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印象主義畫派是19世紀后半期西方重要的繪畫藝術流派。莫奈是印象主義最杰出的代表,對印象主義的發(fā)展做出了杰出貢獻,被譽為“ 印象主義之父”。文章分析了莫奈繪畫的藝術特征,明晰莫奈及印象主義在西方繪畫史上的地位。
關鍵詞:莫奈;印象主義;自然;光和色;詩性
一、謳歌大自然
莫奈是大自然最忠實的描繪者。縱觀他的整個創(chuàng)作歷程,大自然始終是作品永恒的主題。他善于將大自然的湖光山色、芳草綠樹、田園小徑剪入自己的畫中世界,在畫中表現(xiàn)大自然的芳香醇美、寧靜幽婉和五彩斑斕。
第一,在他的所有畫作中,風景畫占絕大部分,人物畫和故事畫則只是一小部分。他用自己獨特的視角發(fā)現(xiàn)了別人發(fā)現(xiàn)不了的大自然獨到的美,認為任何景物都不能和大自然的美相比,大自然是光的載體、色的彩虹,當人以最精微的靈敏抓住它時,便會感覺到它的攝人心魄的美麗和無與倫比的美妙。
第二,將真情實感寓于對自然風光的描繪中,追求主觀化的藝術真實。在印象派出現(xiàn)之前,雖然巴比松畫派的崛起開啟了畫風景的先河,沖破了學院派臆造風景模式的束縛,主張直觀自然,觀景寫生,但是他們追求的是更為客觀化的“ 真實性”,用寫實手法來表現(xiàn)自然的外貌,企圖細致無誤地記錄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印象派則一方面繼承了他們的傳統(tǒng),另一方面又把這種傳統(tǒng)推向極致,把自然風光的客觀真實發(fā)展到了情感的真實、主觀印象的真實。尤其是莫奈的繪畫更有著自己的特點,他的風景畫常常是溫柔的、安慰人的、感動人的。寧靜的午后,深奧的黃昏,露水如珍珠的早晨,都在他的畫中;撐陽傘的美麗憂傷的女子,罌粟花叢中的母親和孩子,草地上讀書的少女,陽光下的田野和樹林… …一切都是那么優(yōu)美、雅致、美妙,那明亮的調子總是給人一種希望,一種慰藉。
二、表現(xiàn)光和色
第一,還色彩以本真面目。按物質本性和常識而論,世間萬物皆有其固有色彩,如樹葉是綠色的,天空是藍色的等,但在不同光照和周圍環(huán)境極其復雜的反光之中,任何物體的色彩變化都是很豐富的,因此在繪畫中表現(xiàn)的色彩應該是千變萬化的,不受所謂“ 固定色” 的束縛。莫奈發(fā)現(xiàn)了這一特點,企圖打破人們頭腦中傳統(tǒng)的固有色觀念,還色彩以本真的面目。在莫奈的畫中,完全不像傳統(tǒng)繪畫以顏色的深淺來表現(xiàn)明暗,以室內營造的光線來制造凸凹的效果,以在人們頭腦中根深蒂固存在的固有色表現(xiàn)司空見慣的日常事物,他追求的是生動、跳躍的自然色彩,抓住日光照耀的瞬間,給人感受的是萬物生長著的鮮明的世界。
第二,捕自然以瞬間整體印象。陽光是大自然光的唯一源泉,一天各時辰因光照的強弱與角度的不同,自然景物在各種光照下會呈現(xiàn)豐富多彩、千變萬化的現(xiàn)象。即使是同一主題,在不同的時空、不同的條件下,給人的瞬間印象也是不同的,所以捕捉瞬間印象成為莫奈等印象主義者們熱衷的主題。從規(guī)律上說,盡管世間萬物變化多樣,無論什么變化都可用光學、光譜學和色彩學的科學原理解釋;但對藝術家來說,大千世界的無限變化只能通過眼睛直接觀察而得,所以對光與色的感受就發(fā)展成莫奈最敏感的一根神經(jīng),表現(xiàn)大自然在某時某刻的面貌就成為藝術家竭力追求的目標。
第三,給形體以光色感應。莫奈作畫時,通常以對色調與光的感應代替對物象形體的觀察, 光色的知覺從貼近真實感向色彩與光的獨立價值提升,形與色互相滲化。莫奈曾告訴一位年輕的美國藝術家:“ 當你外出作畫時,試著忘掉呈現(xiàn)在你面前的對象是一棵樹,一幢房子,一片田野或任何其他的東西。你只想,這是一小塊藍方塊,這里是一個粉紅色長方形,那里是一條黃色帶,按這樣畫出來的正是人所看到的物體,準確的顏色和形狀,直到它與你面對風景時獲得的印象一致?!彼踔琳f他希望一生下來就是個瞎子,然后驟然間恢復視力,這樣他就能以這種方式作畫,而且不知道呈現(xiàn)在他面前的對象是什么了。在莫奈眼里,一切物體都失去了它們固有的“ 形”,而只是以色塊的形式出現(xiàn),一切物體只因顏色和光而存在,其他的一切皆可忽略,這與學院派繪畫注重構圖和造型的傳統(tǒng)相比,顯然有了根本性質的不同。
三、盡顯詩性美
第一,光和影的“ 瞬間印象”,恰如即景抒情的散文詩。詩,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是作者表達感情的最好手段,它講求用畫面一樣生動、音樂一樣優(yōu)美的語言和富有韻律的節(jié)奏來表現(xiàn)作者的主觀情緒,抒發(fā)作者的情感。莫奈的畫可以在幾分鐘內描繪出瞬息變幻的天光云影,抒寫出稍縱即逝的主觀情趣,卻不必像創(chuàng)作出一幅“ 大構圖” 那樣費時費力,這樣的創(chuàng)作特點可以在他的組畫《白楊樹》、《麥草堆》等繪畫中表現(xiàn)出來。如果說描繪故事情節(jié)的“ 大構圖”類似長篇小說,莫奈表現(xiàn)“ 瞬間印象” 的畫則類似即景抒情的散文詩。
第二,畫面的色調以及光和影的流動,顯示了詩的節(jié)奏和韻律。如果說詩歌借語言表達作者的情感,那么繪畫則用色調抒發(fā)作者的內心世界。繪畫中的色彩不僅是為了真實的表現(xiàn)大自然的光色變化,也是為了表現(xiàn)色調之美而抒寫畫家的情感,色彩有濃有淡,有暖有冷,色彩的配合有強烈的對比, 也有柔和的協(xié)調,這就形成為一種抒情的美,好像詩歌中用各種交錯的意象抒情一樣。還有筆觸的運用,也不僅是為了真實的表現(xiàn)物體的體積感和質感,畫面上筆觸的輕重疾徐、聚散錯落,也形成一種節(jié)奏感,類似詩歌中的韻律。
第三,莫奈繪畫的強烈抒情性,契合了詩的抒情特點。詩是人們表達內心深處最細膩、最復雜情感的最佳形式。繪畫和詩一樣,也是借形象或意象抒發(fā)作者的主觀情感。波德萊爾在《巴黎的憂郁》中說,散文詩“ 足以適應靈魂的抒情性的動蕩、夢幻般的波動和意識的驚跳”。動蕩、波動、驚跳等心靈體驗是人們飄忽不定、流動回旋的動態(tài)的心靈現(xiàn)象,而散文詩最適于表現(xiàn)的正是人類意識的流動情景:捕捉變幻不定的情緒波動,神秘莫測的心靈震蕩,撲朔迷離的情感火花。拿莫奈的畫和散文詩相比,無疑可說明這一點:莫奈的繪畫已經(jīng)深入到表現(xiàn)主觀情感的界面,力求以情感的真實代替客觀物象的真實。
作者簡介:
曹宗欣(1992-),女,聊城大學美術學院16級研究生,專業(yè)為美術,研究方向為油畫。
(作者單位:聊城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