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傳生等
以“戰(zhàn)爭”為主題的展覽是英國利茲皇家軍赫博物館規(guī)摸最大的常設展,分為早期戰(zhàn)爭、中世紀英法百年戰(zhàn)爭、16~20世紀戰(zhàn)爭等多個展區(qū),系統(tǒng)介紹和展示了人類歷史不同階段的戰(zhàn)爭形態(tài)及戰(zhàn)爭武器的發(fā)展演變。本刊從本期開始陸續(xù)呈現該館有關戰(zhàn)爭武器的內容,首先讓莪們隨作者一同進人早期戰(zhàn)爭武器展區(qū)——
走進戰(zhàn)爭武器展區(qū),映入眼簾的是如下幾段十分醒目的文字:
“戰(zhàn)爭,造就了人類居住了幾千年的世界,盔甲和武器的進步不斷改變著戰(zhàn)爭的方式,但是戰(zhàn)爭的決定因素是人??v觀歷史,人類使用盔甲和武器不外乎兩個目的:護己,殺人。本館探究了那些讓人記憶猶新的、在武裝沖突中使用的武器和盔甲?!薄┪镳^戰(zhàn)爭武器展《前言》。
“想要和平,就得準備戰(zhàn)爭?!薄詹祭麨跛埂じトR維厄斯·維蓋提烏斯《軍事論》,1世紀。
“他們從四面八方集結起來,一個接著一個,騎著馬,拿著武器,穿著盔甲,全副武裝?!薄材取た颇聦幠取栋⑷R克修斯傳》,12世紀。
“若除了武器便沒有了希望,戰(zhàn)爭就是必要的,武器也是神圣的。”——尼克洛·馬基雅維里,《君主論》,1513年。
“戰(zhàn)爭是使用武器進行的,但取得勝利靠的是人,靠的是指揮官和士兵的精神?!薄獑讨巍な访芩埂ぐ皖D,《騎兵學報》,1933年。
“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會使用哪些武器,但我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戰(zhàn)只會用木棍和石頭?!薄柌亍垡蛩固?,1949年。
在接下來的“早期戰(zhàn)爭”(Eariy War)展區(qū),博物館通過大量圖文史料和實物展品分別介紹了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早期鐵器時代各類兵器的制造應用,講述了中世紀以前及中世紀早期的戰(zhàn)爭形態(tài)以及戰(zhàn)爭武器發(fā)展演變的概況。
戰(zhàn)爭武器來源于生產工具。人類運用智慧來尋獲食物,發(fā)端于使用最原始的工具和武器進行狩獵和捕魚。當后來發(fā)現通過耕種、圈養(yǎng)比單純的狩獵和捕捉有更大優(yōu)勢和更穩(wěn)定的收獲時,便開始了種植養(yǎng)殖活動。種植養(yǎng)殖需要建造房屋并開發(fā)更多不同類型的工具,這促使在一起共同生活的人群和部落,擴大了對賴以生存的土地的占有和活動范圍,同時也增加了不同人群部落之間潛在沖突的可能性。當有人發(fā)現奪取其他人的資源比通過辛勤勞作獲得資源要容易得多時,武力沖突就出現了。最初變得富裕的人群,建立了自己的領地、城堡乃至于帝國。與和平發(fā)展相比,戰(zhàn)爭看起來是一條更容易獲得財富和成功的道路。我們無從得知戰(zhàn)爭究竟起于何時,而戰(zhàn)爭卻幾乎毫無停歇,一直變化,直到今天的樣子。
展板上的一幅巖畫描圖,描繪了人類早期武裝沖突的一個場景:一群人,徒步,使用長矛、石斧、棍棒、弓箭進行搏斗。據介紹,這是一幅按比例縮小的精確描圖,圖的內容來自地中海東部沿岸地區(qū)的黎凡特(Levant)巖石壁畫,該巖畫形成于公元前6500年前,是世界上迄今發(fā)現的最早的關于人類戰(zhàn)爭的形象描述。
燧石手斧,是40萬年前舊石器時代阿舍利文明的產物,發(fā)掘自英國肯特郡斯旺斯柯姆
投石器(復制品),原件是埃及考古學家弗朗德斯·佩特里在埃及艾爾一拉胡恩地區(qū)發(fā)現的,考古學家確定其年代為公元前800年
上:石斧,英國,新石器時代,發(fā)掘自諾福克郡赫爾默黑爾;中、下:燧石矛頭,美洲鑄墩人使用,新時期時代,發(fā)掘自密西西比州那切茲布拉夫
最早的武器取白天然材料,例如木材和石頭等。棍棒是天然的木制武器,磨尖的木棒就是最早的矛。有彈性的木材如紫杉被彎成弓,植物纖維如大麻被扭成弓弦。同樣的纖維還被制成吊索(投石器),用來在打獵中或戰(zhàn)場上投擲石頭。最早的人體防護裝備是使用堅韌的動物皮毛保護頭和身體。
有刃兵器起源于人類使用燧石制成的工具,它貫穿于舊、中、新石器時代。燧石的一個特性是可以將邊緣打造得非常鋒利,用來作為刀鋒、刮刀和矛尖。舊石器時代,人們選用自然形成的邊緣鋒利的燧石塊作為武器;中石器時代,將邊緣不太鋒利的燧石打磨成武器;新石器時期,把經過打磨的燧石安插在木柄上,制成石材與木材結合在一起的各式武器。
一件發(fā)掘自英國肯特郡斯旺斯柯姆的燧石手斧,是40萬年前歐洲舊石器時代阿舍利文明的產物,在當時它主要被作為狩獵工具使用。
一件發(fā)掘自英國諾??丝ず諣柲跔柕氖L162mm,寬61mm(最寬處),質量為515g,是新石器時代(距今1萬年~2000年)的武器和工具,斧頭的一端呈細窄形狀,下部有橢圓形的洞,可塞入木柄,表明它在初始成型后經過了一番精細的加工。
3件葉狀的燧石矛頭是美洲鑄墩人使用的武器,發(fā)掘自密西西比州那切茲布拉夫,這種新石器時代的武器,在美洲大陸的原住民中一直被持續(xù)使用,直至歐洲殖民者的到來。展品中最大的一個燧石矛頭長87mm,寬47mm,質量為40.4g。
展品中還有一件投石器的復制品,這種投石器是最簡單的投射武器,最初用它來拋出石塊,后來將投射物改為更有殺傷力和精度的鉛或黏土。這件展品的原始文物是由埃及考古學家弗朗德斯·佩特里1914年在埃及法雍地區(qū)一個叫艾爾拉胡恩的地方發(fā)現的,他當時確定其年代為公元前800年。原始文物上帶有編織的麻繩。
自左至右:青銅扁斧,來自愛爾蘭梅奧郡,約公元前2300~1400年;青銅鑿,也來自愛爾蘭梅奧郡,約公元前1400~1000年;青銅嵌斧,愛爾蘭,約公元前1000~700年
科林斯頭盔,以古希臘城市科林斯的名稱命名,被認為是早期外形最精美的頭盔之一
據介紹,在公元前4000年,居住在高加索地區(qū)的人們最先發(fā)明了青銅冶煉技術,把銅和錫合成冶煉成青銅器,此后以青銅為代表的金屬武器逐漸在戰(zhàn)場上廣泛應用。博物館展出的青銅武器有扁斧、鑿、矛頭、劍,以及青銅頭盔和鎧甲等。
青銅扁斧(Bronze flat axe)
來自愛爾蘭梅奧郡,約公元前2300~1400年,長138mm,寬61mm(最寬處),質量為279.9g,材質為銅砷合金,有著非常簡單的敞口鑄型,這種優(yōu)于純銅和銅錫合金的青銅器體現了歐洲青銅器時代早期產品的特色。
青銅鑿(Bronze palstave)
也來自愛爾蘭梅奧郡,約公元前1400~1000年,長144mm,寬58mm(最寬處),質量為475.2g,因其厚度有限,只能嵌入較小的木柄。自左至右:青銅扁斧,來自愛爾蘭梅奧郡,約公元前2300~1400年;青銅鑿,也來自愛爾蘭梅奧郡,約公元前1400 1000年;青銅嵌斧,愛爾蘭,約公元前1000~700年
青銅嵌斧(Bronze socketed axe)
來自愛爾蘭,約公元前1000~700年,斧頭上有一個插口,可以將木柄插入其中,并使用綁線將斧頭固定在木柄上,斧刃通過冷錘煉增加硬度,這種斧子可以作為武器和生產工具。
青銅矛頭(Bronze spearhead)
來自英格蘭泰晤士河流域,公元前1000年,全長291mm,采用了在銅錫合金中加入鉛的復雜工藝,矛頭帶牙槽,薄而尖銳,是歐洲后青銅器時代非常流行的武器。
青銅葉形劍(Bronzegrip-tonguesword)
兩件展品均來自德國,約公元前1000年,分別長594mm和655mm,青銅劍柄與劍刃為一體鑄造,以前的劍柄都是木柄或骨柄,劍柄的變化表明當時的鑄劍工藝有了新的發(fā)展,這種劍是歐洲青銅器時代后期制作工藝最為復雜的劍,大部分都發(fā)掘于北歐地區(qū)。
帶鞘的青銅劍(Bronze sword and scabbard)
年代為公元前700~601年,發(fā)掘自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的庫瑪,全長402mm,劍刃長305mm,劍鞘長335mm,全劍質量為255g,劍鞘質量227g,劍柄帶有動物骨碎片,劍鞘帶有裝飾。這種較小尺寸的劍,是青銅器時代后期意大利北部地區(qū)十分流行的一種武器。
科林斯頭盔(Corinthian helmet)
以古希臘城市科林斯的名稱命名,約公元前650年,頭盔高225mm,寬205mm,深285mm,厚1.5~2mm,質量為1.54kg,使用一塊青銅制成,盔頂為人的頭骨形狀,向下延伸形成護頸,正面在眼睛和鼻子之間留有兩道狹窄的開口,額頭中央刻有一朵12瓣的花朵,被認為是早期外形最精美的頭盔之一。它的最早期版本出現在公元前700年,是重裝甲步兵的裝備之一。除了頭盔外,裝甲步兵完整的裝備還包括胸甲、脛甲、大圓盾、劍、矛等。這種頭盔在希臘逐漸消失后又在意大利南部被持續(xù)制造了很久,直到公元前5世紀也還是最流行的頭盔款式。
內加頭盔(Negau helmet),
制作于公元前500年,來自意大利,頭盔高210mm,寬203mm,深260mm,因發(fā)掘于內加地區(qū)(現斯洛文尼亞的岑哈克)的墓葬而得名。1811年,在另外一個洞窟里還發(fā)現了相似類型的頭盔。這種青銅頭盔是意大利北部的伊特魯利亞(意大利中部的古國)人使用的,與其類似款式的頭盔在古希臘后期被希臘人和希臘化地區(qū)的軍隊使用。
內加頭盔,來自意大利,公元前500年,因發(fā)掘于內加地區(qū)的墓葬而得名
坎帕尼亞盔甲(Campanian armour)
制作于公元前500~400年,意大利南部地區(qū),由頭盔、胸背甲、護脛甲等組成。這種青銅盔甲是羅馬共和國時期坎帕尼亞人和薩姆尼人(古代意大利的民族)步兵和騎兵使用的防護裝備。頭盔高260mm,深210mm,寬175mm。頭盔上有華美的裝飾:正面刻有發(fā)絲紋飾;兩端刻有獅頭圖案;盔頂有一對雕刻的青銅片翅膀,還有一對帶有蛇頭的青銅彈簧,彈簧中可以插上羽毛飾物。胸背甲非常有特色,被稱為“護心”(Kardiophulax),是由方形的前胸和略微符合軀干形狀的背板組成,其中,胸甲高280mm,寬310mm,質量為1.05kg,上面帶有胸部和腹部的肌理造型紋飾;背板高320mm,寬310mm,質量為1kg,上面帶有棕櫚樹裝飾圖案。一對可綁縛在小腿上的護脛甲,高400mm,寬110mm,可以精確地圍住小腿,在膝蓋延伸部分有刻有花紋圖案。
另外,博物館還展出了一批世界其他博物館收藏的早期金屬兵器的圖片資料。一把帶鞘的金質短劍和一頂金銀合金頭盔,制作于公元前2600年的蘇美爾時代,劍和劍鞘使用黃金制作,劍柄使用天青石和織錦裝飾,頭盔使用薄而軟的金銀合金制造,因實戰(zhàn)作用有限,主要被用來作為擁有者地位的象征。這頂金質頭盔可能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古老頭盔,兩件物品均存于伊拉克國家博物館。
“烏爾標準”(Standard of Ur)彩繪木箱上鑲嵌的馬賽克彩繪圖案,公元前2500年,描繪了蘇美爾人的四輪戰(zhàn)車和佩戴頭盔長矛的武士形象,這個彩繪木箱上的戰(zhàn)車圖案是迄今為止發(fā)現的人類戰(zhàn)爭史上最早的四輪戰(zhàn)車的圖像記錄
在人類戰(zhàn)爭史上,戰(zhàn)爭形態(tài)的第一次革命性變革是戰(zhàn)車的出現。公元前2500年左右,由動物牽引的四輪戰(zhàn)車最先出現在中東地區(qū)蘇美爾人的軍隊中,戰(zhàn)車的應用使軍隊有了更快的移動速度、更多的載重和更好的防護。發(fā)掘于古城烏爾(今伊拉克巴格達以南地區(qū))古墓中一個被稱為“烏爾標準”(Standard of Ur)的彩繪木箱,上面鑲嵌馬賽克彩繪圖案,描繪了由驢和馬牽引的四輪戰(zhàn)車和裝備長矛弓箭的蘇美爾士兵的形象。據考古學家考證,這座古墓的年代為公元前2500年左右。發(fā)掘出的彩繪木箱木質部分已經腐爛,大英博物館通過恢復重修,再現了它的原始風貌。這個彩繪木箱上的戰(zhàn)車圖案也是迄今為止發(fā)現的人類戰(zhàn)爭史上最早的四輪戰(zhàn)車的圖像記錄。
在四輪戰(zhàn)車出現的750年后,由戰(zhàn)馬牽引的兩輪戰(zhàn)車被埃及人開發(fā)出來,埃及也因此有了具有高效組織結構的地面部隊。與四輪戰(zhàn)車相比,使用兩匹馬驅動較輕的雙輪車,搭載騎手和弓弩手展開運動戰(zhàn),這樣的組合使得調動更加快捷,更加高效。在埃及新王國時期(古埃及歷史分期,指公元前1553~公元前1085年),埃及人和赫梯人都使用這種馬拉的兩輪戰(zhàn)車作戰(zhàn),這個技術也被推廣到了里海乃至西歐地區(qū)。博物館展板上引用了一幅來自于公元前1275年埃及卡納克神廟石刻彩繪(現存于大英博物館),畫面是埃及法老塞蒂一世攜鐮刀劍、弓箭,乘輕型戰(zhàn)車向敵軍(利比亞軍隊)發(fā)起沖鋒,致眾多敵兵中箭身亡的生動畫面。
亞述帝國時代(公元前935~612年)亞述人的戰(zhàn)車使用三、四匹馬驅動,每輛戰(zhàn)車可裝載數名士兵,具有更強的機動性和作戰(zhàn)能力。這種作戰(zhàn)形式使亞述人的軍隊空前強大,先后征服了小亞細亞東部、敘利亞、腓尼基、巴勒斯坦、巴比倫尼亞和埃及等地,成為不可一世的亞述帝國。亞述帝國的軍隊還率先采用了單個士兵騎馬作戰(zhàn)的方式,騎在馬上使用弓箭和標槍,表現出更有效率的作戰(zhàn)方式,也引領了戰(zhàn)爭史上騎士的出現。博物館展示的多幅展板圖片展示了亞述帝國軍隊駕駛戰(zhàn)車作戰(zhàn)的畫面,這樣的畫面也出現在許多亞述帝國時期建造的宮殿浮雕上。如一幅亞述巴尼拔宮殿浮雕(現存于巴黎盧浮宮),繪制于公元前668年~公元前630年,描繪了亞述人的軍隊搭乘由多匹戰(zhàn)馬牽引的戰(zhàn)車作戰(zhàn),戰(zhàn)車上的武士披掛頭盔和鎧甲,有的持盾,有的執(zhí)弓射箭,具有更強的機動性和作戰(zhàn)能力。
埃及卡納克神廟石刻彩繪(現存于大英博物館),公元前1275年,彩繪內容為埃及法老塞蒂一世攜刀劍、弓箭,乘輕型戰(zhàn)車向敵軍(利比亞軍隊)發(fā)起沖鋒,眾多敵兵中箭身亡
公元前668年~公元前630年,亞述巴尼拔宮殿浮雕(現存于巴黎盧浮宮),亞述人的軍隊搭乘由多匹戰(zhàn)馬牽引的戰(zhàn)車作戰(zhàn),戰(zhàn)車上的武士披掛頭盔和鎧甲,有的持盾,有的執(zhí)弓射箭,具有更強的機動性和作戰(zhàn)能力
公元前1000年以后,輕型戰(zhàn)車逐漸在歐洲大陸流行,直到公元前200年左右才基本上被騎兵取代,不過在英格蘭地區(qū)戰(zhàn)車仍被使用到公元2世紀。
博物館展出了10余件中世紀以前和中世紀早期具有代表性的鐵制武器樣本,這些武器多是從古墓和戰(zhàn)爭歷史遺址中發(fā)掘出來的。
鐵矛頭(Iron spearhead)
年代約公元前600~501年,矛頭全長310mm,矛尖長210mm,質量為370g。矛尖銹蝕較重,矛頭插座里留有木柄殘渣,根據推測,木柄長度在3m左右。這種矛頭是希臘城邦時代重裝步兵近戰(zhàn)中使用的武器,該展品也是博物館實物展品中年代最早的一件鐵質兵器。
羅馬短劍(Gladius)
年代公元50年,全長633mm,劍刃長486mm,質量為444g,出土于龐貝古城。這種劍最早出現在公元1世紀,使用至公元2世紀早期,是羅馬步兵軍團配備的武器,通常佩戴在身體右側較高的位置,以避免干擾腿部活動。其在近戰(zhàn)中具有很強的殺傷力,是羅馬帝國軍隊強大實力的標志。劍刃上帶有擁有者的名字“caius valerius primus”,劍鞘上的皮革和木質材料已經腐爛,上面的銅錫合金裝飾材料得以保存。劍鞘上面有兩片裝飾板,一片刻畫了一位戴著頭盔的武士(可能是戰(zhàn)神)持矛配盾形象,另一片刻畫了一幅盾牌,其上的圖案是帶有雙翼的勝利女神。在這件展品旁邊,還展出了該劍的一件復制品,包括完整的劍柄和劍鞘。
鐵矛頭,希臘,年代約公元前600~500年,該展品是博物館實物展品中年代最早的一件鐵質兵器
羅馬板甲(Roman armour)
一種由皮革與鐵片鉸接組合的上身鎧甲,這種鎧甲與羅馬短劍的歷史相同,出現在公元1世紀,使用到公元250年。它的現代拉丁文名稱為“Lorica Segmentata”(片板甲),后來根據考古發(fā)掘地的不同,也有不同的稱謂。展品是一個按比例縮小的“紐斯臺德”片板甲模型,原件曾于2003年在本館展出。這款鎧甲是考古學家戈登·波拉德(Gordon Pollard)在紐斯臺德發(fā)掘的,年代為公元2世紀中期~3世紀早期,其上有浮雕圖案,這種浮雕圖案還出現在意大利羅馬奎利那爾廣場的圖拉真柱上。
日耳曼標槍(Angon)
一種帶有倒刺矛頭的投擲武器,矛頭長525mm,加入木柄后全長1.6~2.8m,被這種標槍刺入身體或盾牌后很難拔出,它的作用就是讓對手的盾牌失效,使戰(zhàn)斗人員變得脆弱,進而達到破壞對方陣型的目的。在中世紀初期的戰(zhàn)爭中,兩軍交戰(zhàn)往往最先使用遠程武器,從使用弓和弩發(fā)射箭矢開始,之后是投擲標槍和拋斧。在后羅馬時代,傳統(tǒng)的羅馬重標槍出現了多樣化的發(fā)展趨勢,一些加重的槍頭稱為“Martiobarbuli”或“Plumbata”,而帶有倒刺的日耳曼風格的標槍被稱為“Angon式,是羅馬帝國衰落后法蘭克人和包括盎格魯撒克遜人在內的其他日耳曼人在中世紀早期使用的一種標槍。
弗蘭西斯卡拋斧(Francisca)
斧頭長160mm,斧頭質量425g,斧柄長400mm(系后加的復原件)。這種風格的拋斧出現在公元5~6世紀,是法蘭克人的步兵使用的投擲武器。在中世紀早期的戰(zhàn)場上使用拋斧和使用標槍同樣多,這種拋斧被稱為“弗蘭西斯卡”,是因為法蘭克人最先使用并開始流行的。拜占庭歷史學家普洛科皮烏斯(約500~565年)描述了法蘭克人使用拋斧的情景:每個人都拿著一把劍和一把斧,斧頭粗重,邊緣鋒利,木柄很短,他們習慣于在第一次沖鋒時將斧頭投向選定的目標,砍碎敵人的盾牌并殺死敵人。
熔接式矛頭(Pattern-welded spearhead)
全長555mm,加裝這種矛頭的長矛是8~9世紀維京人使用的武器??脊艑W家通過X光檢查后發(fā)現,這個矛頭是采用熔接技術鍛造的,矛頭中間核心位置由一根螺旋形復合金屬條制成,與兩邊的另一種鋼材緊密熔接在一起。這種采用熔接技術制造的兵器,是當時傳統(tǒng)制鐵工藝里最杰出的產品之一。
盎格魯-撒克遜砍刀(Scramasax)
年代公元8~9世紀,發(fā)掘自荷蘭林姆伯格,長738mm,質量為585g,也稱為大砍刀(Seax)。它是由較小尺寸的單刃砍刀演進的,是撒克遜人使用的武器。盎格魯撒克遜人系日耳曼人的一支,最早居于波羅的海沿岸和石勒蘇益格地區(qū),后內遷至德國境內的尼德薩克森(Niedersachsen)一帶。當羅馬帝國衰落,日耳曼人的軍隊取而代之,向西推進的同時也遷移著自己的部落。10世紀的盎格魯撒克遜人通常會排出盾墻的陣形,成排的長矛兵配大型盾牌,由輕裝步兵和少量在戰(zhàn)斗中離開戰(zhàn)馬的騎兵配合策應。
劍(Sword)
盎格魯-撒克遜,9世紀,出土于英格蘭溫莎泰晤士河邊,劍刃是熔鑄的,劍柄帶有彎曲的鍔叉和圓裂狀柄頭,這種發(fā)現于英格蘭地區(qū)的一組劍具有非常突出的特征,在其他地方沒有發(fā)現過。
矛頭(Spearhead)
盎格魯撒克遜人使用,7~11世紀,發(fā)掘自泰晤士河,當時盎格魯-撒克遜的軍隊主要采取步兵盾墻的方式配合長矛進行作戰(zhàn)。
有翼矛頭(Winged spearhead)
法蘭克人使用,年代公元9世紀,長470mm,最大寬度48mm,由于銹蝕嚴重,矛頭上的“兩翼”只有很小的殘留部分。自加羅林王朝建立伊始,裝備有翼矛頭長矛的重騎兵就成為了法蘭克軍隊的主力。后來諾曼人也模仿法蘭克人,把部隊主力由步兵逐漸改為持有長矛的騎兵。
丹麥斧(Danish axes)
約公元10~11世紀,長220mm,斧寬190mm,發(fā)掘自英格蘭林肯郡的威瑟姆河。這種類型的戰(zhàn)斧最初出現在8世紀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因斧頭邊緣呈弧形的外形而被稱為“胡子戰(zhàn)斧”。從10世紀開始,“胡子戰(zhàn)斧”發(fā)展成為更厚重的丹麥戰(zhàn)斧,深受裝備更好的步兵如維京哈斯卡爾人、盎格魯撒克遜人和其他北歐民族歡迎。擅長突襲戰(zhàn)的維京人駕駛著他們的長船,從丹麥、挪威和瑞典起航去劫掠西歐的前羅馬行省,首領們佩戴著頭盔、鎖甲,手持盾牌、斧或劍,而窮困的士兵只配帶長矛和盾牌。
梅耶頭盔(Mayer helm)
年代公元10~11世紀,來自德國或波蘭,是由施潘根頭盔(Spangenhelm)發(fā)展而來的,流行于東歐地區(qū)。這種頭盔與東亞制造的頭盔有著密切的關系,可能最初是東亞的移民,例如匈奴人和阿瓦爾人傳到歐洲去的。頭盔為錐形盔體,由4塊鐵板鉚接,底座用金屬條支撐形成框架,盔體表面帶有鍍金和鍍銅,鉚釘為銀質。該件展品系利物浦國家博物館藏品。
博物館還展出了歐洲最早的一件鐵質頭盔的圖片資料。據介紹,該頭盔出現在公元40年羅馬帝國初期,之后便成為了比較流行的樣式。這件藏品現存于德國萊茵州美因茨州立博物館。
編輯/劉蘭芳
【下期預告】
下期將呈現1337~1453年間英法兩國“百年戰(zhàn)爭”期間的武器與盔甲展品。