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金
摘要;影響烏鞘嶺林區(qū)青海云杉的蟲害有109種,以樺樹為寄主的蟲害有15種,以楊樹為寄主的蟲害有112種,以灌木不寄主的蟲害162種,鼠兔(害)31種。針對以上有害生物應采取有效的措施,應用植物檢疫、化學防治、營林措施、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綜合治理等防控技術。
關鍵詞:有害生物種類;防控措施
烏鞘嶺自然保護站位于祁連山東端的中心地帶(天祝藏族自治縣的中部),竟內森林植被類型多樣,物種豐富,主要的建群樹種有青海云杉、祁連圓柏、樺類、山楊等,灌木樹種有金露梅、杜類、山生柳、錦雞兒、沙棘、高山繡線菊等幾十種。近年來隨著交通日益發(fā)達,人員活動頻繁增加,有害生物危害日益嚴重。近年來我們也進行了調查,總結出了一些有效的防控措施。
一、林區(qū)內主要的蟲害種類及危害情況
(一)青海云杉蟲害
據調查林區(qū)內危害青海云杉的蟲害共有109種,其中危害較大、發(fā)生面積較大的有小蛾類、扁葉蜂類、尺蛾、小蠹類。
小蛾類,云杉梢斑螟、松點卷蛾、異色卷蛾等、云杉褐卷蛾、針葉小卷蛾等,這些小卷蛾1年發(fā)生1代,以幼蟲取食嫩葉、嫩梢造成枝梢失葉,頂梢枯死,林木生長衰弱,失去結實能力,發(fā)生區(qū)青海云杉林被害株率達100%,嫩梢、新芽被害株率達30%以上。據調查在發(fā)生區(qū)每50cm長的嫩梢上平均有小蛾幼蟲11.8頭,最高達29頭,這些年由于防治措施不得力危害程度愈加嚴重,必須采取工程措施予以治理。
扁葉蜂類,危害云杉的主要是丹巴腮扁葉蜂,丹巴腮扁葉蜂每2年發(fā)生一次,此害蟲已成為烏鞘嶺林區(qū)對云杉樹種構成最大的威脅的害蟲。在害蟲高發(fā)的年份,蟲口密度8~35頭/50cm標準枝,受害枝葉達80%以上,發(fā)生區(qū)的樹木像火燒過一樣。而且這種害蟲在不斷的蔓延擴散,近幾年的防治并沒有遏制住蔓延的勢頭。
尺蛾類,危害青海云杉的有6種,主要有青海同鄭尺蛾,南山黃四斑尺蛾、甘肅冷杉尺蛾、落葉松尺蛾、斜帶尺蛾,這幾類尺蛾發(fā)生較輕微。
小蠹、齒小蠹類,主要在枝、干的韌皮部寄居取食,一部分種類也在蛀食木質部。蠹蟲大部分 選擇衰弱木、新伐倒的濕材和撫育不久的枝條上寄生,長毛桿小蠹、瘤小蠹、光臂斑八尺小蠹、云杉四眼小蠹、腎點小蠹等在種群數量較大。這類害蟲在雪壓、風倒等災害木和衰弱木發(fā)生較為嚴重。
云杉球果小卷蛾為危害青海云杉種實的優(yōu)勢種,另外云杉梢斑螟、云杉超小卷蛾2種具有一定蟲口,?;旌习l(fā)生,以幼蟲取食云杉球的果心和種子,其他種類的種群數量很少,可構成輕微和中等危害,云杉球種實害蟲在林區(qū)發(fā)生普遍,由于這幾年的防治,這類害蟲的發(fā)生呈現了下降的趨勢。
(二)樺樹害蟲
林區(qū)內分布的樺樹主要茶樹溝區(qū)域的白樺。經調查,發(fā)現取食樺樹的昆蟲的有15種。發(fā)生危害的主要有樺尺蛾類、蠻天鹿尺蛾、華褐尺蛾等混合發(fā)生,以灰擬華尺蛾為主,華褐尺蛾也有較大數量,還有橄欖綠葉蜂、樺葉蜂也對樺樹危害嚴重。
(三)楊樹害蟲
流域區(qū)楊樹蟲害較為嚴重?,F已查明取食山楊的昆蟲有112種,發(fā)生普遍、危害嚴重或有潛在危險的主要種類有卷葉蛾類、山楊蛾類、山楊麥蛾、楊柳小卷蛾、楊白蚧、葉蚜類、白楊假癭蚜、卷葉甲、楊毒蛾、尺蛾等種類。
(四)灌木害蟲
林區(qū)內取食灌木樹種的昆蟲已經查明的有162種,發(fā)生危害的酷色蘋粉蝶、柳雪盾蚧、小檗絹粉蝶、祁連冠網春等。
二、鼠兔害危害情況
林區(qū)內構成危害的鼠兔害主要有以下幾類:
中華鼢鼠是最主要的害鼠,此鼠主要分布在森林、草原之中,在林內開穴挖洞,啃食林木根系,使幼樹枯萎死亡,此類鼠對人工林和幼林危害甚大。
另外有達烏爾鼠兔、黑唇鼠兔、西藏鼠兔、黑線倉鼠、灰倉鼠、根田鼠、小家鼠、褐家鼠等主要分布于山地草原,取食植物根系和種實,啃食幼樹地徑部。
害免類有高原兔和草兔,流域范圍內均有分布,危害較嚴重。
松鼠科的有喜馬拉雅旱獺,分布在2500~4000m的高山草旬,在林緣和面積較大的林間隙地上棲息,居住地區(qū)土壤惡化,使植被長期難以得到恢復。
三、有害生物防控措施
(一)管理措施
加強法律法規(guī)建設,認真貫徹《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實行誰經營、誰防治的責任制,將四率指標納入目標責任管理體系;加強有害生物侵入機制研究、外來種鑒定和檢疫、有害生物生態(tài)控制、外來有害生物預警系統(tǒng)的研究和實施;加強早期預警,建立常年監(jiān)測網絡應用3S技術、危險分析等理論與方法,通過野外調查驗證所收到的報告與物種鑒定的結果,建立森林有害生物災害監(jiān)測預警體系,及時提供森林有害生物的動態(tài)變化情況;建立健全森防管理體系,加強對公眾的宣傳教育和森保技術人員在檢疫、監(jiān)測和防治方面的培訓,提高有害生物防治水平。
(二)防控技術
1.化學防治:這是當前常用的一種防治措施,主要適用于對危害嚴重和突發(fā)性病蟲害進行應急處治,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掌握適宜的藥量、施藥次數和施藥時機,要注意不同農藥的混和使用,以免害蟲產生抗藥性。盡可能在害蟲天敵休眠期施藥,以保護天敵。
2.植物檢疫:嚴格執(zhí)行〈植物檢疫條例〉,加強檢疫工作,防止危險性病蟲的的傳播蔓延。禁止使用帶病蟲的繁殖材料育苗和造林,特別是對于外來的生物引種,在引入前要進行充分的科學的評估和預測。如發(fā)現問題要及時的采取有效對策,避免造成大面積危害。
3.營林措施:營林措施是預防和控制森林病蟲害的根本措施,保護和擴大針闊葉林的比例與草灌植被改善林分生態(tài)環(huán)境,同時要采取科學撫育措施,改善林分衛(wèi)生狀況,調整林分結構,促進林木健康生長。人工林應選擇良種壯苗和抗性強的樹種,適地適樹,因地制宜,多造混交林。
4.生物防治:要重點放在對天敵的保護利用上,通過有效保護天敵的棲息環(huán)境,設置留鳥巢招引益鳥,促進天敵種類和數量增長,還要逐步開展天敵昆蟲和鳥類的人工繁育、致病微生物的培養(yǎng)和生產、引進外敵天敵,豐富和增加天敵資源。同時要運用蘇桿菌等生物制劑,達到控制病蟲鼠害和保護天敵的雙重目的。
5.物理防治:是有害生物防治治理不可缺少的輔助措施,常與其它方法配合應用,主要有以下方法:
捕殺法:如扁葉蜂可人工挖掘越冬的蛹;中華鼢鼠可以采取弓箭射殺;尺蛾、甲蟲類可利用其假死性進行震落捕殺等方法。
誘殺法:云杉嫩梢小蛾類、金龜甲、夜蛾類,可用熒光燈或電網進行誘殺:楊毒蛾可在樹干基部堆草誘殺潛藏的幼蟲;小蠹蟲可以設置餌木誘其產卵。
阻隔法:云杉丹巴腮扁葉蜂雌成蟲在冬眠后大多沿樹干爬行上樹產卵,可在樹干涂毒膠,或刮皮后,圍上塑料環(huán)阻隔其上樹,然后噴藥毒殺。
針對林區(qū)有害生物的發(fā)生特點應綜合采取營林、生物、物理、化學防治措施,降低害蟲、鼠種群數量減輕災害損失,應主要采取營林的生物防治措施,增強森林的抗病蟲能力。
參考文獻:
[1]劉興聰.青海云杉[M].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92.
[2]周嘉喜.西北森林病蟲害防治[M].西安: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