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粉英
恩施站,動車??康臅r間只有3分鐘。幾十人慌忙地涌上同一節(jié)車廂,找座位,安放行李。行李架上已經(jīng)滿滿的,再也塞不進(jìn)一只碩大的箱子。那箱子屬于一個戴藕色羊脂玉手鐲的女士?!胺藕竺嫒?!”她的同座建議,“那個老頭旁邊有空地?!彼麄兺瑢儆谝粋€30人組成的旅游團(tuán),說著同樣的方言,7天的游山玩水朝夕相處,已經(jīng)讓所有人由陌生到熟悉。
他們說的老頭,正站在車廂的盡頭,最后一排座位的后面。箱子推過去了。老頭自覺地讓開,箱子塞到里面,他又迅速站回原來的位置。那里確實是車廂的風(fēng)水寶地:可以扶著椅背站著,偶爾還可以把屁股抵向身后的板壁。玉手鐲女士安排好箱子回到自己的座位,又不放心地問同座:“他不會把我箱子拿走吧?你幫我看著點(diǎn)。”同座說,每到一站看一下就是。可老頭會不會坐在箱子上?坐下我就看不見了。這一說,玉手鐲女士又跑到后面去,跟老頭說:“這箱子不能坐哦?!?/p>
一站又一站。座位上的人開始打盹了。一覺醒來看看,老頭子依然竹竿一樣站著。午飯時間到了,有人到后面接開水泡面,轉(zhuǎn)來宣布自己的發(fā)現(xiàn):“老頭不吃也不喝,一直站著,怎么吃得消?他怎么不像其他人帶只小板凳上來坐坐呢?”
玉手鐲女士又一次回頭。老頭子還是直挺挺站著,像一根竹竿。她自言自語:“唉,把人家嚇得不敢坐了?!彼S即在隨身的包里翻出一瓶八寶粥,向后走去。一會回轉(zhuǎn),說,老頭不肯要我的八寶粥。叫他坐箱子上,他也不肯坐。
同團(tuán)另一人接過八寶粥走過去,站著跟老頭拉拉家常,最后完成了送八寶粥的任務(wù),還帶回來一些八卦:老頭74歲,四川人,從起點(diǎn)站重慶北上車,去終點(diǎn)站南通;兒子一家在南通,他去玩,車票買得急,所以沒有座位;帶了點(diǎn)餅干,舍不得吃,要帶給孫子;八寶粥收下了,但老頭說不餓,估計也準(zhǔn)備帶給孫子。
旅游團(tuán)在揚(yáng)州站下車,一行30人一個個和老頭說再見。他的座位出了湖北就有了,是團(tuán)里人輪流站起來讓出的;他喝過一瓶礦泉水,吃過一碗方便面,手上還有半串葡萄、一罐八寶粥、兩根香蕉,全是旅游團(tuán)里人送的。
大部分人心里都裝著善良的種子,有時只需一句話,種子就會瞬間發(fā)芽。
(珠珠摘自《揚(yáng)子晚報》2018年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