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是一位遠(yuǎn)近聞名的老壽星,現(xiàn)在已經(jīng)101歲高齡了,生活在一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里,依然眼不花、耳不聾,牙齒也很好。他有時候還喜歡聽聽京劇,和孩子們聊聊天,生活上不僅能完全自理,而且還種了塊漂亮的小菜園。這就是我的太公,一個精神矍鑠、積極樂觀的老人。
2004年,太奶奶過完91歲生日后,安詳?shù)仉x開了人世。太奶奶去世后,我們都以為太公會變得消沉,從此一蹶不振,畢竟他們感情那么深,人們都說年少夫妻老來伴,越老越分不開,所以我們就商量著怎樣逗他開心,讓他振作起來。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太奶奶的喪事辦完后,太公把我們召集在一起,很平靜地說:“阿寶(太公一直這樣稱呼太奶奶)走了,這是遲早的事,但是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么快。其實我們早就商量好了,如果沒有一起走,剩下的那一個一定好好活著。你們放心吧,我是不會出問題的,你們就別跟著操心了?!?/p>
第二天一大早,太公就拿著魚竿和小凳子去了河邊。平日里釣魚是他最喜歡的事兒,以往我們對這都是習(xí)以為常的,但這次我們卻很是擔(dān)心,怕他想不開,所以想方設(shè)法地找各種理由去陪著他。他其實也明白我們的意思,但是并沒做解釋,只是時不時和我們講講他小時候和同伴釣魚的趣事,還不斷向我們傳授一些釣魚的經(jīng)驗。河里哪兒下鉤魚最多,什么時候起竿最合適,他都了如指掌。漸漸地我們也喜歡上了釣魚,太公也樂得有人跟他一起釣,但是每次都是他釣得最多,有時候我們釣得少了,他還會把自己釣的魚送給我們大家,與大家一起分享釣魚的快樂。
記得太公94歲生日那天,他還在河邊釣了條大鯉魚,足足有三斤多。要知道鯉魚的力氣是很大的,而且還是這么一個大家伙,它的力量就可想而知了。但是太公還是將它釣了起來,這讓我們幾個愛釣魚的小輩都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他自己親手把鯉魚洗干凈,做了一條糖醋魚,味道好極了。
95歲的時候,太公還到廣東過了一個寒假,拍了很多照片。對于一個很少走出大山的老人來說,嶺南大城市里的很多東西都是他第一次見,但他都很樂于接受。后來還是惦記他的那塊菜園沒人打理,所以又回了家,一直安安穩(wěn)穩(wěn)地生活到現(xiàn)在。他還喜歡對著家鄉(xiāng)那些老人“曬”他在廣東的所見所聞,常常有一陣陣歡樂的笑聲從他們的交談中傳來。
太公的精神也深深地影響了我們這些后輩,當(dāng)我們面對生活或者學(xué)習(xí)上的挫折的時候,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太公那粗糙厚重的雙手、那憨厚樸實的笑容,鼓勵著我們樂觀地面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