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振才
摘要: 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避免語言隨意性,教師過多地使用通俗用語,實在有失計算機術語的科學性、規(guī)范性。
關鍵字:信息技術;計算機術語;規(guī)范
前言:前不久,街道教研中心舉辦了信息技術老師的課堂教學大賽,其中有一位老師給我留下的印象特深,這位老師上課的內(nèi)容是《我的名片》,老師講得風趣幽默,很生動,深入淺出,課堂氣氛活躍,又精心設計了任務驅(qū)動,層層遞進,出色地完成了該課的教學目標,這堂課總體來說是一堂出色的示范課。但有個細節(jié)卻被這位老師忽略掉了,就是在講編輯文字圖層時,老師說:“同學們,我們現(xiàn)在把鼠標移到這里”,然后就將鼠標移到文字圖層進行操作,雖然學生都明白,也都能清楚知道老師所說的“這里”指的文字圖層,但因這堂課老師沒有采用規(guī)范的信息技術術語,所以總給人覺得是遺憾的地方。
1.語文老師要求小學生認規(guī)范字、讀規(guī)范音、知規(guī)范意,否則別人看不懂,聽不懂;數(shù)學教學呢,教師要用準略的詞去描述題目,這樣學生才能懂題目的意思;在英語課,英語老師要教給學生標準國際音標及語法;同樣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在進行教學時,用的應該是信息技術專用的名詞,信息技術語言要規(guī)范,不能隨意用生活中的名詞來代替。這是信息技術教學的基本要求,不得隨意簡化信息技術專用名詞,作為信息技術專用名詞是約定俗成,如果用的是方言俚語來描述信息技術,這樣將對學生今后進一步的學習和工作帶來非常大的麻煩,同樣在信息技術老師在課堂上,一定要用規(guī)范的信息技術術語來進行教學。
記得有一次講《網(wǎng)上信息搜索》這課,學生舉手告訴我:“老師,我不能上網(wǎng)了”,“怎么了”,“上網(wǎng)的東西不見了”,“就是桌面那個 e 字的,不小心被我刪了 , 要怎么才能弄回桌面來”?我知道他說的是IE瀏覽器的圖標,可能是這個學生不小心將桌面上的IE瀏覽器圖標刪除掉了。我?guī)退麖腸分區(qū)程序中找到IE瀏覽器,并發(fā)送了快捷方式到桌面上,顯示了IE瀏覽器的圖標。從這個學生身上看到,這個班上學生對ie瀏覽器這個名稱還不熟悉,在后來的課前復習時,我每次都針對性著重復念幾遍ie瀏覽器這個名稱,以讓學生加深印象,達到熟知程度。
2.信息技術術語不規(guī)范產(chǎn)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信息技術老師大都是進行廣播式教學或者手把手一對一進行教學,在這種直觀教學的環(huán)境下,這樣就極容易導致著口語產(chǎn)生,例如:雙擊桌面“word”圖標,但很多老師就說成“打開桌面上“word”圖標”,雖然學生大都能夠理解,但不規(guī)范。這種生活化的不規(guī)范語言,雖然理解上問題不大,但當大家都習以為常了后,其負面影響卻是顯而易見的。再次就是信息技術老師重視程度不夠,信息技術課一門操作性較強的課程,很多信息技術老師以為在課堂教會學生會模仿老師所教的就行、能理解老師所說的就行,其實信息技術教師應要認真推敲信息技術術語的準確性和規(guī)范性,使得課堂教學既充滿了嚴肅的科學性,又培養(yǎng)了學生對科學的態(tài)度。
上一次教育局組織一次小學生信息技術抽考,我在監(jiān)考時,發(fā)現(xiàn)理論題學生做得很茫然,選擇題學生大多不會做,如:目前我們所使用的光盤它們英文名字叫什么?( )A、CD B、CD—ROMC、CD—RW,學生只知光盤為何物,但不知cd-rom就是光盤的英文名。再如有一操作題:請用Word2000對文檔中的文字進行編輯、排版和保存,具體要求如下:1.將正文第一段(“就人而言···表現(xiàn)形式。”)設置首字下沉2行(距正文0。2厘米);其余各段文字懸掛縮進0。65厘米。。。。。。,學生都在這道題發(fā)呆或在瞎做,學生不知什么是懸掛縮進,老師在課堂上講縮進時,沒有真正地去強調(diào)什么是懸掛縮進 ,什么是左縮進,什么是右縮進等這些專用名詞之間的差別。學生在考理論題時得分比較差,究其原因,是因為理論題都是用規(guī)范的信息技術術語來描述題型的,而平時課堂上老師只重學生的操作而忽視學生的信息技術規(guī)范術語的養(yǎng)成。
3.信息技術訊猛發(fā)展的今天 ,遠程教育其實在人們?nèi)粘I钪性缫延兄?,學生不僅可以在信息技術課課堂上聽老師講,也可以通過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取得相關的信息技術方面的資料,而這些資料無一例外所出示的詞語都是用規(guī)范的信息技術語言來表達,如果學生在課堂里沒有打好這樣的基礎,象“單擊、右擊、左擊、對話框、按鈕、下拉列表框、文本框、常用工具欄、格式工具欄”等這些信息技術專有名詞不知為何物時,還在為這些信息技術專有名詞而大傷腦筋時,那么他所獲得的資料等對他來說一無用處,這樣會極大影響學生自學熱情,也會影響學生自學的效果。
一些在信息技術課堂上經(jīng)常聽到的:
“請同學們按一下右上角的‘叉叉關掉窗口?!?/p>
“同學們,看我現(xiàn)在把鼠標移動這兒”
“請同學們按住邊上黑色的小方塊,不要放開?!?/p>
以上信息技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經(jīng)常犯的小錯誤,這樣的小錯誤會使學生產(chǎn)生疑問或誤解,甚至讓學生犯下科學性的大錯誤。教師的語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學習的效果。“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作為信息技術老師不僅要教會學生如何使用,而且還要科學嚴密地講授信息技術概念和專有名詞,不斷地提高學生的獲取信息、利用所需的信息、信息處理能力,為學生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馬福俊.淺談農(nóng)村小學信息技術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7(36):166.
[2]?馬瑞雪.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7(51):81-82.
[3]?閆淑婧.二次開發(fā),讓信息技術課堂更生動[J].小學教學參考,2017(3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