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孔子“仁愛”思想的倫理價值探析

2018-10-23 08:21:24杜艷艷
學理論·下 2018年7期
關鍵詞:仁愛孔子

杜艷艷

摘 要:孔子“仁學”的核心即“仁愛”思想是其倫理道德體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孔子的“仁愛”思想具有豐富的內(nèi)涵,其中最基本的是愛人、忠恕之道、克己復禮為仁,這些思想對于構建今天的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倫理價值。

關鍵詞:孔子;仁愛思想;倫理價值

中圖分類號:B22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8)07-0068-02

孔子的“仁愛”思想既是對古代人性理論的獨到見解,也是現(xiàn)實社會的真實寫照,無論是從古人角度還是現(xiàn)代社會的角度出發(fā),都有一定的倫理價值,對人倫道德都具有一定的借鑒和指導意義,因此,探索孔子“仁愛”思想的內(nèi)容并和現(xiàn)實社會深度結合,是我們提高個人道德修養(yǎng)、實現(xiàn)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建設的必經(jīng)之路。

一、孔子仁愛思想的淵源

(一)對周朝思想的繼承和革新

周朝的生活方式主要是以農(nóng)耕為主,這也是形成周朝具有獨特文化的一方面,因此在周朝有關血緣親情以及尚德務實的觀念深入人心?!坝H而不尊”是周朝文化的基本特征,因而自然的血緣親屬關系也就成為構筑社會等級結構的依據(jù)之所在。“孝”是周朝文化在人與人之愛方面的突出點,“孝”字也就是講人們之間的血緣和親情關系,這和周朝的禮樂文化緊密相連。由此可見,孔子所形成的“仁愛”思想所具有的血緣親情關系的來源主要是吸收了周朝的禮樂文化思想,因此在《禮記·中庸》中說“仁者人也,親親為大?!?/p>

孔子崇尚周禮,對周朝的文化思想也有很高的評價,他說:“周監(jiān)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1]可見,在孔子看來,周朝的禮樂制度是他認為迄今為止最好的制度,在這些制度中,包括了“繼承制、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等。這些系統(tǒng)規(guī)范的制度表明了人與人之間的等級關系以及天地君親師的高低先后順序。

(二)“仁愛”思想產(chǎn)生的人性基礎

人性作為“仁愛”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儒家文化思想給予了一定指導,并通過孔子、孟子和荀子等對人性問題的探討,根據(jù)當時的歷史及現(xiàn)實所需產(chǎn)生了符合當時歷史發(fā)展的獨特的人性理論。在人性的研究方面,孔子并沒有直接給出何為人善、何為人惡,直接來論述人性善惡的言論并不多,只在一處提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這也為后來的孟子和荀子對人性問題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孟子根據(jù)“性相近”的觀點提出了“性善論”的人性理論。他認為,人生來其本質(zhì)就是善良的,這也是人區(qū)別于動物的地方,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本質(zhì)?!睹献印す珜O丑上》:“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盵2]而荀子作為儒家人性理論的集大成者,將人性的研究推到了一個更高層次的時期?!叭诵詯骸笔擒髯拥闹^點,他認為人生來就是惡的,之所以后來為善,是受了后天的教化而成的。盡管孟子和荀子在人性觀點上有所不同,但這也正好說明兩個不同的觀點都說明了“仁愛”的形成基礎?!靶陨普摗焙汀叭诵詯骸狈謩e說明了“仁愛”思想的形成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需的。

二、孔子“仁愛”思想的內(nèi)涵

(一)愛人

在中國傳統(tǒng)的倫理思想中,“仁愛”思想的提出與血緣關系本來就聯(lián)系密切。“愛親之謂仁”[3](《國語·晉語》),這也說明了“仁”的最初含義就是對具有血緣關系中親子之愛的概括?!皭塾H”是愛人的開始,是通過“孝”來實現(xiàn)的,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中,“孝”的含義極其豐富,它不僅指孝養(yǎng),還指對父母的孝敬、孝順等多方面,這與現(xiàn)今我們所提倡的“孝”也不謀而合。孟子說過:“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yǎng),一不孝也;博弈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yǎng),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yǎng),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離婁下》不孝者五,而“不顧父母之養(yǎng)”的就占三條,由此可知,愛親的基本就應當是贍養(yǎng)父母,保障父母最基本的物質(zhì)需求。

愛眾是愛人的另一個方面。而孝悌作為家庭倫理的基礎,也是愛人的根本。因此,在孔子看來,孝悌是人們行使“仁愛”的開始,他將對父母的尊敬以及對兄長的手足之情加以擴展至朋友以及周圍的人,從而達到“愛親”到“泛愛眾”的目的。愛眾就是將愛親的對象擴大化為普通成員,從而實現(xiàn)愛更多的人。《論語·鄉(xiāng)黨》:“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睆倪@一問中,可以看出愛人超過了那些身外之財,這就是愛眾的表現(xiàn)。同時也可以看出,這種由“愛親”至“愛人”的過程體現(xiàn)了孔子所講的有差等的愛,即由近及遠、由親到疏的變化。這是“仁”由“愛親”而推及“泛愛眾”的一個重要的倫理升華[4]。

(二)忠恕之道

忠恕之道是孔子實施仁愛思想的根本途徑和方法。忠恕之道有積極和限制兩個方面。積極的方面是指“忠”,限制的方面是指“恕”。對于“忠、恕”,孔子并沒有給出直接的解釋,而現(xiàn)在比較普遍接受的一種解釋就是“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以愛為依據(jù),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強迫他人去做,自己想追求的事情也讓別人去追求,如果人人都以己推人,人與人之間就會是一種互相寬容、互相尊重和互相愛護的和諧關系?!八 本褪恰凹核挥?,勿施于人”就是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應該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推己及人?!吨杏埂吩唬骸笆┲T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盵5]也就是說“恕”的基本精神就是應該做到時刻替他人著想,方法就是將心比心,用自己的心情去不斷理解體會他人的心情,設身處地多為他人著想,也就是應該做到待人如己。

孔子的仁愛之心告訴人們應該做到愛他人、幫助他人;惻隱之心則告訴人們應該要有同情心,同情他人;而忠恕之道則是告訴人們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它給人以一種明確的指令。

(三)克己復禮為仁

克己復禮為仁是實現(xiàn)仁愛的方法?!翱思簭投Y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具體的做法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能否為仁而愛人,關鍵在于自己而非外在的原因,“克己”偏重從內(nèi)心深處反省自己的言行?!皬投Y”是從積極方面使自己言行符合社會的要求。

“仁”可以說是人們內(nèi)在的心理基礎,反過來就是說,只有先具備了內(nèi)在的“仁愛”之心,才能夠愛他人、愛社會,才能自覺遵守禮制;而“禮”則是用來規(guī)范人們?nèi)粘P袨榈?,即“仁愛須?jié)之以禮”。在孔子的觀點中,也是將仁愛的實施與禮相結合,他認為無論是愛親還是愛人,都應當按照禮的規(guī)定去實施,違背禮的愛親和愛人都不能是真正的“仁愛”。而我們常說的“仁義禮為節(jié)度”說的就是愛人和愛親要遵守宗法等級制度。

仁是內(nèi)在的,禮是外在的,二者密切配合、融為一體??思簭投Y包括了兩個方面,克己是個人修養(yǎng)的功夫,復禮是這種修養(yǎng)的標準和要達到的目標,孔子希望通過人們的道德修養(yǎng)使人們自覺遵守禮的規(guī)定[6]。

三、孔子“仁愛”思想的倫理價值

(一)“仁愛”思想有利于提高個人道德修養(yǎng)

“仁愛”思想對于個人道德修養(yǎng)的提高至關重要,而我們通常所說的修身其實就是以“仁愛”為核心而展開的。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保ā墩撜Z·學而》)由此可見,孝悌是仁愛思想的根本之所在。

對于今天而言,雖然已經(jīng)屬于一個相對穩(wěn)定和諧的社會,但仁愛思想仍然需要提倡,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到的“五種修養(yǎng)”即一是理論修養(yǎng)要“精”,二是政治修養(yǎng)要“強”,三是道德修養(yǎng)要“高”,四是紀律修養(yǎng)要“嚴”,五是作風修養(yǎng)要“實”。其中的第三點就是強調(diào)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可見“仁愛”思想在提高道德修養(yǎng)方面對于個人和國家來說都很重要,孔子所講的“仁愛”思想對于提高個人道德修養(yǎng)可能更多的是在于個人擁有愛親、愛他人的思想,能多為他人考慮;正是由于吸取了孔子仁愛思想的精華,才將個人道德修養(yǎng)擴展至國家層面,較高的個人道德修養(yǎng)也就是愛崗敬業(yè)、勤政為民、無私奉獻,將個人道德修養(yǎng)提高到了一個更高的境界,使得社會更加安定有序,和諧穩(wěn)定。

(二)“仁愛”思想有利于人際關系的和諧

孔子的“仁愛”思想不僅是個人自身修養(yǎng)的提升,也是建立和處理人際關系的最高準則??鬃訌娜蕫鬯枷氲慕嵌瘸霭l(fā),提出了實行仁愛的根本途徑和方法,那就是“忠恕之道”,“忠恕”也就是在為人處事中不斤斤計較,不損人利己,凡事都為他人設身處地地著想,推己及人,將他人看得與自己同等重要,自己想要達成一番成就,也想著幫助他人去實現(xiàn)偉大成就;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不應該強加于他人頭上,強迫他人去做,這些都是不符合禮法,也不符合所提到的“忠恕之道”。此外,人際關系的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前提。而現(xiàn)階段中,我們社會中仍然存在著許多阻礙人際關系和諧的因素,比如收入差距比較大、分配不均、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住房和醫(yī)療以及就業(yè)等問題的出現(xiàn)嚴重阻礙了人際關系的和諧。因此,要恰當?shù)靥幚磉@些不和諧的因素就應當具有仁愛思想,實行“忠恕之道”。

(三)“仁愛”思想有利于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建設

孔子“仁愛”思想的倫理道德主要是以個人的自我完善為出發(fā)點,在人與人的交往關系中尊崇禮儀德性、規(guī)章制度,從而創(chuàng)建一個具有較高道德素質(zhì)的民族和一個具有道德風尚的新型社會。通過促進社會公德的建設,在社會公共生活中進行不斷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同時也強調(diào)了自律和克己的重要性,教育每個人在對待他人,處理和他人的關系上都應該寬以待人、嚴于律己,這樣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對于現(xiàn)代社會在處理關系方面,既涉及人與人之間,又涉及國家與國家之間,同樣也需要這樣的人際處理方式。荀子說過:“君子之度己則以繩,接人則用槍。度己以繩,故足以為天下法則矣;接人用槍,故能寬容,因求以成天下之大事矣?!薄盾髯印し窍唷窂亩f明了要想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的前提就應該是寬以待人、嚴于律己,對待自己要以高標準的要求來約束自己,對待他人要寬容、理解。

總之,孔子“仁愛”思想的發(fā)展既在歷史中存在與表達著,又在歷史的發(fā)展中不斷創(chuàng)建新的意義和效果,面對當今復雜的社會發(fā)展環(huán)境,孔子“仁愛”思想也對此做出了符合社會歷史發(fā)展的新的釋義,不僅提升了個人的道德素養(yǎng)促進了人際關系的和諧相處,對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建設也提供了新的價值源泉。

參考文獻:

[1]楊伯峻,譯注.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6

[2]萬麗華,藍旭,譯注.孟子[M].北京:中華書局,2006.

[3](戰(zhàn)國)左丘明,撰.國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4]朱貽庭.中國傳統(tǒng)倫理思想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5]方向東,撰.大戴禮記[M].北京:中華書局,2008.

[6]錢遜.《論語》讀本[M].北京:中華書局,2007.

猜你喜歡
仁愛孔子
孔子請你加入群聊
儒家仁愛思想與中華民族之摶成
原道(2022年2期)2022-02-17 00:54:56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增強必勝、責任、仁愛、謹慎“四心”
公民與法治(2020年8期)2020-05-21 07:39:20
仁愛篇(上)為人撐傘
中國漫畫(2017年4期)2017-06-30 19:35:02
弘揚國醫(yī) 仁愛大眾
論“仁愛”與“兼愛”之異同
湖湘論壇(2015年2期)2015-12-01 04:19:48
孔子在哪兒
如果孔子也能發(fā)微博
聰明語文(2013年4期)2013-05-20 05:36:22
永定县| 朝阳县| 九龙县| 潞西市| 贵港市| 西城区| 兴业县| 沙河市| 新安县| 龙里县| 汉沽区| 宁海县| 贺州市| 湾仔区| 闽侯县| 东莞市| 大竹县| 佛冈县| 保靖县| 余姚市| 岱山县| 长治市| 兰西县| 涿州市| 陆良县| 庆云县| 历史| 榆林市| 五莲县| 仙居县| 怀柔区| 弥渡县| 大安市| 江北区| 黄骅市| 谷城县| 平谷区| 建平县| 镇江市| 调兵山市| 大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