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有榮
【原題呈現(xiàn)】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李鐵拐是神話中的八仙之一,他跛了一腳,手扶鐵拐杖,還背了一個裝有靈藥的葫蘆。人們不免感到疑惑:“李鐵拐既然有仙人的靈術、靈藥,為什么不先把自己的跛腳醫(yī)好呢?”
對此你有什么看法?請綜合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作文,體現(xiàn)你的感觸與思考。
要求自選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寫作指導】
在材料中,李鐵拐的跛腳只是一個象征,象征不論在人間或天界,都充滿了缺憾,不能圓滿。李鐵拐的葫蘆中的靈藥雖可以解救天下蒼生,卻不能治愈自己的病足。它告訴我們:無論人或社會,都有缺憾。對此,首先必須承認并承擔這一客觀現(xiàn)實,然后相濡以沫,互相提供靈藥,加以醫(yī)治療救。
缺憾是什么?不夠完美,令人感到遺憾的地方。人生充滿缺憾。擁有美貌,卻未必擁有智慧;擁有智慧,卻未必擁有健康;擁有健康,卻未必擁有金錢;擁有金錢,卻未必擁有幸?!澜绯涑庵焙?,從宇宙探索到人工智能,從資源開發(fā)到環(huán)境保護,從外交風云到鄰里相處,從經(jīng)濟增長到戰(zhàn)火紛飛,從階層固化到社會矛盾……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比焙妒菬o法回避消弭的,我們只有正視它,直面它,才能雖“缺”而不“憾”,“世界吻我以痛,我卻報之以歌”,擁抱缺憾,收獲自我。
寫作時,應該選取自己熟悉的素材,把“缺憾”落實到一個具體的人、事、景、物上,展開具體細致的描寫,進行切實深刻的論證。
【病文展示】
咬過的蘋果也芳香
江蘇省阜寧中學高三(21)班 李嘉琪
曾聽聞:“每個人都是被上帝咬過的蘋果?!奔热蝗绱耍尾恢泵嫒焙?,放聲長歌。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可就是這八仙之一的李鐵拐,卻跛了一只腳, 明明已是仙人,為何擺脫不了肉身的殘缺?明明已得仙藥,為何醫(yī)治不了自己的跛腳?
這難道不是想暗示世上本無圓滿嗎?
花開花落,月圓月缺,大自然這一神奇的造物主,已悄然提醒我們,又何況前人呢?君不見,梁山英雄好武藝,各有缺憾難開言。武松勇而殺戮成性,殺盡一府上下百號人口;李逵忠而行事魯莽,大事小事只顧一腔熱血,晁蓋重義卻才智平平,百年以后聲名淹沒長河;宋江仁卻一心招安,致使梁山最終走上末路。英雄豪杰皆如此,何況爾等平凡人?
由此可見,這世上并無圓滿,那么追求圓滿不也就成了虛妄嗎?倒不如直面缺憾,笑對 風雨。
有人說,距離產(chǎn)生美,而我卻說,缺憾產(chǎn)生美。圓滿是遠處金碧輝煌的宮殿,而隔在宮殿與我們之間的鴻溝則是缺憾。正因為有了這道跨不過去的溝,我們才能產(chǎn)生對完美的無限遐想,它就像是美人臉上的一層薄紗,不但沒有掩蓋美麗,反而使得美麗更加神秘誘人。
正是有了缺憾,才有四時之景變換的神奇現(xiàn)象,才有牛郎織女七夕相會的浪漫傳說,才有斷臂維納斯傳世的不朽奇跡。這是缺憾創(chuàng)造的美,也是它自身的美。
接受缺憾,從中發(fā)現(xiàn)美,何樂而不為?
然而,接受缺憾,并不意味著將缺憾放置一旁,任它在角落堆灰。雖然我們不能將一只被咬過的蘋果恢復原狀,但我們可以把它的芳香給予需要它的人,待只剩殘骸,便播下希望的種子,至明年便生根發(fā)芽。缺憾在一般人的眼中只是廢物,但在另一些人便可綻放光彩,無用的不是缺憾,而是不知如何運用它的人。
蘋果因為芳香才會被咬,承認了缺憾,也就承認了芳香,才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美。
【優(yōu)缺點分析】
本文的優(yōu)點主要在于見解獨到。作者沒有人云亦云,去嚼別人嚼爛的甘蔗,大談“缺憾”的消極作用及其意義,從而否定缺憾,痛批缺憾,而是放出自己的眼光,見人之所未見,言人之所未言,從一個獨特的視角,挖掘出了缺憾的價值——不僅能產(chǎn)生美,而且自身也有著獨特的美。這一步的論述極為關鍵,因為它既為第三個分論點“接受缺憾,從中發(fā)現(xiàn)美,何樂而不為”的提出張本,又奠定了其邏輯前提。試想,缺憾既然自身就有著獨特的美,人們豈不是更容易接受它?缺憾既然能產(chǎn)生美,人們豈不是也可以從中去發(fā)現(xiàn)美。
本文的缺點主要在于缺少實證。在對第三個分論點“接受缺憾,從中發(fā)現(xiàn)美,何樂而不為”的論述過程中,缺少實例支撐。此處需要補一實例,其因有二:
一是從論證的信度、力度來說,一般人接受“缺憾”尚難,更不要說“從中發(fā)現(xiàn)美”了,因此必須拿出真憑實據(jù),才能讓人不僅口服,而且心服。如果僅僅借“一只被咬過的蘋果”進行比喻論證,而無一個有說服力的實例來加以支撐,只會給人以“巧則巧兮”,然終難以讓人信服之感。獨到的見解往往更需要實證,而非巧辯。
二是從論證的結(jié)構、效果來說,在論述第二個分論點“缺憾不僅能產(chǎn)生美,而且自身也有著獨特的美”時,借“鴻溝”“薄紗”進行比喻論證之后,連舉四時更迭、牛郎織女七夕相會、斷臂維納斯三個實例進行佐證,從自然界到人類社會,從民間傳說到藝術作品,信手拈來,言之鑿鑿,直擊內(nèi)核,要言不煩。而在論述第三個分論點時,卻沒有舉一個實例。這就不禁讓人生疑——這是不是僅僅是作者的一個臆斷,目前還找不到實例。
此外,本文在語言表達和標點運用上也有一些需要修改、潤色之處。
【升格技巧】
例證法雖然是議論文寫作中一種常用的論證方法,但是多數(shù)學生目前還處于堆砌事例甚至講故事、湊字數(shù)的能力水平上。廣大學生要想提升自己的例證實力,就必須從儲例、用例兩個方面入手修煉內(nèi)功。
一、儲例——集開掘點。
學生在舉例論證時,從自己的素材庫中找出一個能支撐中心論點的例子并不難,但要遴選出一個還能支撐分論點的例子則絕非易事。何故?素材庫中儲存的例子開掘點太少。那么怎樣來集成例子的開掘點呢?策略有三:一是梳理。儲存例子時要畫出“一網(wǎng)一線”,“一網(wǎng)”就是事物的發(fā)展要素網(wǎng),“一線”就是事理的邏輯推進線。我們只有把“一網(wǎng)一線”梳理清楚,才能對例子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二是收集。我們在畫“一網(wǎng)一線”時,往往會遭遇“網(wǎng)殘線斷”的尷尬。對此,可以通過“談(與同學交流)”“搜(上網(wǎng)搜索)”“問(向老師請教)”等方法對例子加以修補,從而使之要素網(wǎng)完整,推進線閉合。三是積淀。隨著閱讀視野的拓展,我們又會接觸到關于所儲存的例子的新信息,這時可以通過摘抄、剪貼等方法將之整合到自己的素材本上。經(jīng)過不斷積淀的例子,“一網(wǎng)一線”會更加縝密,開掘點會更加密集,因而普適性也會不斷升級。
二、用例——以議帶敘。
有些學生在舉例論證時喜歡在議論的“框架”中嵌進一個記敘、描寫的“大肚子”,結(jié)果把文章搞得既不像議論文,又不像記敘文,成了“兩不像”。何故?他們忘記了舉例的真正目的。在議論文中舉例的真正目的是“說理”——把“理”說得深入淺出、令人信服,而不是“敘事”——把“事”敘得形象生動、活靈活現(xiàn)。為此,在舉例論證時不能描述,只能評述。其基本策略是“以議帶敘”——以說理帶動敘事,而不是“以敘代議”——以敘事代替說理。其操作流程有二:一是“洗例”。即以中心論點及其分論點為剪打理例子。直擊觀點、緊扣見解者,留之;若即若離、旁逸斜出者,去之。這一流程旨在使例子“去形象”,簡潔洗練,不蔓不枝。二是“擺理”。即解剖其內(nèi)部構造和外在聯(lián)系等,評說其生成原因和發(fā)展趨向等。要像律師辯護一樣把例子中能支撐中心論點及其分論點的事理一條一條地擺出來。這一流程旨在使例子“顯事理”,“論”見依據(jù),“證”見邏輯。
【升格作文】
咬過的蘋果也芳香
江蘇省阜寧中學高三(21)班 李嘉琪
曾聽聞:“每個人都是被上帝咬過的蘋果?!奔热蝗绱?,何不直面缺憾,放聲長歌?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删褪沁@八仙之一的李鐵拐,卻跛了一只腳。明明已是仙人,為何擺脫不了肉身的殘缺?明明已得仙藥,為何醫(yī)治不了自己的跛腳?
這難道不是想示現(xiàn)世上本無圓滿嗎?
花開花落,月圓月缺,大自然這一神奇的造物主已悄然提醒我們事無全美,更何況前人呢?君不見,梁山英雄好武藝,各有缺憾難開言。武松勇而殺戮成性,殺盡一府上下百號人口;李逵忠而行事魯莽,大事小事只顧一腔熱血;晁蓋重義而才智平平,百年以后聲名湮沒無聞;宋江仁而一心招安,致使梁山最終走上末路。英雄豪杰尚如此,何況爾等平凡人?
由此可見,這世上并無圓滿,那么追求圓滿不也就成了虛妄嗎?倒不如直面缺憾,笑對風雨。
有人說,距離產(chǎn)生美,而我卻說,缺憾產(chǎn)生美。圓滿是遠處金碧輝煌的宮殿,而隔在宮殿與我們之間的鴻溝則是缺憾。正因為有了這道跨不過去的溝,我們才對完美產(chǎn)生了無限的遐想,它就像美人臉上的一層薄紗,不但沒有掩蓋美麗,反而使得美麗更加神秘誘人。
正是有了缺憾,才有四時之景變換的神奇現(xiàn)象,才有牛郎織女七夕相會的浪漫傳說,才有斷臂維納斯傳世的不朽奇跡。這是缺憾創(chuàng)造的美,也是它自身 的美。
接受缺憾,從中發(fā)現(xiàn)美,何樂而不為?
然而,接受缺憾,并不意味著將缺憾放置一旁,任它在角落蒙塵。雖然我們不能將一只被咬過的蘋果恢復原狀,但我們可以把它的芳香給予需要它的人,待只剩殘骸,便播下希望的種子,至明年生根發(fā)芽。
缺憾在一般人的眼中只是廢物,但在另一些人的眼中卻可綻放光彩。蘇軾一生屢遭貶謫,可謂歷盡坎坷??伤]有一蹶不振,而是“自愛鏗然曳杖聲”。他把缺憾釀成一壇酒,化成幾行詩。從此,歷史上少了一個能臣,卻多了一個貫通詩、文、書、畫的可愛的文人??梢?,無用不是缺憾,缺了“無用之用”的心性往往 生憾。
蘋果因為芳香才會被咬,承認了缺憾,也就承認了芳香,唯此才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美。
【老師點評】
本文的論證功力顯現(xiàn)于步步為營,邏輯性強。作者首先揭示出缺憾的屬性——客觀存在性;接著闡述了缺憾的價值——不僅能產(chǎn)生美,而且自身也有其獨特的美;最后指出對缺憾應持的態(tài)度——接受它,并從中發(fā)現(xiàn)美。特別是在最后一點,作者從一個上帝咬過的蘋果上品出了“接受形之殘,釋放味之美”之理,從一位大家身上讀出了“放下仕途之缺憾,成就文苑之完美”之理,相當中肯,頗具東方智慧。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蘇軾一例為全文增色不少。其一,它彌補了分論點三在論證上有喻無例的缺失,既見妙理,也見實例,事理相生,相得益彰。其二,在論述過程中,以“屢遭貶謫,可謂歷盡坎坷”來落實“缺憾”,以“貫通詩、文、書、畫”來落實“完美”,以“自愛鏗然曳杖聲”“把缺憾釀成一壇酒,化成幾行詩”來落實發(fā)現(xiàn)、追求、成就美的過程,這就將分論點三的各個要點一一述清論透,言簡意賅,干凈利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