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蕓浩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發(fā)展,城市化建設進程日益加快,工程地質勘察也得到了快速的發(fā)展,工程地質勘察質量得到了嚴重考驗,而影響工程地質勘察質量的主要因素是水文地質勘察工作。本文從工程地質勘察過程中水文地質調查內容及工程地質勘察過程中常見的水文地質危害等方面講述了水文地質問題在工程地質勘察中的危害性。
關鍵詞:水文地質問題;工程地質勘察;危害性分析
1 引言
這些年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逐步加快與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對礦產資源的需求越來越高,開采程度逐漸加大,使得淺層礦產資源儲量逐漸減少。人們?yōu)闈M足經濟發(fā)展的需要,開采深層礦產資源已成為必然選擇。但由于深層礦產儲量較深,地質情況復雜,安全隱患較多,開采難度相對較大。因此,企業(yè)應做好對礦區(qū)及周邊的地質勘察,對潛在的礦產事故做好有效預防,防止礦產事故的發(fā)生。水文地質因素是工程地質勘察應考慮的主要因素之一,加強對其的勘察有利于降低礦產事故的發(fā)生概率。本文就水文地質問題在工程地質勘察中的重要性進行了說明,為后期礦產企業(yè)地質勘察提供技術參考。
2 工程地質勘察水文地質的評價內容
2.1 地下水對巖土結構和建筑物的作用和影響
在巖土工程中,地下水對巖土結構和建筑物的作用和影響已經成為最需要考量的問題,對地下水對巖土結構和建筑物的作用和影響進行重點預測,并根據相關評價結果,制定切實可行措施,對工程項目順利實施有重要意義??辈煸u價內容主要包括勘察目的、地下水埋藏情況、水位變化情況、場地穩(wěn)定性、地下水對建筑材料的腐蝕情況等等。
2.2 水文地質勘察要與建筑物地基類型結合
水文地質勘察需要與建筑物地基類型緊密結合,查明地質水文情況,可以為建筑物地基選擇提供最準確地質資料??辈靸热菰u價主要包括水文地質歷史情況、地下水成因類型、巖土性質、巖土風化程度、巖土物理力學性質等,還要將巖土、水文和建筑物三者因素進行對比分析,形成完善的評價體系。要在具體操作中判定和明確場地是不是存在地震斷裂的地質情況、場地有沒有斷裂活動,周圍有沒有其他不良的地質作用。通過多元評價,為工程提供全面水文地質評價報告。
2.3 地下水對工程建設的作用和影響
地下水對工程的作用和影響呈現多元性,需要從不同角度展開具體評價。首先是對埋藏在地下水水位以下的建筑物基礎和砼內鋼筋的腐蝕情況進行評價;其次是地下水對選用的軟質巖石、殘積土、膨脹土等基礎持力層形成的軟化情況進行評價;再就是地下水對地基基礎范圍內存在的粉細砂、粉土產生的潛蝕、流砂、管涌的可能性進行評價;在地下水水位以下開挖基坑,需要進行富水性和滲透性試驗,要對人工降水可能引起的土體沉降、邊坡失穩(wěn)等情況進行評估。
3 工程地質勘察過程中常見的水文地質危害
3.1 地下水水位變化對巖土體的影響
地下水水位變化對巖土體的影響作用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地下水水位上升對巖土體的影響,二是地下水水位下降對巖土體的影響。其中,地下水水位上升對巖土體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對巖土體的含水結構的改變,使得原來不屬于含水層的巖石可能成為弱含水層甚至是中等含水層,致使該巖土體的物理性質發(fā)生改變,從而對工程建設帶來危害,引起這一變化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氣候的變化,如降雨量的變化等;地下水水位下降對巖土體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地面沉降、產生地裂縫等方面的危害,引起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為人為因素,表現為過度的抽取地下水,使得原來屬于含水層的地層單元變?yōu)槿鹾畬踊虿缓畬?,致使巖層的物理性質發(fā)生變化,其底層的承載力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常會出現地面沉降、地裂縫等災害,對地表建筑物的破壞性極大。
3.2 地下水水位變化對巖土體物理性質的影響
地下水水位變化使得巖土體的孔隙結構略有變化,導致巖土體的充水情況發(fā)生變化,主要表現為巖土體發(fā)生不同情況的膨脹現象。若水位變化更明顯,其巖層的膨脹現象越明顯,由于巖層的不均勻膨脹,可能導致巖層產生變形,甚至破裂出現地裂縫等重大地質災害現象。所以,在進行工程建設時,必須重視地下水位變化對巖土體帶來的影響,必須對其影響程度做出評價,并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3.3 地下水壓力對工程的危害
通常情況下,地下水處于自然平衡狀態(tài),其壓力作用十分微小,對周圍的巖土體的破壞影響極為微小,可忽略不計。但在工程建筑時很多人為因素如工程施工等造成地下水動態(tài)平衡失穩(wěn),可能導致巖土體或建筑物受到地下水壓力的危害。一般情況下,地下水壓力的變化可能引起巖土體的穩(wěn)定性,地基坑內出現突水狀況,甚至引起流沙等災害。
4 水文地質勘察方法
4.1 地球物理測井法簡介
所謂地球物理測井法,就是將可用于鉆孔剖面的巖性分層,確定巖溶發(fā)育帶、含水層等相關水文地質參數。在實際操作中,若施工人員發(fā)現無芯鉆進法施工效果不明顯時,即可采用地球物理測井法。
4.2 地球物理測井法數據采集
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可以使用物探先行的方法,使得物探和地質工作更好地結合在一起,提高施工過程的質量安全。要根據目前收集到的地質探測方面的相關資料,來對勘察過程中發(fā)現的一些異常情況進行解釋說明,然后繪制出相應的水文地質勘察的資料,可以為后續(xù)工作的開展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持,在施工的過程中就可以通過對勘察數據的研究,對地質環(huán)境的模型有了初步的了解,對一些異常成分的存在也有了更加深刻的掌握,然后再根據實際的勘察結果來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在進行地質勘察工作時,必須要對水文地質實際的存在的問題加以足夠的重視,特別是地下水的類型以及水位的變化情況等,所以在制定地下水水位的地質模型時,必須要先對一些基本的水文地質情況進行相應的判斷,然后通過對文獻資料價值的分析,再一次對重點對象進行勘察,而且在勘察之前要先對可能出現的后果進行分析,這樣施工人員在操作的過程中可以確保動作的規(guī)范,以免出現安全事故。
4.3 數據解釋
在預處理中,原始數據編輯、確定施工順序等是工作的重點,其主要由原始數據采集格式所確定。在數據編輯之后,確定工作布置圖的激發(fā)點與接收位置,為后期工程施工提供數據支撐。從應用效果來看,該處理方式不僅能正確分析水文地質的基本情況,也能判斷地下礦產資源分布的基本信息,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4.4 水理性質分析
一般在水文地質勘察中,水理性質是影響水文地質問題的重要因素,其主要由巖土與地下水之間相互作用,而表現出現的特殊性質,包括巖土層溶水性、持水性、透水性等,其與巖土形態(tài)之間存在密切關系。一般在地質勘察中,通常會對地下水樣進行2-3次采集,并在采集工作結束之后,根據采樣過程中的數據變化,判斷地下水可能出現的參數變化現象,并將相關變化反應在數據模型上,確保技術分析的合理性。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水文地質在工程勘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對于項目工程的實施可提供有效的技術保障,有利于提前對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做出預防。因此,工程勘察技術人員在工程地質勘察過程中應對水文地質因素進行全方位分析和研究,充分了解及掌握水文地質因素對巖土層的影響程度及危害,切實做好水文地質勘察控制工作,提高巖土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項目工程的有效實施,為降低安全隱患提供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 丁劍.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問題的危害性分析[J].科技展望,2015(4).
[2] 史元科.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若干問題的探討[J].江西建材,2014(3).
[3] 李能芬.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問題的危害探討[J].甘肅科技,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