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云
口服藥的劑型有多種,包括片劑、膠囊劑、口服溶劑、滴劑、咀嚼片、顆粒劑、口服粉劑等。
1.不能干吞。藥片或膠囊服用方法不對,就可能黏在嗓子里。服藥之前應(yīng)先用水濕潤一下口腔,然后將藥片或膠囊放在舌的后部,喝一口水,咽下。有些人拿起藥片、膠囊就干吞,這就錯了。不僅會讓藥片、膠囊停留在食道,影響消化吸收,還有可能傷及食道。
2.緩釋藥要整服。緩釋膠囊不能將膠囊打開服用,緩釋片不能嚼碎服。否則會影響效果。
3.冷藏藥物溫水服。要求冷藏的藥物需在適宜的環(huán)境中保存,例如雙歧桿菌三聯(lián)活菌腸溶膠囊,飯后半小時用偏涼的溫水送服,不能用偏燙的熱水服用,否則會降低藥效。
4.混懸劑要搖勻。一般的液體藥物,在服用前應(yīng)搖勻,再按規(guī)定劑量服用。
5.軟膠囊可嚼服。軟膠囊是為了便于服用的一種新劑型。維生素AD軟膠囊可直接嚼服,給小嬰兒服用前,可以先將滴嘴在開水中浸泡30秒,使膠皮融化形成一個開口,將藥物滴入嬰兒口中。
6.舌下含片劑放舌下。常用的有硝酸甘油。將舌頭上抬,藥片放在舌的下面,而不是舌的上面,閉上嘴含著。用藥后至少5分鐘內(nèi)不要飲水。藥物溶解過程中不要吸煙,進(jìn)食或嚼口香糖。舌下面的黏膜有豐富的血管,藥物容易被吸收進(jìn)入血液,與在胃腸道吸收的藥物相比,這種方式吸收藥物更快更徹底。
7.含片喉片不要嚼。含片的藥物成分在口腔釋放,可以緩解喉嚨疼痛,止咳或治療咽喉炎。此類藥物放在舌面上含著,不要咀嚼。在藥物溶解后的一段時間內(nèi),不要吃東西或飲用任何液體。
8.噴霧劑靠近喉部噴。治療喉部疾患的噴霧劑,給藥時應(yīng)張大嘴并盡量向喉部噴藥物,用藥后數(shù)分鐘內(nèi)不要飲用任何液體。
1.滴耳劑
洗干凈手,將頭側(cè)向一邊,患耳朝上,將耳垂輕輕拉向后上方,使耳道變直。如果給兒童滴耳,則輕輕地將耳垂向下及后方拉。滴入藥液。
滴管不要觸及耳道的壁或邊緣,以免被污染。滴藥后抓住耳垂,保持耳朵側(cè)面朝上5~10秒。也可將一小團(tuán)棉花塞入耳朵以防藥液流出。
2.滴眼劑和眼膏劑
坐或躺,頭向后仰。用拇指和食指輕輕地將下眼瞼向下拉,形成小囊,將滴眼瓶接近眼瞼,但不要觸及,滴入藥液,松手后輕輕閉上眼睛,盡量不要眨眼,用一個手指輕輕按住鼻側(cè)眼角1~2分鐘,防止藥液流入鼻腔和口腔。使用眼藥膏的時候,同樣拉開下眼瞼,擠入眼膏呈線狀,注意藥膏管不要觸及眼睛。閉上眼睛并轉(zhuǎn)動幾次,使藥膏充分分散。使用兩種滴眼液時,最好間隔10~20分鐘。
3.滴鼻劑
清理鼻腔,頭盡量后仰,使鼻孔垂直朝上。將藥液順著鼻孔一側(cè)滴入,輕按兩側(cè)鼻翼兩三下,使藥液布滿鼻腔,一般滴鼻液每側(cè)鼻孔滴2~3滴。20秒后頭向左或向右各偏20秒。然后頭恢復(fù)原位保持20秒,最后坐起將頭向前低,這樣可使滴入的藥液充分分布于整個鼻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