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殷凱
桂花,多開于農(nóng)歷八月。每逢桂花花期,我總抱怨花開得晚了——許是在等花人的心里,花開得再早,仍是晚到。
中秋過后,校園里氤氳起熟悉的桂花香。校園里的桂花樹多達(dá)六棵,平時默默無聞,花開時便馨香四溢。
籃球場邊有株矮桂,同學(xué)們喜歡走近賞玩。一次體育課前,朋友的頭發(fā)纏在枝上,上課鈴一響,她急得手忙腳亂。整隊在即,體育老師又是出了名的嚴(yán)厲——遲到先罰跑兩圈。于是朋友只好匆匆折了那一段桂花枝,任由桂花掛在頭上。男生們都笑說朋友是“采花大盜”。
初一樓后的幾棵桂花樹,說香遍校園并不夸張。近日下雨,雨里也滲著香味。
我家屋旁也栽種了桂花樹。桂花除了可觀賞,也可做成美食。味道最好的,非桂花糕莫屬。可惜家人太忙,“親情”牌純手工的桂花糕簡直是奢侈品;偶爾買回解饞的自然不會正宗——人工香精的味道與天然的味道實在相差太遠(yuǎn)。于是我便懷念起奶奶做的桂花醬,那醬澄清澄清的,里面的桂花像剛開放似的。
在古代,桂花還能做香精、香油,女子們喜歡把桂花油抹在頭上?!都t樓夢》中有一句:“這鴨頭不是那丫頭,頭上哪討桂花油?”可見桂花之香,深得世人歡心。倘若沒有如此清雅怡人的香味,桂花那樸素的外表,怕也難入賞花人的眼吧。
但愿我也能像桂花一樣,樸素?zé)o華卻有怡人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