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暑假我們全家去洛基山里進行了一次旅行,7月1日是“加拿大日”,也就是加拿大建國151年的紀念日,這天早10點,我們正好開車抵達洛基山麓一個名叫“希望鎮(zhèn)”的小鎮(zhèn),恰好“撞上”了該鎮(zhèn)的加拿大日紀念儀式,于是停車躬逢其盛。
從唱國歌談起
盡管是小鎮(zhèn)但儀式十分隆重,當?shù)仡^面人物——市長、警察局長、消防隊長和原住民首領都盛裝出席,“領導”致辭后便是必不可少的升旗儀式,超大版的加拿大國旗由4名當?shù)匦W生捧著走到旗桿前,一位原住民小姑娘清唱國歌,在場的市民和路人也跟著齊唱,加拿大楓葉旗在稚嫩的童音歌唱中冉冉升起。或許因為太激動,唱歌的小姑娘兩度“破嗓”,但臺上嘉賓、臺下公眾卻仍給予熱烈掌聲鼓勵。曲終人未散,市長隨即切開巨大的“加拿大國旗蛋糕”與在場所有人分享,唱歌和升旗的幾個小朋友成為第一批享用蛋糕的人,而在蛋糕分發(fā)點旁邊,則是一個個“國旗攤位”,有人義務幫孩子們在臉上涂抹國旗圖案、顏色,有人分發(fā)小國旗和楓葉徽章等“愛國紀念品”,還有人組織孩子們參加“給國旗著色”繪畫比賽,參加的孩子們都能領到一個小禮物作為鼓勵。
作為常住加拿大的華人,對這一套“愛國主義教育程式”我們早已耳熟能詳:加拿大日、三級(聯(lián)邦、省、市鎮(zhèn))立法選舉造勢活動、各種官方或非官方公開活動……但凡自認為“有點檔次”、邀請了嘉賓的正式集會活動,正式議程開始前唱國歌是必不可少的,而領唱國歌的照例是孩子。筆者的大兒子學過聲樂,早在8歲時就曾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列治文市學部委員選舉(加拿大市鎮(zhèn)選舉包括市議員、學部委員和公園局委員選舉三部分,學部委員負責文教事務)中擔任過國歌領唱。
如果公開活動被參與者公認為“較為重大”,卻忘了安排唱國歌程序,與會嘉賓往往會提醒主辦者。有一次我?guī)е髢鹤映鱿淮卧跍馗缛A華埠一個商場舉行的重大公開活動(有時任聯(lián)邦移民部長和多位三級議會議員出席),主辦者是一位大陸新移民“僑領”,忘記安排唱國歌程序,就被一位省議會議員善意提醒,結果筆者的大兒子和另一位恰好在場、練過聲樂的同歲小姑娘被臨時動員上去領唱國歌。
每逢重大活動必唱國歌、每逢重大活動唱國歌必然盡量安排孩子領唱,是北美不成文的慣例,目的是通過這種耳濡目染,讓孩子自幼養(yǎng)成“愛國主義情結”,并在不知不覺中形成對國歌、國旗和國家象征符號的敬仰、尊重感。通常,領唱國歌的孩子都是唱得比較好、或聲音比較響亮的,但也不盡然,筆者就曾經多次見到唱歌并不太好的孩子被安排領唱,這種情況一般都事出有因,比如某次某公眾圖書館活動安排的小領唱者是兩位殘疾兒童,因為該活動的性質是為殘疾兒童募捐,還有另一次活動安排了一位唱歌跑調的小男孩領唱,因為他在不久前見義勇為,成為社區(qū)的小英雄,如此安排是對他的鼓勵——而這種特殊鼓勵也強化了孩子們“愛國是光榮的”概念。
不要小瞧這種“國歌領唱”的愛國主義教化功能,對孩子們的影響宛如水滴石穿。今年7月1日前的最后一個工作日,我開車接兩個兒子放學,一路上他們都在唱加拿大國歌,還不斷問我“加拿大國歌的法語版是怎么唱的”(我是學法語的)、“加拿大國歌的法語版是否跟英語版完全不同”(加拿大國歌“哦加拿大”是先有法語版再有英語版,且分別獨立填詞,也就是說它們實際上是曲調相同的兩首不同愛國歌曲),一問之下才知道,他們當天上午不但在學校參加了“加拿大日”主題活動,升了旗,唱了國歌,還和老師一起表演了整整一臺愛國主義節(jié)目。
筆者有一次出席當?shù)啬橙A文媒體的春節(jié)聚餐會,主辦者是一位香港裔華人,與會者則大多數(shù)是中國大陸移民,大家已經舉杯,主辦者當時上5年級的兒子突然大聲說“忘記唱國歌了”,隨即主動“維持秩序”讓大家安靜下來,自己扯著不太準的腔調唱了一遍“哦加拿大”,然后又在大陸移民與會者的鼓掌鼓勵下磕磕絆絆唱了一遍“義勇軍進行曲”。
“讓孩子唱國歌”在北美各種大大小小的體育比賽中也頗為流行,在美國,曾幾何時大型體育比賽唱國歌是巨星們的專利,近年來也漸漸被孩子們稚嫩的歌聲所替代。和加拿大不同的是,美國人似乎特別喜歡安排少數(shù)族裔血統(tǒng)的孩子在這種場合領唱國歌,大約是為了彰顯這個移民國家的“美國夢”和“熔爐功能”吧(加拿大這個把“多元文化”當成國策的國家反倒不怎么刻意這樣做,印象中只有安排在“加拿大日”的外籍移民入籍儀式上,才能比較多地看到少數(shù)族裔孩子被特別挑選出來領唱國歌)。唱國歌的風格美國和加拿大也有很大差異——前不久在NHL一場重要比賽前,一位來自北歐、有華裔血統(tǒng)的小姑娘用頗為夸張的高音“變調”領唱了美國國旗“星條旗永不落”,在Youtube上成為大熱門帖,而同樣風格的“變調‘哦加拿大”則通常只能在北美職業(yè)聯(lián)賽有加拿大隊伍參加、卻在美國舉行的客場開場前聽到,加拿大小朋友似乎更喜歡中規(guī)中矩地唱他們那首古典藝術歌曲風格的“哦加拿大”。
美國和加拿大的義務教育階段都為0-12年級,課堂愛國主義教育內容是十分充實的。
以美國為例,其愛國主義教育課程滲透到“公民”、“歷史”、“人文”等必修課中,從零年級(學前班)到十二年級,要學習“自己、學校、社區(qū)、家族、社區(qū)歷史、州歷史、美國歷史、世界歷史”等必修課,還要學習“我們的成就”、“我們的體制”、“美國公民的社會責任和道德素質”等內容。許多州中學優(yōu)選的歷史教科書《我們美國人》被公認為“深入淺出教育美國起源與發(fā)展史的最系統(tǒng)教材”,主編者開宗明義,承認其編纂的目的正是“增強中學生對我們民族、國家的信心和使命感”。
加拿大的情況也大同小異,“公民”、“歷史”、“社會”、“地理”甚至“語文”等必修課都被不同程度加入了愛國主義內容,而且教育方式十分靈活,深入淺出,我的小兒子6歲時就能根據(jù)剪紙形狀分辨出加拿大十個省、三個地區(qū)的輪廓,而大兒子在7歲時就能隨口說出加拿大最早和最晚成立的省區(qū)名稱,以及它們成立的準確年份。
值得一提的是,“愛國主義教育”不僅是“宏觀”的,也是“微觀”的,一般認為在加拿大,公立學校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投入要遜色于私立學校,但“宏觀愛國主義教育”卻恰好相反,筆者一位朋友的孩子,二年級時就能如數(shù)家珍地說出自家所住的、僅千余人口社區(qū)的歷史沿革由來、交通狀況和主要特色,問她,答曰“學校教的”,一位在學校任教的朋友表示,北美公立學校都是學區(qū)制,學生免費就近入學,所有學生都住在學校15分鐘步行范圍內,因此進行“微觀愛國主義教育”可謂近水樓臺,有的放矢;相反,私校要花學費,要考試入學,學生住在哪里的都有,學校進行以“愛我們的社區(qū)”為主題的“微觀愛國主義教育”容易缺乏針對性,變成隔靴搔癢,因此私校的愛國主義教育以宏觀為主。
美國和加拿大學校愛國主義教育最大的特點,是“反復同內容教育”,以美國公校義務教育階段為例,“美國史”要先后學三遍,內容完全一樣,但深淺度則由淺入深。加拿大也是一樣,我大兒子今年才上7年級(因跳級文化課跟8年級上),但“加拿大聯(lián)邦史”也已學過三遍了。這種社科領域的“反復同內容教育”,被北美教育界認為“能加深學生印象”、“特別適合必須讓學生掌握的社會科學知識”,因此不僅廣泛使用在和愛國主義教育有關的各科,也使用在諸如性教育、安全常識等方面。
學校的愛國主義教育并不僅限于課表上看得見的那些,“看不見的教育”有時效果更突出。
在美國公立中小學的走廊和活動室里,往往可以看見諸如“歷任美國總統(tǒng)畫像”、“總統(tǒng)名言警句”等陳列品,許多學校的校長、教師會利用一切機會向孩子們灌輸“責任心、毅力、同情心”等“學生必須具備的素質”,并將之歸結為“公民素質”。一些州的公立中小學每周一早上都會舉行一次“公民宣誓儀式”,當天學生到校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操場或活動室集合,由校長主持向國旗宣誓致敬,并誦讀“I Pledge allegiance, to the flag,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o therepublic, for which it stands, one nation under God, indivisible, with libertyand justice for all”(我宣誓效忠美利堅合眾國國旗,及其所代表的國家,一個在上帝之下不可分割、為所有人提供自由與正義的國家)。
公立中小學如此,私立中小學是否會不那么講究?一位孩子在美國馬里蘭州一所私校讀8年級的朋友告訴我“并非如此,私校更講究禮儀和紀律,在這方面程式和規(guī)矩只多不少”。
加拿大的文化傳統(tǒng)、政治形態(tài)和美國的差異,其實遠比許多國人想象中要大得多:由于是君主立憲制而非總統(tǒng)制國家,加拿大法律上的國家元首是英國女王,但加拿大又是個由英語區(qū)和法語區(qū)(魁北克省)組成的國家,后者和英國及其君主的關系頗為微妙,因此在這個國家,公民既可以宣誓效忠國家元首(英國君主),也可以只宣誓效忠加拿大,而加拿大總督只是君主的代表,總理則是政府首腦而非國家元首,因此很多美國中小學生可以把諸如“;林肯演說”、“里根演講”倒背如流,而加拿大中小學生則往往對歷任加拿大總督、總理“印象不深”,除非某個總理的“粉絲”或其所屬政黨“青年黨團”成員,一般也不會把“歷任國家領導人”的名言警句掛在嘴邊。
加拿大學校的“隱性愛國主義教育”主要體現(xiàn)在“凸顯加拿大自豪感”方面。加拿大幾乎每個年級稍高的中小學生都能隨口告訴您,胰島素是加拿大科學家班廷醫(yī)生(Frederick Banting)率先發(fā)現(xiàn)的,這位1923年年僅32歲就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加拿大首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是迄今全世界獲得這個獎項最年輕的人,他們也會津津樂道于國際空間站上的機械臂是加拿大制造的——這些學生們在敘述這項“加拿大杰作”時自豪之態(tài)溢于言表,如果不了解內情,恐怕可能誤以為整個空間站都是加拿大人研發(fā)的呢。
美國有許多和愛國主義有關的節(jié)日,7月4日的美國國慶節(jié)自不必說,“馬丁.路德.金紀念日”(每年1月第三個星期一)、陣亡將士紀念日(每年5月最后一個星期一)、“總統(tǒng)日”(每年2月第三個星期一)等也都在法定節(jié)假日之列,并無一例外地被安排上一系列愛國主義程式,學校當然是這些愛國主義程式的重點,而即便在公眾活動中,針對孩子們的“感化”也是重中之重,有人說“這些節(jié)假日的一切兒童游藝活動都是各種形式的愛國主義教育”,可謂半點也不夸張。
加拿大的“愛國主義節(jié)日”和美國差異比較大,主要包括國慶節(jié)(7月1日的“加拿大日”)和英聯(lián)邦國家風行的“國殤日”。
國殤日即陣亡將士紀念日,是每年的11月11日,1918年11月11日11時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的時間。這個節(jié)日很多國家、尤其英聯(lián)邦國家都紀念,但沒有一個國家隆重到加拿大的程度,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加拿大本土雖未卷入戰(zhàn)事,但成千上萬士兵遠渡重洋去歐洲參戰(zhàn),死傷十分慘重,曾有意獨立的紐芬蘭在那次戰(zhàn)爭中男丁損失慘烈,元氣大傷,最后只好加入同病相憐的加拿大聯(lián)邦“抱團取暖”。
在1915年法國-比利時邊界的佛蘭德斯山谷爆發(fā)的一場戰(zhàn)役中,加拿大官兵死傷高達6000人,軍醫(yī)中校麥克萊茵(John McCrae)的好友也陣亡,他在戰(zhàn)地憑吊時見四處開滿血紅色的虞美人花,有感而發(fā),寫下了不朽詩作《在佛蘭德斯戰(zhàn)場》(In Flanders Fields),如今一百多年過去,每逢國殤日,加拿大人還會佩戴象征紀念為國捐軀者的紅色虞美人花(并非許多中國人所傳說的“罌粟花”),而《在佛蘭德斯戰(zhàn)場》這首詩篇則通過學校的教育,成為幾乎每個加拿大四年級以上孩子都會背的愛國主義詩篇。
(附、《在佛蘭德斯戰(zhàn)場》,麥克萊茵原作,陶短房譯:
In Flanders fields the poppies blow 在佛蘭德斯戰(zhàn)場,虞美人花迎風綻放
Between the crosses, row on row, 在那十字架間列列行行
That mark our place; and in the sky 這里標示著我們安息的地方,和天空之上
The larks, still bravely singing, fly 云雀在高歌翱翔
Scarce heard amid the guns below. 可你卻難以聽見,因那戰(zhàn)場上的槍炮轟響
“愛國主義電影”則是美國針對未成年人最成功的愛國主義理念灌輸渠道,很多膾炙人口的影片都帶有毫不掩飾的愛國主義主題、元素和符號,而且越“低齡化”和“大眾化”,這種“愛國主義元素”就越直接、越“單線條”和不加掩飾,如主要針對學齡青少年的《美國隊長》,主人公身上幾乎每個道具都宛如“Q版星條旗”,且所向披靡,所有“大反派”或早或晚都會變成“戰(zhàn)五渣”。而一些更“深沉”、對“什么是愛國”等話題有所探討和爭論的影片,則往往集中在“文藝”、“小眾”等范疇。說到底,美國“文藝工作者”潛意識里大約認為,愛國主義是“廣譜”的,是“文藝口糧”,應該讓盡可能多的人、尤其未成年人多看;而“深層次探討”則是“高級文藝大餐”,只能是“適口者珍”,愿意看的自己找了看便是。
有趣的是,加拿大人似乎不太習慣在影視作品中去渲染愛國主義情結,“加拿大隊長”只能出現(xiàn)在好事者的調侃“模仿秀”中,加拿大堪與類比的“文體愛國主義灌輸”是體育比賽,加拿大青少年對有加拿大選手參加的重大體育賽事十分熱衷,他們的“金牌情結”要比金牌拿到手軟的美國鄰居濃重得多。加拿大主辦的前兩屆奧運(蒙特利爾奧運、卡爾加里冬奧),東道主金牌都“剃了光頭”,當時的加拿大中小學生曾自感灰頭土臉,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加拿大打了翻身仗,孩子們則雀躍不已。近幾屆加拿大在夏奧、冬奧的成績都不錯,學生們對奧運的熱情大增,而相應的“愛國主義教育”也不知不覺收到效果——至于效果最好的“文體愛國主義灌輸”則莫過于重大賽事場合中加拿大和美國冰球隊間的交鋒了,其實加拿大人對強大的美國鄰居多少有些不服氣,別的方面相形見絀,“國球”冰球領域一旦大獲全勝,不但孩子們興奮異常,就連國家領導人也會激動不已,前任加拿大總理哈珀(Stephen Harper)、現(xiàn)任加拿大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都曾在本國贏球后炫耀和美國領導人打賭贏來的啤酒,并在贏球次日的國會會議上公開穿著本國球衣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