑白,這是做人必須有的是非觀,也是做人必須堅守的底線。
人死不能復(fù)生。這是一種無奈,也是一個常識。
但輕與重就不是這樣絕對的了,我在四十多歲后才明白,年輕時看得重的,中年以后要看輕些了。年輕時,我們看重的是職位、職稱、職務(wù)。年老時,我們更看重友情、親情與健康。輕與重奇妙地調(diào)換了內(nèi)容。
有人說,這是辯證法;也有人說,這是生命的哲學(xué)。
四
古人是喜歡輕的。
最有名的是李太白,“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边€有蘇軾,“微風(fēng)不起鏡面平,安得一舟如葉輕?!边€有更早的陶淵明,“舟遙遙以輕飏,風(fēng)飄飄而吹衣。”陶是大家,一個“輕”字,就能把辭官還家的心情寫得眉飛色舞,笑逐顏開。
過去我們常把人生比作逆水行舟。這雖是一個很舊的比喻,但很有哲理。人在船上,輕很重要。負重太多,不僅跑不快,還容易擱淺。
輕了才會快,叫輕快。很多人以為“快”只表示速度,其實在很多時段,快,還是一種主觀感受。作家池莉?qū)戇^一本書,書名很另類,叫《有了快感你就喊》??梢姡煲彩且环N感覺。
太重了,你還有快感嗎?恐怕只剩吶喊了吧。
輕有時比重好,但也不盡然。輕率,輕浮,輕佻,輕狂。古人造了好多這樣的詞告誡我們,太輕會不穩(wěn)重,就草率了;太輕會不沉穩(wěn),就膚淺了;太輕會不莊重,就佻達了;太輕會不謙遜,就狂妄了。
重了不行,輕了也不好。這里有個度,有了恰到好處的度。就像古人說的:“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蹦闱?,古人審美真的很講究。
五
早些年,米蘭·昆德拉曾火過一陣子。
于是找了一些他的書。有《為了告別的聚會》《不朽》《生活在別處》,還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剛拿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這本書時,我還以為譯者譯錯了。不能承受的應(yīng)該是“重”,怎么變成“輕”了。看完書才明白,這里的“輕”,不再是形容詞,而是一個名詞。
于是在燈下頓悟。有時,壓彎人高貴頭顱與脊梁的,正是那些看上去輕飄飄的名詞。
責(zé)任編輯:楊希
作者簡介:
金志偉,1983年以來,在《人民日報》《兒童文學(xué)》《廣州文藝》《清明》等報刊發(fā)表各類文學(xué)作品500余篇,獲省內(nèi)外文學(xué)獎二十余次,作品被選入多種選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