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海娥 王永虎
【摘 要】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數字媒體藝術正走向技術和藝術相結合的新時代。高校作為人才培養(yǎng)的中心環(huán)節(jié),與數字媒體藝術緊密結合,逐漸發(fā)展起自己的藝術專業(yè)實驗室。本文以南京文化旅游衍生品設計為例,對其可行性和必要性進行了分析,并引入了地域文化符號元素作為其區(qū)域身份定位,以達到避免同質化與類型化的效果。結合具體的云錦作品,本文詳細闡述了南京文化旅游衍生品的藝術性、價值性以及實用性。
【關鍵詞】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南京區(qū)域文化;旅游衍生品
中圖分類號:G40.05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21-0122-02
隨著教育文化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推進,技術與文化的融合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單一的以文字為中心的媒體內容逐漸被以圖像、影像、互動為核心的跨媒體所取代[1]。數字媒體藝術是指融合技術的專業(yè)性與藝術的獨創(chuàng)性為一體的跨學科、多學科的新型藝術形式,它的應運而生完全契合了當今的時代背景[2]。
一方面,社會越來越偏向實踐型人才,事實上當代學生過分注重理論學習而忽略實踐,導致實踐操作無法得到強化,學生動手能力較弱,因而無法適應畢業(yè)后的崗位需求,需要企業(yè)進行二次培訓,而藝術類實驗室兼具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成為不可或缺的手段措施[3]。另一方面,在當今高校教學、科研和數字化管理的背景下,藝術類實驗也必然逐步納入其所在院校的數字化系統(tǒng)中,在教學中發(fā)揮重要的優(yōu)勢。因此,在數字媒體大發(fā)展的環(huán)境下,高校打造專業(yè)化的藝術類實驗室,對于培養(yǎng)復合型、專業(yè)型、前沿型、創(chuàng)新型的設計藝術類人才而言,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4]。
從數字媒體藝術設計的角度出發(fā),并以南京文化旅游衍生品設計應用為案例,結合藝術審美的體驗、感覺和思維多方面,探討了實驗室項目的實踐與思考問題。
一、設計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文化旅游衍生品作為地域文化具象的載體,浸潤著濃厚的風土人情,濃縮了這片地域的民俗文化。其不單單是對文化產品的模仿與復制,更是滿足消費者感性需求的物化產品形態(tài),是具有特定文化含量的消費品。
南京作為六朝古都和十朝都會,2000多年的建城史給南京這座城市留下了豐富的歷史遺跡和文化遺存。而如何合理發(fā)展設計南京文化旅游衍生品,引起消費者精神層面上的共鳴是面臨的最大機遇與挑戰(zhàn)[5]。南京文化旅游衍生品作為南京這座城市的名片,是一種新的表達和宣傳方式,通過對不同形態(tài)文化的解構與重組將形成一種新型具象的形態(tài)。而這些新的具象形態(tài)可以通過產品的大量生產,帶動制造業(yè)的發(fā)展,使得文化、技術、創(chuàng)作水乳交融[6]。
目前南京文化旅游衍生品的內部優(yōu)勢十分明顯即具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可供設計的文化產品也種類眾多。因此,南京文化旅游衍生品設計具有巨大的潛力,按照產品競爭空間理論,若加大南京文化衍生品的開發(fā)力度并均衡產品設計質量,打開文創(chuàng)市場是極具可行性的。
二、設計與南京地域文化相結合
南京地域文化符號是其地域文化內涵的具體外象,理應根據其地域內的歷史遺存、文化風俗、鄉(xiāng)土民情對文化符號進行剖析與研究,在真正契合它的內涵與外延的前提下挖掘新的特色[7]。使其既適應當代人的審美習慣,也符合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理念。因而,設計南京文化旅游衍生品時,需從本土化角度出發(fā),使當地文化符號元素與設計相融交織,更加強調文化旅游衍生品中南京地域元素的藝術表現,以達到展現民族風格、增加文化內涵的效果。
南京之所以能夠吸引眾多旅游者前來的關鍵因素就在于其鮮明的地域特征。因而,必須從南京本土文化中尋找到最典范的代表,從而形成獨具風格的文化旅游衍生品設計以獲得真正的市場價值。但是,想要挖掘南京文化旅游衍生品的卓殊之處,就必須了解和掌握其區(qū)域文化特征,并且與同類型旅游衍生品設計相比必須形成自己的區(qū)域身份定位和區(qū)域榮譽競爭,以傳達南京的區(qū)域文化藝術精神。
三、設計的具體實踐
在實踐設計任何文化旅游衍生品時,需要繼承其地域的悠久歷史,摘取其精湛獨特的風格元素,以適應和滿足人們實際生活的需求。在考慮到藝術性和價值性的同時,實用性是設計南京文化旅游衍生品設計的前提條件,三者不可以偏廢[8]。考慮到一個成功的文化旅游衍生品必須兼具這三者,在仔細的系統(tǒng)性分析后,首先將價值性和藝術性特征運用抽象化的視覺符號進行表達,利用造型和色彩搭配將南京地域文化要素提煉出來。此后,從實用性角度出發(fā),要重點提升制作工藝、豐富內容題材,達到三要素的良好結合,以適應各種空間環(huán)境,有效提高南京文化旅游衍生品的整體形象。文化旅游衍生品設計主要包含基礎和應用兩大部分[9]。其中最重要的基本組成部分是色彩與標識設計,在外觀以及結構都確定的條件下,通過利用色彩與標識使得衍生品的設計具體化,達到與文化符號交相呼應的效果。而應用部分則包括旅游衍生品的產品試制、批量生產以及設計評價。其中設計評價是根據消費者對衍生品的使用觀感對設計品的后期做出改善修整,主要包括人機分析和文化衍生產品價值分析。
云錦作為南京傳統(tǒng)的絲織工藝品,是南京文化旅游衍生品的典型代表。云錦色彩華麗、花紋典雅,以繁華富麗的金線、銀線、銅線、蠶絲以及各種鳥獸類羽毛為材料,使得絲織效果華麗奪目、富于變化[10]。團花等各類繁復的花樣,構成了裊娜多姿的視覺效果[11]。如圖1云錦錢包以浪花為紋樣,寓意巉立浪頭,美好的事物如浪花一般朵朵綻放,表達了順遂、如意、圓滿的愿望。其中運用了色彩冷暖對比,使得設計品特色鮮明,奪人眼目。同時,添加了流蘇裝飾并配有象征福祿、長壽的葫蘆,使得文化衍生品在造型樣式和圖案寓意方面都具有藝術性和價值性,同時方便消費者隨身攜帶,大大增強了實用性。如圖2的云錦抱枕運用龍鳳紋設計,有著濃郁的傳統(tǒng)文化色彩。從藝術性和價值性看,自古以來龍就是勇敢、祥瑞的象征,是中華民族的圖騰,而鳳凰作為傳說中集人間真善美于一體的吉祥神鳥,有著“百鳥之王”的稱號。因而,龍鳳紋寓意夫妻恩愛無比、白頭偕老,是人們對真摯愛情和美好生活的寄托。從實用性角度出發(fā),抱枕內可以任意更換填充,適用于新婚夫妻,有較好的前景市場。
圖1 云錦錢包 圖2 云錦靠枕
四、結語
數字媒體藝術領域正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新型媒體的出現要求我們在繼承的基礎上發(fā)揚與創(chuàng)新。南京文化旅游衍生品的設計,利用數字化的方式,引入區(qū)域文化符號元素,構建差異化、鮮明化、個性化的本土風格,達到藝術、技術、價值的完美統(tǒng)一,是將數字媒體藝術完美融入文化旅游衍生品設計的一次新的嘗試與探索。
參考文獻:
[1]李娟.數字媒體環(huán)境下高校藝術類實驗室的建設與發(fā)展探討[J].實驗室科學,2015,18(4):157-160.
[2]雷霖.探析高校獨立學院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專業(yè)建設[J].現代裝飾(理論),2015(12).
[3]厲旭云,梅汝煥,葉治國,等.高校實驗教學研究的發(fā)展及趨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33(3):131-135,197.
[4]劉慧,徐長雨.數字媒體實驗室融合文理交叉,學、產、政三螺旋創(chuàng)新教學研究[J].藝術教育,2014(7):203.
[5]宋燕妮,張瑜,解翩翩.淺談南京長干寺地宮文物的衍生品開發(fā)[J].藝術品鑒,2016(1).
[6]陳秀培.文化旅游紀念品開發(fā)策略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6.
[7]劉寶成,楊雯,張玲瀟等.地域文化在旅游衍生品品牌設計中的應用[J].現代裝飾(理論),2016(5).
[8]鄭蓉蓉,王欣.文化旅游產業(yè)中蘇繡衍生產品的設計研究[J].現代絲綢科學與技術,2014,29(4):148-150.
[9]葛亮.基于地域文化的南京博物院文化衍生產品的設計研究[D].南京工業(yè)大學,2016.
[10]孫敏娜.南京云錦衍生品的創(chuàng)意設計探析[J].美術大觀,2015(5):106-107.
[11]岳永玲.南京云錦圖案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